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党内利益关系的变化及其影响

2012-08-15 00:48王涛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12年1期
关键词:多元化利益党组织

王涛

(秦皇岛市委党校 河北秦皇岛 066000)

新时期党内利益关系的变化及其影响

王涛

(秦皇岛市委党校 河北秦皇岛 066000)

新时期,党内利益关系的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差别扩大化和利益诉求显性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这一方面有利于调动党员的工作积极性,推进党内民主和党的决策科学化。但另一方面如果党内利益差别过于悬殊,则会影响党的思想上的统一、组织上的团结和政治上的先进。

党内利益;利益关系;变化;影响;

中国共产党发展到今天已经是拥有8000多万党员的世界第一大党,党的35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分布在各行业、各领域之中。从利益关系角度来看,共产党内不仅有共同的利益,还有各领域(包括各地区、行业、部门等)的不同利益。新时期,党内的利益关系变得更为复杂,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差别扩大化和利益诉求显性化的现象同样显现于党内,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在这种背景下,党与其回避党内利益关系问题,倒不如正视党内利益关系问题,研究和协调党内利益关系。

一、党内利益关系

利益本身就是一个关系范畴。人们在追求利益和创造利益的生产活动中,必然发生一定的利益关系。党内的利益关系,就是党员之间、党组织与党员之间以及同级或不同级的党组织之间相互的利益关系。

二、党内利益关系的变化

随着中国社会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在实行市场经济以来逐渐地多元化,由此必然导致中国社会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具体而言:

(一)党内利益主体多元化

党内利益主体的多元化首先表现为党组织的利益主体的多元化。以企业的党组织为例,改革之前是单一的公有制,只有在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中才有党组织。改革以后出现了个体私营企业、合资企业、乡镇企业等多种企业形式,近年来在这类企业中也开始建立了党组织。这些新建的或新分离出来的党组织,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利益主体,再加上原有的党组织的利益主体,党内就出现了党组织的利益主体多元化的趋势。

党内利益主体多元化还表现为党员利益主体的多元化,突出体现在党员队伍中出现的阶层分化。改革开放以来,不仅作为党的主要成分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以及军人党员中出现阶层分化和利益关系的变化,而且党内还出现了新兴党员阶层和利益关系。

(二)党内利益差别扩大化

过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党员把一切都献给党”,同时党员的一切也都依靠组织,加上实行“全国一盘棋”,党员和党组织间以及党组织之间的关系虽然也有级别、职务和收入水平的差距,但总体上差别不大。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的贫富差距较之过去有明显扩大,这种情况也反应到党内,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党组织和党员之间,在利益关系上出现了明显的差距。党内既存在着所谓的大款党员,同时也存在着相当一部分下岗党员、困难党员等。即使是同一地区、同一部门的党员,在利益关系上也会存在明显的差别。这一方面是由于在改革过程中的政策造成的客观结果,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一部分党员和党组织只顾个人利益、部门利益,不惜损害整体利益、全局利益。

(三)党内利益诉求显性化

改革开放以前,由于强制性利益分配方式、高压的政治态势和意识形态禁锢的影响,党员不敢言利,不敢逐利,从而使党内利益关系被隐性化。但实际上这些利益关系问题并没有真正解决,只是被迫以扭曲的形式表现出来或暗地里解决。随着利益意识的不断觉醒,同一利益主体间利益要求的认同感越来越强,党内利益主体开始以群体身份通过组织、舆论和行动等方式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争取自己的相关利益。

三、党内利益关系变化对党的建设的影响

新时期,党内利益关系的变化无可避免地对党的建设产生重大影响。党内利益关系变化对我们党并非都是消极影响,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一)党内利益关系的变化对党的建设的积极作用

第一,党内利益关系变化有利于调动党员的工作积极性。党员的利益关系整齐划一,干好干坏没有任何差别,必然消磨那些积极进取的党员的工作积极性。绝对的利益均同导致绝对的懒惰散漫,最后的结果就是党员之间在工作上“相互等待”,最后受影响的还是党的工作。只有承认和允许党员之间存在一定的利益差别,才能调动党员的工作积极性。

