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典型观在基层党建工作中的运用和实践

2012-08-15 00:51中共泽州县委常委组织部长王加林
支部建设 2012年19期
关键词:先进典型典型发展

■中共泽州县委常委、组织部长 王加林

马克思主义典型观在基层党建工作中的运用和实践

■中共泽州县委常委、组织部长 王加林

所谓典型,就是具有代表性的人或事。马克思主义典型观的核心是实事求是。典型不是温室育出来的,不是领导推出来的,不是记者吹出来的。培树典型也不能就培树抓培树,不能矮子里面拔将军,而要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具体条件出发,综合所有内外部条件、主客观条件,按照事物的存在方式、发展方向去孕育、去丰富、去打造,这才能使典型之树常青。树什么样的典型,标志着一个组织提倡什么、弘扬什么;树立一个先进典型,就是竖起一面旗帜,在党员干部中确立一种导向。可以说,好的典型是工作成效的标杆,是整体形象的缩影,是推动工作的抓手。作为一名长期从事党务工作的基层干部,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实践和体会,特别是对泽州县近些年党建方面的典型进行了一个较为全面的盘点,并尝试用马克思主义典型观进行了初步分析,以期对今后的党建工作有所启迪,有所指导,有所推进。

运用发展的观点丰富典型典型才会更具有先进性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认为,运动变化是绝对的,发展是永恒的。世界上不存在任何永恒不变的东西,只有一个永恒的道理,就是永恒的发展。“世易时移,变法宜矣。”“故凡举事必循法以动,变法者因时而化。”在培树典型中运用这一观点,就是要根据时间的推移、形势的变化,不断丰富典型的内涵,使典型更典型,先进更先进。

东四义村是泽州的一个老典型,早在1952年,就成了全国闻名的卫生模范村,毛泽东同志曾为之亲笔题词:“动员起来,讲究卫生,减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粉碎敌人的细菌战争”。60多年来,这面奖旗,犹如一根接力棒,在东四义人手中一棒一棒往下传,他们不断丰富和延伸“卫生”的内涵,以卫生保健康,以健康促发展,以发展构和谐,推进经济社会整体发展。村里相继办起了十几家集体企业,开发了沉睡多年的龙王山,建起了清丽秀美的农民公园,80年代,率先跨入全省首批小康村;90年代,成为富裕型小康村;到如今,成为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样板村。2011年,村集体固定资产达3.1亿元,完成社会总产值2.8亿元,农民人均收入达10193元。60多年来,东四义在各个时期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老典型也逐步赋予了新的内涵,从“单项”走向“全能”,从卫生模范发展为集党建、经济、社会事业为一体的全能典型“常青树”。其辐射影响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有效地带动了临近的兴王庄、南山等村的可持续发展,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典型群,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巴公地区的整体发展。

运用矛盾的观点培树典型典型才会更具有生命力

马克思主义矛盾观认为,世界是充满矛盾的,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起主要作用。在培树典型中运用这一观点,就是要善于抓主要矛盾,在两点中抓好重点,为典型赋予新的生机和活力。泽州县刘轩窑村典型集体的发展历程充分诠释了这一点。

1998年,随着农村形势的发展和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进程的加快,刘轩窑村不断创新和发展“党日”活动,并结合形势发展需要,赋予“党日”活动新的内容和形式。这就是在“党日”活动这一天,上午召集党员集中开展“一课三会”,下午扩展到村民代表出席,主要对村务活动进行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这样,“党日”活动内容就由原来的纯党务活动扩展为包含全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整个村务活动;参加人员由原来的仅限于党员扩展为包含村民代表;活动方式由原来的主要学习传达贯彻上级文件演变为“讲、看、评”,实现了由“为民做主”到“让民做主”的重大转变,刘轩窑村也因此成了远近闻名的民主治村先进典型。2006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任务之后,刘轩窑村按照“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修建了村办小学、幼儿园、体育场、文化活动中心等,实现了全村水、电、暖、气全配套,成为全县和谐兴村的先进典型。2010年,“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在全县推广后,刘轩窑村又把“党日”活动作为基础和载体进行了拓展延伸,把全部工作纳入“四议两公开”程序,真正让群众对村里的事情全程参与决策、全程管理监督,成为依法治村的先进典型。

