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成功改造袁、王部队及其重大意义

2012-08-15 00:45袁建芳
党史文苑 2012年4期
关键词:王佐绿林井冈山

袁建芳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 江西井冈山 343600)

伟大的井冈山斗争,包括一项重要内容,即对袁文才、王佐这两支农民武装进行团结、教育、改造这样一件大事。

一、袁、王部队及特性

20世纪20年代,湘赣边界的贫苦百姓在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社会激剧动荡的历史条件下,被沉重的苛捐杂税压得喘不过气来。为此,他们义无反顾,揭竿而起,啸聚绿林。贫苦出身的袁文才,在反抗地主豪绅剥削压迫的斗争中,面对母亲被杀,房屋被烧,自己被通缉,妻子被人欺,他忍无可忍,于1923年底加入胡亚春为首领的绿林队伍——“刀马队”。由于袁文才有文化、善计谋,他很快就接替了胡亚春的首领位置。1924年5月,袁文才率“马刀队”攻进宁冈县城,将县府衙门付之一炬。为此,江西省政府专门派了一营兵“进剿”马刀队,但袁文才凭借良好的群众基础和熟悉的地形,巧妙周旋,使得敌人疲于奔命、无功而返。从此,袁文才控制了宁冈大部分地方,而且在周边数县都形成了相当大的影响。

王佐也是贫苦出身,早年习武,后做裁缝。因走家串户、熟悉各家各户的贫富情况,被井冈山上绿林头目朱孔阳相邀充当了“水客”(即侦探)。王佐目睹土豪劣绅不劳而获、贫苦百姓苦不堪言的现状,深感世道不公,激发起强烈的反抗念头。1922年,王佐独自拉起了一支绿林队伍,四处“吊羊”(绑票)谋生。随着势力渐渐雄厚,名气也越来越大。

1925年冬,永新大土豪、敌人五县联防总指挥尹道一,勾结永新官府,利用王佐在小井办团防之机,暗地收买了王佐部下李云辉,深夜将团防驻地包围起来,企图铲除王佐。向来机警的王佐巧妙脱身,在其姐夫石炳祥的带领下,直奔宁冈茅坪找到袁文才。对于落难的王佐,袁文才真诚相助,他派了十几个人护送王佐回家,并除掉了李云辉。为此,王佐对袁文才充满感激,两人对天盟誓,结为生死之交。绿林时期,袁、王双雄,一个虎踞山上,一个龙盘山下,遥相呼应,成为了湘赣边界威名赫赫的地方首领。

作为绿林首领的袁、王,既有绿林习气的一面,又更有革命性的一面;既有疑心重个性强难共事的一面,又有绿林好汉普遍存在的重感情、讲义气的一面。具体讲,袁文才、王佐部队突出表现出四点特性:

一是以“劫贫济富、除暴安良”为宗旨。袁、王部队是以贫苦农民为主体的两支农民武装。上世纪20年代前后,由于军阀割据带来的战乱、湘赣边界群众百姓的极度贫困以及军阀拖抢哗变等多种原因,聚结在井冈山区的绿林武装大小有几十股,他们各自盘踞深山,占山为王。有的绿林队伍专门与地主豪绅作对,有的则沦为深山土匪,不分贫富,谋财害命,奸淫抢掠。因此,其归宿也完全不同:有的被当地民众所剪除,有的在角斗中被吞并或瓦解,有的被官府剿灭或招安,还有的后来为国民党反动派所收买,成为共产党和人民群众的不共戴天之敌。而袁文才、王佐这两支绿林队伍,在这种恶劣的社会环境下能够生存下来,靠的是什么?最主要的一点,就是这支队伍坚实的群众基础。不仅这支队伍的成分大都是贫苦农民,而且斗争的矛头直接指向土豪劣绅及反动势力。“马刀队”之所以能得到贫苦农民的响应,一下子拉起一支100多人的队伍,就是因为打出“劫富济贫、除暴安良”的口号。王佐也提出“三打三不打”的口号,即“打富不打贫,打疏不打亲,打远不打近”。这不仅表现了他们的革命性,而且体现了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因此,他们的队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

