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净山得名与佛教之渊源

2012-08-15 00:46代亚松姜平平
黑龙江史志 2012年14期
关键词:金顶道场弥勒

代亚松 姜平平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社科系 贵州 铜仁 554300)

梵净山是武陵山脉主峰,横跨于铜仁地区印江、江口、松桃三县交界,三大主峰:凤凰山海拔2572米、老金顶2494米,新金顶2336米,素有“古佛道场”“天下众名岳之宗”之美誉。山中古木参天,溪水纵横,珍稀物种多样,1986年被列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际“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MAB)”成员。梵净山是我国五大佛教名山之一,全国名山中唯一的弥勒菩萨道场,梵净山之得名,与佛教有着深刻的渊源。

一、梵净山山名沿革

梵净山在历史上曾有“三山谷”、“思邛山”、“九龙山”、“饭甑山”之名。

三山谷:梵净山最早见于史籍,始于汉代,因其三座主峰——凤凰山、老金顶、新金顶——高耸入云,故当时名为“三山谷”。汉代时梵净山属于武陵郡,是武陵“五溪”之一“辰水”(今铜仁锦江)的源头,据《汉书·地理志》记载:“武陵郡辰阳县……三山谷,辰水所出。”“三山谷”之名沿用至南北朝时期,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有载:“沅水又东迳辰阳县南,东合辰水,水出县三山谷。”

辰山:唐代时,梵净山因辰水而名为“辰山”,李吉甫《元和郡县志》有载:“三山谷,一名辰山,在辰州麻阳县西南八百三十五里。”

思邛山:宋代时称“思邛山”,因思邛水(今印江河)而得名。《太平寰宇记》记载:“思邛山,在思州思王县东南,连思邛水。”

到了明朝,梵净山已成为一方名胜,有数名并存:九龙山、饭甑山、梵净山、大佛山、月镜山等。

九龙山:梵净山因其三峰高耸,脉分九支,宛若九条龙蜿蜒盘踞于此,故称“九龙山”。

饭甑山:因梵净山金顶孤峰高耸,形如饭甑,当地人形象地称之为“饭甑山”。明曹学佺撰《贵州名胜志》:“九龙俗名饭甑山,高百余丈,下分九支,铜仁大江之水出焉。”

梵净山:一说认为,梵净山之名来自于“饭甑山”,因字音相似,以讹传讹,形成梵净山之名。而明朝时梵净山寺刹林立,香火兴盛,弥勒信仰形成,为佛教徒心中的梵天净土,因而具有“梵净山”之名,另还有“灵山”、“大佛山”之名。

月镜山:在历代的方志记载中,梵净山还有“月镜山”、“江头山”、“卓山”之名。据说,在月明之夜,老金顶崖壁亮如明镜,人影映于之上,须发可鉴,故称“月镜山”。又因新金顶超然卓立,故又称“卓山”。《贵州通志》载:“梵净山一名月镜山……皆立梵宇,又有辟支佛迹……黔中胜概,无逾于此方;中州名山,亦未多得。”

自明万历以后,其它名称逐渐消失,独有梵净山一名流传于世。

二、梵净山佛教发展概况

(一)明朝以前——梵净山佛教的缓慢发展

印度佛教于西汉末年传入中国,并迅速被统治者认同而大规模推广。佛教传入黔东地区的时间,一种认为是在西晋:“贵州佛教的传入,始于黔北和黔东两地,重在黔东,朝代为西晋。”[1]杨兴英认为佛教传入黔东地区,始于唐代。“在黔东地区,唐代修建‘般若寺’(今石阡境内),‘沿丰寺’(今沿河境内)等,表明大乘佛教在唐代就已进入该地区。”[2]

宋元时期,梵净山已受到佛教影响。在梵净山周围已建有数座寺院:北有沿河的沿丰寺(宋)、中胜院(宋),东有铜仁的真觉寺(元)、万山的中华寺(元),西有印江的西岩寺(宋)、大圣礅铁瓦寺(宋)、思南的中和山华严寺(宋)等;宋建炎、绍兴年间(1129-1154年)思州土官田祐恭即在铜仁地区“建置僧寺”。[3]

最早进入梵净山的是“辟支佛乘”,传入的时间当在唐朝以前,梵净山“又相传有辟支佛遗迹”(据清《贵州通志·山川》、《铜仁府志·山川》、《松桃厅志·山川》记载)。[2]辟支佛乘是佛教三乘(大乘佛教,小乘佛教,辟支佛乘、中乘佛教)之一,即无师而能自觉自悟。

