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圈理论视阈下的青岛城市文化特征

2012-08-15 00:43吕辛福
关键词:文化圈蓝色青岛

吕辛福

(青岛科技大学传播与动漫学院,山东 青岛 266061)

目前针对青岛文化的研究,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侧重青岛文化的历史起源研究,从古代文化和传统文化研究方面,探究青岛文化的历史源头;二是针对青岛文化的历史发展研究,结合历史上的不同时期,比较青岛文化在齐文化、港口商贸文化以及渔业文化、非物质民俗文化方面的发展演变;三是近年来随着海洋经济的发展,开始从海洋文化的角度论述青岛文化的蓝色风格和产业特色。但是,在目前青岛文化的研究中,有关青岛“城市文化”的研究显得不足。虽然青岛的城市历史比较短暂,但在青岛百年建置的历史发展中,却可发现青岛受其他文化的影响而呈现出了独特的城市文化内涵。在文化圈理论视阈下,本文尝试通过对“蓝色文化”概念的分析,梳理青岛城市文化在欧洲文化影响下的一些典型特征,希望能对青岛城市文化的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蓝色文化

近年来,在对青岛城市文化的描述中,一些研究文章开始使用“蓝色文化”的概念,并主张把“蓝色文化”与“蓝色经济”做到有机结合,从而突出青岛在国家蓝色经济区中的地位和作用。那么,什么是蓝色文化呢?

笔者查阅《辞海》(2009版),发现没有收录该词条;检索维基百科,也发现没有相应词条(2012年5月15日检索)。在百度百科上,对“蓝色文化”有两条解释:“蓝色文化”西方文化的美称,与其对应的是“黄色文化”,即东方文化(黄河文化)。蓝色文化也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受海洋文化的影响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①其中,第一种解释语焉不详,即为什么称西方文化为“蓝色文化”,对此没有说明;而后一种解释引用了论文《青岛的海洋文化遗产与蓝色文化建设》[1]中的定义,该文发表于2011年2月,而百度词条最近一次修改时间是2011年11月18日。在《青岛日报》2012年1月27日“理论周刊”上的一篇文章中,对蓝色文化的定义,也是采用了百度词条中的第二种说法[2]。另外,在《青岛蓝色文化建设研究》一文中,研究者实际上也是把“蓝色文化”等同于海洋文化,文中“推动青岛市蓝色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部分,首先提到的就是“发掘海洋文化遗产”。[3]

通过对这些定义的梳理,笔者认为,单纯把蓝色文化定义为一种海洋文化是不准确的。当今世界不同内涵的文化很多,但对应的都是一定地域内特定人群在某个社会发展阶段内形成的非物质精神财富,有历史的厚度和范围的广度。相比较而言,海洋文化的内涵目前还仅停留在海洋经济层面,缺少人文层面的历史积淀和制度建设,显得比较单薄。

对蓝色文化,笔者还是持这样一种观点:相对于中华文化来讲,蓝色文化是一种输入型的外来异质文化,产生于欧美国家,是西方文化(western culture)的另外一种说法,其包括一套不同于传统中国文化的价值观、社会制度、社会风俗、生活方式、行为规范、语言风格、思维方式以及艺术风格等。

二、文化圈理论

文化圈(cultural circle)是一个文化人类学的概念。这个概念最早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的人类学家弗罗贝纽斯(L.Frobenius)提出的,“他把位于共属关系之中的一群文化因素作为文化复合来把握,而将其地理的分布命名为文化圈,并进而致力于文化圈的确定”[4]。后来的学者在这个理论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它的内涵并应用于新的研究领域,使之逐渐发展成为文化传播学的一种重要理论,可以很好地用以阐释不同文化间的发展演变及相互影响。

多年来的研究使学者们认识到,在一个多种文化交汇关联的地区,只要存在与某种文化相符的诸多文化元素,就可以把该地区与这种文化归属于同一个文化圈。随着文化圈内核心区的人员迁徙和流动,核心区的文化也会向周边区域逐渐扩展,使周边区域在文化元素上(比如社会制度、风俗、语言、思维等)呈现出某些共同的特质。

