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敬伟,李德双,窦华坤,于孟虎
(1.辽宁省葫芦岛市南票区高桥动物卫生监督所,辽宁 葫芦岛125015;2.哈尔滨大北农牧业科技有限公司,黑龙江 哈尔滨150431)
牛传染性支原体肺炎,又称烂肺病,是一种疑似牛肺疫,以肺部病变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临床表现一般呈慢性经过,也可呈急性或亚急性经过。病程一般较长,一般同其他病原体协同作用,使呼吸道症状加剧,死亡率增高。
该病目前主要集中发生在肉牛异地育肥时,架子牛经过长途运输常诱发此病,在某些肉牛场该病发生率高达50%~80%,死亡率达10%~40%,严重危害牛群健康,给肉牛养殖造成很严重的经济损失。近年来,该病在奶牛场也有发现,主要以犊牛为主,成年牛群中也时有发生。
2011年4月,黑龙江某肉牛育肥场从外地新购架子牛74头,经过近20h的长途运输到达饲养场进行隔离饲养,一周左右开始陆续发病,至十五天时有36头表现发病症状,一个月时发病牛达到了42头,占新购架了牛总量的57%。一个月内死亡12头,占新购牛总量的16%,占发病牛总数的28%。
病牛症状明显而典型,病程较长。初期主要表现为轻咳,无其它明显症状。中期表现为痛性短干咳,体温升高至40~42℃,呈稽留热。病牛前肢张开,鼻孔扩张,鼻翼扇动,喜站不喜卧,同时食欲减退,逐渐消瘦。后期反刍迟缓或消失,可视粘膜发绀,有吭声或痛性短咳,咳声弱而无力,呼吸极度困难,有时有浆液性或脓性鼻液流出。肺部听诊有支气管呼吸音及水泡性杂音,脉细而快,每分钟80~120次。随着病情的进一步恶化,病牛迅速消瘦,呼吸更加困难,病牛呻吟,伏卧伸颈,体温下降,最后窒息而死,病程一般为10~15d,亚急性型病程更长。期间注射青霉素、链霉素治疗无效。
对其中四头死亡的牛只进行剖检,发现病变主要集中在肺部,肺部部分化脓、坏死,有许多白色结节和较硬的纤维素性结节,切开病变部位,可发现白色干酪样物质。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变化,初步诊断为由牛支原体和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传染性肺炎。
初期使用青霉素、链霉素肌注,无明显效果,病牛仍陆续死亡。后改用氟苯尼考与长效土霉素混合多点注射,对发病早期的牛,效果非常明显,用药一次,发病症状基本消失,四十八小时后巩固用药一次,基本治愈,治愈率在90%以上。对于病程后期的牛,肺部已产生明显实质性病变,没有取得满意的效果。
1)牛肺疫是烈性传染病,传播速度快,症状出现早而且明显。支原体性肺炎病程较长,传播速度较慢,病症随着病程逐渐表现出来。
2)牛肺疫病牛的肺脏具有典型的大理石样外观。牛支原体引起的肺脏变化总体病变程度不如牛肺疫严重,经常有一部分肺脏保留正常状态。在肺脏经常呈现多部位的坏死,直径在2毫米到几厘米,切开后会发现内含干酪样物质。
预防本病的主要措施为加强饲养管理,增强机体抵抗力,减少应激,如架子牛运输前、后给牛饮用电解多维等抗应激的物质。再者就是要做好经常性消毒工作。
笔者认为,肉犊牛断奶后一般在草原上放牧进行吊架子,期间接触的病原较多,人们消毒防疫的意识又较淡薄,没有进行免疫注射,所以很多成为带菌牛,经过长途运输,产生了强烈的应激,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牛支原体突破免疫屏障引起感染,诱发支原体性肺炎。笔者通过对肉牛育肥场的长期跟踪观察,发现牛对该病具有较强的耐过性,但在受到较强的应激刺激时,则表现出临床症状。所以,长途运输、天气剧变、饲养密度大、舍内空气污浊、条件恶劣、营养不良等强烈应激是诱发该病的重要因素。但耐过牛发育迟缓、生长缓慢,往往达不到良好的育肥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