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政党党风廉政建设与跳出历史周期率

2012-08-15 00:48徐世强闫梦瑶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12年3期
关键词:周期率党风廉政作风

徐世强 闫梦瑶

(天津商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中国天津 300134)

执政党党风廉政建设与跳出历史周期率

徐世强 闫梦瑶

(天津商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中国天津 300134)

加强和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始终把反腐败斗争,密切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推动各项事业的发展,作为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然而,当前党内存在着不良风气与腐败却不利于我们党走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怪圈。探讨党风廉政建设与跳出历史周期率关系问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一步寻求执政党发展的“新路”,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党风廉政建设;跳出历史周期率

总结历史,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一政党、一社会、一王朝,初建时朝气蓬勃,兴旺发达,到后来却暮气沉沉,败象丛生,直至灭亡。历代封建王朝的统治者,都力图找到跳出这一历史周期率的方法,但毫无例外都失败了。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作为一种完全新型的政治力量,当然不能与历代的剥削阶级相提并论,但同样存在如何跳出历史周期率的问题,党的第三代领导核心江泽民总书记在2000年5月党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都有一个诞生、发育、成长到逐步消亡的过程,包括国家最后也是要消亡的。当然,这是一个很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国共产党是1921年成立的,80年来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发展,为中国人民的解放和幸福,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如何使我们党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一个重大课题。”[1]中国共产党最终能否真正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率;中国共产党能否在今后的风雨行程中不断壮大,且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关键在于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尤其要充分认清当前党内存在不良风气与消极腐败现象的严重性,做到居安思危,警钟长鸣。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届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会上深刻指出,当前党风廉政建设与反腐败斗争的总体态势是,成效明显和问题突出并存,群众对反腐败期望值不断上升和腐败现象短期内难以根治并存,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任务依然艰巨。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的科学判断与深刻把握。

一、中国共产党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对跳出历史周期率这一重大历史课题的思考与实践

作为党的第一代领导核心,毛泽东极为重视从思想上建设党,克服党内不正之风和消极腐败现象并把它提到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的高度去认识。因此,他特别重视向全党进行党性党风的教育。毛泽东抓党风建设,注重以史为鉴,他告诫全党要克服骄傲自满情绪,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袭击和进攻。毛泽东熟谙历史,注重以史为鉴。他从历代王朝,包括农民起义成功,建立政权后都未能摆脱从艰苦创业到腐败灭亡的“周期率”这一历史教训中,深刻意识到只有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才能巩固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他要求全党以明末李自成农民起义的教训为戒,教育全党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重犯胜利时骄傲自满、脱离群众的错误,要求全党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2]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作为执政党的领袖,始终从巩固执政党地位的战略高度抓党风建设。从建国之初的“三反”、“五反”、整风、反右,到“四清”运动,以至“文化大革命”,都是从端正党的作风的良好愿望出发的。毛泽东抓党风廉政建设注重充分发扬民主,相信和依靠群众,把党风存在的问题交给群众,使党员干部接受群众的批评和教育。

早在延安时期,黄炎培先生曾向毛泽东提出过,共产党掌握全国政权以后能不能跳出历史周期率。黄炎培提出这个问题是以六十年的人生经验,以自己亲耳所闻、亲眼所见为根据:纵观历史,开国的君主都是革命的,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人逐渐脱离人民群众,而成为被革命的对象。“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君子之泽,五世而斩”。中国共产党当然不会像国民党那样很快被推翻,但要跳出历史周期率,怎样才不会重蹈历史覆辙。对此,毛泽东果断地作出了回答:“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3]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继续寻找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新路”。他考虑问题的出发点是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怎么样才能兴旺发达,如何巩固和建设社会主义。在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开辟了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强和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新局面。他重新确立了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有力促进了党的思想建设,使党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他恢复和发扬了党的优良传统,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强调党要管党和从严治党,坚持不懈地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邓小平指出:“当前的精神文明建设,首先要着眼于党风和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4]“讲风气,无非是党风、军风、民风、学风,最重要的是党风”。[5]“执政党的党风是关系党的生死存亡问题”。“共产党的领导够不够格,决定于我们党的思想和作风”。“加强党的领导,端正党的作风,具有决定的意义”。[6]“如果哪个党组织严重脱离群众而不能坚决改正,那就丧失了力量的源泉,就一定要失败,就会被人民抛弃。”[7]毫无疑问,邓小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思想,是我们党建理论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它为指导,是我们党寻求跳出历史周期率的唯一正确道路。

作为党的第三代领导核心,江泽民对跳出由兴到衰历史周期率的课题继续进行深入的探索和思考,他从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出发,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敏锐的观察党风廉政建设的状况,围绕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抗遇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一再向全党指出党风廉政方面存在问题的严重性,以及搞好党风廉政建设对于改革开放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极端重要性和迫切性。他号召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江泽民提出:“党风廉正建设与反腐败斗争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8]在建党80周年的前夕,具有88年历史的中国国民党在台湾的选举中沦为在野党事件,进一步引起了全党的思考。江泽民同志再一次要求党的领导干部要多学点历史知识,认识历史发展和社会兴亡的规律,更加自觉紧迫地做好我们自己的工作。在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上,党中央审时度势,高瞻远瞩,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和缜密的理论思考,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党的作风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要求、核心问题、重点内容和落实措施,这体现了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从严治党跳出历史周期率的坚定信心。

