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歌词与诗歌的异同及其属性看歌词的本体特征

2012-08-15 00:49
扬州职业大学学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意象诗歌文学

陈 岭

(扬州职业大学,江苏扬州 225009)

正确地理解作品是声乐教学和演唱的基础,而理解切入的角度主要是旋律和歌词。但是,即便再平实明了的歌词,也会有引人注意富有意象的句子,音乐家李凌称之为诗胆。更何况有的歌曲本来就是用诗歌作词,有着诗歌特有的隐晦性。因此,歌词的研究已经成了声乐演唱和教学过程中不能规避的问题。总结出歌词的本体特点,可以为深入研究歌词,揣摩其隐藏的内涵提供依据。研究歌词可以从歌词与其他艺术形式的比较和歌词的自身属性两方面来讨论。

1 歌词与诗歌的区别

歌词产生于上古时期原始人的日常生活劳动及祭祀活动,当时音乐、诗歌、舞蹈在巫术活动中以整体面目出现。随着劳动分工的逐渐细密,歌词慢慢独立出来,逐渐演变成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歌词与诗歌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正如李渔所说:“词之关键,首在有别于诗固己。”[1]欲明了歌词与诗歌的差别,先要分析两者的共同之处。歌词和诗歌的共同点为:都以语言为表述的媒介;都要通过受众的想象,才能完成艺术形式;在语言的节奏和韵律上都有着一定的要求;都以抒情为主要特征。歌词区别于诗歌的特质大概有三点。

1.1 未完成性

诗歌在最早产生时,与音乐、舞蹈相结合,因此称为诗歌,它一般具有可以吟诵的音律和节奏。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各种艺术形式逐渐独立,开始具备自己的特性。诗歌的特性就如同它的名字一样,诗在前,歌在后。诗歌的完成是由创作者呈现作品后,经过字面阅读辐射到读者脑部,产生与实际经验、知识储备相对应的想象和情感,用诵读表达,也可以结束于上一步骤,即不必吟诵,只体会诗外之意。

然而歌词到了这里,却并没有全部完成。歌词首先要可以“歌”,必须和音乐结合才能具备可唱性,必须由表演者演唱才能完成艺术的完整呈示,最终经过受众欣赏,整个艺术过程才真正完成。由此可见,离开音乐就无所谓歌词。歌词自身的完成只是初步;歌词创作以声乐为目的,因此当歌词结合旋律,成为声乐作品才完成第二步;歌唱者理解歌词和旋律进行二度创作是第三步;受众配合旋律和演唱再度接受、了解、欣赏歌词是第四步。所以,当歌词只是字面上的歌词,而不具备其他三个要素时,歌词可以是诗歌、俳句、随想、甚至短小的散文,而并非歌词。歌词与诗歌有着艺术创作上的第一个区别,即歌词具备未完成性。

1.2 群体性

诗歌的大部分都是诗人独立创作,诗歌的受众可以是他人,也可以是自己。由于这个特点,诗歌在创作时不必强调可以传播的因素,比如上口的音节和通俗易记的含义以及篇幅等。诗歌是更偏重个性的艺术。

而歌词创作者的身份与诗歌不一样,可以是个人,更可以是群体。远古歌词的创作就是来自先民们在劳动中的集体创作,而民歌更是由古代歌谣演变而来,在流传中经过民众润饰而成。比如宋话本《冯玉梅团圆》中记载吴歌云:“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几家夫妻同罗帐/几家飘零在他州。”这首记载了南宋被侵、民众失离的歌曲,最后发展成50年代金门、马祖的蒋军兵营之版本:“月儿弯弯照九州/当兵的苦闷何时休/白天黑夜修工事/却把青春水里丢。”根据时代和历史事件的变化,歌词的内容会不同。在创作者一栏标注佚名的作品,既可能是因作者匿名,无法追溯;也可以指民众创作、不断延续的作品,这自然无法归结到某个人身上。由此可以说明,从创作者的身份来看,歌词具备了群体性。

