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研究综述

2012-08-15 00:53兰明慧廖福霖罗栋燊
绿色科技 2012年12期
关键词:文明生态建设

兰明慧,廖福霖,罗栋燊

(1.福建师范大学 地理科学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2.福建师范大学 生态文明研究所,福建 福州 350007)

1 引言

20世纪80年代初,基于全球资源枯竭、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人类工业病蔓延,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被提出,并很快在全球范围得到认同,自90年代开始,世界各国都把可持续发展作为本国的社会发展目标和模式,并倡导建设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要求,从文明的高度来统筹环境、经济、社会三者的关系,通过生态文明建设在更高层次上实现自然—人—社会复合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自从党的十七大将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治国战略以来,生态文明便再次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理论焦点。本文通过对生态文明国内研究现状的分析,从理论和实践两大方面进行归纳,最后提出我们的一些建议。

2 生态文明概述

2.1 生态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人类的文明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不同的发展阶段。工业文明阶段,在“人类中心主义”世界观和价值观的主导下,人类忘乎所以地对自然生态环境进行破坏和摧残,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经济社会的发展。现实要求人类必须对工业文明进行反思,开创一个新的文明形态来延续人类的生存,生态文明便应运而生。

从国际来看,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物质变换的合理过程以及人口、资源和经济协调发展的思想,确立了马克思生态文明的基本观点。然而,真正唤醒人类环保意识的是1962年美国著名女科学家蕾切尔·卡逊发表的一本揭示生态环境问题的小说《寂静的春天》,这本书如同长夜中的一声春雷,引起了美国各界的强烈反响。1972年联合国召开人类环境大会,发表了《增长的极限》和《只有一个地球》两本绿色圣经,这对人们的统一认识和共同行动起到了基础性作用。《我们共同的未来》以及《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更是指引和要求人们走上可持续发展的实践征程,由此,可持续发展思想由共识变成各国人民的行动纲领。

从国内来看,生态理念古已有之。所谓“阴阳两极”、“天人合一”、“遵法自然”等思想,都是中国古代人在与自然界相处过程中寻求秩序与和谐,寻求与自然共存共荣的高度智慧的结晶。20世纪70年代,国内开始对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并初步探索生态文明。叶谦吉先生在1987年便提出要大力建设生态文明。21世纪初,江泽民同志发出了“再造秀美山川”的号召,提出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使人们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工作和生活。胡锦涛同志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在十七大报告中又提出建设生态文明,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成为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1]。十七大会议上把“生态文明”作为国家政治思想理念的提出,标志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正式开始[2]。十八大会议上,党中央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并将其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这标志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大力推进阶段。

2.2 生态文明的定义

广义的“大文明观”认为,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阶段,迄今人类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三个阶段,在对自身发展与自然关系深刻反思的基础上,人类即将迈入生态文明阶段[3]。狭义的“小文明观”认为,生态文明是社会文明的一个方面,是继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之后的第四种文明,它们共同支撑和谐社会大厦[4]。从人类文明调节对象的视角对生态文明进行定义,存在三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生态文明是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精神成果的总和;另一种观点认为生态文明是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凡是与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相关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都可以纳入生态文明范畴[5];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生态文明是调整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物质成果与精神成果的总和。廖福霖教授认为广义的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遵循自然—人—社会复合生态系统运行的客观规律,使之和谐协调、共生共荣、共同发展的一种社会文明形态,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以及狭义上的生态文明,它相对于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狭义的生态文明则指人与自然和谐协调发展的一种类的文明形式,它相对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等[6]。

2.3 生态文明的特征

学者张首先认为,生态文明建设是实践性和反思性的有机统一。实践与反思是生态文明的本质要素之一。此外,生态文明建设是系统性与和谐性的有机统一[7]。牛勇平认为,生态文明的特征包括三个统一:深度与广度相统一;制度建设与文化培育相统一;长期战略与短期目标相统一[8]。盖光则认为,生态文明在人类文明发展历程中,由不同文明形态的历史性、韵律性及有序化的转换而表现出了整合性,在人与自然生态互为工具和目的的关系中体现,是带有转换性特征的文明形态[9]。

