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梅英
(武汉市园林技工学校,湖北 武汉430074)
武汉城市格局为两江三镇,坐拥七湖,人均水资源拥有量是全国人均水平的90倍,是世界发达国家水平的10倍。但目前这些宝贵的水资源或重或轻地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不得不耗费大量的财力物力进行整治。武汉的初夏从每年的5月中旬开始,暑期进入盛夏,盛夏气温最高大部分时候在37~39℃。到9月气温也可能达到38℃左右,10月之后进入初秋,气温会逐渐下降,平均气温在20~25℃,天气干燥,气温异常时会接近或超过30℃。从秋天转冬天往往时间较短,一旦有冷空气南下,气温下降迅速。从12月底到来年2月是冬季,冬季的平均气温一般在1~3℃。这种优越的水资源,独特的气候特点对水生植物的生长是有利的。
广义的水生植物包括所有湿生、沉水或漂浮的植物。依据植物旺盛生长所需要的水的深度,水生植物可以进一步细分为沉水植物、浮水植物、漂浮植物、挺水植物,还包括湿生植物。
水生植物是指那些能够长期在水中正常生活的植物。它们常年生活在水中,形成了一套适应水生环境的本领。它们的叶子柔软而透明,有的甚至为丝状(如金鱼藻)。丝状叶可以大大增加与水的接触面积,使叶子能最大限度地得到水里很少能得到的光照和吸收水里溶解得很少的二氧化碳,保证光合作用的进行。水生植物另一个突出特点是具有很发达的通气组织,莲藕是最典型的例子,它的叶柄和藕中有很多孔眼,这就是通气道。孔眼与孔眼相连,彼此贯穿形成一个输送气体的通道网。这样,即使长在不含氧气或氧气缺乏的污泥中,仍可以生存下来。通气组织还可以增加浮力,维持身体平衡,这对水生植物也非常有利。
2.2.1 挺水植物
挺水型水生植物植株高大,花色艳丽,绝大多数有茎、叶之分;直立挺拔,下部或基部沉于水中,根或地茎扎入泥中生长,上部植株挺出水面。挺水型植物种类繁多,常见的有荷花、千屈菜、菖蒲、黄菖蒲、水葱、再力花、梭鱼草、花叶芦竹、香蒲、泽泻等。
2.2.2 浮水植物
浮水型水生植物的根状茎发达,花大、色艳,无明显的地上茎或茎细弱不能直立,叶片漂浮于水面上。常见种类有王莲、睡莲、萍蓬草、芡实、荇菜等。
浮水植物有睡莲、荇菜、水鳖、芡实等。浮水植物如细叶满江红(AZollafiliculoides)或凤眼莲(Eichhorniacrassipes),也能通过纤细的根吸收水中溶解的养分。深水植物如萍蓬草属(Nuphar)和睡莲属(Nwnphaea)植物,它们的根在池塘底部,花和叶飘浮在水面上,它们除了本身非常美丽外,还为池塘生物提供庇荫,并限制水藻的生长。
2.2.3 漂浮植物
漂浮型水生植物种类较少,这类植株的根不生于泥中,株体漂浮于水面之上,随水流、风浪四处漂泊,多数以观叶为主,为池水提供装饰和绿荫。又因为它们既能吸收水里的矿物质.同时又能遮蔽射入水中的阳光,所以也能够抑制水体中藻类的生长。漂浮植物的生长速度很快,有些品种生长、繁衍特别迅速,可能会成为水中一害,如水葫芦等。所以需要定期用网捞出.否则会覆盖整个水面。
2.2.4 沉水植物
沉水型水生植物根茎生于泥中,整个植株沉入水中,具发达的通气组织,利于进行气体交换。叶多为狭长或丝状,能吸收水中部分养分,在水下弱光的条件下也能正常生长发育。对水质有一定的要求,因为水质浑浊会影响其光合作用。花小,花期短,以观叶为主。沉水植物,如软骨草属(Lagaro~siphon)或狐尾藻属(Myriophyllum)植物,在水中担当着“造氧机”的角色,为池塘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生长所必需的溶解氧;同时,它们还能够除去水中过剩的养分,因而通过控制水藻生长而保持水体的清澈。水藻过多会导致水质混浊、发绿、并遮挡水生植物和池塘生物健壮生长所必需的光线。沉水植物有轮叶黑藻、金鱼藻、马来眼子菜、苦草、菹草等。
2.2.5 湿生植物
这类植物多生长在水池边,从水深23cm处到水池边的泥里,都可以生长。湿生植物的品种非常多,主要起观赏作用。种植在小型野生生物水池边的湿生植物,可以为水鸟和其他光顾水池的动物提供藏身的地方。在自然条件下生长的湿生植物,可能会成片蔓延。因此,移植到小型水池边以后,须经常修剪,用培植盆控制根部的蔓延。一些预制模的水池带有浅水区,是专门为湿生植物预备的。植物也可以种植在平底的培植盆里,直接放在浅水区。
