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林纾研究刍议

2012-08-15 00:43苏建新
关键词:林纾小说研究

苏建新

(福建工程学院 林纾文化研究所,福建 福州 350111)

一、旧“看点”:翻译文学热点研究的接力

林译小说一直是学界林纾研究的重中之重。在2011年占了绝对数量优势的这种论文中,主要有三种取向:

首先是具体作家、作品的分析。涉及的作品主要有《巴黎茶花女遗事》(3篇)、《黑奴吁天录》(13篇)、《迦茵小传》(4篇)、《块肉余生述》(4篇),以及《鲁滨孙飘流记》、《伊索寓言》、《李迫大梦》、《撒克逊劫后英雄略》、《三千年艳尸记》等。

黄睿、朱萍通过与欧文原作的逐一对比举例,说明林纾的翻译是一种Andre Lefevere界定的改写(rewriting),而这些改写有规律地反映了中国诗学传统对林纾翻译的影响与制控。[1]王东风选择“删改相对较少”的《李迫大梦》,意在展示“一位古文大师对来自异域风情的独特体验”,认为他“以石攻玉:改近代中国文史”,“以笔追声:承古法翻译传统”,“以意克形:扬文言义法优势”,“以约去烦:解原文结构错综”,“以退为进:引西洋文化风情”,“以瑜蔽瑕:修小说美文正果”。[2]解剖的麻雀虽小,却让读者洞见了林纾小说翻译的“伟大的历史功绩”。

《迦茵小传》这部令《游戏世界》主编寅半生(钟骏文)大骂林纾“传其淫”的小说,甚至被今人选作了博士论题。潘红的博士论文[3]择取了修辞的角度。她以广义修辞学理论为依托,对林译《迦茵小传》与原著进行对勘分析,揭示19世纪末中国封建社会穷途末路语境下的林纾,如何通过译本的修辞设计回应西方话语,重构译本的深层语义。论者发现原著和林译本中存在明显的修辞对抗性,通过修辞幻象,林译本以弱柳意象置换原著中衬托迦茵桀骜性格的石楠意象,建构了晚清男性文人眼中的理想女性人格:既贤淑温婉、柔媚清丽、有学识思想,又泯灭自我、屈从于男权的统治。《迦茵小传》中随处可见的“孝、义、恩、礼”等道德话语关键词,建构了一个符合儒家道德思想体系的人本世界,为中国读者营造了一个可接受的西方世界。今人对林译本中的迦茵及其周围世界的这一修辞解读,岂非反证了寅半生当年痛斥的“游戏”态度?

其次是综论林译小说的地位和特点。林译小说涵盖的内容几乎涉及中西方道德的各个领域,也为中西文化的结合树立了范本。苏桂宁就认为林纾以自己对古文及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进行了中西文化艺术融合的有意尝试,不失一个中国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心。[4]

与前人简单的二分法不同,彭建华《论林纾的名著翻译》[5]将林译分为三期:晚清时期(1898-1912)、民国初期(1912-1917)和革新时期(1917-1924)。文章认为商务印书馆万有文库收入的林译《茶花女遗事》、《块肉余生述》、《撒克逊劫后英雄略》、《鲁滨孙漂流记》、《魔侠传》等六种偏离欧洲文学史上名著标准的作品,在新文学取得最终胜利之后,确立了现代的中国名著地位。林纾在西洋文学翻译的丰富经验中建立起了自己的名著观念,主要是对古典中国诗文观念的比附和移用。文章指出新文学群体中的郑振铎、鲁迅等人指责林纾翻译莎士比亚是一种戏剧到小说的文体混淆,在很大程度上更像一种严厉的批评策略,至少《亨利第六遗事》是戏剧文体而不是小说文体的翻译。

清末翻译小说的数量要超过本国创作的小说。袁进《试论晚清翻译小说与林纾的贡献》[6]认为这时的翻译小说在思想内容和形式语言上都对后来的小说创作产生了作用。林纾自然是最著名的文学翻译家。林纾不仅翻译外国小说最多,发表的谈外国小说翻译的小说序跋最多,而且他对小说的认识,也确实在当时一般的翻译家之上。因此,林纾的贡献较大,他在多方面借助翻译小说,开拓了中国文学发展的空间。

吴静雅、禄永鹏、张丽君、陈慧、李军胜等也分析了林译对当时社会、文化、文学的影响。新文学的发生以批判林纾古文及其守旧思想为目标,胡适也是反对派的主将之一,但王本朝指出学者型作家的苏雪林,既喜爱林译的古文笔法,又崇拜胡适的道德人格,由此化解了他们之间的矛盾,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意义整合。[7]