3 国内生态文明研究现状

20世纪90年代以来,面对日趋严峻的生态危机,学界提出了生态文明的范畴,学者们运用唯物辩证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等方法,对生态文明的概念、内涵、理论体系、方法方式、建设实践等进行了多角度、多层次的研究和论述。国内对生态文明的研究已有20多年,研究成果非常丰富,第一阶段主要是对生态文明的初步构想,此时鲜有全面系统的研究著作;第二阶段开始从不同学科层面进行具体阐释和构建,生态文明理论基础更加坚实,实践模式也更加丰富;第三阶段,党的十七大提出生态文明的执政理念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全局性整体推进阶段,学界对生态文明的研究更加深入,理论视野也更加开阔,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很大进展。这从以下八个方面进行归纳。

3.1 生态马克思主义与生态社会主义

近年来,国内学界对生态马克思主义和生态社会主义的产生、发展,主要代表观点,先进性和历史局限性以及这两种思潮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基于对两者的研究,学者们提出以下建议:首先,生态马克思主义者提出的异化消费现象也出现在中国,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发展观,以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来约束自己[10]。而生态社会主义者认为,社会主义的内在本质要求它必须领导全世界从工业文明向新型文明伟大转型,这个新型的文明就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11]。其次,生态马克思主义者倡导要着眼于改革社会制度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角度来解决生态问题,而不是仅仅从技术的、人与自然关系的层面对待这个问题。因此,要借鉴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加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制度建设,建立人们分配和使用生态资源中的物质利益关系的合理机制[12]。生态社会主义者提出建立正义的稳态发展的社会,这对我国当前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有一些帮助[13]。最后,必须要加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导,解决人们对于生存意义、幸福含义和消费观念的正确理解,建立一种与生态文明建设相符合的观念形态、生存方式[14]。

3.2 生态文明观

从人类中心主义到生态中心主义再到生态整体主义,人们对生态文明的认识更加深刻。生态中心主义也称泛生态主义,是对人类中心主义反思的产物,由于其坚持生态至上论,主张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必须停止经济增长,其实质也是自然中心主义。而生态整体主义既反对工业文明的人类中心主义,又反对倒退到原始文明和农业文明初期的自然中心主义。因此,在实践中,应以生态整体主义为指导思想。十七大报告提出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对于生态文明观,存在三种观点:生态文明是一种文化伦理形态,这是从单纯的文化角度出发;生态文明是相对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而言的一种类的文明形式;生态文明是相对于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而言的一种社会文明形态。从生态文明的发展阶段来看,必然要从类的文明形态发展到社会文明形态。

3.3 生态文明制度

以制度的形式将生态文明的体制机制确立下来并加以实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保证。首先我国要建立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综合决策机制,把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规划纳入各级政府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15]。具体从以下四方面完善立法:第一,把“生态文明、环境权”写入宪法,确立生态文明的宪法地位;第二,调整环境法的基本原则,倡导人口与生态相适应,经济与生态相适应,把生态建设放在重要位置上;第三,将《环境保护法》修改为《资源环境保护法》,增加自然生态保护方面的内容;第四,在各种经济立法中突出生态环保型经济的内涵,使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在经济法中得到充分体现[16]。此外,各地应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和纠正不符合发展循环经济和保护环境的要求的规章和制度,确保将环境保护的理念贯穿于整个法律体系制定以及执行过程[17]。

3.4 生态生产力

面对日益恶劣的自然环境,人们不得不思考工业文明在给人类带来巨大福祉的同时也造成了生态危机。人类要想长久生存下去一定要摒弃当前的工业文明生产力,生态生产力便应运而生。

众多学者从各自角度对生态生产力的定义、特征和实践模式等进行了探讨,但是难得有全面、系统的研究,廖福霖教授在2007年出版的专著《生态生产力导论——21世纪财富的源泉和文明的希望》改变了这一局面。该书理论阐述直奔主题,包括生态生产力的定义、发生与发展,生态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特征,生态生产力的结构和功能,生态生产力发展的充要条件等;实践体系架构完整,包括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产业、环保产业、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以及生态省市县等,在此基础上还阐述了海峡两岸发展生态生产力的优势和对策。廖教授认为,生态生产力是指人类推动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即自然—人—社会复合体)和谐协调、共生共荣、共同发展的能力,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本质问题和核心力量。要用生态化技术体系武装改造传统产业,形成并发展一大批生态高效型的高新技术产业,以此优化产业结构,优化增长方式[18]。