因此,使用文化圈理论可以更好地研究文化的向外迁移、扩展或传播,以及由于文化传播所带来的文化碰撞与融合;可以较好地分析一种文化受到外来文化影响所呈现出的不同特质。文化圈理论至今在文化传播学界和人类文化学领域仍有广泛的用武之地,笔者尝试运用文化圈理论分析蓝色文化影响下青岛的城市文化特征。

三、蓝色文化对青岛城市文化的影响

青岛完全是一座根据现代城市理论新建的城市。青岛所在的胶州湾畔,过去并无城市,青岛是欧洲人在当地传统渔村的基础上按照现代城市规划建造的城市。这不仅在国内有殖民地历史的城市里几乎是唯一的,而且在欧洲城市里也属罕见,因为欧洲城市大多源于历史上的工业城市,然后不断加以规划和完善。青岛的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代表了20世纪初德国的先进水平,成了“德国文化和城市建筑风格的展览馆”。

1898年《中德胶澳租界条约》签订后,德国采取了“移山填海”、“建城建港”同时并举的方针,从德国聘请专家花了一年多时间勘察、设计、准备。很快一座具有近代工业水平的青岛港建成,同时连接青岛跟内地的铁路也接连贯通,港口通向海外,铁路连接内陆腹地,青岛的城市功能定位从此基本确立。[5]

德国人还在政治管理、经济管理、社会管理、城市管理等一系列领域颁布了各种各样的法规制度,使德国蓝色文化中的诸多元素,开始在青岛这座从无到有建立起来的东方城市中以强力移植的方式出现;青岛地区的本土文化也经历了一次从开始的排斥、不适到后来的融合、接受和习惯的过程。

依据文化圈理论,青岛在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诸种全新的文化元素,显然是青岛本土的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中所不具备的,倒是呈现出比较鲜明的蓝色文化特征。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城市的建筑风格

中国传统的建筑风格多是亭台楼榭、寺庙祠堂式的,居所多是四合院,公用建筑和民用建筑很少有两层以上的多层建筑,但是在青岛却有许多欧洲城堡风格的建筑。

据统计,现在全市大约有360多栋20世纪初的欧式建筑,被纳入城市风貌保护区,青岛也因此有“万国建筑博览会”(其中主要是欧式建筑)的美誉。在今天青岛市市南区著名旅游景点八大关,就有完好地保存下来的俄、英、法、德、丹麦、希腊、西班牙、瑞士、日本等20多个国家的各种风格的建筑,其中不少建筑带有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典型风格,即便是在今天的欧洲等地,也很难见到保存如此完好的古建筑。

目前,在青岛很大一部分新的欧式建筑都在试图延续青岛欧式建筑的元素,比如红瓦、尖顶、石块、外墙绘制、木件装饰等,但是目前看来,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建筑是凝固的乐章,在青岛的八大关等地,身处于这些漂亮、优美、凝聚欧洲风格的建筑中,会让人觉得“东方瑞士”的称呼对青岛来说的确是实至名归。

许多首次坐火车到青岛的人,都会在火车站德式钟楼前拍照留念。即便对青岛本地市民来说,历经百年风雨的火车站也给一代又一代的青岛人留下了深刻的记忆。许多市民和单位保存了关于青岛火车站的相关文物资料,在此基础上,火车站专门成立了胶济铁路历史博物馆,这成为青岛城市文化的历史记忆中的重要内容。这也是蓝色文化影响青岛城市文化的又一实例。

(二)重商主义元素

依山面海、紧邻日韩、优良的港口和便利的铁路交通,使青岛很早就成为中外物资流通的重要转运站。这从百年前德国人对青岛的城市规划和功能定位可以看出。德国人在青岛优先发展的就是港口和铁路,后来日本人占领期间,也是通过青岛港大量向日本转运从中国内地掠夺来的重要战略物资。改革开放后,青岛市成为最早的对外开放港口城市。重视商业,发展外向型经济,是青岛市的经济发展定位,也成了青岛城市文化中的主要特色。