钟欣志《晚清“世界剧场”的理论与实践》[8]以小说《黑奴吁天录》的改编演出为例,讨论清末以降中国戏剧团体放眼世界的全新视野。从春柳社《黑奴吁天录》五幕剧(1907东京),到上海春阳社十二出(1907-1908)和新舞台(1912)的《黑奴吁天》三种剧作的公演,可以看到这部描写黑奴饱受白人欺压的原著,随着林纾、魏易等人散播的黑奴之喻,翻译小说成为颇受欢迎的新剧素材,既可成为剧场新美学的实验文本,也能结合民间推展的劝股、募款、助学等社会运动,成为凝聚群众力量的重要媒介。

张洁、郭小华、李佳芩等从多元体系理论、勒菲维尔改写理论等角度论述了林纾文学翻译的主要特点、策略及归化与异化的现象。

岳文静硕士学位论文[9]则指出译者伦理对林纾在翻译实践中的选择有很大影响。在面临伦理困境时,林纾通过选择文言文进行翻译、满足赞助者的要求和达到目标读者的期望来实现对职业伦理的遵守,而在原文本的选择、翻译目的的确定和对翻译策略的使用中实现对个人伦理的遵守。

再次,是将林纾翻译与他译的比较。林纾与鲁迅一直被认为是忠实翻译观下的两个极端。韩丹丹《背道而驰还是殊途同归》[10]讨论了他们采用不同翻译策略的原因,认为尽管策略不同,但二人的目的是一致的——都在为落后的祖国作贡献,努力唤起人民的爱国情感。而丁乐慢[11]对照鲁迅与林纾的翻译,赞扬鲁迅翻译文学对于现代汉语写作走向成熟之路的那种自觉与先觉,相形之下,林纾文言表达的作用显得“甚微”。

王娟、王全瑞“从忠实的角度”将林译《拊掌录》与今人的译本对比,发现在语义上,林纾的译本有多处翻译不够准确甚至完全错误,而高健的译本用词精准,翻译准确,十分忠实于原文,结论是高本(《见闻札记》)比林译更胜一筹。考虑到论者承认的高译采用的白话文夹杂文言文的事实,有意接近钱钟书指出的林译的弹性语言,我们一点也不奇怪后人的能够胜出,并期待将来有更多翻译小说能传达原作古朴典雅的风格,忠实地再现原作多变的文风。

刘爱兰《从林纾诗歌看其翻译哲学》[12]选取了比较有趣的林译话题。论者从畏庐的诗中看到一个中国传统文人身上所蕴含的人性力量,而这人性的力量在他的翻译实践中得到了很好的阐释。文末总结说:“在《块肉余生述》中我们看到林纾所倡导的‘仁’,《巴黎茶花女遗事》中的‘爱’。《英孝子火山报仇录》中的‘孝’和在《黑奴吁天录·序》中倡导的‘义’。而所有这些在翻译时的情感冲动都是来自林纾的内心情感力量。”从前文举出的林诗中(70自寿诗、《国仇》、谒陵诗、《留别听讲诸子》),我们也看见了相关的“人类道德伦理价值的普世性原则”的表现。论者以独到的眼光,看出了林纾翻译与诗作中贯穿着同样的人生哲学,无疑向世人昭示了一条不能孤立看待林译的新鲜思路。

二、新景观:绘画、传奇、历史(辛亥革命)等“冷”题上的探讨

从过去三年的林纾综述中,可以看见不少尚未开垦的林纾研究领域。

继2007年华南师大孙彩红首次讨论《春觉斋论画》之后,中国艺术研究院王少羽用整整一载时间完成的硕士论文为《新与旧的艰难抉择——作为画家的林纾》[13]。作者对有关林纾绘画成就的两种流行观点提出质疑。“沟通中西文化”与“墨守四王陈规”的说法均不足以定论林纾。著名版本目录学家顾廷龙在为《春觉斋论画》题跋时称赞林纾“实为沟通中西文化之一人”,他的画是趋“新”的。而通过分析林纾中西绘画比较的观点,王文得出了林纾不懂西画的看法。对于徐悲鸿等更多画家来说,林纾沿袭“四王”模式,惟古是尊,是守旧的“八股画派”的代表。作者认为这是“想当然地框定了他的艺术主张,却忽视了他追随‘四王’的真正意图所在”。综观林纾的绘画理念,他对中国传统绘画的现实状况有清醒的认知,并且提出了一套补救与更新的方案,如跳脱派系纷争、“出宋入元”、平衡中国画内在之“形”与“神”关系等等。这体现了林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中国文化本位立场。该文从专业美术学的角度来审视林纾作为画家的贡献,堪称第一篇系统讨论林纾画家形象的专论。论者把林纾的绘画分为五个阶段,重点讨论的是“老来卖画长安市,笑骂由他我自聋”的晚年,他比较重视的材料除了林纾的论画,就是作者自己说到的《畏庐山水遗迹》。但非常可惜的是,通读全文,却并未看见对林纾山水之作有只言片语的评说。这不能不说是本文只见理论上的把握不见实践参照的一个缺憾了。林纾的绘画应该是他本人认为的不亚于翻译的毕生从事的业绩,可惜去年也仅此一篇涉足。