3.5 生态生活方式

消费是生活方式的重要内容和主要反映,是事关自然—人—社会复合生态系统生死存亡的最基本、最重要的问题。纵观人类现有的资源、环境和健康问题,无一不与工业文明的消费观念、消费内容和消费方式有关。因此,改工业文明的生活方式为生态文明的生活方式迫在眉睫。建立生态文明生活方式就是要确立生态文明的消费观及其模式。第一,建立“以人为本”的消费观和全面发展的消费模式。第二,建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消费观和绿色消费模式。第三,建立和谐消费观与公平消费模式[19]。应该认识到,适度消费是一种综合型的消费,它提倡人们降低物质需求,形成正确的幸福观念,主张人们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消费[20]。此外,还应消除与生态文明的构建相背离的异化消费倾向,把自然的承载力纳入经济学研究的视野,探索更具一般意义的生产、消费和自然的一般均衡的实现过程[21]。

3.6 生态文明指标体系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有一套科学的指标体系来指导和评估规划方案和项目实施的效果。一些学者建议采用绿色GDP指标,即在GDP的基础上扣减资源环境成本,得到经过资源环境因素调整的GDP[22]。一些学者认为,在指标选取的过程中要遵循三个原则:坚持科学性和客观性;遵循典型性与代表性;坚持可操作性。根据以上原则,从自然本底、生态文明生产、生态文明消费、生态文明社会形成机制四个大方面,资源支撑、环境质量、绿色经济与生态化技术等11个层次选取人均土地资源量、人均森林资源量、人均生态用水、人均公共用地等56个指标形成生态文明发展指标体系[23]。一些学者指出生态文明指标既是衡量环境质量、测评被污染和被破坏程度的尺度,也是制定污染排放物标准的依据[24]。除此之外,现有生态文明指标体系对于社会进步的指标设计太少,基本为定性指标或参考性指标,而且考核大而统,缺乏可比性、可操作性[25]。

3.7 生态恢复与建设、环境治理与保护

生态环境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在生态文明研究的早期,多数学者在森林、河流、沙漠、高原及海滩等的生态保护和建设方面给予了翔实的介绍。随着研究视角的转换,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道德调适、制度供给、生态恢复与建设的新途径以及我国生态治理模式的研究成果开始丰富起来。

姬振海主张通过生态扶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实行以生态功能恢复为主等途径来促进环境治理与保护[26]。陈寿朋教授认为,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人类自身的行为失范所造成的,解决生态问题不仅要靠科技的、经济的、法律的和行政的手段,而且要靠道德的手段[27]。廖福霖教授认为,环境保护是人类社会绿色文明意识的体现,本身具有精神文明的属性。从生态建设上看,环境治理和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6]。廖教授提倡以生态文明经济的视野审视生态恢复与建设,把对环境影响最直接最重要的主体确定为地方政府、企业与居民,并提出了在环境治理与保护中实现“三大效益”相统一和最优化的具体措施[23]。洪富艳主张构建“政府主导——利益相关者参与治理”的模式,以期在这种模式下,既保证政府在生态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提高生态治理效率,同时又调动多元利益主体参与生态环境治理,为生态环境的改善创造条件[28]。

3.8 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的复杂的工作,需要从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上努力。作为国内探索性研究著作,廖福霖教授的《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系统、全面地探讨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体系和实践途径,对国内生态文明建设起到开拓性作用。在理论体系构建方面,廖教授以生态文明为核心,有力地阐述了生态文明的内涵、建设目标和内容,生态安全观、生态生产力观、生态文明哲学观等。同时,还运用多学科知识和多种研究方法,从理论和实证分析的角度总结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具体到城市、乡村、森林以及江河流域的生态建设,环境治理与保护,人口与生态文明建设,生态道德建设等方面[6]。廖教授将生态文明建设归纳为五个子系统的综合建设:其一,生态文明观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其二,生态生产力的发展;其三,生态文明消费观及其模式的确立;其四,生态系统的恢复与建设,环境的治理与保护;其五,生态文明建设机制的确立和实施[23]。此外,归纳其他学者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可以看出其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即树立生态文明观、加强生态文化建设;加大政策推动力度、重视生态行政建设;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深化生态产业建设;倡导健康的消费方式;建立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健全生态法制等。