阿弥陀净土信仰白莲社入驻梵净山,为梵净山开山道场提供了条件。白莲社是东晋慧远禅师在庐山东林寺弘法净土信仰之所。白莲社信仰的是阿弥陀佛西方净土,只要口念阿弥陀佛名号,一切众生皆可依靠阿弥陀佛愿力得往生西方极乐净土,因而成为“易行道”,信奉者迅速增多。南宋时弥勒净土信仰出现衰落形势,受到官方禁止打压,而阿弥陀净土信仰一时成为佛教代表,白莲社在阿弥陀净土信仰的基础上结合了弥勒净土,[4]入驻梵净山,“独红云金顶为最奇,宜白莲社之茂建”(明户部郎中李之彦《敕赐梵净山重建金顶序碑》),取“弥勒、释迦分管世界,用金刀劈破红云金顶”之说,开创了两佛两殿之无边法界、极乐天宫。此时的梵净山,因白莲社的创建开发,寺殿庵堂已初具规模,净土宗基本创立。

(二)梵净山佛教文化的鼎盛

明朝永乐年间,中央政府开始对贵州实施改土归流政策,设立贵州布政司(行省),置贵州八府,梵净山净土道场受到重视。梵净山连接思南、铜仁、石阡、乌罗四府,各地官员争相拜谒,一时声名远播,香火日盛。“海内信奉而奔趋、不啻苦云而若雨;王公大人之钦渴,恒见月盛而日新。久已灵驰于两京,倾动于十三布政,劳旌于抚按、频顾于道府,诸侯莫不期以魂交纳帝而梦接安期”(《敕赐梵净山重建金顶序碑》)。

嘉靖年间,因其信仰道教,加上梵净山周边连续发生战事,山路中断,佛教受到打击,梵净山佛教再次衰落。

到了万历年间,因神宗生母李太后虔信佛教,倡修佛法,佛教得以再度中兴。临济宗憨山德清名下高僧妙玄奉旨重建梵净山佛教道场,“天哀名山之颓,而赐以钦命僧妙玄重建金顶正殿。”梵净山佛教再次走向鼎盛之途。

明清以来,梵净山佛教发展迅猛,寺院规模较大,建筑雕龙绘凤,气势恢宏,从其布局上看,天马寺、天庆寺、护国寺、坝梅寺四大皇庵,成了承载金顶寺庙的基地。梵净山弥勒道场与五台山文殊道场、峨眉山普贤道场、九华山地藏王道场、普陀山观音道场一时天下齐名。

(三)梵净山佛教的衰落与复兴

据古碑记载,梵净山佛教在历史上曾有三次惨痛的劫难,其中尤以最后一次最为严重。即清代咸丰年间的徐廷杰起义和光绪元年马鞍山的刘跛子起义,刘跛子率众占据梵净山与清军周旋五年,梵净山累遭兵燹,寺殿化为灰烬,僧人风流云散,香客不敢前行,梵净山成为“香灯冷落,人烟寂寞”的荒山。

解放后,新宗教政策的实施,尤其是改革开放的正确引导,梵净山的佛教文化以及旅游文化事业受到了党和当地政府的重视。尤其自2007年以来,在中央、省地政府的支持下,在梵净山修建佛教文化苑。苑内建有气势恢弘的世界唯一的大金佛寺,立于山上莲花水榭之中的金殿更是绝无仅有,世界最大的金玉弥勒圣像供奉于此。金玉弥勒即天冠弥勒造像,圣像总高达5米,由金身、佛光、白玉莲台、须弥底座四部分组成,共耗用250公斤黄金,并镶嵌数千颗名贵珠宝、翡翠和钻石。2010年梵净山大金佛寺金玉弥勒圣像开光大法会在梵净山大金佛寺举行,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学诚大和尚率中国五大佛教名山在内的十八位高僧大德共同主法,是一场规模空前的佛事,标志着梵净山佛教文化开启了新的旅程。

三、梵净山得名与佛教之渊源考

梵净山之得名,说法有二:一是来源于“饭甑山”,因梵净山金顶孤峰高耸,形如饭甑,当地人据形象称之为“饭甑山”,后来以讹传讹,变成了“梵净山”。另一种说法是,明初时,梵净山已兴修梵宇,成一方名胜,被称为“梵天净土”,由此得名“梵净山”,名播海内,成为黔中佛教名山,梵净乃“梵天净土”之意。笔者认为,第二种说法,更符合历史依据。

