朱燕双 李哲玲
强的松,又称泼尼松、去氢可的松,它是一种中效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具有半衰期短、毒副作用相对小、疗效高等特点,能够抑制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对被覆抗血小板抗体的血小板破坏作用,延长血小板的生存期,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从而减少出血[1]。此外,强的松在体内转化为泼尼松龙发挥作用,作用于白血病及肿瘤细胞的S及G2期,并对G1/S边界有延缓作用,使白血病细胞脂肪酸含量增高而解体。因此,强的松在血液内科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如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霍奇金淋巴瘤,急性白血病、过敏性紫癜(紫癜肾)、系统性红斑狼疮及风湿性疾病等。大多数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无特殊不良反应,但也有个别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副作用,如血压升高、血糖升高、心律不齐、精神症状、抽搐、原有感染扩散等[2]。因此,加强血液内科口服强的松患者的健康教育至关重要,现将口服强的松的临床观察及健康指导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1 强的松的药动学 强的松口服后吸收迅速而完全,生物半衰期约60 min,在体内可与皮质激素转运蛋白结合转运至全身。强的松本身无生物学活性,需在肝脏内转化成泼尼松龙而发挥作用。体内分布以肝脏含量最高,血浆次之,脑脊液、胸腹水中也有一定含量,而肾和脾中较少,代谢后由尿中排出,它在肝内将11-酮基还原为11-羟基而显药理作用。
1.1.2 强的松的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 强的松属于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具有抗炎、抗过敏、抗风湿、免疫抑制作用,作用机制为:①抗炎作用:强的松可减轻和防止组织对炎症的反应,从而减轻炎症的表现。激素抑制炎症细胞,包括巨噬细胞和白细胞在炎症部位的集聚,并抑制吞噬作用、溶酶体酶的释放以及炎症化学中介物的合成和释放[3]。②免疫抑制作用:包括防止或抑制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延迟性的过敏反应,减少T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细胞的数目,降低免疫球蛋白与细胞表面受体的结合能力,并抑制白介素的合成与释放,从而降低T淋巴细胞向淋巴母细胞转化,并减轻原发免疫反应的扩展。可降低免疫复合物通过基底膜,并能减少补体成分及免疫球蛋白的浓度[3]。
1.1.3 强的松的临床应用 ①血液病:与抗肿瘤药物联合用药,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过敏性紫癜等。停药后易复发。②替代疗法:急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脑垂体前叶功能减退及肾上腺次全切除术后。③严重感染或炎症:如中毒性痢疾,暴发型流行性脑膜炎,败血症,风湿性心瓣膜炎,急性巩膜炎,前葡萄膜炎等。④过敏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和器官移植排斥反应。⑤抗休克治疗。⑥局部用药:外用,对湿疹、肛门瘙痒、接触性皮炎、牛皮癣有疗效[3]。
1.1.4 强的松的禁忌证 ①严重的精神病史。②活动性胃、十二指肠溃疡。③新近胃肠吻合术后。④较重的骨质疏松。⑤明显的糖尿病。⑥严重的高血压。⑦未能用抗菌药物控制的病毒、细菌、真菌感染。⑧肝功能不全者,因本药需经肝代谢为泼尼松龙后才起效[3]。
1.2 口服使用方法 遵医嘱服药。
1.2.1 治疗急性白血病、恶性肿瘤等:每日口服60~80 mg症状缓解后减量。
1.2.2 过敏性疾病:每日20~40 mg,症状减轻后每隔1~2日减少5 mg。
1.2.3 自身免疫性疾病:口服,每日40~60 mg,病情稳定后酌减。
1.2.4 抗炎:口服一日5~60 mg,疗程剂量根据病情不同而异。
1.2.5 补充替代治疗法:口服,1次5~10 mg,一日10~60 mg,早晨起床后服用2/3,下午服用1/3。
1.2.6 防止器官移植排异反应 一般术前1~2 d开始每日口服100 mg,术后一周改为每日60 mg。
2 结果重视口服强的松患者的用药指导,有效地降低了口服强的松的并发症及副作用的发生率,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
3 讨论
3.1 口服用药的健康教育
3.1.1 口服用药护理 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不可随意增减或停药。
3.1.2 心理护理 由于血液内科的患者入院时大多数出血较重或存在出血倾向,再加上长期服用激素类药物容易引起外貌改变,如痤疮、满月脸等,这容易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4]。因此,护理人员在患者服药过程中,应该详细讲解疾病及强的松的详细知识,并给予积极地心理疏导,告诉患者外貌改变在停药后可慢慢恢复正常,同时做好家属的工作,全力支持患者,消除患者孤独、焦急、消极、行为退化等不良心理。
3.1.3 皮肤及口腔护理 血液内科的患者一般三系都偏低,应嘱其卧床休息,防止外伤,穿宽松棉质衣服,拔针后按压5~10 min,必要时使用冰袋压迫止血;用软毛牙刷刷牙[5],忌用牙签剔牙。指导患者注意保持口腔及皮肤清洁卫生,有上呼吸道或口腔感染的患者应及时诊治,饭前饭后要漱口,起床睡前要刷牙,使口腔无食物残渣。口腔有溃疡的患者更应加强口腔护理。