蓝色文化的发源地古希腊、古罗马地区,没有物产丰饶的大陆,周围多是海洋,没有自给自足的封建小农经济可以依赖,因此,那里的人们非常重视航海贸易和工商业,他们的城邦文化中具有鲜明的重商主义元素。从东西方两种文化的相关性上看,东方海滨城市青岛显然更具有这种蓝色文化圈的特征。

青岛的出口导向型企业较多。据统计,青岛市外向型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有253家,文化产品出口额达到70亿元以上,增长速度达到17%,其中青岛电子数字娱乐产品出口量、钢琴等乐器出口量连续三年位居全国前两位,青岛每年组织对外文化交流项目100余项。一些国际性的大型赛事,如国际小提琴比赛、国际啤酒节、国际帆船比赛等常常落户青岛。青岛已经成为一个国际化的文化交流平台。

青岛市还定期举办中韩、中日、中德、中法等国的经济文化推介周,组织文化企事业单位参加中国香港经贸文化展览等活动。一些扎根青岛的大型企业成长为世界知名品牌,如青岛啤酒、海尔、海信、崂山可乐、崂山矿泉水等,也较好地推进了青岛与世界的经济文化联系。繁荣的商业文化气息,使得青岛成为山东经济发展的龙头,并带动了胶东半岛城市带的崛起,在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中,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三)市民语言

每个城市都有下水道,但只有在青岛人们把下水道叫做“古力”,把井盖叫做“古力盖”。“古力”是青岛市特有的称谓,意思是指在市政工程中,有可供人出入的垂直井口并带有圆形或方形盖(儿)的污水、雨水、自来水、电缆、煤气等地下管道的坑道。“古力”一词源自于德语中的Gully,是音译而来,成为青岛市民的固定词汇,在当地媒体上经常会见到该词语。

另外,受到德语影响的外来词还有对姑娘的称呼——“嫚儿”,这是由德语演变而来的。在德语里,女士/小姐统称为单数“Dame”(搭么)和复数“Damen”(搭闷)。经过青岛人的发音演变之后,就变成了“大嫚儿”,这个词一直流行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嫚儿”或者“小嫚儿”的叫法是最近几十年逐渐流行的叫法,并传播到了青岛郊区的一些县市。

青岛话里,把“人”念做“银”,这也是一个很特殊的用法。有人考证后发现这也受到了德语发音的影响,如果把“人”的拼音“ren”念给欧洲人让他读,欧洲人发出“ren”是比较难的;如果让欧洲人自己写,他根据汉语发音写出来的会是“yin”或者“ian”,后来,当地人为了便于沟通交流,也就跟着德国人发“yin”或“ian”了。“ian”是西欧语里的词,现在不常见,是个欧洲土话用词,意思是指土著人,较多用于指代美洲印地安土著人,是一个带有贬义的词,是欧洲人殖民美洲的时候最初使用的,其发音和“yin”的发音基本吻合。现在如果把“yin”这个拼音让欧洲人读,那么他们读得和青岛话中“银”的方言发音特点完全吻合。②

从市民语言词汇的历史发展中,可以看到在青岛城市发展中,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与传承、发展与演变,这也成为这座城市历史记忆中的一个典型片段,一些音译的德语外来词一直保留在青岛市民的记忆与生活中。

(四)啤酒文化元素

凡是到过青岛的人,没有不亲口品尝一下当地啤酒的,哪怕是在外地从不喝酒的人。啤酒与这座城市结缘,从100多年前这座城市开始建置时就开始了。建厂仅3年,1906年青岛啤酒便在慕尼黑啤酒博览会上荣获金奖。而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却从来没有酿造饮用啤酒的习惯,尽管这种白色泡沫状并略带苦味的液体,口味跟中国的传统白酒有着天壤之别,但却在青岛这座城市扎了根,并受到了市民毫无保留的喜爱。

啤酒对这座城市良好国际口碑的营造和在对欧洲文化亲和力的接触上,无疑是最好的触媒。如果抽走啤酒元素,青岛的城市特色就会逊色许多。没有啤酒,青岛就会跟许多滨海的中国城市一样,除了海滩便毫无特色。

