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意向图示角度浅析唐代“送别诗”

2012-08-15 00:45
大家 2012年18期

林 纯

隐喻,无论在中国还是西方,一开始都被视为是一种修辞格,是文学修辞领域所研究的一个方面。自从西方认知语言学研究潮流的兴起后,人们逐渐对隐喻的有了新的认识,正如Lakoff在1980年的著作中谈到,“隐喻在日常生活中十分普遍,它不仅存在于人们的语言中,还存在于人们的思维和行动中。”汉语是一种重意会的语言,其复杂思想可以巧妙地通过寥寥数语来表达。唐诗,作为中国文化的典型代表,更体现了汉语言简意赅的特点。本文以唐诗的中的送别诗这一重要题材作为分析对象,旨在从意象图式的角度探究唐代送别诗数语道别离的奇妙之处,以求更深入地领悟体会诗歌中的意境及内涵。

一、古代送别诗的特点

古人重团聚,怨别离,因此对于离别总有着另一番的感悟和伤感。从先秦两汉开始,便陆续出现少量送别诗来记录当时的离别之苦,《诗经》中的《邶风•燕燕》等就是较早的代表。到了唐朝,随着唐朝地域的扩大,别乡入仕,入伍戍边等可能使得人们不得不远离故乡、告别亲人,面对着前面种种考验、惊涛骇浪,许多文人墨士便不禁提笔动容。以唐代送别诗为代表,其范围极广,如告别亲人时所作的送别诗,被贬谪所作的惜别诗,逃难所作的离别诗等等。唐代送别诗借景抒情,在选景方面也自有其特色。“月亮”“杨柳”“河湖”“夕阳”等,都是常常入诗的景物,诗歌通常描写的是一副秀美的风景画,表面上看起来平静致远,但仔细品味下,我们却能感受到蕴含在字里行间的复杂的感情和深深的情愫。

二、唐代送别诗的意象图式分析

唐代送别诗数量实为庞大,涉及的方面也较广,故笔者从中选取一部分较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分析,特此说明。我们知道,在送别诗中,最典型的主题之一就是友人相送,惺惺相惜。以下为此类主题的代表作品之一:

送元二使安西

唐代•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是王维的晚年之作。诗中的元二是诗人的友人元常,奉命出使安西,这首作品就是王维送别友人时有感而发创作的。先从诗歌描写的顺序看,第一二句描写的是诗人送别友人时的环境:清晨刚刚下过小雨,空气中突出两个字——清新。从容器理论角度分析,如上图示,我们可以把诗人和友人所在的地点看成是一个容器,在容器内阳光明媚,空气清新,柳树飘逸,是一个适合生活、环境优雅的好地方;在第三四句中,阳关做为容器口,它是一个关键点:走出这个容器口意味着脱离容器内部的环境,而外界意味着到达一个完全不一样的环境,前面是吉是凶,不可预料。我们从这样的一个图式能想象出友人此次西行的路途跋涉,任务艰巨。诗歌中所呈现的意象图式在人的思维中形成鲜明对比,通过这种对比诗歌把那种离乡背井的无奈,以及对家乡的渴望惟妙惟肖地表达出来,因此这首诗不仅引起了读者的共鸣,还唤起离乡人强烈的思乡之情。通过引用容器理论对诗歌的分析,我们能更真实地体会出诗人当时撰写此诗的心情,当然诗歌中所隐含的真切情谊也就不言而喻了,同时,也引发了我们对人生意义的思考,诗歌的意境也得到升华。

接下来我们分析诗人李白所写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这首诗的意象相当简单,诗人在诗中只涉及到了黄鹤楼、孤帆、长江,却为何能给我们营造这种无穷无尽的感觉呢?用路径理论来分析这首诗的意象图式,或许就能得到更好的回答。从诗歌一开头我们便知,友人动身出发的地点是黄鹤楼,目的地是广陵(即扬州),他们之间构成了“始源—路径—终点”的模式。那这样一个模式是如何将人们的视野无限拉长的呢?

孟浩然乘帆沿着长江下扬州,“孤帆”在偌大的长江江面上行驶,与浩瀚无边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突,随着友人由近到远的距离的改变,其身影逐渐消失在诗人的视线范围内,越来越远。就如上图所示一样,我们可以把友人乘帆下扬州的路上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为诗人友人尚在视线范围内的阶段,第二个为友人远去的阶段。诗歌为什么能给人一种无穷无尽的视觉效果,关键就在于这句“惟见长江天际流”。这句点睛之笔不仅把诗人能够目送到的视觉范围诗中描写到了,连诗人目送不到的那一段,即兄长孟浩然乘帆消失在视线后的这一幕,也体现出来。笔者认为这是一种“隐性的描写”,它能够让读者随着诗人的笔墨联想到在视线范围外的“孤帆远影”,故把视线拉长了,把空间感体现出来,使我们读完诗歌后越发地觉得意味深长。

唐代的一部分送别诗是在动乱的年代里创作而成的。自“安史之乱”后,唐朝国力日渐衰退,在战乱面前,骨肉分离,后会难期。人们久经动乱,心中堆积了满腔的哀怨,以及对亲友的无限思念,而这些都只能付诸于诗歌当中。接下来笔者将要用意象图式理论来分析此类送别诗中较为感人的一篇:

喜见外弟又言别

唐•李益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这是一首五言侓诗。在这首诗中,诗人与表弟便是因为动荡的社会而十年分离,十年过去了,表兄弟在一次偶然的相遇中他们又认出对方,喜从天降,可惜短暂的相聚敌不过明日的各奔东西。这首诗写得情真意切,朴实自然,它既表达出诗人与表弟相遇时的喜出望外,又表达了诗人对动乱社会的批判,以及对人生相聚无常的感伤。诗歌中诗人涉及到的时间点有三个,分别是十年前、今日和明日,这三个时间点之间有着时间先后的关系。十年前这个时间点交代的是事情发生的缘由,即因社会动乱而导致诗人与曾一起嬉戏的表弟两地分离,十年未曾见面;今日这个时间点是诗人与外弟重逢的关键,由“问”到“称”,由“惊”到“忆”,兄弟俩由相认到彻夜谈心,“语罢暮天钟”,十年间的思念之情不言而喻;明日这个时间点,把诗人从与弟相逢的欢喜中唤醒,让他再一次经历与弟离别之苦,黯然神伤。从认知的角度看,这三个时间点构成前后图式的意义在于形成对比:

今日前(十年分离)——今日(喜逢外弟)——明日(匆匆分手)

三个时间点按先后顺序一一道来,但三个时间点中动作的持续时间却是不一样的,今日前所分离的十年,今日相聚的一晚,以及明日分手后的遥遥无期。通过这样的对比,我们能直观地感觉到兄弟分离的时间远远超过他们相聚的一刹那,从而我们更能够体会到诗人对手足的至诚与关心,对相聚时短,分离时长的惆怅感伤,以及对动乱社会的不安与控诉。这种按时间前后的描写方式,由于很自然地遵循了人们认知思维的特点,因此能使得诗歌读起来亲切而又动情,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