其次,歌词的描写对象也具备群体性。歌词和诗都是来自于生活的艺术,但是诗偏重于个人情致的抒发,而歌词则更偏重于生活的写照。尽管歌词作者在创作的时候,会有一个抒情主人公的自我视角,可相对于诗而言,歌词里的“我”更立足于大众。比如歌曲《黄河颂》中“我站在泰山之巅”,这里的“我”既是作者自己的情怀激荡,但更代表了一种民族的精神,一种立于山巅、自信强大的姿态。歌词中描写的对象总是代表了大众的意愿,当社会进展到某一阶段,总会有代表那个时代精神的歌曲出现。比如八十年代意气风发的《八十年代的新一辈》,后期无所适从的《一无所有》,九十年代自信随意的《潇洒走一回》。

最后,歌词的创作目的具备群体性。早在原始人类“前呼邪许”的时候,歌词在群体中就起着交流的作用。歌唱既是娱乐自身,也可取悦他人。合唱、对唱的形式,都是用歌声在互相感染、烘托气氛、表达感情。而诗则不一定,诗的创作感时伤怀,比如顾城的诗《人生》只有一个“网”字,虽然最后引发读者的不同想象,但作者本意不是为了获得共鸣和赞赏。

因此,歌词无论创作者、创作的对象、创作的目的都比诗歌有着更加广泛的普适性,更为贴近大众生活,具有群体性。

1.3 意象性

人的想法、情绪、意趣等情感与理智的结合就是意,将意用客观的物作为载体形象表达出来为象。诗歌的焦点就是意象,歌词由于篇幅所限,必须将形象和寓意结合在一起,因此也重意象。二者的区别在于:“古诗之妙,专求意象。”[2]诗歌用意象构成意境,在乎艺术整体的美感,而不必受欣赏者接受能力的制约。而歌词最终诉诸于听觉,是稍纵即逝的时间艺术,将寓意蕴藏在浅显直白的语言背后,更利于听觉的理解。因此在意象的选择上不能如诗一样容纳大量复杂意象,而浓缩成有几句表达意趣的点睛之笔,这虽然是歌词的局限,可也是歌词独特之处。

词作者在歌词布局的时候,要凝练语言,意象明确,而诗作者在创作时,可以使用多重的意象,模糊的暗示。在这里可以用两首爱情主题的诗歌与歌词进行对比。比如席慕容的诗歌《历史博物馆》:“今生重来与你重逢/你在柜外/我已在柜中/隔着一片冰冷的玻璃/我热切地等待着你的来临……/这所有的绢 所有的帛/所有的三彩和泥塑/这柜中所有的刻工和雕纹啊/都是我给你的爱/都是我历经千劫百难不死的灵魂。”这首诗用了很多意象,比如博物馆、彩陶、柜中的文物等等,用历史的绵延发展类比爱情从初见到相爱到离别的过程。采用的意象复杂,隐射也很多,可以理解为两个人生死契阔、几度轮回的爱情,也可以理解为我们对历史厚重的敬意。再看施光南的歌剧《伤逝》中的爱情二重唱《紫藤花》中:“紫藤花/紫藤花/洁白降紫美如云霞/为了献给心上的人/我把你轻轻采下……/紫藤花/紫藤花/爱情的见证心灵的花/凝聚着多少热泪欢歌/永在我记忆里垂挂。”用紫藤花象征爱情的见证。虽然只用了一个意象,但极其贴切、明确、有层次。

这就是诗歌和歌词意象的区别。歌词的意象不宜过多过于晦涩,应该在简单明了的陈述中表达含蓄的意义,这是歌词被听觉、演唱等因素限制而产生的结果,却也是造成歌词独特魅力的原因,它虽比诗歌少了诗意,但带来更多的普适性。

2 歌词的自身属性

诗歌可以默读或朗诵,而歌词要配合旋律,完成声乐作品,才能达到歌词创作的目的,否则歌词就是诗或者其他的文学形式。歌词是跨界的艺术,它脱胎于诗歌,又与音乐融合,是什么使得歌词既有诗性的美感,又兼具入乐的可能呢?这缘于歌词的自身属性。

2.1 文学性

歌词和文学一样都是以语言为载体来描写形象、抒发感情的艺术,只不过与文学相比较,歌词更注重语音的表现,因此歌词本身就具备了很多文学的特征。从感知过程上看,歌词的创作过程与文学有着相似之处:先由词作者将所见所思化为语言载体,再经由文字的概念唤起歌唱者的内心想象和情感。再从歌词特征与文学特征的交集上来看,最初各个民族的文学形式里都有着神话,神话充满了幻想和理想的特征,最终演变成了文学的浪漫主义精神和诗意的表达。歌词就具有这样的气质,事实上,歌词和浪漫主义文学在诗体风格和意象、象征等特点上就有着交集。

