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礼貌语言模式及运用策略探析

2012-08-15 00:45林灵
大家 2012年6期

林灵

(林灵: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礼貌言语、交际策略、职业教育教学。)

礼貌是一种具有普遍性的社会现象,礼貌原则是言语交际重要的语用原则。不过“尽管礼貌具有普遍性,但不同文化在实现礼貌的方法以及在礼貌的判断标准上却存在着差异。这些差异是有其历史原因的。它是在社会、历史、人文、地理等多种因素的长期影响下逐步形成的”。在影响礼貌言语规范及呈现的诸多因素中,文化因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根据汉语文化的源与流,顾曰国(1992)提出与汉语文化有关的带中国特色的五种礼貌准则:称呼准则、贬己尊人准则、雅言准则、求同准则和德言行准则。依据这些礼貌准则,汉语礼貌语言初步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模式。掌握并策略地运用礼貌语言模式,有助于指导言语交际,以达到最佳的交际效果。

一、汉语礼貌语言的本质模式----真诚友善

汉语的礼貌特征与西方的礼貌特征有着本质的不同。中华民族言语交际的礼貌核心讲究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被“看成个人言行准则和社会道德规范”,“是道德的人格培养,注重的是伦理关系,珍惜的是人情的价值,所以,中国汉文化的礼貌被视为社会道德的要求和个人品德的修养”。正是有着这“诚于中而形于外”的内心感受,中国人在碰面时都会热情地打招呼、嘘寒问暖。哪家有喜事,左邻右舍会替他们高兴并由衷地祝贺。

中国式的邀请言语行为突出地体现了汉语文化中为人热情、态度友好的礼貌特征。汉语邀请的言语行为往往要通过多次重复进行来完成,带有强求于人的特征。在中国文化中,正是这种邀请话语的强求性,才体现了邀请人的真诚和热情,也就显得有礼貌。

在汉语文化中,称谓语是称呼者对被称呼者的身份、地位、角色和相互关系的认定,起着保持和加强各种人际关系的作用。受差序格局的社会结构、传统伦理及血缘、宗族社会因素的影响,中国人常用姓加上职务来称呼别人,如“李处长”;“老”在中国代表着见多识广,足智多谋,“小”代表关系亲近,常有“小+姓”或“老+姓”的称呼;为表示亲近,也常把亲属称呼语外化使用于称呼朋友或陌生人的,如称呼比自己年长的人“爷爷”、“奶奶”等,因为在中国文化中把一个陌生人称呼成一个家庭成员是一种拉近双方心理距离的方式,它传递出一股浓浓的亲情和友情。

二、汉语最突出的礼貌语言模式----自谦尊人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重视伦理道德。从古到今,在人们的语言交际中无不体现着谦逊谨慎、尊重他人,正所谓“夫礼者,自卑而尊人。”(《礼记》)即主张做人要谦虚恭谨。自谦尊人要求为人要谦虚谨慎,信奉“满招损,谦受益”。不骄傲自大,虚心向他人学习,倾听他人的诉说、意见和建议,让他人感觉到你的关怀与理解。

汉语自谦尊人的礼貌语言模式渗透到了言语交际的各个方面,各种社交场合的敬辞谦语都洋溢着浓浓的礼貌色彩。例如在称谓上,按照中国文化“上下、贵贱、长幼”有别的传统来相互称呼,对待他人讲究“敬”,一律用尊称,如“君、卿、老、公”等,对待自己用谦称,如“敝、鄙、小可、门下、不才、晚生、弟子”等。客人到来用“光临”,等候宾客称“恭候”;好久不见说“久违”,初次见面说“久仰”;陪伴朋友说“奉陪”,中途告辞称 “失陪”等等。在言语交际中使用自谦尊人的礼貌言语行为有利于获得对方的好感、体谅和谅解,从而有助于交际目的的实现。

三、汉语常用的礼貌语言模式----求同存异

自古以来,人们就喜欢“物以类聚,人以群居”。也就是说人们喜欢与自己观点、看法一致的人相处、共事。但我们知道,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人类的个性千差万别,对同一件事必然会产生不同的观点、意见和看法,异议、矛盾和分歧是一种难以避免的现象。为了使交际不致中断,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求同存异”,即说话双方善于从异议、分歧中找出共同点,力求和谐一致,尽量减少与他人的不同意见,满足对方的要求,尽量增大与他人的相同意见。即使有不同意见,也要用比较委婉的方式表达出来,最好是先肯定对方的做法,再说出自己的意见,不要与他人发生直接冲突,以免伤害对方的感情,尽量不要当面批评别人。