4 简评与展望

生态文明是一个以经济学为主,多学科交叉的新的学术领域。我国学者基于自己的学术背景,从不同方面对生态文明进行探讨,形成了多层次多角度的研究,同时又缺乏多学科、多视角的综合研究,且对实证的研究过于宽泛。本文认为研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强:第一,倡导多学科协同研究,使生态文明理论和实践更具系统性,更加微观,更加可行;第二,对政府生态责任方面的研究可以更加深入,政府是生态文明调节网络中的主导,要建立生态型政府;第三,深入分析如何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绿色经济等,更多的研究应集中于生态产业以及生态区域的建设方面;第四,进一步探讨如何建立符合真实情况又切实可行的评价测度体系;第五,应从实证角度增加对PM2.5防治与建设的研究;第六,深入探索适合我国的生态治理模式。除此以外,要探讨寻求国际合作、实现全球生态治理的具体措施。

[1]张鸿文.论林业在建设生态文明中的作用[J].林业经济,2008(6):17.

[2]钟明春.生态文明研究述评[J].前沿,2008(8):160~163.

[3]百度百科.生态文明[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120678/.htm.

[4]余谋昌.生态文明是人类的第四文明[EB/OL].[2010-07-28].http://www.tt65.net/zonghe/lilun/huiyi/shehui/mydoc002.htm.

[5]毛明芳.生态文明的内涵、特征与地位[J].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10(5):92~96.

[6]廖福霖.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

[7]张首先.生态文明:内涵、结构及基本特性[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2010(3):10~12.

[8]牛勇平.生态文明相关研究评述与展望[J].发展研究,2011(8):104~107.

[9]盖 光.生态文明的整合性魅力[J].学术论坛,2009(3):89~92.

[10]杜新蓉.生态马克思主义及其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J].科学时代,2011(11):4~6.

[11]田 鹏.生态社会主义理论浅析——兼谈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07(4):6~9.

[12]赵海月,金东梅,马晓明,等.生态马克思主义与生态文明建设[J].学习与探索,2011(6):34~36.

[13]柳红霞.当代西方生态社会主义评价[J].湖北社会科学,2004(10):49~50.

[14]赵海月.生态马克思主义与生态文明建设[J].学习与探索,2011(6):34~36.

[15]刘国军.论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保障[J].石河子大学学报,2008,22(5):47~49.

[16]何 熙.和谐社会的生态文明解读及制度建设启示[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6):53~54.

[17]李秀艳.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问题与出路[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8(4):107~109.

[18]廖福霖.生态生产力导论[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

[19]廖福霖.关于生态文明及其消费观的几个问题[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9(1):13~16.

[20]时继锋.生态文明视野下的适度消费观[EB/OL].[2011-05-17]http://www.eedu.org.cn/Article/ecology/ecoculture/EcoCivilisation/201105/59807.html.

[21]纪玉山.正确认识凯恩斯消费理论确立与生态文明相和谐的消费观[J].税务与经济,2008(1):6~9.

[22]牛勇平.生态文明相关研究评述与展望[J].发展研究,2011(8):104~107.

[23]廖福霖.生态文明经济研究[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0.

[24]梁文深.生态文明指标体系问题[J].经济学家,2009(3):102~104.

[25]杜 宇,刘俊昌.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9,27(3):61~63.

[26]姬振海.生态文明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7]陈寿朋,杨立新.生态文明建设的结构形态与路径选择[J].职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4):1~9.

[28]洪富艳.生态文明与中国生态治理模式创新[M].北京:中国致公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文明生态建设
请文明演绎
“生态养生”娱晚年
漫说文明
住进呆萌生态房
《营利》的生态批评解读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对不文明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