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勇
(刘小勇,深圳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讲师,主要研究美国文学。Email:liuxy678@126.com)(责任编辑:刘 夙)
一首诗歌虽短,但由于其内涵丰富、牵涉面广等诸多原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读者的理解,有时候对本国读者来说都是有一定难度的。译者对诗歌的理解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比一般读者要深刻,但是要把原诗以及他自己独特的理解转换成另外一种语言,让译诗在最大程度上保留原诗种种美的因素,如语言美、意境美等,绝非易事。总的来说,译诗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诗歌自身的特点。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是作家构建文学形象、传达审美信息的媒介。在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中,有语言和言语的区分。他认为语言是一个民族约定俗成的言说规则的总和,而言语是个人对语言的运用,因此是具体的、个人性的。由此可知,文学语言是一种个人性的言语活动。在使用语言进行文学表达的时候,作者往往会使用各种修辞手法,有时甚至对语言规则进行有组织的破坏,以期获得更为丰富的意义。文学语言的特点在诗歌文学形式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这些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诗歌翻译的难度。(1)诗歌的语言具有模糊多义性。文学语言的多义性,在中外文论中都有论及。二十世纪英国著名诗人、文学批评家燕卜荪把朦胧看作诗歌的基本要素之一。其诗文均非常晦涩,据说甚至连其本国学者都难以读懂。诗歌语言是蕴涵丰富的,一般不会浅白直露,这决定了诗歌的模糊性。诗歌还有其特殊的诗法,往往采用象征、比喻、意象、意象叠加和大幅度跳跃等表现手法和技巧,给人以“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审美感受。诗歌语言的模糊多义性为译诗者对原诗的阅读和理解设置了很多障碍。译诗者对某些诗句确切的意义也会有无法拿捏的时候,建立在译诗者的个人理解基础上的译诗的内涵与原诗的深刻蕴涵之间可能会存在差距。
(2)诗歌的语言更注重陌生化。根据俄国形式主义文论家的观点,作品的文学性是使文学成为文学的核心和标志,是使一部作品成为文学作品的关键。文学性表现在作品的语言、艺术形式、技巧中。文学性较为集中地体现在使生活陌生化的过程中。因此,文学语言(诗歌语言尤其如此)注重对日常语言的扭曲和变形,或者运用外来语等陌生语言,或者使词性发生变化。诗歌的语句常常是不符合传统语法规范的,有时候缺主语、谓语等句子成分,词序也显得复杂多样,往往和正式文体有很大的区别。总之,作家尤其是诗人会运用很多技巧使客观对象变得陌生,使表现形式变得困难,以增加读者对艺术形式感受的难度,延长审美时间,增加审美效果,给读者更多的联想和想象的空间。诗歌语言的这个特点无疑加大了译诗者的工作难度,促使他们表现出更多的谨慎和耐心,这对提高译诗的质量也是大有裨益的。
(3)诗歌文本留有大量的空白。当代德国美学家伊瑟尔在分析文学文本和非文学文本之间的区别时认为,非文学文本描述的对象具有一种外在的现实性和确定性,其语言具有解释性或者说明性的特点,而文学文本则是一种虚构,其中虽然也有来自现实世界的成分,但它们和作者已经发生了“对象化”的关系,包含了作者的独特感受、独特理解和独特表达方式,构成了一个对人们来说熟悉而又陌生的世界,这个世界不具有确定的对象性和现实性。文学文本的语言是表现性的或者描写性的,从而产生了很多非文学文本所没有的空白和不确定性,这些空白和不确定性召唤和推动着读者积极地去填补空白以及参与解读文学文本的意义。诗歌作为文学的一大样式,因其语言具有如上所述的简练、模糊、陌生化等特点,往往会给读者留下更多的空间和不确定性,从而加大了读者理解的难度。译诗者首先必须是一个读者,因此在翻译之前,他会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去填补那些空白。他对这些空白和不确定性的理解只是他个人的意见,不一定得到读者的认可。