林纾的传奇是前人评价颇高,却罕见有人认真探究的冷门。2007年孙彩红探讨了林纾三部传奇中有无“旦”角的问题,否定了学界一直沿用的郑振铎“绝未一见旦角”的看法[14]。而2011年路云亭的论文以林纾的《蜀鹃啼传奇》为例[15],专门研究了庚子事变中有代表性的林纾戏曲。《蜀鹃啼传奇》的人物和情节并不复杂,却是高潮迭起,扣人心弦。全剧以盲目排外的端王、刚毅、义和团首领罗楠等为反派,以深明大义、遭遇不公的吴德绣(潇)、林迪臣、高铸龙、连书(林纾)等为正派。正反两派、团教冲突到紧要关头,连续再现凶险的暴力场面,揭示了浙江教案中西安知县父子被戕害悲剧的残酷性和血腥味。剧作家林纾延续的是传奇摄取传统士绅作为正面人物的基本路径,体现出晚清、民国时期士绅的欣赏趣味,以帝王将相为关注热点,以故国之思为情感主调,寄托了士绅集团的哀婉情思。传奇融刚为柔,寓烈于雅,以举重若轻之笔法,抒悲天悯人之情怀,风格哀婉清丽、凄艳悲怆,其设意技法与风格定位,皆值得后人珍视。

2011年为辛亥百年,研究革命年代中的林纾自成要义。王学斌“只眼观辛亥之八”(《新京报》)中的林纾,是“一个非典型遗民”。现实让他明白革命为大势所趋,于是他做出抉择:赞同革命,愿做“共和之老民”。但这位“老民”还没做几天,就被迎头泼了一盆冷水。民初乱象让林纾如遭当头棒喝。失望之余,林纾的思想愈发拉倒车,成为“与清相终始”的“非典型遗民”。孙爱霞[16]将清遗民对共和民国的认知分为两类,一是易代前后,对共和民国的认知处于矛盾变化之中,这种矛盾变化性表现在:对共和民国先充满期待,失望后转向忠于前清。二是易代前后,对共和民国的认知具有始终如一的特点,表现在要么反对共和,仇视民国,要么对共和民国持一种平和态度。林纾和梁济、郑孝胥是前一类遗民的代表。论者的分析比较,昭示出了在清末民初的动荡变幻中,遗民这一社会群体复杂多样的形象。

苏建新的《林纾与辛亥革命》[17]与时贤及前人的观点不同,认为林纾在事变面前,并未即刻落伍,反而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最后唱出了对辛亥最热烈的赞歌。他先后创作的《聂政图》、《金陵秋》、《黄建人》、《醒云》等作品,显示了他对起义者无比的崇仰之情。探究武昌首义前后林纾的态度,可以见出来自社会底层的作家对这场革命(包括义子林之夏的投身革命)投了自己的赞成一票。林纾辛亥的表现,再一次让后人看到了“老新党”林纾不甘落后的先进姿态。

林纾对辛亥的认识,也能让人观见他以史为鉴、洞察历史的眼光。林纾的授《史记》课,对《史记》等史著的研究,使之获得了不一般的史识。龚连英着重分析了林纾治史的特点。与史家不同,林纾以文人身份,以解经之法读史,以求是为原则,以考证为信条,反对以今非古,主张对古人持理解同情之态度,偏重史学的叙事之美。林纾的《评选船山史论》纵横古今,驰骋东西,堪称文史评论的典范之作。他以文人身份治史,自然有其独特之处。同时作为思想家和教育家,林纾治史有着广泛的社会意义,对推动近代史学的发展、延续传统文化无疑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三、文化、文献等其他方面

