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雪松
(山西远方路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山西 大同 037006)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公路运输在物流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虽然按照国家长远规划修建了多条框架式高速公路,但是要最终保证物流直达、通畅,仍要利用原有的各级路网道路。但很多道路不能满足当前交通需求,必须在原有设施的基础上,将原有公路提高到公路规划所要求的技术等级和技术标准,以提高其使用质量和通行能力。现就路网改造工程的施工环节不同于新建公路的质量控制要点加以分析。
通常低等级旧路原有路基、路面宽度较小,采用单侧加宽有利于保证工程质量,方便施工和减小工程量。旧路升级改建拓宽时,由于使用时间和施工方法的差异,旧路基与新路基的密实程度不可能完全一致,两者的结合部位最易由于不均匀产生纵向开裂。由于低等级道路受原有路基宽度和加宽宽度的限制,采用双侧加宽时大型压实机械难以充分发挥作用,造成路基压实度难以保证,与双侧加宽相比,低等级旧路采用单侧加宽时,新路基施工宽度较宽,可以克服这一问题,从而确保工程质量。
无论是高等级公路还是低等级公路,旧路加宽工程最大的技术难题是使新旧路基整体的稳定问题。原有的旧路路基经过多年车荷载作用和自然沉降等因素影响已趋于稳定,沉降量已很小,而加宽完成后的新旧路基存在着沉降不均衡的现象,在有软基的地区这种现象更加明显。若处理不好将给新修道路留下严重隐患。新旧路基之间出现的不均匀沉降反映在路面上是将在路基加宽处产生大量纵向裂缝,这种病害会在外界因素(例如行车载荷、冻胀、雨雪侵蚀等)作用下进一步发展,有造成质量事故的危险。
新加宽路基往往会遇到局部软基,对于这些局部的软基,在清淤后最好换填天然砂砾,砂砾层顶面需高出常水位20mm以上,并在其上设置3%的横向排水坡以利排水。
在地下水位高、地表水丰富的地区,大范围的软基通常是造成新旧路基沉降过大的主要原因,因此需要特别注意。采取合理的处理方法,可有效减少沉降。
为增加新旧路基的整体稳定性,新旧路基结合部的处理同样重要。在填筑前必须先将旧路路基边坡面开挖成台阶状,当旧路采用单面加宽填筑时,为使新旧路基紧密结合,加宽之前,旧路边坡需挖成阶梯形,阶梯宽一般为1m左右,阶高约0.5m,然后分层填筑,呈上层夯,使之密实;当旧路采用加宽填筑时,原有路基加宽系按中线两面加宽,同样应将旧路基边坡均匀切成阶梯式,台阶高度控制在80cm,然后再左右分别分层填筑进行加宽。此外,在老路基结合处的表层铺设层塑料土工格栅对新增加新旧路基之间的连接能力也有帮助。
良好的路基压实是减少新路基工后沉降的重要措施,在压实过程应注意的问题有:①清表后,原地面压实最好大于90%;②无论旱田、水田等一般地段,清表碾压合格后,有条件时可用冲压碾压;③分层填筑,分层碾压,每层压实厚度控制在20~25cm,并相应提高压实标准,建议各层次的压实度比标准提高1个百分点;④为了尽量减小因填筑速度过快而产生的剪切变形引起的沉降量,填筑过程应严格控制填筑速率;⑤在实际施工中经常遇到比原有旧路边的更窄,难以保证交通畅通。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证填筑的质量,在新旧路结合部一定要加强压实,压路机压不倒边缘应该用小型夯实机具夯实,并对这些部位应重点检测压实度。
