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松华,李海燕,郭志福,赵仙先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A.心内科;B.血管外科,上海 200433)
外训学员内科临床培养模式与质量保证体系探讨
李松华A,李海燕B,郭志福A,赵仙先A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A.心内科;B.血管外科,上海 200433)
近年以来,随着第二军医大学与国外高等院校交流合作的扩大,留学生培训数量大幅增长,结合学校的教学优势,从内科临床培养角度,谈谈建立和完善科学的外训的培养模式和质量评估体系,以保证外训学员的培训质量,也进一步提升学校的高等教育水平。
留学生;临床教学;培养模式;质量控制
自1961年起,第二军医大学作为我军唯一的培养外军医学留学生的机构,50年来为世界五大洲98个国家培训了1,300余名医、药、护理学人才。培养的外军留学生遍布各发展中国家的重要医疗机构,30%的非洲国家军队总院的重要科室主任、名医名家均有第二军医大学进修背景。近年以来,随着学校与国外高等院校交流合作的扩大,外训生培训数量大幅增长,在新的环境和形式下,为了适应文化、人才交流的发展,如何进一步提高外训教学管理水平势在必行。
当前,许多医学高校的专科生、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学管理体系已经形成,教学模式成熟,而留学生的教学管理体制和培养模式尚处于探索阶段[1]。教学管理体制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教学质量评估的准确性与客观性将最终影响到教学效果,这不仅影响到留学生的培养质量,还直接反映了高校的外训教学管理工作水平。我们结合这几年外训临床教学的经验和不足,探讨了留学生内科临床教学模式和教学质量的评估。
教学主体是学员,成功的关键是教员,“名师出高徒”。外训生的临床实践和能力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依据他们的专业发展方向,科室主任负责,遴选2-3名教员成立一个导师组,负责制定和实施外训学员的学习计划和安排,并指定1名外训秘书具体协调安排。在遴选外训教员时要综合考量多个指标,比如教员的业务知识和技能,临床带教水平,能否熟练地应用专业英语进行交流,是否热衷并且有充分的时间保证外训教学工作。这样,组建一个业务能力最强、外语表达的最好、最热心教学的教员团队承担外训教学任务,可以保证临床外训工作高效而有序的运行。
教学大纲是教学的指导性文件,为教学定义了内容和方向,涵盖于教学的全过程,讲义是授课内容的载体,好的教材、讲义和课件对于提高教学效益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在教材和讲义的编写上,首先,可以参考国内外最新的权威教材,根据教学的需要适当增减内容。其次,要做到简明扼要、重点突出。不论是大纲还是教材,作为临床教学指导性文件,编写过程中要突出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涵盖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第三,教材和讲义的内容可以形式多样。可以按学科体系编写,或者按专题自成章节,甚至还可以以案例的形式编写。采取何种形式主要取决于哪种形式的教学效果好。最后,要做好保密工作。教材和讲义应以共性、通用性医学教育内容为主,当然也可以涉及军事医学教育的内容,但应避免涉及我军机密的内容[2]。在制作课件时,采用全英文形式,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学员,给译员留出必要的译文空问,同时要注意图文并茂,尽量图表、动画等多媒体形式说明。
外训学员主要来自第三世界医疗水平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大多数外训生在本国已经接受了医学专科以上的教育,但其基本素质参差不齐,表现在语言交流和业务能力各方面。因此,当外训生进临床学习之前,我们必须与每位外训学员单独交流,了解他们的基本情况,包括之前其受教育程度、当地医疗的开展水平以及他们在我们科室学习时间和发展方向,还可以进行摸底考核,包括理论测试和技能测试。根据这些情况,我们精心选择课程,合理安排课时,切忌照搬照抄内训教学的模式,为其制定适合他们发展的教学目标和实施计划。
与内训学员相比,外训学员临床基础和培养目标不同,并且存在语言和文化的差异,他们无法像内训的实习生、住院医生一样单独管理病人,书写医疗文书及各种操作、手术。外训生的临床教学应采取相对独立的培养模式,需要由外训教员合理安排好外训生的日常学习工作,全程跟进指导、言传身教。依据外训生的基础情况、学习方向,我们为其设立临床小班课单独授课。在科室早交班、教学查房、病例讨论时,我们采用英语为主的双语教学,这样就兼顾了内外训学员。内外训学员一起参加,互相学习,互相促进。我们的内训教学成熟,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可以很好的移植到外训教学。同时也可将外训教学中好的做法借鉴到内训教学中,如一些先进教学理念与方法,以人为本,注重个性发挥,不拘泥于书本,教学形式多样,课堂气氛自由活跃,开放式教学、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案例教学,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等[3]。内外训教学互动,形成“以内训带动外训,外训促进内训”互促双赢局面。
由于每个科室每批外训学员仅为1-2个,为了适应留学生教学特点以及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我们可以开设小班课独立授课形式,并采用更为他们所乐于接受的讨论式、启发性教学模式。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是基于现实世界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它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预习、自学的前提上,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某一内科疾病展开讨论,在探讨中加深理论知识学习,同时将所学理论紧密结合临床病例,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4]。当然,这种教学模式的实现要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基础,要以充足的师资和教学资源为前提[5]。如何提高留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方面要依靠任课教师将相对枯燥的理论讲解变得生动有趣,教员上课时可以借助专业的教具(如心、肺模型)、手势、表情,或制作动画,融趣味性、艺术性于讲课中;另一方面上课时可以跟外训学员互动,提问、讨论,随时掌握外训学员上课的注意力和兴趣点。课后,除了让外训生复习课堂所学的内容,教员还可以布置作业,建议其查阅相关资料,检索相关文献,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消化上课所学的内容。
