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德祥 王浩
(四川文理学院四川达州635000;四川理工学院四川自贡643000)
川陕苏区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第二大苏区。在川陕苏区范围内的川东北地区,曾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中心,有无数红军将士、革命先烈和巴山儿女为了全中国的解放,以“斧头劈开新世界,镰刀割断旧乾坤”的英雄气概,战斗在川东北这块热土上,留下了许许多多宣传革命思想、描述英勇善战、颂扬军民情谊等大量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红色歌谣,这些红色歌谣不仅是革命战争年代红色文化的重要内容,而且是留给川东北地区乃至全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作为立足在这一地区的高等学校,研究红色歌谣,唱响红色歌谣,弘扬红色精神,对创新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意义深远。
川东北红色歌谣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时期,这一地区军民在革命斗争过程中,创作流传宣传革命思想、歌颂军民英勇善战、颂扬军民情谊的“红色”性质歌谣。它不仅意义深邃、内涵丰富,而且情节精彩、语言干练,尤其是红色歌谣所蕴含的生动革命故事、厚重的红军精神、坚定的革命信念,对影响正处于转型时期的大学生思想、行为,促进大学生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1.川东北红色歌谣蕴含了生动的革命故事。一首首士气高昂的川东北红色歌谣讲述了生动的战争故事,一曲曲委婉动听的歌谣诉说着感人肺腑的军民鱼水情。如《红军到了西乡街》真实生动讲述了红四方面军在通江县县城为建立中华苏维埃政权,与敌人浴血奋战的英雄事迹;《大巴山上红旗飘》向人们描述了红四方面军在建立苏维埃政权以后,打土豪分田地的感人故事;《游击歌》描绘了红四方面军与四川军阀激战,迂回转战川陕地区的历史画面。
2.川东北红色歌谣宣扬了厚重的革命精神。流传于川东北地区的红色歌谣凝聚着军民进行革命斗争的智慧真实记录了红色地带的政治、经济、文化,特别是宣扬了军民为了当家作主,为革命事业赴汤蹈火的革命精神歌谣《不给有钱人干活》《川北穷人真可怜》就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人民群众,他们所过的饥寒交迫苦难生活,有力地揭穿了国民党当局对穷苦人民的残酷统治;《川北穷人翻身歌》《成立川陕苏维埃》再现了全国第二大苏区的红四方面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了推翻反动统治,抛头颅、洒热血与四川军阀进行武装斗争的伟大事迹。朴实贴切的川东北红色歌谣鲜活展示了厚重的革命精神。
3.川东北红色歌谣传播着旺盛的革命真理。如歌谣《不当红军不死心》中“盼红军,想红军,脚板走烂找红军”,真实反映老百姓对红军的信任、依赖,尤其是对红军所走道路、把握方向这一革命真理的坚信;《心头种下革命种》以磅礴的气势,描绘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工农红军带领川东北人民,为推翻反动统治让劳苦人民当家作主,英勇善战的英雄业绩;《消灭刘湘救穷人全面展现了红四方面军转战川东北,带领人民建立苏维埃政权的伟大功绩,向人们传播着共产党是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忠实代表者、幸福生活的引路人、新中国的开拓者和领导者,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的革命真谛。
4.川东北红色歌谣寄托着坚定的革命信念。丰富的川东北红色歌谣不仅讲述了波澜壮阔、伟大光辉的感人事迹,而且也向人们传递着这样一种信息:革命先烈们为革命事业前赴后继、勇往直前的信念,正是这坚定的革命信念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事业取得了成功,走向辉煌。
川东北红色歌谣是土地革命时期形成的,在和谐社会的今天,川东北红色歌谣依然具有震撼力、感召力、凝聚力,尤其是作为文化传播、传承文化前沿阵地的高等学校,深入研究川东北红色歌谣,传唱红色歌谣,能够使大学生进行理性反思和情感共鸣,对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具有重要影响。
1.川东北红色歌谣能激发大学生思想,增强大学生爱国热情。当前,我国正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正值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六中全会文化体制改革的高潮时期,同时又是社会变革和转型阶段的关键时期,这种转型和变革不仅是经济、政治领域出现了新情况、新问题,而且文化领域也有新变化,人们的思想行为呈个性化发展,独立性、选择性明显增强,思想文化相互交织激荡,价值观念和价值追求呈多样化发展趋势。而作为引领社会、传承文化、创新文化的高等学校,要成为助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排头兵,必须肩挑文化传承的历史责任,通过教育、管理载体,着眼运用地方特色文化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以唱红歌、读经典等多样形式,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大学生受到红色文化的沐浴和道德洗礼,从而大大增强大学生的归属感和向心力。
2.川东北红色歌谣能培养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川东北红色歌谣是革命战争年代当地军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凝聚了推翻封建专制、打到反动统治的革命士气,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从农村包围城市,不畏艰难,追求真理的时代精神,是革命战争年代的缩影,代表着强有力的革命精神力量。在高校传播川东北红色歌谣,不仅是主流文化的弘扬,而且是促进大学生主流意识与非主流文化的对比认识,防止西方腐朽文化在90后大学生中的渗透和泛滥。高校要利用地方丰富的红色资源,发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坚强堡垒,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权,让大学生感受红色精神,培养爱国情感。
3.川东北红色歌谣能提高大学生的艺术鉴赏力。高校作为文化体制改革的主阵地,既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又是思想文化创新的策源地,承担研究地方文化、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有力推动者,尤其是地处红色根据地的高等学校,要把红色歌谣作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分析、研究、传唱,营造高雅艺术氛围,继承革命优秀传统,提高和谐社会背景下大学生的艺术审美情趣和鉴赏力。川东北红色歌谣作为革命战争年代的向上健康文化符号,不仅是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反映地方风土、特定背景的生态歌曲,在当今时代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和自信,对凝练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推进荣辱观教育具有积极作用。