在城市更广阔的日常消费市场上,人们对啤酒的认知度也逐渐提升。从开始的洋人饮用,到后来逐渐为广大市民所接受,并慢慢渗透进本土的城市文化中,呈现出了特征明显的地域文化精神。其中,青岛啤酒文化的公共性、开放性、对话与交流方式,成了城市不同阶层、不同身份、不同观念的人群消除隔阂的“润滑剂”。

在100多年的发展中,啤酒已经将青岛城市化的公共交流活动扩大化了。许多社交场所,比如餐厅、酒吧、咖啡馆、俱乐部、私人宴会等,都离不开啤酒,更不用提那大街小巷烧烤摊上每天海量消费的生鲜啤酒。喝啤酒时的激情和开快畅饮,也非常符合山东人豪爽、热情的性格特点。这种来自西方的泡沫液体饮料,携裹着海浪的气息,与滨海的青岛和谐交融在一起。青岛人因势利导,每年夏天举办声势浩大的国际啤酒节。青岛国际啤酒节至今已经成为享誉世界的知名节日。

四、小结

青岛的城市文化在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被赋予了不同的内涵,其中德占时期、日占时期、解放后、改革开放后这几个时期在青岛城市文化形成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城市文化体现在城市建设的不同层面,既有物质层面的,也有精神层面的。青岛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如港口连接海外、铁路沟通内陆),建置之初的先进规划设计理念,都为青岛城市功能定位和文化品格奠定了基础。

当然,青岛城市文化的内涵构成中,不仅仅只有来自欧洲的蓝色文化的影响,但不可否认的是,1898年后以欧洲蓝色文化为主的城市消闲生活方式,如喝啤酒、饮咖啡、郊游、野餐、从事帆船运动、讲究时髦穿着等,以及建筑风格、市民习俗、对新事物的认识、重商主义的形成等,在青岛城市建置之初就给青岛城市文化打上了深深的烙印。

青岛最早的城市文化和大众时尚的传播,便是通过一些欧洲移民机构完成的。如殖民协会,日尔曼人协会,登山、邮票、海军、工业、技术、美术及教育协会,高尔夫球、曲棍球、汽车、帆船俱乐部等。这些协会和俱乐部通过活动,将以德国为中心的欧洲蓝色文化中最新的资讯和潮流带入这个新兴的港口城市,并逐渐形成了青岛的时尚。

改革开放后,青岛城市文化建设步入快车道,青岛走出了建国后国内城市千城一面的僵化模式,抓住机遇,大胆革新,发挥特色,突出城市文化的个性,成为东部沿海开放城市中一颗璀璨的明珠。青岛的城市文化建设也在历届城市管理者和广大市民的共同努力下得到丰富和完善。在经历了2003年青岛城市精神的总结提炼后,青岛市又在2008年提出了“奥运文化”的内涵,近年来随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又在“蓝色文化”、“海洋文化”建设上挖掘内涵。在长期占据山东半岛经济发展龙头地位的同时,随着胶东半岛城市带的崛起和国家蓝色经济区的大力建设,青岛这座年轻的城市也被赋予了更多的城市文化建设使命。如何在齐鲁文化大地上把传统文化优势和外来文化优势结合起来,建设特色鲜明、内涵丰富的青岛城市文化,成为未来青岛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议题。

注释:

①参见 http://baike.baidu.com/view/1031965.htm。

②参见 http://club.qingdaonews.com/showAnnounce-1038-3819238-1-0.htm。

[1]潘娜娜,杜成君,吕飞云.青岛的海洋文化遗产与蓝色文化建设[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2011,12(1):44.

[2]张书豪.扬帆蓝色文化 建设文化青岛[N].青岛日报,2012-01-27(3).

[3]潘娜娜.青岛蓝色文化建设研究[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7(3):73.

[4]石川荣吉.现代文化人类学[M].周星,译.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8:13.

[5]胡汶本,寿杨宾.帝国主义与青岛港[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3:15-20.

猜你喜欢
文化圈蓝色青岛
蓝色的祝愿
蓝色的祝愿
上合,从青岛再启航
蓝色使命
圈里事儿
青岛如何引进人才
蓝色的五月
青岛明月申牌?
铜鼓文化圈的演变过程
关于创建派出所文化圈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