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 杰,黄 玮
(1.上海体育学院体育教育训练学院,上海 200438;2.上海体育学院竞技体校,上海 200438)
我国职业足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研究
鞠 杰1,黄 玮2
(1.上海体育学院体育教育训练学院,上海 200438;2.上海体育学院竞技体校,上海 200438)
从对足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特征的思考出发,通过分析我国足球运动发展的现状,整理我国足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思路,为我国足球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提出参考性依据。
足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特征
1.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检索和收集与足球运动员体能训练及现代训练理论等相关方面的文献资料,掌握目前足球体能训练的前沿性研究成果。
1.2 专家访谈法
通过和国内高级足球教练员、体能训练专家等专业人士进行访谈,获取权威、客观的认知和见解,以更好地掌握当前我国足球运动员体能训练发展的动态和规律。
1.3 逻辑分析法
运用系统的理论对我国足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进行全面分析,揭示其现状及问题。对相关的资料进行分析,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解析,在此基础上,发掘我国能促进足球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发展的理念和思路。
2.1 对足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特征的认识
现代足球运动的高速发展对体能和体能训练的要求已不是传统常识所理解的程度,现代体能的概念内涵更丰富,外延更宽泛。
足球运动员的体能系统由身体形态、运动机能和身体素质3个方面构成,其中身体素质又划分为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灵敏5个部分,各组成部分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作用。
足球比赛常规时长在90min以上,加上附加赛时间30min以上,从时间特征上看,隶属于长时间运动项目。有研究证明,足球比赛中球员的移动距离或长或短,其中不同距离的移动则分为走动、慢跑、中速跑、冲刺跑、带球跑、后退跑6种基本形式,其平均值约为10 000m左右,从比赛距离上看,应归于长距离比赛项目。根据比赛中运动员表现出不同的参赛强度,但比赛强度大致可分为极限强度、亚极限强度、中等强度和低强度。磷酸元系统供能、糖酵解系统供能和有氧代谢供能都参与其中。从能量系统供应特点看,运动员大部分运动时间和跑动距离是以有氧代谢供能系统为主,磷酸元和糖酵解供能多在短、中距离加速、冲刺,身体对抗、射门等关键性技术动作上虽然不是主要的,但却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对比赛场上的局势产生决定性影响。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低强度有氧代谢为主的体能训练是基础,中高强度无氧为主的磷酸元和糖酵解代谢为主的体能训练是关键。
2.2 我国足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现状
由于种族特点和地理区域差别,中国球员在身体形态上具有一定的特异性。从国家队球员组成来看,球员平均身高同各国球员相比具有明显优势,不仅在亚洲区域球队对抗时,而且在与欧美的一些强队对抗时,都占据一定身高优势,但是一味追求球员高度,高瘦单薄、充实度不足的身体,在与对手对抗过程中明显处于劣势。身高与体重比例不协调,是中国运动员身体形态存在的问题之一,反映了在体能训练过程中任务、目的针对性不强的顽疾。
有氧、无氧混合代谢供能是足球运动员运动技能适应性的表现,其中有氧代谢训练是基础,无氧代谢训练是关键,没有有氧体能训练为基础,无氧体能训练没有根基。在国际大赛上,屡屡出现的后半场或后半程比赛体能储备不足的问题,是制约我国足球运动员继续向前发展、取得成绩突破的重要因素,而加大有氧训练比例,强化无氧训练的力度是提高我国足球运动员身体机能水平的重要因素。
运动素质是运动员体能的外在表现形式,最直接体现运动员体能水平的因素,划分为一般体能和专项体能2类。其中,一般体能训练是专项体能训练的基础,专项体能训练是一般体能训练的升华,强调结合项目特点和规律,有针对性实施体能训练。从国家队参加的国际大赛中,可以看出,处在高强度、快节奏的跑动过程中,即使在对己方有利条件下,也会被对方的身体冲撞失去原有优势,在对球权的争夺上往往处于劣势,说明合理利用身体力量能力欠缺。在比赛快速攻防转换、上前拼抢、回追过程中,我国运动员冲刺跑、高速跑的能力也逊色于亚洲强队,被断球后对方快速反击是中国队失球的主要原因之一,中后场球员速度能力的短板体现较为明显。跑动距离从侧面反映比赛的激烈程度和球员在场上的积极活跃度,在整场比赛活动距离上,我国球员联赛中的跑动距离明显低于国外球员的跑动距离,从运动素质上看,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球员有氧耐力的不足。
2.3 现阶段我国足球体能训练思路
足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要根据足球项目的专项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科学、可行的训练计划,发展同项目适应的供能系统能力,确定足球比赛所需求的训练内容,选择实效的训练方法手段,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水平。
2.3.1根据现代职业足球运动的特点,足球运动员体能年度训练计划可分为准备期体能训练计划、赛季小周期体能训练计划与恢复性体能计划3种不同的训练计划。体能训练计划要根据阶段训练目标、竞技水平以及参赛需要体现出间歇性、持续性、多样性和序列性的特点,各种阶段的训练计划融会贯通,前后照应,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才是体能训练计划的关键。因此,可以把整体一个赛季视为一个体能系统平衡态的涨落过程,“涨落导致有序”。这种秩序就是体能训练过程中体能状态的周期性变化。就整个赛季的体能训练计划安排来看,准备期体能训练的比重、量、强度要明显高于赛季中的安排,起到积累、储备基础体能的作用;而在赛季小周期体能训练中,负荷量与强度的安排因为高密度赛事的影响和损耗要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但并不是忽视或者忽略体能训练的作用,要适量地、恰当地刺激运动员的机体需要,保证运动员赛季中对体能的需求,要做到“赛中有练,练中促赛”的体能训练目的。