2、诗人的真实情感和意图不容易甚至不可把握。英美新批评派认为,作品的意义与作者的意图是两码事,作品不同于作者,因此不能把作者的意图强加到作品身上,研究作品,没有必要研究作者的意图,否则就是“意图谬误”。我不认为完全没有必要研究作者的意图,但是我认为,作者的真情实感和意图是不容易把握的,但是读者(包括译诗者)还是需要为理解作者的真实情感和意图做出一些努力,这将有助于理解作品的更深层次的涵义。译诗者的知识结构、艺术修养等都会影响他对诗人情感和意图的把握。如果完全抛开作者的情感和意图,文学活动就少了作者的参与,就不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学活动了。
3、作品的意义并非是作者一个人赋予的,阅读诗歌的读者参与其中。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对文学创作和文学作品比较重视,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文学接受,其主体即读者更是被冷落。随着现代阐释学和接受美学的出现与传播,读者的重要性已经被相当多的读者所认可。读者是文学活动的亲历者,离开了读者的参与,文学活动也就不复存在。译诗者首先是作为一个读者存在的,他对特定诗歌的理解可能比一般读者深刻全面,但也存在百密一疏甚至完全错误的可能。这种情况在许多翻译大家出版的译诗著作里并非罕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译诗之难以及译者的工作不被读者认可也就不难理解了。
4、诗歌中的很多人名、地名等专有名词往往和历史典故有关。典故在中外诗歌里的大量使用是一个摆在译诗者面前的巨大难题。译诗者需要有一定的文化和艺术积累,这样他可以理解典故的基本意思,但是他的译诗工作才刚刚开始,因为他还面临着如何翻译典故的问题。是直译还是意译?直译的话,外国读者可能很难理解,这时可能需要译诗者对该典故做出相应的解释,有时还不得不将这个注释弄得很长,有喧宾夺主之嫌。意译的话,外国读者容易看懂些,但是译文显然鲜有原文的那份浓厚的美感和深厚的社会历史蕴涵。
“以诗译诗”作为一种新的诗歌翻译标准,是邹建军教授在最近的一次学术研讨会上提出来的。邹建军教授在《“以诗译诗”:一种必须坚持的诗歌翻译观念》①中指出:前一个“诗”对译者而言,是指在译诗的时候要考虑到自己所在的母语诗歌形式特点与优势;后一个“诗”对译者而言,是指在译诗的时候,要充分认识到原诗本有的形式特点和优势。译诗者对所译诗歌要有独到的认识,最大限度地发现诗美与诗意,最大限度地发现诗形与诗式,最重要的问题是我们不能把原来的诗作之各种美质,在有意与无意中去掉了。
我们先来欣赏下面这首汉语十四行诗《竹雨》②:
青青的竹叶吹响在心灵的高坡
它的清音就象那蓝天上的云朵
纯美身体扭动在青龙水的绿波
枝枝楠竹风华在老屋前的长坡
雨的丰润让它节节高升在山阿
阳光伴随情感流动在生命长河
雪花潇潇在老屋前那丛丛竹林
以自己的想象让竹林挂满花篮
以阿娜的身段象征气质的明艳
乌黑的头发流动在翠竹的怀里
美艳的双手让山民睁开了双眼
少男少女们走向了情感的夏天
雨珠爬上一弯一弯女人的美眉
她要以丰满的灵动幸福在秋水
“竹雨松风琴韵,茶烟梧月书声”是一副有名的对联,为清代名士溥山所题。作者是画家,同时也是诗人。此联是一幅素描风景名画:潇潇竹雨,阵阵松风,在这样的环境中调琴煮茗,读书赏月,的确是让人心旷神怡的雅事。邹建军教授近几年创作了数百首汉语十四行诗,在学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邹老师的十四行诗,绝大部分都是游历诗,看似描写祖国或者异域的山山水水,实则抒发胸襟。创作于2011年10月他在德国法兰克福参加学术会议期间的《竹雨松风十四行抒情诗七首》也不例外。该组诗由竹雨、松风、琴韵、茶烟、梧月、书声、人间组成。我们发现:前六首的标题分别来自上述对联里包括的六个意象,最后一首《人间》是前六首的自然延伸,水到渠成地表达了作者对这种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原诗共十四行,每行十三个汉字,十四行中大部分是押韵的,有时是相邻的两行押韵,有时是相邻的三行押韵。作者富于想象、感情充沛,其语言精美、富有诗性、韵律和谐、形式整齐,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文气和盎然的诗意。最后两行往往统领全诗,不愧为画龙点睛之作。
要把汉语的十四行诗之美转化为英语的十四行诗之美绝非易事。请看翻译初稿中该组诗的第一首。
First:Raindrops on Bamboo Leaves
On the soul’s high slopes blow green bamboo leaves