进入新世纪,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党风廉政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党的十七大把反腐倡廉建设与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一起,确定为党的建设的基本任务。党风廉政建设在继承中发展,在改革中创新,特别是在党内查办大案要案、深挖腐败分子、加强制度建设、强化对领导干部的监督,以及治理商业贿赂、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实践证明,不论中国共产党面临什么样的环境、承担什么样的任务,不论党的自身结构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思想理论有了什么样的发展,都始终不渝地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与反腐败斗争,须臾没有放松党对执政地位动摇的警惕,这是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能够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有效保证。

二、当前党内存在的不良作风不利于党跳出历史周期率

随着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阶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风廉政建设面临着一系列新的问题和考验。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总的说来是好的。但是,由于复杂而深刻的社会根源和思想根源,党风廉政建设与反腐败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是:在一些地方、部门以及各级领导干部中,教条主义、本本主义滋长,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盛行,弄虚作假、虚报浮夸严重,独断专行、软弱涣散问题突出,以权谋私、贪图享乐现象蔓延。这些问题,归根到底都是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它们不仅对原有的良好的党群关系的维护产生了重大冲击,也是新形势下进一步改善党群关系的重大障碍,消极后果不可低估。

在上述党的不良作风中,“以权谋私”即是腐败的直接表现,这是当前影响党群关系最为严重的问题,它直接影响到我们党能否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能否永远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因为,腐败现象会严重损害执政党的形象,削弱党的领导权威,动摇党的群众基础。党执政的历史也表明,体制内相当范围的党员干部的权力腐败现象和腐败行为会极大地损害执政党在民众当中的形象和地位,使群众对党产生信任危机,导致政治不稳定。邓小平在对1989年春夏之交的政治风波进行分析时指出:“这次出这样的乱子,其中一个原因,是由于腐败现象的滋生,是一部分群众对党和政府丧失了信心。”[9]邓小平还指出:“要整好我们的党,实现我们的战略目标,不惩治腐败,特别是党内高层的腐败现象,确实有失败的危险。”[10]虽然我们党正在对党内的腐败现象进行持续、彻底的整治,但这一斗争是长期的、复杂的,难以在短期内奏效。执政党最大的危机是党员对本党的纲领和章程所确立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发生动摇和转移,这关系到我们党能否走出历史“怪圈”、能否始终保持旺盛生命力的严峻挑战。

加强和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是使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证,这是由共产党的执政规律决定的。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正确认识来自对其执政实践经验教训的科学总结。认真总结共产党执政的历史经验,我们不难看到,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最大的危险就是脱离人民群众。世界上一些长期执政的共产党之所以丧失政权,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其领导集团内部出现了严重的腐败现象,脱离了人民群众,最终被人民所抛弃。20世纪末曾经执政70多年的苏联共产党政权的丧失,就与苏联共产党严重脱离实际和严重脱离广大人民群众的不良作风有关。“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因此,我们一定要树立起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的自觉意识和忧患意识。

三、加强和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对跳出历史周期率的启示

加强和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本质区别之一,也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经过多年来艰苦努力,中国共产党在党风廉政建设与反腐败斗争中积累了不少宝贵经验与有益启示,相信中国共产党能够跳出历史周期率,实现党长期执政、国家长治久安,对此,我们充满信心。

(一)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要坚定跳出由兴到衰历史周期率的信心

历来的剥削阶级及其政治代表毫无例外地经历了由强盛到衰败、灭亡的过程,甚至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一些无产阶级政党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苏联大多数民众、整个社会几乎是在一片宁静中接受苏共倒台结局的。在波兰,则是以工人为主体的团结工会推倒了执政的共产党。在东欧的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群众用双脚行使否决权,将执政的工人阶级政党逐出国家政权机关。那么,是不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也一定要走这条老路?中国共产党在经济、文化、政治的各个方面,都与历代的统治者及其政党有着质的不同,决定了我们党不会再陷入那种历史的怪圈。这种区别还在于,历史上的剥削阶级,由于其自身私利所决定的局限性、狭隘性,使他们不能认识或不能完全认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因此也都毫无例外地受着历史规律的盲目支配。而我们党作为无产阶级的先进政党,它本身没有任何的私利,是彻底的革命者。历史也已表明,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自身的廉政建设,这既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又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因此要坚信我们党能够用彻底的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和认识历史,发现规律,找到在现代历史条件下如何避免由兴到衰历史循环,永远保持其旺盛生命力的“新路”,从而自觉地按照历史规律的要求加强和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这就为我们党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二)改进党的作风、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根本保证

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历史表明,我们党是在与人民群众密切联系、共同奋斗中诞生、发展、壮大和成熟起来的,一刻也不脱离群众,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和政治优势。