歌词的文学性特点,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第一,歌词发展的历史。从原始歌舞中的不能独立于歌舞的诗,到可以吟唱的《诗经》到以词度曲,以词为主自由吟咏,再到最后的倚声填词,歌词的发展伴随着诗歌的发展。第二,文字是歌词表达的载体。这种文字的表达是经过修饰和组织的,具备了文学的一般因素,如形象性、叙事结构等,很多时候,一首好的歌词本身就是一首诗,比如李敖所作《忘了我是谁》:“不看你的眼/不看你的眉/看了心里都是你/忘了我是谁。”寥寥几句,就用了反复、夸张、借代等修辞手法。第三,歌词与诗的审美交叉。歌词中讲究的诗意充分保留了诗的特点,好的歌词单看是诗、入乐为歌,诗性和诗的美感是不能缺少的。歌词被称为音乐文学的基础,既有入乐的特点,但又包含在文学之内,有着自身的文学性。

歌词是可以入乐的诗,是雅俗共赏的、另有特点的音乐文学形式。它的雅同诗一样隽永深沉,它的俗也是为了一种审美需要而产生,是歌词具备普适性的特征。无论是文学中推崇的雅还是回避的俗,它都兼具一体,这是歌词独特的大俗大雅的文学特质。

2.2 情感性

感情的抒发是歌词的最终目的。歌词的情感性是歌词自身所具备的语调情感特点决定的。毛诗序中所说:“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3]无论是言语表达还是歌咏,都是情动于中的表现。那么为什么唱歌就比言语表达更能递进地表达情感呢?除去旋律音乐美的因素,歌词语调的变化和歌词的语音也是个中原因。在很多有地域色彩的民歌中可以发现,歌词的声调走势对旋律的走向和唱腔有着导向,结合不同的地方方言,表达特殊的风味,使得歌曲的情感更加丰富。比如不同地区的《茉莉花》有的曲折委婉,有的则俏皮明朗。而歌词中的语气词更是表达无穷意味的手段。一个“啊”字或长或短、或气势庞大、或情意缠绵、或雄壮悲愤、或俏皮打趣,这远不是诗歌中能朗诵出来的。这些衬词的应用使得歌词情感性得以释放,有的甚至能奠定歌曲的情绪基调。

歌词最终的情感表达来自于创作者的冲动,在得到歌唱者和欣赏者的几度感知后,将抒情的语言加上音乐对语言的强化发挥到最大的情感效应。一首歌词不管表达的是激情、柔情还是悲情、欢情抑或是脱离自我情绪的崇高之情,情感是它的基本特征之一,也是它的目的之一。

2.3 音乐性

音乐是时间的艺术,也是听觉艺术,歌词同时可以划分于这两个艺术分类中,这说明歌词和音乐有着相似的特点。最早的歌是可以吟唱的诗,歌词的可唱性就是音乐性特征的体现。正如赵元任所说:“诗歌不分化的时候,诗也是吟,歌也是吟,分化后诗就是读的,歌就是唱的。”[4]68歌词的节奏、韵律、结构都是可唱性的因素。

首先,歌词的音乐性可以体现在语调上。歌词的抑扬顿挫、平仄韵脚充分发挥了汉语言的优势,比如歌曲《说聊斋》歌词只用山东话读出,歌曲的曲调就呼之欲出,最后创作出来的《说聊斋》旋律也很贴合山东方言的语调。由此可见,语言会对歌词语调产生作用。歌词的韵脚也是造成歌词音乐性的原因之一,合辙押韵的歌词有着音节美,这种音节之美即便在没有曲调的情况下,都可以表现出来。

其次,音乐的组成要素是音长、音强、音色、音高,歌词中同样有着音乐要素的特点。歌词长短、顿连、句逗的吸气构成歌词的节奏,歌词句式的顿挫再配合音韵的长短、轻重,本身就是一个节奏鲜明的音乐。西方的说唱乐在音乐伴奏或者无音乐伴奏的情况下,利用歌词的长短句加上刻意安排的节奏形式说出歌词。东方也有这样的例子,比如藏民族的《格萨尔王传》就是以说唱形式进行表演。歌词利用语音的音韵和节奏营造出歌词本身的音乐感,这也是歌词作为听觉艺术的特征。