又如,陵川县太和村是有名的党建难点村、经济落后村。全村49名党员,14名长期在外,在村党员年龄最小的也已经50多岁。村里2600口人中有1600多人信奉天主教。多年来,村党支部、村委会、宗教组织形成的“三张皮”使得人心涣散、经济衰退,更严重的是党支部在村里的号召力日渐衰微,支部多次换不了届。2009年4月,在杨村镇挂职任党委副书记的马彭,被选派到太和村担任党支部第一书记。上任后,马彭带领村党支部一班人接水、修路、修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对太和小学危房进行改造等,着力办了一些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难事、实事。马彭终于以真心为民的情怀赢得了群众的拥护,2010年12月20日全票当选为太和村党总支书记。太和村的变化,引起了上上下下、各级媒体的广泛关注。2010年5月10日,中组部在《组工信息》刊发了《一名年轻组工干部的选择》的通讯报道,介绍了马彭同志的先进事迹及太和村的变化,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亲自作出了批示,马彭也因此成为新时期农村干部的先进典型。

运用群众的观点孕育典型典型才会更具有示范性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人类历史的创造者。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观点和根本路线,也是科学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面对基层党建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只有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并将村两委的决策部署和群众的智慧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金钥匙”。

2008年,我在陵川工作期间,着眼应对新一轮农村两委换届的新形势,在全县围绕“如何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有效推进新农村建设”等问题开展了大讨论和大调研,得出一个结论:凡是穷村、乱村、发展缓慢的村,支部班子大都软、散、瘫,缺少优秀的“领路人”,而先进村的情况恰恰相反。有鉴于此,我们提出并推行了“党组织联建、支书跨村任职”的办法。通过富村带穷村、强村带弱村、大村带小村、好村带差村,通过从县乡机关和帮扶单位选派81名优秀党员干部到村担任第一支书或支书,通过构建城乡统筹党建格局,达到了整顿后进、推动发展的目的,最初确定的57个重点提高村中,多数村的工作步入了正轨。比如,秦家庄乡充分发挥名人、名村、名支书效应,实施党组织联建,由庞家川村整合周围西脚村、和家脚村、贾家岭村等几个小村,在庞家川村成立了党总支。依托党组织,按照“人口向中心村集中、产业向小村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的发展理念,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协商制定了种养园区、建材发展等产业区域规划,走上了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新路子。推行党组织联建、支书跨村任职几年来,在陵川县,以杨村为典型辐射中心,以吴文忠为楷模,成长起来李广忠、马彭等一大批优秀共产党员和党务工作者;培树了以杨村、庞家川等一批市级以上先进基层党组织;形成了西部杨村,东部凤凰欢乐谷、王莽岭两个典型辐射点,以及晋陵线、长陵线、陵辉出省干线三个典型辐射带,从而形成先进典型幅射面,这也成为陵川县活力最强、潜力最大、前景最好的新的经济增长极。

同样,在泽州县,运用群众观点,广收民情,广集民智,培树典型的案例也不胜枚举。高都镇北上矿村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穷山村,近年来,北上矿村党支部、村委会充分相信群众、发动群众、依靠群众,从群众最关心的公路、住房、文化生活做起,组织村民经过几年的共同努力,建起占地约1万平米的农民广场,修通绿化20余里的出村公路,建起文化大院,开展旧村改造,村容村貌焕然一新;通过成立旺业养殖合作社,“米康尔”公司与农户签订农业合同,实现了人均增收500元。通过规范“四议两公开”制度,民主管理得以落实,干部形象得以提升,村民权利得以体现,北上矿村成为泽州县纯农山区新农村建设的一面旗帜。