毛泽东同志把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创造历史的基本原理,运用到中国革命和建设以至党的全部活动中,创立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为了坚持群众路线,他强调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就是和最广大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因此,坚持群众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成为我们党作风建设的根本目标。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继续坚持发扬了这一优良传统和作风。他反复强调,“党离不开人民,人民也离不开党”、“密切联系群众,这是最根本的一条”,要求全党必须高度警惕和坚决克服脱离群众的作风,指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党只有紧紧地依靠群众,密切地联系群众,随时听取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情绪,代表群众的利益,才能形成强大的力量,顺利完成自己的各项任务”。[11]

党的十四大以后,作为党的第三代领导核心,江泽民强调指出,在当前改革开放发展中,要深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要从政治上看待党群关系,不管形势怎样变化,党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改变。为此,我们党开展了以“三讲教育”、“三个代表”为要求的理论学习,从而把党风廉政建设提高到一个新阶段。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五周年暨总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会》上胡锦涛指出:“一个政党,如果不能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如果得不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就会失去生命力,更谈不上先进性。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无往而不胜的法宝,也是我们党始终保持先进性的法宝。”[12]党的十六大以来,在加强和推进党的作风建设中,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一再强调,各级干部要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求真务实之风、艰苦奋斗之风、批评和自我批评之风,督促广大党员干部要加强党性修养,自觉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认真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切实保障群众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真正体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

历史经验反复证明,什么时候联系群众的作风做得好、群众路线执行得好,党群关系就密切,我们的事业就顺利发展;什么时候联系群众的作风做得不好、群众路线执行得不好,党群关系就受到损害,坚信我们党能跳出历史周期率就成为一句空话。

(三)坚持以科学发展的理念和思路谋划党风廉政建设,是我们党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有效途径

理念决定方向,思路决定出路。以科学的理念和思路谋划党风廉政建设,最根本的是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用科学发展观所体现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来谋划、部署和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工作。

第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和大局来展开工作,是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根本要求。要紧紧围绕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自觉把党风廉政建设放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来思考、谋划和部署,始终贯穿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各个领域,体现在党的建设各个方面,更好地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有效服务和有力保证。

第二,标本兼治、惩防并举。党风廉政,必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要标本兼治,既抓紧治标,严惩各种腐败行为,有效抑制腐败现象在一些领域易发多发的势头,又着力治本,在党风建设上不断铲除腐败滋生蔓延的土壤,不断巩固和发展党风廉政建设取得的成果,从根本上解决腐败问题。要惩防并举,既依纪依法严惩腐败分子,以起到警示、诫勉、震慑的作用,又实行防范在先、关口前移,及时预判腐败现象发展变化的趋势和规律,又针对性地加大预防腐败工作力度,切实做到惩治于已然、防患于未然。

第三,与时俱进、改革创新。要适应时代发展和实践需要,及时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大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理论创新,加强对重大理论、重大政策和重大现实问题的研究,增强党风廉政理论的指导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大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制度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创新,在坚持和完善以往行之有效制度、方式方法的同时,积极探索新制度、新办法、掌握新手段、开辟新途径,特别是注意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不断增强党风廉政建设的有效性。

第四,统筹兼顾、注重建设。统筹兼顾、注重建设是新形势下提高党风廉政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有效方法和途径。要把党风廉政建设与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的全局之中,寓于各项改革和重要政策措施之中,不断增强党风廉政建设的整体性、协调性、系统性。不断认识和把握党风廉政建设规律,形成有利于党风廉政建设的思想观念、文化氛围、体制条件与法制保证。

[1]江泽民:《在江苏、浙江、上海党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0年5月14日

[2]《毛泽东选集》第4卷,M第1438—1439页,人民出版社,1991

[3]《历史巨人毛泽东》M第1068页,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

[4]《邓小平文选》第3卷,M第144页,人民出版社,1993

[5]《邓小平文选》第2卷,M第54页人民出版社,1994

[6]《邓小平文选》第2卷,M第178页,人民出版社,1994

[7]《邓小平文选》第2卷,M第268页,人民出版社,1994

[8]江泽民:《论“三个代表”》M第98页,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9]《邓小平文选》第3卷,M第300页,人民出版社,1993

[10]《邓小平文选》第3卷,M第313页,人民出版社,1993

[11]《邓小平文选》第2卷,M第266页、第342页,人民出版社,1994

[12]《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第535页,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

徐世强,天津商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硕士生导师。闫梦瑶,天津商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硕士生。

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建国以来党风廉政建设阶段性特征与历史经验研究》(TJDJ11-012)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周期率党风廉政作风
自我革命是党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
“三老四严”作风诞生记
民主,方能打破“历史周期率”——毛泽东与“窑洞对”
加强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 落实“一岗双责”
淮委召开2019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
提能增效转作风 真抓实干谱新篇
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的“三不”与“三无”
从严从实抓作风 力促落实求实效
落实“两个责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关于兴亡周期率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