Whose crystalline sounds are just like clouds in the blue sky
And pure body wriggles in the green waves ofAzure Dragon River
On the long slopes before the old abode bloom lines of bamboos
The abundance of rain enables them to rise inch by inch above the hill
Emotions accompanied by sunlight flow in the long river of life
Snowflakes swiftly fall into the dense bamboo grove before the old abode
And by means of imagination fill it with flower baskets
And with their slim figures symbolize the vividness of their temperament
Black hair flows in the arms of the emerald bamboos
Glamorous hands let the villagers open their eyes
Lads and lasses walk into the summer of passions
Raindrops make their way onto the arched eyebrows of the woman
Who,with her plump intelligence,is determined to bask in the autumnal water
初稿完成后,我对该组诗的思考没有结束。我觉得我的译诗没有任何押韵,每行的音节数量不一,只表达清楚原诗中每一行的基本意思,没有把这组十四行诗当作诗来翻译,与原作的意、音和形相差甚远。经过几天的思考,我完成了第一首诗的校订稿。由于版面原因,不在此展示出来。校订稿在很大程度上比初稿要好,阅读起来更像一首诗歌。首先,它有自己独特的押韵方式;其次,每一行的音节数量是统一的,每行都有十个音节。但是由于每行音节数量偏少,才10个,大概就是五六个英语单词,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思想的表达。于是,我再次对第一首诗进行修改。原诗及其英译的第三稿如下:
竹雨
Raindrops on Bamboo Leaves
青青的竹叶吹响在心灵的高坡1
它的清音就象那蓝天上的云朵2
纯美身体扭动在青龙水的绿波3
A On the high spiritual slopes trumpet green bamboo leaves 1
B The crystalline sounds are just like clouds in the blue sky 2
A Green waves in Holy Creek are what the pure body weaves 3
枝枝楠竹风华在老屋前的长坡4
雨的丰润让它节节高升在山阿5
阳光伴随情感流动在生命长河6
C Rising above the hill inch by inch’cause of rich rain 4
D Bamboos bloom on the long slopes ere the ancient abode 5
C The sun accompanies passions to the long life burn 6
雪花潇潇在老屋前那丛丛竹林 7
以自己的想象让竹林挂满花篮 8
以阿娜的身段象征气质的明艳 9
E Into the dense grove ere the old abode snowflakes dive 7
F Through imagination to fill it with bloom baskets 8
E With the slender figure to show her nature alive 9
乌黑的头发流动在翠竹的怀里 10
美艳的双手让山民睁开了双眼 11
少男少女们走向了情感的夏天 12
G Black hair sways in the emerald bamboo’s embraces 10
H Fair hands help the villagers broaden their horizon 11
G Into the summer of passions walk lads and lasses 12
雨珠爬上一弯一弯女人的美眉 13
她要以丰满的灵动幸福在秋水 14
I Raindrops wind their way onto the brows of the woman 13