二是疑心很重。长期的绿林生涯,养成了袁文才、王佐对外界事物格外敏感和警惕的特点,可以说,他们凡事都要三思而行。比如说大仓会见,这是1927年10月6日我爷爷第一次见毛泽东,为防不测,他在会见的所在地——大仓村的林家祠堂预先埋伏了20多人枪,可谓地地道道的一席“鸿门宴”。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就是疑心重,他的理念就是“防人一着不为愚”,认为凡事谨慎一点,提防一点,总是不容易吃亏上当的。而在这之前,袁文才所部曾两次与毛泽东接触,爷爷都没有亲自出面,第一次他是请了龙超清、陈慕平和龙国恩3个人去三湾与毛泽东接头。第二次是毛泽东带领秋收起义部队到达宁冈后的古城会议上,他仍然没有出面,只是派了一个代表参加会议。王佐也一样,对毛泽东派去他部队做改造工作的何长工“戒心很重,故意说,在司令部不方便,便把我安置在离他一里路之外的一处的小屋里,并且派了一个个子很高大的颇不简单‘勤务兵’,明则照顾,实为监视。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王佐还特别对我说:‘你初来山上,人生地不熟,千万不要随便行动,以免发生意外!’”[1]其实他是不想让何长工私下接触他的部队。

三是爱枪如命。袁文才、王佐都是从一支枪起家的。我爷爷为了一支枪,被弄得家破人亡,母亲惨遭杀害,哥哥被抓起来了。王佐为了一支枪,也是九死一生,多次遭到遂川反动民团肖家璧的围剿。因此,他们对枪都看得非常重,深知枪杆子的极端重要性。绿林时期,他们提出一句口号叫做“宁可人死,不可枪丢”。“马日事变”后,井冈山几十股绿林队伍基本上被消灭,唯有爷爷和王佐凭借着坚实的群众基础和井冈山的天险,通过明争暗抗、巧妙周旋,各自保存了60支枪,他们以此作为与反动势力作斗争的本钱,同时也作为自己部队的立足之本。

四是侠客思想与绿林习气并存。绿林时期,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袁、王部队靠的是“情”和“义”来凝聚人心、管理队伍,他们没有明确的政治纲领,过着无拘无束、自由散漫的生活。正如熟悉、了解袁文才的贺子珍所讲的那样:“袁文才和王佐的队伍,主要的成员都是农民,他们身上带有浓厚农民意识和散漫作风。特别是在大革命之前,他们还没有改编为农民自卫军,确实都是绿林好汉。因此,在他们身上,保留了较多的不讲原则、只重个人意气和侠客思想。”[2]

时至1926年9月,受大革命的影响,袁文才自愿接受党的领导,举起了武装暴动的义旗。在推翻宁冈县反动政权后,袁文才担任了农民自卫军总指挥,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王佐也于1926年将自己的部队改为遂川县农民自卫军,后由何长工介绍入了党。他们最终实现了从绿林队伍到农民武装的重要转折。1927年7月,袁、王会同莲花、安福的农民武装,在营救永新党组织出狱后,又担任了赣西农民自卫军副总指挥。

二、改造方针及措施

如何对待袁、王这支绿林出身的农民武装,当时工农革命军内是有争议的。古城会议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确定了对袁文才、王佐这两支农民武装进行“团结、教育、改造”的正确方针。

袁文才深深懂得“欲临敌而有功,宜闲习之在素”的朴素道理。他了解自己所带的这支部队,虽然大多出身贫苦,具有强烈的反抗精神,但部队的绿林习气浓,组织纪律散漫,军事素质也差。所以,当毛泽东赠送一百支枪给他之后,他立即用来扩编队伍,并向毛泽东提出派干部帮他训练部队的要求。

为了对这支起源于绿林、来自于农民的武装进行成功的改造,毛泽东倾注了大量的心血。正率部在湖南酃县水口游击的毛泽东,立即指派共产党员游雪程以及徐彦刚、陈伯钧、金蒙秀等4名干部从水口返回茅坪,帮助袁文才整训部队。袁文才对毛泽东派来的干部十分器重,分别任命游雪程为连长,徐彦刚为副连长,陈伯均任排长兼教官,并将部队编成两个连。整训的地点,选择了位于茅坪东南面1公里的步云山白云寺,这是建于明朝年间的一座古寺庙,也是袁文才部队的军械修理所。袁文才遵照毛泽东的指示要求,针对这支部队的特点,着重从思想教育、组织纪律和军事技术等三个方面对部队进行整训。

