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宝松
(首都体育学院,北京 100088)
国际运动医学委员会制定了标准体能测试的6大内容,包括身体资源调查、运动经历调查、医学检查与测验、生理学测验、体格和身体组织测验和运动能力测验。
德国著名训练学专家Hartman等认为:体能是以人体能量代谢活动为基础,通过神经肌肉系统表现出来的运动能力。从生物化学的观点分析,运动员体能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运动过程中能量的供给、转移和利用的整合能力。港、澳、台地区常用体适能这个概念,钟博光博士所著Keep Fit手册中较为详细地解释了体适能的概念:身体适能简称体适能,包括与健康相关的体适能和竞技相关的体适能两大范畴。
张钜林认为,体能是指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由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和柔韧等基本身体素质与人的基本活动能力2部分构成。田麦久等专家把体能视为运动员先天具有的遗传素质与后天经训练形成的运动员在专项运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机体持续运动的能力。对体能的定义为:运运动员机体的基本运动能力,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构成部分。运动员体能发展水平是由其身体形态、生理机能及运动素质的发展状况所决定的。
2000年出版的体育院校通用教材《运动训练学》中阐明,运动员体能指运动员的基本运动能力,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构成部分,运动员体能发展水平是由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及运动素质的发展状况所决定。3个构成因素中运动素质是体能的外在表现,运动素质训练是竞技体育体能训练中的最重要内容。从狭义上讲,运动员的体能水平主要通过运动素质表现出来。
袁运平认为,体能是指人体通过先天遗传和后天训练获得的在形态结构方面,在功能及其调节方面、物质能量的贮存和转移方面所具有的潜在能力以及与外界环境结合所表现出来的综合运动能力。发展和提高体能的最主要手段是通过运动训练。陈月亮等认为,体能是指人体通过先天遗传和后天训练获得的在身体形态、生理机能和运动素质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具有一定方向性和相对稳定性的一种综合能力,它是竞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于体能概念的探讨,目前在国内外还存在不同意见。在分析总结各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可认为,体能及身体能力主要包括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运动素质,是由先天遗传与后天训练获得,主要是先天遗传获得,后天训练主要开发身体的先天遗传潜能所表现出来的具有一定方向性和相对稳定性的一种综合能力。
在美国,1978年就成立了非盈利性的体能训练和教育机构美国体能协会,会员遍布全球62个国家地区,1985年美国体能协会被命名为体能训练的专业机构,1992年美国又成立了全美篮球体能教练员协会并专著篮球体能相关书籍。1994年美国第一部体能训练的专著《Essentials of Strengt h Training and Conditioning》出版。
同美国一样,德国也是一个很重视体能训练的国家。他们把体能训练作为一个精确精细的系统工程,把体能训练放在重要的位置。同时,体能训练在德国的各具有体育专业的院校里,又被认定为具有专业性、针对性、基础性的学科。因此,体能训练在德国有专业的教育和培训并得到一定的重视,使得该国的体能训练在体育界自成风格并得以迅速发展。
俄罗斯也非常重视体能训练,认为体能训练具有基础性,在实践中应该针对不同的项目采取不同的训练方法,并取得良好的训练效果。
日本防卫厅关于自卫队教育必须重视的事项中也明确提出:基础体能必须放在重要的位置来认识国外体能训练的特点。
从美国以及其他国家专家的来校讲座中分析研究得出,国外体能训练的特点如下。
国外体能训练理论实践的领先性主要表现在:体能训练的研究起步早,对体能训练给予了一定的重视,并且提出了体能训练的新理念新模式。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美国提出了体能训练的新理念、新模式、新体系和新流程。“运动的实质是动作模式”是新理念,“准备活动程序化”是新模式,“功能性训练”是新体系。将运动训练分为一般训练、功能性训练和专项训练3个层次,并按照动作模式进行训练,实现了一般与专项训练的有效衔接。体能训练的新流程,将体能训练划分为渐进的4个阶段,包括健康状况测试、运动能力测评、整合训练和提高、技战术与心理训练等。到目前为止,美国体能训练的4个先进性一直引领世界体育的发展。
国外在体能恢复方面实现了动态化,即采取积极主动的方法来实现体能的恢复,从美国及德国的一些恢复方法中可以得到证实。例如,对刚结束比赛的运动员接着安排骑单车的训练以及对训练结束的运动员进行冷冻或冰水处理等一些方法。这些都体现了国外在体能恢复方面注重恢复的积极主动性。