再次,歌词的结构也体现着音乐性。这里的结构可以指歌词的布局是一段体、两段体、三段体还是多段体。这种布局是歌词的形式,也为谱曲的曲式结构奠定了基础,这种结构与音乐的结构有着相似点,如特·波波娃在《音乐的体裁与形式》中所说:“音乐语言与说话的文字的语言在音调方面,在段落的划分方面有共同点。”[4]76歌词的结构还可以指歌词内容本身的叙事方式。叙事方式和时间序列往往有着对应,无论歌词采用的是顺叙、倒叙还是插叙,或者没有貌似零乱的意识碎片,终究都聚合成一个和谐的整体。而在这个过程中,歌词的铺陈和高潮部分放置的地方,本身就是曲式结构的安排。比如《党的女儿》中《万里春色满家园》:“我走,我走”一开始就达到高潮,和结尾的“我走,我走”呼应,表达人物坚定不移的立场和决心。

最后,歌词语言的动感充满了音乐性。音乐在时间中流逝,有着动感的韵律,而看似静止的歌词也充满着流动美。比如歌曲《半个月亮爬上来》:“半个月亮爬上来/依拉拉/爬上来/照着我的姑娘梳妆台/依拉拉/梳妆台/请你把那纱窗快打开……”“爬”、“照”、“打开”等字词,形象地把时间的序列和动感的画面展现出来,整个歌词流畅婉转。当然,这也是歌词是时间艺术的特征之一,它也是以运动的方式将歌词中的每个部分逐一表达出来的。

3 歌词的本体特征

歌词是文学和音乐的集合体,因此具有综合性。歌词从展演的方式看,是时间艺术;但如果从感知的角度看,歌词是想象艺术;当以艺术形态的创作方式为依据时,歌词是表演艺术;作为音乐文学的基础形式,歌词是语言艺术;如果以艺术形式的特性来划分,歌词属于抒情艺术;从歌词表现主观情感来看,歌词是表现艺术;从艺术的审美功能和实用功能的角度来看,歌词又属于美的艺术;从艺术的展示方式来看,歌词还可以属于动态艺术。从这些分类可以看出歌词本体特征的复杂性。

然而认识歌词本体是认识与歌词有关的一切因素的出发点。这里的本体指:“这件东西从何而来,通过什么它是其所是并且如其所是。使某物是什么以及如何是的那个东西,我们称之为某件东西的本质。某件东西的本原乃是这东西的本质之源。”[5]按照这个概念界定歌词本体,即歌词从何而来,通过什么使得歌词是其所是并且如其所是,从而可以思考歌词最终的存在意义,明了歌词的存在方式、存在价值。

作为可以划分到各种艺术门类的歌词,本身就具有复杂性。因此与相近的艺术形式诗歌做对比,再结合歌词可以入乐的本质特点,总结出的歌词的本体特质是相对全面的。由歌词与诗歌的区别,我们总结出歌词具有未完成性、群体性、意象性,这些特点是歌词之所以是歌词而不是诗歌的本体特点;另外歌词本身总结出的文学性、情感性、音乐性,既是歌词作为音乐文学的特点,也是歌词入乐的依据。

歌词本体特征研究有着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其理论意义是歌词隐喻或者其他概念深入研究的前提,而实际意义则反映在最终的声乐表演上,声乐以人声为载体表达音乐,歌词作为声的主要载体不能只是对曲的简单填充,在此过程中,认识到歌词的重要性,并进行严谨的分析,本身就是声乐艺术创作中必不可少的过程,也是声乐演唱准确性和个性化的前提。

[1]李渔.闲情偶寄·窥词管见[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2]胡应麟.诗薮[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3]靳晓莉.论声乐二度创作对声乐文学性内容的阐释[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6.

[4]王大燕.艺术歌曲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

[5]海德格尔.林中路[M].孙周兴,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猜你喜欢
意象诗歌文学
诗歌不除外
抚远意象等
诗词里的意象之美
我们需要文学
意象、形神
“新”“旧”互鉴,诗歌才能复苏并繁荣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诗歌岛·八面来风
我与文学三十年
《活着》的独特意象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