4.川东北红色歌谣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关键是人才。大学生正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主要力量,他们思维敏捷,可塑性强,接受新鲜事物快,文化基础扎实,知识面广,很容易在红色教育活动中受到熏陶、受到教育,并能吸引他们对红色歌谣的历史背景、歌词内容进行探讨研究。因此,高校应坚持结合地方、贴近实际、贴近学生,通过川东北红色歌谣来激发青年大学生的热情和士气,潜移默化地提高艺术、文化素养。
川东北红色歌谣是反映川东北地区在土地革命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主流思想意识和精神风貌,同时也证明了川东北地区军民艰苦奋斗和不怕困难的作风,显示出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红军敢闯新路的理论勇气和首创精神,挖掘、整合、开发川东北红色资源,对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作用。
1.深入研究川东北红色歌谣,挖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亮点。川东北红色歌谣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对它的研究开发能够再现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信念、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当前,正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弘扬川东北红色歌谣必须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吸收、转化、创造,熔铸新的时代精神,使新时期大学生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为此,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理论化、简单化、枯燥化,要结合地方特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课本,把理论与实践、知与行对接,通过选修课、设置学分、研究项目、学生社团等载体,深刻挖掘川东北红色歌谣的时代精神和现实意义,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内容,活跃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形成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内容、新亮点。
2.凝练川东北红色歌谣教育资源,营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氛围。川东北红色歌谣承载了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革命事迹、革命历史、革命精神,蕴含了丰富的价值理念和精神力量,运用红色资源在大学生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所以,在凝练川东北红色歌谣中,要充分利用红色教育资源,跳出旧模式的束缚,以符合大学生心理特点、满足大学生心理需求为出发点,全盘考虑,精心策划,深入凝练,通过建立红色教育实践基地、红色教育经典故事、红色教育经典歌曲等教育工程,把优良传统教育与时代精神教育相结合,立足川东北红色歌谣的特色性、规律性,充分利用校园宣传、校报校刊、校园网络等阵地,积极营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氛围。
3.找准川东北红色歌谣切入点,抓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川东北红色歌谣是川东北人民乃至全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和政治优势,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本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生动体现,是激励青年大学生奋发向上、不断追求进步的精神支柱和动力,对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凝聚大学生意志和力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地处川东北地区的高等学校,要充分利用红色资源,找准教育的切入点,以传承和弘扬红色精神为主题,以大学生为重点,积极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推动红色教育活动常态化、机制化。尤其是通过班级、党团组织、学生社团等有效方式,开展主题演讲、报告座谈、读书征文、文艺演出等活动,发挥优势,强化特色,搭建平台,防止过场化、形式化、片面化的出现,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4.把握川东北红色歌谣内涵,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川东北红色歌谣既要继承,又要发展,尤其是要把革命优良传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风貌建设结合起来,改变大学生枯燥无味的课堂教学模式,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机制。通过唱一首歌,写一篇心得;红色歌曲进校园、进课堂、上讲台;“红色歌谣大家唱”等形式,进一步研究阐释红色歌谣的时代内涵深入挖掘红色精神与培育全面发展一代新人的内在关系和融合方式,促进和带动优良教风、学风和校风建设促进研究成果与教育改革、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不断推动红色歌谣在高校校园深入开展,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1]王浩等搜集整理.人文学院纪念建党九十周年川北红色歌谣集[C].四川理工学院人文学院百草园编辑部(内刊),2011(12).
[2]杜中等搜集整理.川陕苏区革命历史歌谣[M].文艺出版社,1985.
[3]川陕革命根据地历史研究会编.川陕苏区红色歌谣选[M]中国民间文学出版社,1981.
[4]刘朝汉,刘绍军搜集整理.川陕革命根据地陕南歌谣[M]中共汉中地委党史办公室,1987.
[5]李巧宁.从川陕革命根据地红色歌谣看红军的底层动员[J].党史文苑,2007,(3).
[6]张耀灿主编.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