(一)梵天净土的字义分析

“梵净”一词并非汉语原词,而是具有特定含义的佛教词语,是“梵天净土”的略语词。

“梵”是古印度语的音译,在佛教用语中,是“梵摩”的简称,意为清净、寂静。《佛教大辞典》对“梵摩”的解释是“婆罗贺摩,没罗憾摩,梵览摩等之讹略,谓梵天也。”“梵天”是指一种“超越时空,超越生死”的“涅槃寂静”的境界,《佛教大辞典》对“梵天”解释为“色界之初禅天也。此天离欲界之淫欲,寂静清净,故云梵天。”

“净”乃清净、净洁。瑜伽十三卷十七云:云何净?谓三清净性。一、自体清净性,二、境界清净性,三、分位清净性。“净土”在佛教中指没有尘世庸俗气的清净世界,是佛教中构画的理想王国,是终生“涅槃”后往生的极乐世界。《中国百科全书》中说:梵天乃“圣者所住之国土也。无五浊之垢染,故云净土。梁译之摄论八曰:‘所居之土无于五浊,如彼玻璃珂等,名清净土。’大乘义章十九曰:‘经中或时名佛地,或称佛界,或云佛国,或云佛土,或复说为净刹、净首、净国、净土。’”[5]

显然,梵净山取“梵天净土”之意,乃是指此处为一佛教清净修行之地,是芸芸众生向往的极乐佛国及探索之路。

(二)梵净山之名来自于弥勒净土信仰

弥勒信仰起源于印度,中国流行弥勒信仰,始于晋代。东晋高僧道安(公元312-385年)在襄阳弘法“弥勒五经”,与其徒8人在弥勒像前立誓“往生兜率”,开创了中国的弥勒净土信仰。净土信仰以“观佛”和“念佛”为基本法门,简单易行,又适应了人们“脱离苦海,往生极乐世界”的愿望,因此传播较快,隋唐时期,弥勒信仰已流行于中国各地。

弥勒信仰传入贵州后,立即得到贵州民众的欢迎。特别是明清时期,贵州境内饱受战乱和天灾人祸之苦的广大民众渴望太平安宁和快乐长寿,弥勒净土与弥勒下生救世正是他们梦寐以求的愿望。如《敕赐碑》所称,“旧说者以弥勒、释迦二祖,分管世界,用金刀劈破红云顶,于是一山分为二山”,梵净山便成为弥勒信仰的主要道场。

宋代白莲社入驻梵净山,也使弥勒信仰和阿弥陀信仰两种净土信仰形成了融通的“梵天净土”信仰。中国佛教学会副会长学诚在2010年中国梵净山佛教文化研讨会上的发言中就说:“弥勒菩萨作为信仰的对象,主要体现在其作为一生补处菩萨,已经成就了自己的净土———兜率净土。”“无论是在印度,还是在汉地,弥勒信仰和弥陀信仰都是两种最主要的净土信仰。”[6]“梵天净土”之意正是弥勒净土信仰的内涵,故梵净山之得名来源于梵净山弥勒净土信仰。

[1]陈慕鸿.梵净山的佛教缘起及当代思索[J].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

[2]杨兴英.梵净山佛教文化渊源[J].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5).

[3]王路平.贵州第一佛教名山梵净山佛教考论[J].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社会科学版),2005,(1).

[4]乔松.净士寻踪——梵争山古佛道场开山史说[EB/OL].http://www.foyuan.net/article-1286-1.html,2009-09-15.

[5]以上内容参考“佛缘网站”佛教词典部分条目:http://www.foyuan.net/.

[6]学诚.弥勒信仰乃人间净土的归趣——在2010年中国梵净山佛教文化研讨会上的发言[J].法音,2010,(9).

猜你喜欢
金顶道场弥勒
一部承前启后的剧本——吐火罗文A《弥勒会见记戏剧》的意义
金顶皇印
图像·历史·信仰——五个庙石窟第1窟弥勒经变研究
弥勒市总工会:抓紧抓实城镇职工解困脱困工作
莫高窟西夏洞窟壁画弥勒经变考
峨眉山金顶女背工,背负希望的坚强母亲
罗定《龙龛道场铭》碑异文考辨
金顶钟
二间高夹新解
凡心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