知人论世是近年林纾批评上的亮点。和大多数依然持新文化立场的论者不同,马勇、张俊才、马德翠等捕捉了林纾新旧杂陈的更复杂一面。

马勇《重构五四记忆》[18]认为在“中国的文艺复兴”新文化运动中,在重新振兴民族精神、重建文化体系方面,实际上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反对派。新旧人物在某些观点上的对立、冲突和交锋,很可能只是朋友间的交锋与交集,其程度也不像后人所感觉所想象的那样严重。他们的交锋与交集,其实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新中有旧,旧中有新。传统评价将林纾推到新文化运动的对立面,显然是一种政治考量,并不是历史本真。真实的林纾,不仅在新文化运动的谱系中占有一席之地,甚或可以说是新文化运动的前驱者之一,他并没有刻意站在新文化的对立面。

张俊才《从女权意识看林纾文化观之新旧杂陈》[19]认为林纾的女权意识,典型地表现出维新派人士文化观念新旧杂陈的特点。他一方面支持兴女学、倡女权,另一方面又提醒女性在婚恋中要“律之以礼”,其中确有一些明显的属于封建礼教的内容)。针对林纾期待的“伟丈夫”为徐树铮的旧调重弹,苏建新《文如其人:林纾的侠义书写小谈》[20]从林纾的侠义书写入手,指出小说人物荆生就是被友人视为有荆轲之态的琴南本人,他一辈子都是个慷慨济世、文如其人的大丈夫。

对于文学史的书写中,被作为倒退的封建复古派置放到五四祭坛上的另一半林纾,马德翠并不认同,她指出林纾对西学始终保持着一腔热爱,极力策勉国人在救亡图存的前提下恣肆于西学用以更新本国文化。更难能可贵的是,林纾对西方文化始终怀着一种警惕的心态,这使他得以在五四时期更理性地审视科技文明所带来的流弊[21]。龚连英等察觉处在西学东渐的背景下的近代士人群体容易产生双重文化心理,林纾作为其中典型代表,也不例外。他一方面主张以“西学”为用,补“中学”之不足;另一方面又要求以“中学”为本,捍卫传统文化的威严[22]。

林纾古文研究中,陈丽静硕士论文[23]以林纾对欧阳修散文的评论为“切片”,指出林评灵活多样,内容丰富。这种梳理,对拓展当代欧阳修散文研究的视野,大有裨益。张胜璋继续对《春觉斋论文》展开探讨,她指出林纾以意境为“文之母”,关注意境的构成要素和生成过程,对心与意、意与理、意与境、意境与识度、意境与局势和体制等问题作出了切中古文肯綮的阐发,继承与拓展了中国传统意境论。[24]王杨分析林纾古文理论的传承与变革之处,对他在古文论(文体、文法论等)的建构以及发展创新方面的独特贡献作了较细致的阐明。[25]

在赞助人研究上,王勇剖析了林纾与杜亚泉、《东方杂志》的密切关系。林纾在杜亚泉编辑的《东方杂志》发表的译作仅次于《小说月报》。《东方杂志》与林纾,仿佛就是一个隐喻,起初同甘共苦,一荣俱荣,最终又同命相怜,退出市场[26]。张天星考论了汪康年铅印林译《茶花女》对林纾成功走上翻译之路的重要作用。[27]

文献梳理上,福建博物院陈叔侗公布了“林纾致陈宝琛的九件信札”[28]。有林纾序的《健公诗影》也得到林山的介绍。樽本照雄对大量出版林译小说的商务印书馆“说部丛书”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在日本的《清末小说通讯》上,苏建新整理的《2010年世界林纾文化研究文献目录》得到刊发。[29]

如同过去一样,在这一年结尾的时刻,上一年的林纾研究综述也发布出来。苏建新《走向世界/文化的2010年林纾研究》从对林纾文化立场的认识、新旧之争、文献等九个方面回顾了一年的中外林纾研究进展。2010年的林纾研究,内容丰富,成果丰硕。总览2010年世界林学,可见林纾的研究已经不囿于国内及对他的翻译的有限探讨,开始朝文化透视、多元综合的方向迈进,并愈来愈为世界各国、神州各地学人所青睐。

四、余议及2011年林纾研究成果发布排名

2011年林纾研究的成果,据笔者统计已超过120项,和往年比,也不算弱了。笔者过去有个错觉,以为同时代的陈宝琛、郑孝胥、陈三立等人的研究更热闹。但一搜索,发现林纾好友弢庵历年的论文居然不敌林纾一年的新得。

在这些成果中,前人较少涉足的领域如绘画、传奇等,已经有了深入的专业探究,填补了长期以来的研究空白。这些领域继续开拓,将有利于林纾研究的长足发展。旧的研究对象在探讨中也有新的发现,如林纾翻译中的赞助人,过去缺少专门研究,现在也得到了弥补。

成绩面前,要看到林纾研究一头翘的失衡局面依旧严重存在。去年林学一百余篇,其中林译就占到了75篇,这是怎样一个研究格局?