注重科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长期的体能训练理论的研究探讨中保持理论先进性的同时注重与实践相结合,注重体能训练的实效性和简便性。并结合比赛、训练的实际要求创造出许多简单、实用的训练方法手段,比如一些徒手的跳跃、支撑练习,逐渐脱离以往对笨重器械的依赖,实现了内容操作更简便,练习效果更突出。
经过长期的探索研究,对体能训练理论与实践已经形成了比较规范、系统的体系。根据性别年龄的不同,将体能训练分为男性和女性体能训练、成年和青少年体能训练。建立相对完整的体能训练过程,包括训练前体能的各项测,根据测试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的训练计划和目标,最后进行训练实施。还有完善训练的保障系统,比如运动营养安排,体能恢复,运动损伤的处理,都安排完善到位。
技术动作的规范性关系到体能训练的效果以及运动损伤的发生。美国专家所设计的动作都与运动专项密切结合,这也是美国专家反复强调的一点。其在专项训练中动作的设计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结合专项特征明确训练的发展的部位有针对性地制定训练动作。在训练过程中十分注重技术动作的规范并对其做严格要求,注重体能与技术的共同发展。
目前,国外许多体能训练科学先进的国家,都在研究探索的团队具有得全面性。他不仅包含体能教练,还有许多来自医学、心理学、解剖学、生物力学、生理学等领域的相关专家,共同合作探索。研究团队的全面性保障了其研究成果的科学性。
我国在体能训练方面起步较晚,没有理论与实践的积累也没有形成体系,所以对于体能训练的认识相对落后。随着当今社会科学理论的不断创新发展以及信息时代信息传递的便捷,我国正加强对体能训练的科学认识与研究。
3.2.1 体能训练的迷惑性和盲目性 体能训练的概念在国内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认识。在项目的体能训练理论以及训练实践方面还未能建立相关的体系,在体能训练理论的理解上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在接受国外的体能训练理论与实践经验方面也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国内有些教练在接触和听取了一些国外的体能训练理论与实践经验就大胆的引进使用,没有科学地与我国运动员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从而导致一些不必要的损伤,也影响了体能训练在我国的发展。
3.2.2 体能训练缺乏科学的指导 我国教练员具有丰富的训练经验但是缺乏一定的理论基础,科研人员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而缺乏一定的训练经验。体能训练应该有效地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建立在科学的指导下进行。因此,体能训练专家除了精通运动训练外,还应具备扎实的运动生理、运动生化、运动营养、运动生物力学、运动心理学等竞技运动训练理论基础。他们在训练实践中能够很好地依据这些理论制定训练计划,采用科学方法和手段,促进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提高。
3.2.3 体能训练内容经验性的单一性 由于我国对于体能训练的认识比较晚,所以在体能训练的理论与经验方面都比较缺乏。再加上我国目前大部分教练员在传统的训练教学中都具有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往往正是这些理论与经验束缚了其他思维的发展与理论的创新。
4.1 加强教练员、科研人员的学习能力,注重与国际竞技体育的交流研究,注重自身知识的更新,打破传统经验试训练,注重传统训练经验与现代国际先进训练经验的结合。
4.2 把传统的重视技术训练而轻视体能训练的观念转变为技术训练与体能训练并重。体能的完善是任何技术充分发挥的有力保障。
4.3 把经验数据化。打破传统的现有训练模式,依靠科技数据的支持实现体能训练理论与实践的科学化。
4.4 构建体能训练的科学体系,只有构建科学的体能训练体系才能为体能训练的探索研究提供有力的支撑。
4.5 注重科学训练,打破原有的盲目性。在体能训练中实现有全年大周期训练向多周期转变,实现训练课高标准大强度化,实现赛训结合。
[ 1 ]刘爱杰.耐力性竞速项目专项素质的整合[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1.
[ 2 ]刘庆山.体能训练基本理论与我国高水平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4.
[ 3 ]张钜林.体育词典[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4.
[ 4 ]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
[ 5 ]袁运平.运动员体能与专项体能特征研究[ J ].体育科学,2004,24(9):48-52.
[ 6 ]陈月亮,王旋,赵玉华.体能概念研究综述[ J ].体育科学研究,2009(10).
[ 7 ]刘武.我国田径径赛项目体能训练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06.
[ 8 ]林建棣.关于韩日军校体能训练的考察及思考[ J ].解放军体育学院报,2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