在旧路加宽改造工程中需进行必要的现场测试,以便掌握地基和路基的沉降与变形,以及路基土体内应力状况。在试验路埋没沉降和土压力盒可以有效地进行观察。沉降板的埋设位置是根据观测总沉降量、分层沉降量和横向不均匀沉降的要求来确定的。埋设在天然原地面的沉降板是用来测量地基的沉降量;埋设在加宽路基不同高度上的沉降板,主要用来测量新路基自身的分层沉降量;埋设在新路基横断面表层不同位置的沉降板,主要用来测量新路基表层的横向不均匀沉降。土压力盒均埋设在沉降板的一侧,可用来了解在路堤填筑过程中旧路基填筑完成后的土压力变化状况、沉降与土压力间的相互关系等。
在旧路加宽改造工程中,由于新旧路基的固结程度不同,将会导致路基的横向不均匀沉降,从而造成路面的开裂破坏。因此,必须准确掌握加宽路基的最终沉降量及固结度,并验算其剩余沉降量是否满足工后沉降量的要求。
新建涵洞施工应尽量采用全幅施工;拆除加长的旧涵洞洞口时,应尽量用人工进行,避免对涵洞墙身的扰动;对涵洞基坑底要进行认真处理,如换填水泥石灰土、砂砾石、碎石等垫层施工,如果基坑底为软土地基,则必须进行粉喷桩或碎石桩施工;如果基坑内有少量地下水,可在基坑一端开挖积水坑,用抽水机间断排水,如果地下水水量较大,则采取井点降水方法降水后进行基础施工,降水要在砌筑砂浆达到一定强度后停止,避免地下水过早浸泡砂浆。
对于桥梁加宽施工,主要是新旧桥结合部位的处理和高程控制。新老桥的结合主要是盖梁、梁板和桥面的连接,盖梁、桥面的连接可采用将结合部砼凿除15~20cm,将钢筋保留,把新接结构主筋搭接焊在一起,其他钢筋绑扎连接;浇筑砼时,结合部的旧砼面应清洗干净,在浇注前还应洒水湿润结合面。梁体的连接根据原有桥的边梁利用情况分为两种:一种是接缝处原有边梁不动,这样老桥边梁和新桥边梁之间的连接就要利用附加钢筋,即在梁体上间隔凿开砼,露出部分主筋,在主筋上焊接“U”形圆钢做为绞缝钢筋;另一种是将老桥接缝处的边梁与其相邻中梁的绞接缝用人工凿开,保留原有梁体上的预埋绞缝钢筋,在安装时移开,作为新加宽桥的边梁。新建结构物的同时,应对原有部分的缺陷进行整修,对淤积进行彻底清理,以保证结构物的正常使用功能。
由于车辆通行的需要,旧路改造路面施工一般采用半幅施工,在施工时应特别注意施工组织和接缝控制。基层和底基层施工中,路基外侧培土路肩,先施工半幅的中线部位用槽钢做模板、用钢钎固定,钢钎间距不大于2m,入土深度不小于40cm,先施工的半幅摊铺应超出中线15~20cm;在路面结构层养生7天后可进行拆模,在养生28天后可进行切缝,切除应切到中线左右位置,要保证切缝垂直、顺直,施工另半幅时应对接缝结合面洒水湿润;碾压时压路机不能在先铺的半幅上振动。沥青砼路面施工中先铺半幅路面应超出路基中线10~15cm,在铺筑另半幅路面时应用切割机切将接缝处不平整部分切除,要保证切缝垂直、顺直,摊铺另半幅前用水将切割面清洗干净,待晾干后涂抹乳化沥青粘层油。基层、底基层和面层的接缝位置应相互错开至少10cm,摊铺时安排专人负责处理接缝,接缝处的混合料容易离析,在接缝位置筛细料填缝,并安排压路机对接缝处进行重点碾压,保证密实,防止雨水渗入。
为确保新建部分的工程质量,必须进行交通管制和疏导,要充分保证社会车辆、施工机械和车辆的正常通行,保证结构物和路面的养生期间没有车辆或超重荷载通过、存放;对加宽的桥梁进行连接施工和养生时应限制老桥的交通,无法断行的要限速和远离施工侧通行,防止接缝处产生裂缝;应加强对施工运输车辆的管理,在施工路段每隔一段距离设置下车口,用废料或细砂铺斜坡,防止破坏台阶和接缝的垂直度,影响连接和碾压效果。
[1]司光晔.旧路改造工程建设中常见问题探讨[J].公路,2009,8.
[2]孟喜存.旧路加宽路基填筑的施工探析[J].交通标准化,20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