林纾译作多固然是一个因素,可是学人对林纾的“偏食”也不可忽视。从林译的角度来研究林纾,已经成为年青的学者较快地进入“研究”状态的捷径,尤其是外语专业出身的年青人(也包括中文专业招收的外国文学方向的学子)。相同情形下,若是选择一个“老外”作家作为学位论题,其研究难度一定数倍于林纾课题不止。因此,被视为“不懂外语的翻译家”成了无数懂外语的年青人的“救命稻草”。

从质量上看,选择林译的论文相对其他方面弱。用五花八门的翻译理论来套林纾译作甲,译作乙,……得出的结论跟前人一致,这种现象屡见不鲜。有的论文从标题都可以看出是自我重复,反复发表。林译小说从第一篇(部)郑振铎(寒光)的林纾研究论著开始,就成为重点探讨的问题,近些年更是每年以一半(50篇以上)的规模大量涌现。其中到底有多少是可以不必重复的“新”作?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反思的。

最近张俊才教授披露的珍贵书函道出了钱钟书先生的见地。钱先生“感觉到一切讲林译的文章,都有两个缺点:(一)对于西文原著缺乏认识(更谈不上研究);(二)对于中国的文言文缺乏认识(也谈不上研究)”。[30]真可谓对历年林译研究一针见血的评价。

然而,如果去除浮躁、急于求成的研究林纾(林译)心态,我们相信,经过几辈学者辛勤耕耘,林琴南研究会迎来一个姹紫嫣红、争奇斗艳的丰收景象。

[1]黄睿,朱萍.中国诗学传统与《李迫大梦》[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S2):13-16.

[2]王东风.林纾译《李迫大梦》片段赏析[J].中国翻译,2011(2):42-49.

[3]潘红.林译《迦茵小传》:意识形态规约下的修辞重构[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1.

[4]苏桂宁.在文化转折的十字路口:20世纪初的中国文化选择[M].广州:花城出版社,2011:88.

[5]彭建华.论林纾的名著翻译[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11(5):430-437.

[6]袁进.试论晚清翻译小说与林纾的贡献[J].明清小说研究,2011(1):171-182.

[7]王本朝.传统的潜伏:苏雪林的文笔论和道德观[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94-97.

[8]钟欣志.晚清“世界剧场”的理论与实践[C]//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七十四期.

[9]岳文静.从译者伦理角度研究林纾的翻译[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11.

[10]韩丹丹.背道而驰还是殊途同归——目的论视角下林纾与鲁迅翻译研究[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11(2):153.

[11]丁乐慢.从林纾和鲁迅的翻译管窥近代翻译文学对汉语写作的塑造[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1(5):117-120.

[12]刘爱兰.从林纾诗歌看其翻译哲学[J].剑南文学,2011(11):91-92.

[13]王少羽.新与旧的艰难抉择——作为画家的林纾[D].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2011.

[14]孙彩红.林纾三部传奇研究与校订[J].求索,2007(2):179-180.

[15]路云亭.林纾的《蜀鹃啼传奇》[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93-98.

[16]孙爱霞.试论清遗民对共和民国认知的复杂性[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460-465.

[17]苏建新.林纾与辛亥革命[J].炎黄纵横,2011(12):19-20.

[18]马勇.重构五四记忆[J].安徽史学,2011(1):157-172.

[19]张俊才.从女权意识看林纾文化观之新旧杂陈[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11(2):48-53.

[20]苏建新.文如其人:林纾的侠义书写小谈[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11(1):32-35.

[21]马德翠.中西文化夹击下林纾的西方文化观[J].学术论坛,2011(6):184-187.

[22]龚连英,姚建平.从典型个案看林纾的文化归属[J].湖北社会科学,2011(4):127-130.

[23]陈丽静.林纾论欧阳修散文[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1.

[24]张胜璋.林纾论古文意境[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9):103-106.

[25]王杨.林纾古文论的“承”与“变”[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26-29.

[26]王勇.林纾与《东方杂志》[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11(5):425-429.

[27]张天星.汪康年铅印林译《茶花女》考论[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25-30.

[28]陈叔侗.林纾致陈宝琛的九件信札[J].福建文史,2011(4).

[29]苏建新.2010年世界林纾文化研究文献目录[EB/OL].(2011-07-20).http://czjr.blog.hexun.com/66396995_d.html.

[30]张俊才,王勇.顽固非尽守旧也:晚年林纾的困惑与坚守[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林纾小说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林纾当众烧借据
回望林纾:孝道、爱道与友道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外婆的荔枝,如何影响了林纾的人生观
拥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