2.3.2足球项目的能量代谢系统以6~8s的无氧磷酸元系统供能为主,在跑动中供能系统所占比例大约在16%,供能比例占整个能量代谢系统的40%,主要的运动形式体现在起动、短冲、射门、带球、头球等关键性技术动作上。在比赛中,快速传球、突破、跳起争顶球、铲球、合理冲撞、射门、快速退防,完成这些运动大都在8s以内。优秀的足球运动员在一场激烈的足球比赛中3s以内的冲刺高达200次,主要是靠磷酸原系统提供能量;其次为8s到30min的乳酸供能系统,在跑动中供能系统所占比例为20%,供能比例占整个能量系统的30%,主要的运动形式体现在长距离冲刺与往返快跑等以耐力为主的运动素质上。随着比赛时间延长,运动员机体乳酸堆积,乳酸供能所占比例是呈上升趋势,乳酸供能是运动员持久快速运动的保障。最后是大约24小时的有氧代谢系统,在跑动中供能系统所占比例为64%,供能比例占整个能量系统的30%,主要的运动形式体现在慢跑、抢位、行走、攻防中的中等强度的技术动作上。有氧代谢供能是运动员在场上的绝大数供能形式,而磷酸元和乳酸供能的能力与有氧工作能力密切相关,是两者发展和提高的基础。根据以上的数据分析得知,足球运动对3大供能系统的要求有所侧重,是以有氧代谢供能为基础,乳酸供能为保障,磷酸原供能为主的运动项目。所以在训练中,注重3个能量代谢系统的训练比例,合理安排体能训练计划中各练习内容的比重是首要解决的问题。
2.3.3足球体能训练所选用的训练内容、方法手段要具有专项化的特点,在足球体能训练过程中,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灵敏的训练都应该结合比赛中的实战情况。以足球运动员最基础的跑动为例,对足球比赛中的低中高3种不同强度水平的跑动分析研究表明,中高强度的奔跑对比赛结果影响最大,所以中高强度运动是跑动训练的主旋律。足球运动员根据场上变化莫测的形势,要及时、迅速调整运动姿势、运动方向和运动速度,相应的运动员会向各个方向移动,跑动的距离、速度和方向发生着动态的变化。在体能训练过程中,应从实战角度出发,不能只是一味的重复做固定的、常速的、稳定的跑动练习,而应该将各种跑动练习融合到一起,让运动员根据教练员的意图随时变更跑动的距离、方向、姿势和速度等因素,综合发展、锻炼运动员的跑动能力。符合足球项目技、战术特点的专项化体能训练是足球体能训练的必然选择,在一般体能的基础上,专项体能的功能和作用体现得更为突出、明显。我国足球运动员基础力量素质相较于日、韩两国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但在每次交锋过程中,力量的优势不但没有充分展现出来,反而在对抗中屡屡失利,说明已经具备的力量素质并没有充分转化为专项所需的力量能力,力量训练专项化的训练有待进一步深入提高。
2.3.4不同位置的足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应有所差异,体现个性化的训练特点。根据运动员在球队中的位置角色和功能分工不同,不同位置的运动员的体能特征要满足比赛需求才能在实战中充分发挥。不同位置的球员其跑动强度是不一样的,有氧能力是足球专项的基础,无氧能力则是主要的限制因素,对不同位置球员的体能要求不同,所包涵的要素也不尽相同。前锋位置的运动员在形态方面,表现出身材高大、肌肉壮实的特征;在运动机能方面,要求在具备良好的有氧能力基础上,着重发展无氧代谢供能为关键的能量代谢系统;在运动素质方面,核心运动素质表现为速度、爆发力、灵敏。前卫球员身体形态有所差异,呈现多种发展态势;运动机能方面,有氧、无氧混合代谢,无氧为主,有氧为辅,对心肺功能要求最高;核心运动素质表现为速度耐力、力量耐力、协调性。后卫队员在形态方面,要求身材高大、肌肉强壮;在运动机能方面,以发展有氧代谢能力为基础,突出关键的无氧能力;在运动素质方面,边后卫运动员核心运动素质表现为速度耐力、灵敏、力量,而中后卫运动员核心运动素质表现出弹跳力、最大力量、协调性。守门员在身体形态方面表现为身材高大、臂展长;身体机能方面表现为关键性技术动作的无氧能力为主,有氧代谢能力为辅的特点;在运动素质方面,守门员核心运动素质表现为灵敏、协调、弹跳、力量、柔韧。
专项体能训练是制约我国足球项目快速向前发展的关键节点,通过分析我国足球的整体发展现状,把握我国足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特点,采取有针对性、实效性的体能训练,对提高我国足球运动员专项体能水平有重要的作用。
[ 1 ] 龚波.我国职业足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研究[ J ].体育科学,2005,25(10).
[ 2 ] 赵刚,刘丹,严小虎.足球运动员体能训练过程特征的研究[ J ].体育科学,2006(26).
[ 3 ] 王润平,孙伯乐.论我国职业足球运动员专项体能的训练[ J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09(2).
[ 4 ] 李雷,张绰庵,刘丽萍.足球运动员体能训练分析研究[ J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7(3).
[ 5 ] 耿建华. 现阶段我国足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结构的分析与训练对策[ 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38).
[ 6 ]刘俊一,隋力.我国优秀速度滑冰短距离女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结构特征统计分析[ 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9,24(2):177-180.
[ 7 ] 袁辉明,刘志华.足球运动员的竞技体能结构与训练要素[ J ].浙江体育科学,2006(6).
G843
A
1674-151X(2012)08-023-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2.08.010
投稿日期:2012-05-26
鞠杰(1983 ~),助教。研究方向:专项体能训练理论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