首先,广泛开展思想教育。用无产阶级思想来教育引导这支农民武装,是实施成功改造的前提和基础。袁文才部队的成分大多是受地主豪绅剥削压迫的贫苦农民,他们与地主豪绅有着深仇大恨,具有很强的革命性,尤其是他们提出“劫富济贫,除暴安良”的口号,深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拥护,但由于缺乏明确的政治纲领,在思想行为上就会表现出浓厚的农民意识和盲目性。为此,毛泽东不仅要求袁文才、游雪程要给部队上政治课,他自己也亲自给部队上政治课。通过教育,使广大官兵明确了为什么要革命、为谁扛枪打仗的基本道理。与此同时,还在部队建立了党的组织,实行民主制度。这一切,使部队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官兵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其次,大力加强组织纪律。严明的纪律,是实施成功改造以及提高部队战斗力的重要保证。袁文才这支农民武装的前身是绿林队伍,从成分来看,多数是出身贫苦的农民,但也有家庭富裕的青年,还有少数出身豪门的纨绔子弟。所以,有好学上进的农家仕子,也有少年老成的兵油子。从入伍动机来看,大多为了向地主豪绅报仇雪恨,但也有的是为了养家糊口,甚至还有的是为了持枪自重、升官发财。面对这种复杂情况,为建设一支真正的革命的队伍,根据毛泽东的意见,袁文才将那些出身豪门的不良分子和流氓习气太重的兵油子清理出部队,把那些忠厚老实、思想进步、革命精神强的青年吸收入伍,迅速改变了部队的复杂成份。与此同时,针对部队长期以来形成的游民习气和自由散漫的作风,进行了纪律整顿,使官兵的组织纪律观念不断增强,在群众中的影响也越来越好。

第三,努力提高军事技术。这是保存自己、战胜敌人、夺取胜利的重要条件。绿林时期,袁文才的部队通常分散在各自家中,一旦有事才集中在一起,根本无所谓正规的军事训练。所以,他们对付敌人的“进剿”,靠的是熟悉的有利地形和以整为零、分散游击、兜圈子、夜袭、奔袭等灵活的战术。为此,他们把开展军事训练当做部队整训的一项重要内容,从队列、刺杀、射击这些基本的军事知识练起,进而转入作战要领和战术的训练。为加强部队的领导,毛泽东还陆续派出了陈东日、熊寿祺、宋任穷、贺敏学、蔡协民、曾志等充实到袁文才部队。

1928年1月,何长工被毛泽东派到王佐部队做教育改造工作。随着相互间了解和信任的不断加深,特别是何长工帮助王佐除掉了他的死对头尹道一之后,王佐的戒心完全消除了,坚定了跟党走的决心,他感激而又佩服地“把大拇指伸到党代表面前,连连说:‘毛委员派来的人,有办法!有办法!’”[3]这样,何长工对王佐部队也实现了成功改造。

三、成功改造及意义

通过整训改造,袁文才、王佐这两支农民武装无论是在政治思想觉悟还是军事技术方面,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毛泽东和前委认为,改编袁、王部队的条件已经成熟。1928年2月上旬,袁、王部队在宁冈大陇朱家祠举行升编仪式,升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二团,袁文才任团长,王佐任副团长,何长工任党代表。大陇升编,无疑是袁文才、王佐部队的一个转折点,标志着袁、王部队获得了政治上的新生,从此,它就成为了共产党领导下的一支正规的革命军队。1928年5月朱、毛会师之后,这支部队的建制不变,番号改为红四军第三十二团,袁文才仍为团长,王佐为副团长,成为了朱、毛红军的主力团。而对于袁文才、王佐个人来说,也从一名绿林出身的农民领袖,成为共产党员和红军将领,实现了他们人生最重要的转折。毛泽东确定对袁文才、王佐部队进行团结、教育、改造的正确方针以及成功改造,其意义非常重大:

