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伟芳
(尚伟芳:洛阳理工学院中文系。)
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史上,苏轼无疑是其中最为光彩夺目的一个,他才华横溢、洒脱豪放,他命运多舛,幽默达观。苏轼的一生是坎坷的,但他始终能在困境中拥有一颗乐观向上的心。他将儒家的坚毅、老庄的超然和禅宗以平常心对待一切变故的观念浑融而聚于一身,执着于人生却又超然物外。可以说,在他的身上凝聚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集中展现着中国千古文人的梦想与追求。于是,我们见到的苏轼,命运多舛中却有着铮铮傲骨,忠而被谤下依旧心怀浩气,放逐天涯却能在天涯海角处超脱旷达,依旧追求并实现着自己的自由与逍遥。
但苏轼也有自己的寂寞与孤独,以真性情存在的他也从不掩饰自己的落寞与凄凉,于是在他的文字中我们也常能感受到一种清冷幽旷之情,这些文字有着诗意的伤感,但并不颓废,反而时时透出一份坚毅执着和勇于担当的勇气。
起笔两句写静夜之景,用白描手法勾勒出一幅深秋寒夜图,仅用“缺月”和“疏桐”两个意象的组合,便给人幽静的视觉感受,再加上“漏断人初静”一句从听觉感受上写静,视听的交织,勾勒出一种“幽人”活动、静思于期间的客观环境。这种“静”的境界,既是一种外在环境的幽静,也是一种内在心境的平静,是苏轼在黄州思想走向真正成熟的底蕴。在他的词里我们经常能够寻觅到这种踪迹,如:“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
此词的上阕,只有22个字,然就状物而言,熔铸一炉,那个中夜不寐,独步凉月的“幽人”寂寞怅惘、愁绪萦怀的空灵形象也就活脱脱地出现在我们面前了。
下阙承“孤鸿”展开具体形象的描绘,完全是物、人合写,运笔空灵的特点更加显著。“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写动态、神情,语意有两层转折。因何“惊起”,又为何“回头”?心中“有恨”却“无人”能省,把内心的幽约怨悱之情曲曲传送,终未一语道破。清代学者陈廷焯把苏轼这首词看成是运用“兴”的典范之作,或许就是着眼于其中形象、意境丰富而朦胧的象征意义。
其次,这首词浸透了一种弥漫天地的清冷。本词是苏轼词作中少有的透满孤寂的感伤之作。且看词中出现的意象与营构的氛围:残月一弯,斜挂于枝条疏朗的桐树枝上,已经是漏断人静的时刻了,残月,是人生的残缺,亦是人世的残缺;桐,不再是枝繁叶茂撑起的整个天地,荫蔽万物的大树,而是一片萧瑟,叶子已经不在,只剩光秃秃的枝干在残月的清辉下无语独立;还有那独来独往的幽人,面对此情此景,情何以堪?于是,便把自己变作飘渺无依的孤鸿,在茫茫夜色中孤独飞翔,这里不再有“月出惊山鸟”的活泼,只有那面对寒枝的无奈和由此产生的无家可归的感伤。这恰恰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的现实与心境的真实写照。在现实中,“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履,放浪山水之外,与渔樵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辄自喜渐不为人识,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有书与之亦不答,自幸庶几免矣。”作为文坛盟主的苏轼名震天下,此刻却在荒山僻壤之中,独自面对繁华过后的孤寂,体味世事无常的苍凉。
最后,甘于寂寞的担当是这首词中最让我们感动的情怀。此词以孤鸿自喻。孤鸿是苏轼喜爱的生命意象,他多次用来比况人生,如《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缺月”喻示生命中的残缺感;“漏断”暗喻生命历程之不畅;“孤鸿”喻幽人,而“幽人”正是苏轼自指;“独往来”、“缥缈”写生命之孤独、漂泊无依,然而却坚守着高傲高洁的品格;“惊起”是生命之震撼,是心灵的悸动;“有恨无人省”是无奈的清高;“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是高贵的孤独,是自觉的选择。
苏轼的孤独与寂寞无人能懂,但他却不曾在自怜自伤、自嗟自怨中苦苦挣扎,而是用自己的倔强与高傲坚守着心灵的自由与对自由的不懈追求。艰苦的物质生活,使他体味着自然和生命的原始意味。这一切,使苏轼经历了一次整体意义上的脱胎换骨,也使他的艺术才情获得了一次蒸馏和升华,他,真正地成熟了,成熟于一场灾难之后,成熟于几乎没有人在他身边的时刻。
苏轼的一生可谓是饱经沧桑,45岁被贬黄州,59岁被贬惠州,72岁贬至儋州,他曾说过:“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我们应该感谢苏轼,是他,让我们在这个喧嚣忙乱的时代,依然能感受到一丝旷朗的清风迎面吹来;是他,让我们在回首时,坚守了一份淡定、从容而又平静的超然心境。
[1]陈廷焯.白雨斋词话[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2]徐中玉.大学语文(第三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康震.康震评说苏东坡[M].中华书局,2008.
[4]叶嘉莹.唐宋词名家论稿[M].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5]余秋雨.秋雨散文·苏东坡突围[M].浙江文艺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