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舒
(西北师范大学 甘肃 兰州 730070)
人类语言系统是按一定规律组成的。 不同语言系统之间的构成方式和使用规律不尽相同。 多数的外语学习者是在母语语言系统的基础之上学习外语的。 因此,学习一门外语就意味着一个新的语言系统的形成。 从这个角度来看,外语学习的本质就是要建立一个新的语言系统。 而语言迁移理论对更好的建立这个系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根据语言迁移理论,我们不难发现,在俄语教学中学习者出现的语言错误,有很大一部分是由于俄语和汉语的不同规则和不同民族的文化背景造成的,也就是说,是由语言迁移造成的。 但是这些语言错误不是随意的,它是有一定规律可遵循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俄语学习的不断深入,随着新的语言系统的不断形成, 会得到不断的克服和矫正,并最终达到正确的语言输出。 据此,本研究根据语言标记理论对母语迁移现象的解释,通过写作测试方式讨论并分析以汉语为母语的俄语学习者在俄语句法学习中母语所产生的负迁移影响的表现形式及其产生的原因,并就这一问题提出几点应用于教学实践的具体策略,期望能给俄语教学实践带来一定的启示和帮助。
语言迁移研究始于上世纪50 年代,是应用语言学、二语习得和语言教学研究的中心问题。 从20 世纪六十年代兴起至今半个多世纪的时间内,二语习得研究领域经历了以对比分析假设为主导理论模式和以中介语假设为主导理论模式的两个历史阶段。
虽然人们关注语言迁移研究已有相当长的历史,但要给它下一个准确的定义并不容易,许多人对语言迁移有不同的理解甚至误解。 美国应用语言学家Odlin(1989)在总结了二语习得领域数十年的语言迁移现象研究的基础上,给语言迁移下了一个简明而精确的定义:“迁移是指目标语和其它任何已经习得的(或者没有完全习得的)语言之间的共性和差异所造成的影响”。 Odlin 的这一定义已被二语习得研究界所广泛接受和认可,成为二语习得研究中的重要概念。
本研究根据Coder 的错误分析理论, 通过对中国俄语学习者俄语写作中在句法层面由母语负迁移所引起的句法错误的分析,旨在深入探讨俄汉语句法差异与产生母语负迁移现象的关系。 从数据分析方法上讲,本研究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本质上讲,本研究属于追溯性研究,将受试的俄语水平作为变量,不可控制或改变任何变量。
笔者以《Незабываемый день》为题目,对甘肃省三所高校(即兰州大学,西北民族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的俄语系二,三,四年级学生进行写作测试。 测试是在课堂环境中由任课教师监督完成的,要求作文字数不少于150 字,在五十分钟之内完成。 作文题目较简单,使各年级,不同水平的受试都能接受,记叙文的写作能够更全面地反映受试对句法结构的把握,有利于实验数据的收集。 写作测试完成后,笔者共获取了183 篇有效的学生作文,随后从二、三、四年级中各随机抽取了20 篇总共获取了60 篇作文以确保作文样本的代表性。
首先,从挑选的60 篇作文中找出错误,对所收集的所有句法错误进行统计,并系统地划分为干扰产生的错误和非干扰产生的错误。 为了避免统计错误时受个人的错误判断影响,笔者请一名外教和一名俄语教师共同完成此项任务。 随后,标记其中由于汉语负迁移而产生的句法错误,并对错误的给予分类统计。
这60 篇作文中,学生的句法错误总计为283 个,其中母语干扰所引起的错误有191 个,非干扰性错误为92 个。 从中可以看出,尽管中国俄语学习者仍会犯一些不能用母语负迁移来解释的句法错误,但能用母语干扰因素来解释的句法错误高达70%。
阅读是读者与作者之间的交际,通过大量俄语材料的阅读学习,学生反复接触有关俄语的文化背景知识,遣词造句的特点,篇章构建的手段,了解俄语行文的特点,进行逻辑思维的训练,缩短俄汉两种语言之间的“语际距离”,于无形中培养起学生对俄语的语感, 增强学生对句法差异的敏感性,并逐渐习惯俄语思维,使学生在心理上克服对俄语学习的恐惧感,增强学习信心。
外语教学中,外语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应该注重平衡对语际共性和异性的讲解。 在教学中对比俄汉语之间句法特征的异同点就成了教师的主要任务之一。 通过这样的对比,学生了解了两种语言的句法特点,就会避免因差异而造成的句法错误。
在俄语教学中,针对俄语句法结构特点,进行有步骤的句法强化训练,有助于学生在写作中的规范表达。 教师应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句法意识,通过深入训练,分析讲解,引导学生理解掌握句法知识,并熟练应用。强化训练的方式包括有改写句子,翻译句子,造句及句型转换,改错等。 鼓励学生在书面表达中运用结构复杂的句式,以增强语言的表达力。 通过大量的句法强化训练,提高学生措辞造句的能力,从而提高写作中句子表达的正确性,使句子更符合俄语语法。
语言表达过程就是试误的过程。 即便是熟练掌握母语的人也会常常说错,何况学习一种新的语言的人。 每一次试误都是语言学习过程中的一大进步。 对于产生的语言错误,教师不该苛求对其一一纠正,应根据具体的情况区别对待。 对于学习者书面表达中出现的句法错误,教师可以在错误处做出一些提示性的标记,并对错误进行分析,把共性的,出现频率高的错误整理出来,及时地向全班纠正,并引起学生的注意。
正确利用母语是为了帮助学生认识俄语、 掌握俄语,最终的目的在于摒弃汉语,进而达到用俄语思维,表达思想。 利用母语必须适当,不仅在数量上要适当,而且在学生逐渐掌握俄语的同时,必须将母语这根“拐棍”扔掉。
按照语言学习的规律, 学生只有吸收一定数量的语言材料和经过一定量的语言实践, 才能获得为交际运用俄语的能力。 在教学中应创设俄语情景, 最大限度满足交际活动的需要。教学尽可能接近现实,故利用实物、图片、挂图、录音机、幻灯、电视机、录像机、电影和计算机等进行教学,形象直观、生动活泼,有助于学生直接理解所学俄语。视听结合易于加深印象,强化记忆。
中国学生在学习俄语时会受到来自母语(汉语)的干扰,这是由于俄、汉语属于不同的语系,且两个国家的文化背景不尽相同造成的。 俄语教育工作者应该了解并梳理俄语学习者受母语负迁移影响的种种表现, 探究迁移产生的原因、范畴和规律,由此采用各种有效的对策,尽可能的减少母语对俄语学习者的干扰。 这是俄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任务。
[1]姬建国,蒋楠.应用语言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M].上海2004 年: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3]唐承贤.差错分析综述[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7(3).
[4]王立非,文秋芳.母语水平对二语写作的迁移:跨语言的理据与路径[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3):205-212.
[5]王跃洪.母语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作用[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6):61-63.
[6]许菊.标记性与母语迁移[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2):47-52.
[7]俞理明.语言迁移与二语习得:回顾、反思和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8]赵陵生,王辛夷.俄汉对比语俄语学习[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9]张会森.俄汉语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