第一,为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安下了一个革命的家。曾在袁文才、王佐部队担任一连党代表、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央民族学院院长的熊寿祺说:“记得主席讲过:袁文才对革命是有帮助的,三湾改编后的工农革命军两营人,没有袁文才答应,我们是不容易进去的,就是进去了,也难站住脚,就像红军到延安,跟刘志丹所起的作用一样。”[4]当年在袁文才部队任排长兼教官、新中国成立后担任高等军事学院院长的陈伯钧上将讲到:“那时是革命低潮时期,不依靠袁文才、王佐,我们就没有办法坚持革命斗争,没有井冈山就无法生存,在井冈山一年多度过了革命难关。”“没有袁文才、王佐的支持,就没有井冈山根据地,要足够估计他们的作用。”[5]井冈山斗争时期在袁文才、王佐部队当司号员、新中国成立后历任西藏军区司令员、成都军区政委的张国华中将说:“毛泽东、朱德同志领导的红军,能够在井冈山上站住脚,除附近各县党组织的作用外,与袁文才、王佐接受共产党的领导分不开,如果他们继续其绿林生涯,红军要在那井冈山站住脚是困难的,因为他们都有一定的社会基础,后来把他们俩人杀了,山上的革命斗争就停止了……这就更证明他们有作用。”[6]正是由于毛泽东制定了对袁、王部队实行团结、教育,改造的正确方针,给遭到严重失利后的秋收起义部队提供了一个极为重要的历史转机,使工农革命军得以安家茅坪,摆脱困境,度过难关,不断发展壮大。

第二,经成功改造后的袁、王,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巩固和发展都作出了重大的历史贡献。袁文才、王佐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始人之一,是毛泽东引兵井冈以及井冈山斗争中非常重要的历史人物。

一是在秋收起义遭到严重失利的危机关头,袁、王深明大义、洞开山门,把毛泽东及工农革命军迎上了井冈山,这是他们最主要的历史功绩。随后,袁文才在茅坪攀龙书院创办了根据地第一所医院——茅坪后方医院,并设立了后方留守处、被服厂等机构,解决了部队急需解决的伤病员的医治和吃饭、穿衣等重大问题。

二是认真组织、大力配合土地革命运动。土地革命是根据地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对激发广大农民的革命热情、解放农村生产力、促进根据地的建设都有着重要意义。1928年5年,袁文才当选湘赣边界工农兵政府主席,具体组织领导土地革命运动。土地革命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又没有现存经验可以借鉴。为顺利推动边界土地革命运动的深入进行,袁文才日夜操劳,废寝忘食,忘我工作,表现出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在毛泽东、朱德的高度重视下,在短短的几个月里,边界各县的土地革命运动就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了。王佐家里原也积累了一些好田好地好山林,他带头响应政府号召,积极主动地把自家的田地山林贡献出来分给当地的贫苦农民,从而有效地推动了边界土地革命运动的蓬勃开展。

三是为“十六字诀”的形成提供了宝贵经验,在反击敌人的军事“进剿”中出生入死、英勇奋战。“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十六字诀”,是毛泽东对红军游击战术的科学概括和总结。其实,“十六字诀”的产生,与袁文才、王佐有着密切的关系。1927年10月,当毛泽东带领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之后,他在调查中就发现,井冈山上几十股绿林队伍,有的被消灭有的缴了械,唯有袁文才、王佐这两支农民武装在国民党的反复“进剿”中还能保存的完好无损。于是他就问袁文才、王佐俩人说:你们是靠什么把部队保存下来的呢?袁、王就跟毛泽东介绍了“不要会打仗,只要会兜圈”的经验。毛泽东据此结合井冈山斗争实际,总结出了“十六字诀”的游击战术。可以这么说,袁文才、王佐为“十六字诀”的形成贡献出了宝贵的、最朴素、最基础的经验。在创建、巩固和发展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中,袁文才、王佐率部参加了新城战斗、湘南战斗、龙源口战斗以及著名的黄洋界保卫战等一系列重要战斗,并作出重要贡献。1929年1月,在反击湘赣敌军的第三次“会剿”中,为实现“围魏救赵”策略,朱德、毛泽东率红四军主力3600余人出击赣南,彭德怀率红五军1个团和王佐的第三十二团留守井冈山。由于敌我力量过于悬殊,为保存革命力量,彭德怀率红五军向赣南转移,但王佐率领的红三十二团一直坚守在井冈山,他们饮冰卧雪,在大山里坚持整整4个月与敌人进行斗争。另外,他们还根据毛泽东的指示安排,多次出色地完成镇守井冈山大后方的任务。