解放公园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改造,以生态学为导向,注意植物群落的生态作用和层次结构及地质性状,特别是湿地生态馆活水系统的成功建设,能充分体现和突出人工湿地的景观与作用,能将公园里面的“死水”(不能进行循环的水)变成“活水”(能自由循环的水)。
在水生植物的应用上选择了水生美人蕉、再力花、黄花鸢尾、花叶芦竹、千屈菜等既有观赏性又有净化水质功能的植物。在应用手法上结合水体的实际情况和地理条件采取了片植、丛植和高矮品种结合的方法,突出了植株的观赏形态和层次,丰富了水景的观赏元素。解放公园水景点:千屈菜、花叶芦竹、香蒲、黄花鸢尾、睡莲、再力花、荇菜、菹草、金心鸢尾、轮藻等。应用了水生植物30种,数量30万株。
汤湖公园位于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开发区第一座大型综合性公园,总面积37hm2,其中水面面积16hm2。公园以楚文化为主题,以绿色文化为基调,自1998年11月建设以来,共建成绿地19万m2。
汤湖公园水域面积相对较大,所以在水生植物种类上,以整体效果取胜,主要选择的品种有荷花、睡莲、水生美人蕉、千屈菜等,特别是荷花种植面积较大,优势显著,汤湖公园水景特点:荷花、睡莲、水生美人蕉、千屈菜等。
汉水公园内的水景点实质上是人工在垃圾场上挖掘的人工塘,开始时塘内水体发黑发臭,后经治理现已成为一景观优美的水景。在此水景中应用了多种水生植物,包括荷花、芦苇、香蒲、水菖蒲、睡莲、黄花鸢尾、蒲苇等植物,这样大量吸收水体中的氮、磷元素,达到了Ⅲ类水质标准,在此基础上放养了鱼类,使水体生物链得到进一步的完善,也使水体生态系统趋于平衡。汉水公园的特点是水生植物配置合理。生态优先,物种多样,景观小巧,是人工生态型观赏点。汉水公园水景点:芦苇、荷花、睡莲、黄花鸢尾、水菖蒲、菹草、荇菜等。
梭鱼草为雨久花科梭鱼草属,多年生挺水草本植物,对土壤要求不严,喜温暖湿润环境,花期5~10月,常栽于浅水或塘边,最好栽于常年水位在30~50cm的地方,施肥时用易腐烂的纸作袋装肥料埋于根部附近。
红莲子草为苋科莲子草属,多年生挺水植物,喜阳光充足的湿润环境,园林中可植于浅水中或岸边湿润处。
再力花为竹芋科再力花属,多年生挺水植物,喜阳光充足,亦耐半荫,株高1~2m,夏季开花,花无柄,花紫色,对土壤要求不严,但在微碱性土壤中生长良好,园林中以丛植为佳。
鸢尾为鸢尾科鸢尾属,宿根草本,根茎粗短,淡黄色;植株较矮,约30~40cm,叶剑形,纸质、淡绿色;花茎稍高于叶丛,单一或有二分支,花色较多,花期5月。应用于园林中丛植、布置花境、水湿溪流池边湖畔种植,同时也是重要的地被植物。
芡实为睡莲科,一年生浮水植物,全株具刺;叶丛生浮于水面;花托多刺,形似鸡头,花瓣紫色,花期7~8月,昼开夜闭,适应性强,用于水面绿化颇有野趣。
灯心草为灯心草科灯心草属,多年生湿生草本,根状茎横走,丛生,茎簇生,高40~100cm,叶片退化成刺芒状,花序假侧生,聚伞状,花多。适应性强,耐寒,喜光,稍耐阴,耐水湿,可用于水体与陆地接壤处的绿化。香蒲为香蒲科香蒲属,多年生水生草本,根状茎乳白色,地上茎粗壮,高1.3~2.0m,叶片条形,光滑无毛,下部叶片横切面呈半圆形,花序棍棒状,粗壮,耐寒,喜光,宜栽于浅水中。
三白草为三白草科三白草属,多年生落叶草本;叶长卵圆形,苞片白色,花期4~9月;喜温暖水湿环境,可旱栽;可用于花境,水景配置。
慈姑为泽泻科慈姑属,多年生挺水植物,叶基生,出水叶戟形,顶端箭头状;小花白色,花期7~9月;适应性强,栽培管理粗放;宜作水面、岸边绿化材料,也可盆栽观赏。
荇菜为龙胆科,多年生浮水植物;茎细长柔软而多分枝;叶卵形或卵圆形;小花鲜黄色,花期6~10月;性强健,对环境适应力强;用作水面绿化材料。属浅水的浮水植物,其根须入土,是点缀水景的佳品。
[1]李团胜.城市景观异质性及其维持[J].生态学杂志,1998,17(5):63~67.
[2]张乔松.建设现代生态型花园城市[J].广东园林,1992(4):19~24.
[3]程绪珂.搞好园林是城市园林绿化发展的战略方向[J].中国园林,1996(7):17~18.
[4]陈俊愉.中国花经[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89.
[5]吴涤新.花卉应用与设计[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