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希文,雷晓岳,陈武松,徐关生,李兴发
(1.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大均乡人民政府林业工作站,浙江 景宁 323500;2.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东坑镇人民政府林业工作站,浙江 景宁 323500;3.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林业局鸬鹚木材检查站,浙江 景宁 323500;4.景宁畲族自治县林业局童岭头木材检查站,浙江 景宁 323500;5.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林业局营林公司,浙江 景宁 32350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追求原生态、美味、营养、保健、品质常鲜的食品,已经成为新的潮流,景宁畲族自治县抓住这一契机,利用生态优势,做起林下绿色产业文章,为使广大农户提高林下绿色产业效益,在拓宽林下绿色产业门路上下功夫,既拓展林下绿色产业致富渠道,又美化乡村人民环境,以点带面提升林下绿色产业经营模式,壮大畲乡景宁林下绿色产业经济。据统计,2010年完成林业总产值13.82亿元(其中一产4.68亿元、二产3.15亿元、三产5.99亿元),农民人均林业行业收入占农民人均收入近40%。本文就近几年来,对景宁畲族自治县发展林下绿色产业做简单调查分析。
景宁畲族自治县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全县有林地15.03万hm2,其中生态公益林面积8.61万hm2。县内有海拔千米以上山峰779座,98%的地表水是二类水质,森林覆盖率达77.9%,森林植被类型丰富,山地植被有阔叶林、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等,随海拔的差异和地形的变化形成了丰富的生物群落,栖息着500多种珍稀动植物和40多种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生物物种十分丰富,据国家环境监测总站的报告显示,景宁生态环境质量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五。
景宁畲族自治县地处亚热带南部,属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7.5℃,年降雨量1620 mm,气候温暖湿润,适宜植物生长。
依据景宁的生态优势和民族优势,充分利用广阔的林地空间,引导农民“把山当田耕,把树当菜种”,把林下绿色产业打造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新引擎,景宁畲族自治县广大农户不断探索林下绿色产业,目前,已基本形成以林下绿色种(养)植、食用菌、生态旅游为主体的林下绿色产业发展体系。林下绿色产业经济模式的广泛推广,已成为景宁畲族自治县22个乡镇(街道)254个村促推农民增收创收及有效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的重要渠道。近年来,景宁畲族自治县探索创新了林下绿色产业经济模式,实现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林禽模式主要分布于东坑、标溪、九龙等乡镇,已经形成东坑毛竹林下养鸡、标溪厚朴林下养鸡、九龙针阔混交林下养鸡等林下养禽模式。年出栏土鸡20万只,总产值达240万元,平均亩产值达4000 元、纯利润2000 元左右。
牛、羊吃的是草,长出的是肉,深受广大农户欢迎,林畜模式主要分布于鹤溪、家地、英川、九龙等乡镇(街道),已经形成鹤溪杉木林下养羊,家地毛竹林、针阔混交林下养羊,英川针阔混交林下养牛,九龙滩坑库区林地养羊等林下养畜模式。年出栏1500 头(其中牛50头),总产值达150万元,平均亩产值达2500 元、纯利润1000 元左右。
采用生态补植的方式发展茶叶、板栗等超过1万亩的林果产业。采用“茶叶+南方红豆杉”、“茶叶+ 大红枣、“板栗+家禽”、“板栗+香榧”、“香榧+金银花”等立体林业发展模式发展高效林业,从生态林中要经济效益。“不砍树,能致富”,变“青山”为“金山、银山”,正确处理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关系的问题。大力推广和培育林下绿色产业循环经济,延长了林业产业链,提高了森林资源的利用率,增加了林地的单位产出,提高了林场的收入,达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为林下绿色产业走出一条新的路子。
林下养梅花鹿、林下养蜜蜂、林下养鹅、林下种植食用菌等拥有有林地15.03万hm2的景宁畲族自治县正在积极探索林下绿色产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林下绿色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新途径,群众中流行一句口头禅:“要想富,快到林下找门路。”
林下养鸡、羊、牛,立体利用林下空间,大力发展林下经济,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林农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土山鸡、山羊、山牛等这些特色绿色农家产品很受市场追捧,实现了以空间扩产业、以产业富农民的复合经营。
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在加快发展中保护环境,在保护环境中推动发展经济。
林下绿色产业基地的建设,已经成为乡村旅游观赏点,推动了观光林业、休闲林业的发展。景宁县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推介活动,宣传推广森林旅游的绿色产业产品品牌,拓展森林旅游的绿色产业产品市场,提升景宁县森林生态旅游品牌。
林下绿色产业是以科技为支撑,具有投资少、产出值高,且见效快、优质、安全、节省劳动力等特点。
通过发展林下绿色产业,提高单位面积土地产出,可以使林业产业从单纯利用林产资源转向林产资源和林地资源综合利用,起到近期得利、长期得林、远近结合、以短补长、协调发展的产业化效应,使林业综合效益得到不断提高,且林下集约化经营管理又反过来促进林业生产发展。
组织林业、农业、水产畜牧部门科技人员深入重点村、专业户,开展对口技术服务。
抓好一批林下养禽、林下养畜、生态补植、林下养娃娃、林下养梅花鹿、林下养蜜蜂、林下养鹅、林下种植食用菌等种养示范典型,做到每个乡镇(街道)有典型、村村有示范,通过对林下绿色产业经济典型模式进行分析,为发展林下绿色产业经济关键技术的集成、示范和推广奠定基础,达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把村民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加快林下绿色产业经济健康发展。
优先安排项目,适当给予财政资金和贷款支持,为广大农民发展林下绿色产业经济减轻经济负担。
[1]方震凡,丰炳财,徐高福.发展林业产业的探析[J].中国林业经济,2010(4):43~46.
[2]浙江省林业厅.大力发展林下经济 加快建设现代林业[J].浙江林业,2011(8):6~7.
[3]海 渤.林下产业经济模式研究[J].绿色科技,2010(8):19~20.
[4]李彦玲.浅谈林业经济重点向林下经济的转移[J].民营科技,2011(1):128~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