四是为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作出了突出贡献。国民党反动派对井冈山根据地不仅进行疯狂的军事“进剿”,而且还实行残酷的经济封锁,给根据地军民的生活乃至生存带来严重威胁。特别是1928年4月朱毛会师后,部队总人数超过1万人,而井冈山是一个人口不满两千、产谷不满万担的地方,由此可见,带来的生活压力有多么大。所以,红军指战员每人每天只有5分钱的菜金,开始还能吃上红米饭、南瓜汤,可在敌人实行经济封锁后,只能用米糠和野菜充饥;因缺棉花和布匹,从毛泽东、朱德到每一个士兵,寒冬腊月仍然只穿两件单衣;因缺衣少药,许多红军指战员由轻伤拖成重伤,最后不治而亡。张子清就是典型一例,他在出击湘南的接龙桥战斗中,脚踝中弹,因缺医少药,没有得到及时有效治疗,最后严重感染,拖至身亡。面对这种困境,袁文才、王佐跟毛泽东、朱德一样深感忧虑,他们积极出主意想办法来摆脱这种困境。没有粮食,他们从当地挖掘潜力,从土豪身上想办法,从宁冈挑运粮食进行调剂;没有食盐,他们采用土办法熬硝盐;没有药品,他们利用当地丰富的中草药资源,采取中西医相结合的办法为红军伤病员治病疗伤,袁文才还将自己原在宁冈龙市购买的一个名叫“玉堂春”的药店无偿地为医院提供中草药;没有衣穿,他们设法从白区弄来布匹,自己办被服厂。另外,在1928年7月,在宁冈的大陇创办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第一个红色圩场 (即农贸市场)。这些措施,有力打破了敌人的经济封锁,活跃了根据地的经济,使井冈山根据地奇缺的粮食、食盐、药品、布匹得到了有效的缓解。

第三,对袁、王的成功改造,为党的统战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我们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强烈意识到,要战胜国内外强大的敌人,就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对袁、王的成功改造,正是毛泽东把党的统一战线的方针策略运用到对待农民武装这一问题的具体实践。它反映了毛泽东对中国农民问题的高度重视和深刻见解,反映了毛泽东对农民的根本态度,回答了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中国革命最可靠的同盟军这一重大问题。实践也充分证明,从我们党诞生之日起到1949年全国解放,农民一直是中国革命的一支最可靠,最强大的同盟军,对中国革命的胜利,起到了举足轻重的历史作用。

曾经有人这样问我:毛泽东对袁、王的改造,袁、王是否真正从思想上接受了这种改造?我认为这是毋庸置疑的。首先,从效果来看,改造后的袁、王,他们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为共产党的事业忠心耿耿、任劳任怨、竭尽全力。常言说: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如果他们在思想上没有这个觉悟,是不可能在行动上有这种表现的。其次,从袁、王的经历来看:绿林时期,袁、王一个虎踞山上,一个龙盘山下,成为湘赣边界威名赫赫的地方首领。应该肯定,他们是有个性的、有魄力的。之所以说党对袁、王进行了成功的改造,这当然是指这种改造在袁、王思想上得到了认可,使他们真正认识到了这种改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自觉地接受党对他们的改造。再次,改造也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并非一劳永逸的事情。正如一个人需要学到老、改造到老是同样的道理。世界上没有纯而又纯的东西,马克思主义都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何况生活在纷纭复杂、千变万化社会中的人呢?所以,我们应该完全认可,毛泽东对袁、王的改造是成功的,袁、王也真正是从思想上接受了毛泽东对他们的改造。

[1]何长工.改造袁、王与“双枪兵”[A].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下)[M].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 年版,第 250 页。

[2]王行娟.贺子珍的路[M].北京:作家出版社,1985 年版,第62—63页。

[3]何长工传[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 年版,第175页。

[4]余伯流、陈钢.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全史[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93页。

[5]陈伯钧.井冈烽火岁月[A].选自《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下)[M].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年版,第52—53页 。

[6]张国华.回忆袁文才和王佐[A].选自《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下) [M].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 年版,第 155 页。

猜你喜欢
王佐绿林井冈山
井冈山诗五首
绿林,绿林
井冈山时期的另一个王佐
井冈山抒怀
绿林群芳谱(5)
绿林,绿林
——秋游绿林古兵寨随感
在清华当教师的职校生
袁文才、王佐事件始末
七绝 井冈山
“绿林”将军袁文才、王佐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