第二,党内利益关系变化有利于推进党内民主。党内利益关系的变化的一个重要表现是党内利益主体的多元化,从而为推动党内民主提供主体资源。党内各利益主体由于利益意识的驱动,能够增强他们政治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利益主体多元化必然要求和推动政治民主化。党内利益主体在参与党内民主政治的过程中,必然要求建立健全利益表达、利益监督等政治参与机制的建立和完善,由此促进党内民主的发展。

第三,党内利益关系的变化有利于党的决策科学化。随着党内利益关系的变化,在党提出某项方针、政策时,各利益群体能够根据自身的情况,向党提出自己的意见或建议,这样党在决策时能获得尽可能多的决策信息,听到更多不同的声音,在综合各方意见或建议的基础上有助于实现决策的科学化,协调各方的意见,兼顾各方利益。

(二)党内利益关系的变化对党的建设的消极影响

1.影响党的思想上的统一

共产党一个很大的优势在于思想认识的高度统一,全党在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宗旨使命等方面形成共识,这是统一行动的前提条件。党内利益关系的变化,使得广大党员思想上的独立性和多样性大大增强,这一方面促进了广大党员的思想解放,另一方面,也影响了一部分党员对党的方针、政策的认同。例如,在改革的过程中产生了党员贫富差距拉大、下岗失业党员增多等现象和问题,特别是一些党员干部以权力和其他非法手段获得巨大利益,会影响到一部分党员对于党的性质和指导思想以及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怀疑。如果这些现实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势必减弱党员和人民群众对党的思想理论和意识形态的政治认同,就会影响党的思想上的统一。

2.影响党的组织上的团结

中国共产党能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一系列成功的重要保证之一就在于党的组织上的团结和严格的组织性。由于党内利益关系的变化,再加上资源的有限性,各利益主体在争取各种利益的过程中,相互之间必然产生竞争、摩擦甚至是冲突,造成党员与党组织间以及党组织之间的矛盾,影响党的组织上的团结。

3.影响党的政治上的先进

第一,滋生政治腐败现象。在党内利益关系变化的情况下,一部分党组织或党员干部受利益追求的驱动,利用其所管辖的权限谋取个人或小集体的私利。这些腐败现象如果得不到有效遏制,就会严重败坏党的政治上的先进性。

第二,不利于党的政治上的稳定。党的政治上的先进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党在政治上的稳定。党内利益关系差别过于悬殊会影响党在政治上的稳定。首先,党内利益关系差别过于悬殊会破坏党内各利益主体的心理平衡。党内过于悬殊的利益差别会导致党内利益分配关系上的对立,造成党内各利益主体的心理失衡,进而产生挫折感和相对被剥夺感,引起党内利益主体对党的政治系统的不满,这种不满就会成为影响党的政治稳定的隐患。其次,在党的民主政治制度还不完善、不健全的情况下,无法对各种政治参与进行有序、有效的调整和引导,政治参与的强大冲击力会对政治系统的稳定产生不利影响。亨廷顿曾指出,“一个社会要想维系高水平的共同体,政治参与的扩大必须伴随着更强大的、更复杂的和更自治的政治制度的成长。”可见,党内利益差别的悬殊程度与党内利益主体对利益的追求和政治参与的积极性呈正相关关系。

第三,可能形成党内既得利益集团或倾向。在一个政党成为执政党、尤其是成为惟一的执政党之后,出现既得利益的可能性是存在的。江泽民曾尖锐地指出:“对我们这样一个长期执政的政党来说,党内一些干部是容易产生所谓既得利益的思想倾向的,希望全党同志都始终保持高度的警觉,自觉地同这种错误的思想倾向进行斗争。”一些地方党组织确实已有产生既得利益集团的倾向。如任其发展,就会运用其集团所控制的组织资源、公共权力资源和政治资源渗透到其他领域,直接控制一些部门和市场,猎取更多更大的利益,形成强大的势力,使利益集团有能力与民争利,甚至对抗中央。

[1] 毛泽东文选[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167

[2] [美]塞缪尔·亨廷顿著,王冠华、刘为译.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29

[3] 王浦劬等著.政治学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261

[4] 江泽民文选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84

猜你喜欢
多元化利益党组织
德国:加快推进能源多元化
清华党组织公开
论确认之诉的确认利益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满足多元化、高品质出行
绝不能让“利益绑架科学”
利益链与新垄断
柔性制造系统多元化实践教学
性人权与性多元化
建好“三型”党组织 实现医院新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