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波 田德林
(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体育系 云南昭通 657000)
教育改革背景下高等体育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重置研究
刘波 田德林
(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体育系 云南昭通 657000)
通过对文献资料阅读和分析,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含义和构成进行了归纳总结,对当前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的人才培养状况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重新构建高等体育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策略。
教育改革 高等体育院校 人才培养模式
新一轮的全球性教育改革正在悄然兴起,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趋势,各国逐渐把教育改革的发展策略从过去的重视发展数量转移到了优先发展教育质量上来。于是,如何提高教育质量是世界各国考虑的首要问题,我国学者王伟廉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质量的首要问题,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是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建国后借鉴的苏联模式,虽历经多年的改革,但是目前的人才培养模式还远未能和我国对体育人才的需求相适应,我们认为必须对高等体育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重置。
我国高校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从前苏联引进的,其目标旨在:“培养在某一专业领域具有精深知识和能力基础的高级专门人才”。遵从这种模式,为我国的建设事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专业人才,但是面临当下飞速变革的国际、国内局势,这种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明显与我国对人才的需求不相适应,于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就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进行了探索。
关于“人才培养模式”的含义,我国学者郑群认为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指导下,以人才培养活动为本体,为实现培养目标所设计的某种标准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我国的另一学者朱晟利也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含义进行了研究,他从“人才培养模式”构成的三个要素(人才培养者、人才培养措施和人才培养对象)对其进行了阐释,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的人才培养思想和理论基础之上建立的一种具有规范性和可操作性的人才培养标准,是具有较为稳定的人才培养框架和活动程序。
关于“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成,郑群认为由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过程、人才培养制度和人才培养评价四部分构成。朱晟利关于“人才培养模式”构成的阐述与郑群相似,认为“人才培养模式”由两部分组成,分别是: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措施,人才培养措施又由人才培养内容、人才培养手段、人才培养制度和人才培养评价组成。
同“人才培养模式”一样,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借鉴了前苏联体育人才培养的模式,“设置专业强调按国民体育人才总体计划对口培养专门人才,以“专才教育”思想制定专业培养目标”。这种模式是“以培养体育运动专业人员和基层教师、教练员为主,从课程的设置到教学内容的安排,都以体育训练为主线,非常有局限性”。
伴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飞速发展,高等体育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几经改革,但是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类问题。
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导致对体育的需求呈现出多层次和多元化的特点,这就要求我们的体育人才的培养必须与之相适应。但是,我国现阶段的体育人才培养观念严重滞后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发展形势,体育人才的培养依然是传统的以专业课程为主导,具有较大的局限性。这就导致在人才培养上只重视学生的专业发展,忽视了综合素质的培养。同时,在这种观念影响下所培养的体育人才不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造成了体育人才就业面较窄、社会适应能力差、后继发展的力量不足、缺乏创新的意识。这些均与21世纪高等教育的改革方向不复,无法适应我国经济社会飞速发展对体育人才的需求。
面对我国民众对体育多元化的需求,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的专业设置也在不断的调整,除了传统的体育教育专业外,许多高等体育院校还不断的增设一些新的体育专业,如:社会体育、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人体科学等。这些专业的设置主要是为了扩大招生规模,存在严重的“跟风”现象,所培养的人才还远远不能适应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需求,尤其是面对日渐繁荣的体育产业的发展更显力不从心。而且,一些专业的培养目标不够明确,我们不妨以社会体育专业为例进行简要的分析,社会体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应该是:培养具有社会体育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能在社会体育领域中从事群众性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咨询指导、经营开发以及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而现实中,社会体育专业的培养是模仿了体育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上与体育教育专业类似,造成了所培养的人既不能适应社会大众的需求,又不能完全胜任体育教学的需求,导致了所培养的人才就业难的局面。
面对轰轰烈烈的高等教育改革的浪潮,我们的体育专业在课程设置上进行了许多改革,但是依然存在不少的问题。表现在:“课程结构中必修课比例过大,选修课特别是跨学科的任选课太少,以及在组织形式上片面强调课堂教学,课程结构显得刚性有余而弹性不足,限制了学生自由选课和自主学习,在课程比例上理论课学习只占40%左右,技术科占60%,导致学生识不开阔,独立性、自主能力不强,社会适应性差”;在课程内容上主要是沿用传统的课程内容,反应体育发展的新理论、新发展和前瞻性的课程较少,而且课程的设置以传统的篮、排、足、田径、武术、体操等课程为主导,忽视了对人才发展十分重要的人文素质类课程。
我国学者葛青和张秋亚认为结构性短缺和失衡主要表现为:“以体育传统专业人才培养饱和或过剩、新兴专业体育人才严重短缺为主要特征的专业结构不合理;以精通多学科知识和交叉学科知识的复合型体育人才严重短缺为主要特征的能力结构不合理;以创造性、开拓型体育人才严重短缺为主要特征的素质结构不合理”。
观念,是人们多种认识活动的集合体,是在人们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具有很强的历史性和阶段局限性,并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对人们的行动和决择产生重要影响。我国高校传统的体育人才培养模式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无可否认曾经为我国的人才培养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面对市场经济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早已过时,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因此必须要转变传统的人才培养观念,建立以市场需要为导向的人才培养观念,建立以适应新形势下我国体育产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我国体育事业的繁荣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构建与现代人才培养理念相匹配的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发展的趋势和我国对人才需求的现状均要求我们所培养的体育人才应具有以下特征:德智体全面发展,知识结构与能力发展并举,科学素质与人文素养兼得,不仅能胜任体育教学、训练和竞赛工作,而且这还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和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并能够从事体育科学研究、体育管理、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复合型体育人才。
高等体育院校的专业设置,必须与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和人们的需求的发展相适应,并根据这些发展进行适时的调整。我们认为在专业设置上应该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并在原有办学体制优点的基础上,把专业的设置与我国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的发展趋势结合,前瞻性地将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触角伸向大众体育与健康、体育产业与经营管理、体育文化与传媒等。
课程是在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指引下设置的,是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体现,要改革高等体育院校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对现有的体育专业课程进行调整。调整课程的设置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为此我们应积极推进体育专业的课程改革,重新构建适应专业要求和社会需求的课程体系,使课程与学科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有机结合起来。不仅要拓宽基础课程,增加人文素质类课程和交叉学科课程,并对各类课程比例进行必要的调整,同时增加选修课程,减少必修课程,另外还有增加实践课比例,实现课程设置的多样化与人才培养规格多样性的和谐统一。
[1]王伟廉.人才培养模式:教育质量的首要问题[J].中国高等教育,2009(8):24.
[2]郑群.关于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与构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187~188.
[3]朱晟利.论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及构成[J].当代教育论坛,2005(3):28~29.
G807.4
A
2095-2813(2012)04(b)-006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