3.1.4 饮食护理 常规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高钾低盐易消化饮食,避免进食较硬、有刺、油炸、有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形成口腔血泡乃至诱发出血。对于有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应给予禁食或进食冷流质饮食,出血情况好转后逐步改为少渣半流质、软饭、普食,同时忌烟酒[5]。另外,还要鼓励患者多饮水,勤排尿,减少药物对于肾脏的毒副作用。
3.1.5 并发症的观察 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神志、颅内出血先兆症状等。若出现头痛、眩晕、恶心、呕吐、不明原因烦躁等症状,立即通知医生,迅速抢救[5]。嘱患者避免用力咳嗽或排便,自我观察大小便有无颜色、形状的改变,皮肤有无新发出血点等。
3.1.6 出院指导 严格按医嘱口服糖皮质激素,不可随意增减剂量或自行停药;注意个人卫生;进食清淡、易消化、少刺激性饮食,保持大便通畅;避免诱发血小板减少的因素如受凉、感染等,凡是降低或减少血小板生成的药物应慎用或禁用,如解热止痛剂、磺胺类药物等;定期复查血常规、尿常规及肝肾功能等;若血小板低于50×109L-1时应卧床休息,勿做强体力活动,避免各种外伤;定期门诊随访[5]。
3.1.7 停药护理 由于长时间应用强的松等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如果一旦忽然停药,很容易出现病情复发或者加剧,所以在停药开始时,要严格按照医嘱逐步减量,不可随便减量,更不可随意停止服药。
3.2 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及预防
3.2.1 胃肠道反应 血液内科大多数患者本身就存在出血或出血倾向,强的松等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疗法能促进胃酸分泌,易诱发或加重消化道溃疡,引起消化道大出血[6]。因此,在口服强的松过程中,需常规使用胃酸抑制剂和胃黏膜保护剂,如洛赛克、雷尼替丁等,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脉搏、大便颜色、腹痛、腹胀、呕血等症状。
3.2.2 并发精神症状 强的松等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能够促进神经元兴奋和突触的传递,从而兴奋大脑皮质。密切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有无情绪及行为改变。患者若有欣快感、兴奋、失眠、激动的表现时,应保持病室安静,减少声音及光线的刺激,尽量减少会客和谈话。对于烦躁的患者,适当使用约束措施,防止坠床[6]。
3.2.3 血糖升高 强的松等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能促进糖原异生,对抗胰岛素作用,从而引起高血糖和糖尿,故此服药过程中应观察患者有无乏力、口渴、多尿症状,一旦出现,及时报告医生检测血糖、尿糖[6]。如患者合并有糖尿病应给予胰岛素或其他降糖治疗。
3.2.4 电解质紊乱 大量使用强的松等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能引起电解质紊乱,尤其低血钾的发生。故此应定时复查血电解质变化情况。鼓励患者进食含钾高的食物,如橘子、香蕉、烤红薯等,观察患者有无腹胀、无力等症状,遵医嘱补钾治疗。
3.2.5 心律失常、血压升高 大量使用强的松等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后,应密切监测患者的心率、心律及血压变化情况,有异常时及时报告医生。
3.2.6 预防感染 当大剂量服用强的松等糖皮质类药物后,会导致患者的免疫功能低下,容易诱发各种感染,特别是上呼吸道感染最多见[6]。因此,要保持病房清洁卫生,定期对病房进行消毒。另外,在服药的过程中应密切注意感染的征兆和迹象,对于已发生的感染,应按照抗微生物化学治疗的原则进行。
3.2.7 骨质疏松和肌萎缩 长期使用强的松等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可促进蛋白质分解,形成负氮平衡,造成肌肉萎缩,骨质形成障碍、骨质脱钙等又可致骨质疏松,严重者可发生骨缺血性坏死或病理性骨折。因此,长期口服强的松的患者,应嘱其卧床休息,起床时要注意在床上躺一分钟,坐一分钟,起床后站一分钟,防止忽然晕倒或跌倒。行走的时候要穿舒适的鞋子和裤子,鞋子应防滑,步伐勿过快过大。此外还要进食含钙高的食物,如骨头汤、奶制品等,必要时补钙。
总而言之,强的松等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在血液内科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作为护理人员的我们应该做好用药指导,重视用药后的观察及监控,加强心理、饮食、皮肤、口腔等护理,及早预防并发现并发症,及时处理,提高强的松的临床使用效果。
[1]王柏玲,柯允兰.浅析大剂量丙球蛋白与糖皮质激素对重症小儿 ITP 的治疗. 吉林医学,2006,89(7):825.
[2]斯琴格日乐.甲基强的松龙冲击疗法的护理体会.包头医学院学报,2001,17(1):52.
[3]董志.肾上腺皮质类激素.药理学,2008,4(2):238-245.
[4]黄美霞,吴文丽.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的护理.当代护士:学术版,2004,12(5):65-66.
[5]黄中兰.重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58例护理体会.现代临床医学,2008,10(5):376-377.
[6]朱红英,戴亚琴.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对急性脊髓损伤患者的疗效观察护理.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1,5(31):487-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