I And bask in autumnal water with plump acumen 14
和初稿相比,第三稿在很多方面有了显著的进步。首先,译诗押韵。其押韵方式为:A B A,C D C,E F E,G H G,I I。不过和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押韵方式 A B,A B,C D,C D,E F,E F,G G比较起来,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的,没有英文十四行诗的押韵那么和谐紧凑,但毕竟译者迈出了可喜的一步。第二,译诗中每行都是十三个音节,和原诗每行都含有十三个汉字不谋而合。第三,译诗中含有不少优美生动的英语修辞手法,其中有些是原诗中都没有的。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得到更多、更愉悦的精神感受。第1行spiritual slopes是一个隐喻(metaphor),赋予了大自然中随处可见的竹叶一种神奇的力量:吹奏出的天籁之音涤荡着处于尘世的诗人的心灵,使他拥有不断前行的力量和勇气。第2行包含了一个明喻(simile)。第3行原诗是:纯美身体扭动在青龙水的绿波。译者将其译成Green waves in Holy Creek are what the pure body weaves,其汉语字面意思是:(竹叶的)纯美身体在溪水中编织出了绿波。这是一种拟人(personification)的修辞手法。竹叶飘落在溪水中,在常人看来是平常不过的景象,基本上唤不起他们的联想和想象,也没有什么美感可言,但是在睿智的诗人看来,竹叶具有人形,还能在溪水中不断扭动自己的身躯,编织出美丽的作品:道道涟漪、层层微波。原诗第3行中的动词“扭动”在译诗中被换成了“编织”,可谓一种再创作,丝毫没有影响原诗带给读者的那份美感,反而增加了诗歌的韵味,因为“竹叶的身体编织波浪”比“竹叶的身体扭动在波浪中”更具有“陌生化”的特点。此处变动虽小,但无疑增加了读者对艺术形式感受的难度,延长审美时间,增加审美效果,给读者更多的联想和想象的空间。除此以外,它还使得第三行的末尾(weaves)和第一行的末尾(leaves)押韵,可谓一举两得。Bamboos bloom(第5 行)、bloom baskets(第8 行)、lads and lasses(第12行)在英语中是一种叫做头韵(alliteration)的修辞手法,这在原诗相对应的诗句中是缺席的。头韵是英语语音修辞手段之一,它蕴含了语言的音乐美和整齐美,使得语言声情交融、音义一体。头韵的使用与否,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是截然不同的。原诗的第5行“雪花潇潇在老屋前那丛丛竹林”描述的是雪花纷飞、快速降落在竹林中的场景。在译者的初稿中该句被翻译成Snowflakes swiftly fall into the dense bamboo grove before the old abode,应该说此译文只是表达了原句的基本意思,但是没有形式美可言。在第三稿中,该句被译成Into the dense grove ere the old abode snowflakes dive,其汉语字面意思是“雪花朝着那浓密的竹林俯冲下去”,这样的修改将雪花拟人化了,其形象顿时丰满起来。漫漫寒冬,万物几乎处于休眠的状态,可是雪花还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还“以自己的想象让竹林挂满花篮”(第8行),“以阿娜的身段象征气质的明艳”(第9行)。雪花高贵典雅之品质在这短短的三行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演绎。原诗的第9行被译成With the slender figure to show her nature alive也增加了译诗的音律美,因为该行最后一个单词alive(充满生命力的)和第7行最后一个单词dive(俯冲)是押韵的,这两个英语单词(一个是形容词,另一个是动词)不但押韵,而且都含有“生命力旺盛”之意。“气质的明艳”被翻译成英语nature alive(充满生命力的气质),没有一点矫揉造作的感觉,完全不是为了押韵而硬生生地作此改动。
注解【Notes】
①邹建军教授2011年9月在武汉华中师范大学举办的“中美诗歌与诗学的对话:中美诗歌协会第一届年会”上提出“以诗译诗”的观点。
②选自邹建军教授的《竹雨松风十四行抒情诗七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