中国文化中的“脸”主要是指与人的社会身份地位相匹配的一种社会正价值。所以为了顾全自己和他人的“脸面”,人们在交谈时就应学会多方面力求和谐一致,尽量满足对方的愿望,尊敬对方的“面子”和身份,反过来也使自己有“面子”。比如在进行邀请这一类言语行为时人们往往会考虑交际双方的面子,遵循求同准则。

四、汉语主要的礼貌语言模式----体谅关怀

中华民族主张相互体谅,有同情心,关心他人,爱护他人,特别是弱势群体,如老人、妇女、孩子、农民工等,能够设身处地从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进行换位思考。做到严于律己,宽厚待人。在批评他人时言辞婉转,避重就轻;在表达意见时含蓄、模糊;在拒绝别人时,尽量不让人失望,不轻易说“不”字。可见,体谅、关怀他人成为汉语语言主要的礼貌模式。

而在社会交往中,下面这些语言则常挂嘴边:

称呼语:“先生”、“女士”等;迎接语:“欢迎”、“恭候大驾”等;问候语:“早安”、“您好”等;请托语:“劳驾”、“借光”等;感谢语:“谢谢”、“有劳您了”等;祈请语:“请说”、“请坐”等;征询语:“您需要什么”、“您是否想试一试”等;赞赏语:“真不错”、“棒极了”等;祝贺语:“祝您成功”、“美满幸福”等;道歉语:“抱歉”、“不好意思”等;嘱咐语:“注意安全”、“照顾好自己”等;应答语:“我明白了”、“没问题”等;送别语:“慢走”、“多保重”等;安慰语:“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别怕,有我在呢”等。所有这些礼貌语言都表现出了对他人的关怀与体贴。

五、汉语基本的礼貌语言模式---图吉禁忌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图腾崇拜,各地方也有自己的乡风习俗。社会交际中,因“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而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文化规约,产生了一些图吉禁忌的言语模式,即人们常常讲究好口彩,即吉利话。例如在新春伊始的大新年里,或在开张营业的大喜日子里,人们图吉利,讲究好兆头,常常要说一些“吉利话”或祝福语,如“开门大吉”、“年年有余”、“幸福安康”之类,以满足交际对象的心理需求。对他人多说吉利话,是与人为善、礼貌友好的表示。

汉语礼貌言语行为的雅言准则要求出言高雅。文质彬彬往往被认为是懂礼貌的表现,其重要内容是“先用雅言,禁用秽语;多用委婉语,少用直言”。因此,在社交言谈中,如果涉及到一些对交际双方来说不礼貌、禁忌或是让人感到尴尬的内容,应故意略去不讲或以含蓄委婉的方式表达出来。比如,人们在谈及一些敏感话题,像宗教、生死、疾病、体重、身材、残疾、社会层次、职业等语言禁忌时,交谈者考虑到社会文化、社会心理等因素,为了避免给听者或读者造成“伤害”,出于策略的需要而选择某一名称,强调这种现象乐观和进步的一面,缩小其悲观和消极的一面,最大限度地净化其带有的损害性情感联想,常用间接的方式遣词达意或非语言手段暗示给对方,而不是向对方直接说出。

在社交中使用雅言禁用秽语有助于在交际中尽量减少自己与他人在感情上的对立,增加彼此的好感,维护交谈的友好气氛和交谈者之间的友好关系。

在言语交际中,礼貌是交际各方应遵守的语用原则,是融洽人际关系的一种策略,还是人们在交际中被用来维护面子的手段。策略地运用礼貌语言,需要综合考虑社交语境及不同的文化背景。惟其如此,才能在维护交际双方的平等地位和友好关系基础上,保证正常、有序的交际,达到预期效果,实现交际目的。

[1]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2]毕继万.“礼貌的语用悖论”与礼貌的文化差异[J].语文建设,1996.

[3]刘凤玲.礼貌----社会语用的重要原则[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

[4]赵晨辉.礼貌的语用分析,宿州学院学报[J].2005.

[5]贺大文.浅析日常交际中的礼貌原则[J].长安学刊,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