内科临床实践是训练学员把掌握的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训练科学、缜密的临床思维。中国幅员广阔、人口众多,病种齐全,这为我们的临床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例如,心内科病房有许多先天性心脏病和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几乎每位患者都存在不同类型的心脏杂音,这为心脏的听诊教学提供了最好的临床素材,使教学更生动、形象,更易于开展。教员以每个病例为学习对象,使外训生学会询问病史、查体的方法和技巧,并结合辅助检查,提出该患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诊疗计划,最后书写病历及学习体会。对于临床常用的仪器,如心电图机、除颤器、心电监护仪、呼吸机,应教会外训生如何正确的使用;对于临床常用的技能,如胸穿、腹穿、腰穿等,有机会让他们实践操作。通过临床实践的学习和临床思维的培训,外训学员从学生到医生的转变,使其能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内科学的诊疗从过去传统的单一药物治疗,发展到现在各式各样的介入检查和治疗,如心导管介入手术、气管镜的检查与治疗、消化道内镜的检查与治疗等,这对内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带来全新的理念和方法,使许多内科疾病能得到确诊和根治。外训教学可以让一部分基础较好的外训学员了解和学习内科学新技术、新疗法,甚至教会外训学员,使之掌握这些技术,以此带回国内,造福本国的军民。因此,外训教学要涉及学科发展新动向,教员在保证外训学员掌握了理论知识的前提下,依据他们的基础,有步骤按层次地教会他们一些介入诊疗的新技术,让他们学以致用。但必须很明确,外训学员没有中国的执业医师执照,不能单独介入诊疗操作,必须在外训教员亲自带领下,确保医疗安全前提下,完成一些介入操作。
近年来,由于国家继续教育的政策,各种学术会议以及学习班经常举办,我们应鼓励外训学员参加相关的学术会议和学习班。一方面,这给留学生提供了与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进行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了解本学科前沿信息,有时甚至跨过某一学科的局限,开辟了广阔的临床、科研思路;另一方面,外训生也可将自己撰写的学术论文通过演讲、论文或者壁报等形式,与学术界进行交流,发表自己的学术见解,并接受本领域学术大师的质疑和指教。通过这种训练,留学生的学术水平能得到很大提高,而且,与专家建立的学术关系一直能享用[6]。
如何科学、准确、全面对教学质量评估是外训教学重要的一环,因为它能检验外训的教学效果,目的是改进和完善外训教学。教学质量评估制度的核心工作是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在外训教学过程中,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必须采用与之匹配的多种评估方法,以反映各个阶段的临床训练效果。比如心电图的学习,检测教学效果就体现在心电图的识别水平,采取定期考查心电图读图能力以反应外训生的教学效果。再比如在病房,根据学习的安排,定期采取笔试、口试的方式或者让外训生实施某项临床操作,来检验外训生的学习效果,以此来评估我们的教学效果。不同形式的教学测试不仅能考察每个阶段外训生的学习效果和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更重要的是能督促外训生利用好课余时间,积极、主动学习,同时也检验教员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根据外训生平常的学习表现和每个阶段考核的结果,最终完成该学员学习的量化考察量表,以此来评估我们的教学效果,促进外训教学水平的提高。
在实际操作中,还可以采取教考分离,将组成专家考核组,实行每个阶段培训后考核验收。评估的方法有笔试、技能考核、临床操作,还包括外训学员即将毕业时,与他们座谈或者问卷调查的形式,收集其在这段时间培训过程的收获和感想,对外训教员的评价和对教学质量的满意度,以及对我们以后开展外训教学的意见和建议。通过一套科学、系统的考核方案或标准更有利于促进外训教学的开展,用于今后更大规模、更长远的外训生的规范化培训。
随着经济全球化及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趋势也日益明显,国内外高等院校的交流也日益频繁。外训教学作为高等教育院校的一项重要工作,创建科学、完善的外训临床教学模式和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可以确保外训教学效果,是提高外训教学水平的核心,也是吸引外国留学生、扩大留学生规模的重要因素。反过来,留学生教育水平的提高、优秀留学生人才的引进又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有助于提升高等院校的教科研水平以及国际竞争力[7]。
[1]徐 拯,秦海宏,沈 慧,等.对外军留学生授课的几点感想[J].西北医学教育,2010,18(6):1213 -1215.
[2]李 斌,喻常军,赵 丽.搞好外训教学应把握的几个问题[J].训练与科技,2008,29(6):63-65.
[3]李旭东,刘 毅,赵新光,等.搞好外训教学工作的探索与思考[J].训练与科技,2008,29(3):45-47.
[4]Yiou R,Goodenough D.Apply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to the teaching of anatomy:the example of Harvard Medical School[J].Surg Radiol Anat,2006,28(2):189 - 194.
[5]王红军.本科留学生外科学教学的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2010,18(4):759 -762.
[6]许硕贵,刘 斌.新时期外训教学趋势与改革[J].中国教育教学杂志(高等教育版),2006,12(3):83 -85.
[7]刘 巍,刘春霞.西方国家留学生教育与高等教育国际化[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3):86-89.
2011-11-04
李松华,男,在职博士,主治医师,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心血管内科及内科学教育研究。
李海燕
G642.45
A
1006-2769(2012)01-017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