运用系统的观点打造典型典型才会更具有影响力

马克思主义系统观认为,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在典型培树中,要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既要立足实际提高典型的内在质量,又要牢固树立“宣传也是生产力”、“宣传促进发展”、“当典型不吃亏”等新理念,破除“枪打出头鸟”、“人怕出名猪怕壮”的落后观念,对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和模范人物,大张旗鼓积极宣传。只要知名度越来越高,发展的环境就会越来越好。

崔晓满是泽州县犁川镇崔河村人,2002年从吉林省四平军分区政委任上退下来后回到家乡,在乡亲们的一致推举下担任了村党支部的“编外支书”。他通过自己垫资、多方筹资、群众集资的办法,先后为犁川镇崔河村建起了崭新漂亮的学校;他率先垂范,带领村民投义务工,仅用不到原定造价三分之一的资金,就建成一条1400多米长的优质公路;他立足实际,积极帮助当地群众发展经济,在“一村一品”上大做文章,2010年,崔河村农民人均收入由几年前的2000元增长到5800元,达到了全市的平均水平;他从学习教育入手,建立健全村支部各项规章制度,使崔河村党支部甩掉了20多年的后进帽子,成为全省先进党组织。崔晓满同志从大校到支书,从解放军这所“大学校”到回村任职,十年如一日为村民奔波忙碌,他的先进事迹引起了各大媒体的广泛关注,《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纷纷对崔晓满同志的先进事迹进行了报道,在全国引起了强烈反响。崔晓满本人被中央军委评为全军优秀共产党员,被山西省委评为山西省优秀共产党员,被解放军总政治部授予“全军优秀退休干部”等荣誉称号。2005年,晋城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向崔晓满学习的决定。在崔晓满的影响下,泽州县掀起了在外成功人士回村奉献的热潮,去年农村两委换届,泽州县一大批有知识、有能力、懂技术、懂市场的在外成功人士回村竞选,并成功当选。

在积极探求和遵循典型成长规律的基础上,泽州县基层党建中的先进典型也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典型集体有享誉全国的党建红旗村东四义,有誉满三晋的城乡一体化新星泊南村,有艰苦创业的山区典型万欠村,有后来居上的西张村;先进个人有全军优秀共产党员崔晓满,全省十大魅力人物段永芳,全市十佳村官张丽丹,等等。在典型的辐射影响下,全县各行各业点上开花,线上延伸,面上拓展,质上提升,人人争典型,典型带典型,典型更典型,形成了南部泽州中国台乡、北部纯农山区大兴片典型群;形成了晋长公路沿线和长河沿线两条典型链,有效地实现了党建与经济的同频共振,相互促进,组织工作满意度明显提升。

盘点先进典型的发展历程,剖析其成长规律,有以下几点启示:

一是典型培树要善于见微知著、小中见大。要把调查研究作为典型培树的着力点,深入发现挖掘基层党建工作闪光点,对具有发展潜质的好经验、好做法进行科学引导帮扶,全面总结提升,确保培树的典型有特色、有亮点、有影响、有实效。

二是典型培树要善于聚量提质、炼铁成钢。要把改革创新作为典型培树的原动力,紧扣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找准典型培树与中心工作的结合点,通过各类典型集中评比、先进典型累进表彰、高层次典型带动低层次典型等方式,多层级全方位提升典型的内涵和数量,在相互促进中不断提升典型的科学化水平。

三是典型培树要善于策划联动、宣传造势。要把策划造势作为典型培树的主推手,加强内外联动,让更多干部群众参与到典型培树工作中来,稳步扩大先进典型的影响力;又要强化宣传造势,广泛宣传和推广其典型经验和成功做法,逐步形成典型的品牌示范效应。

猜你喜欢
先进典型典型发展
用最典型的事写最有特点的人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典型胰岛素瘤1例报道
《圆》典型易错题
如何以先进典型引领企业思想道德建设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浅议如何培树先进典型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典型催开百花香
先进典型发现与宣传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