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时代背景下的体育教学与训练①

2012-08-15 00:54:12杨军
当代体育科技 2012年27期
关键词:职业体育过程

杨军

(安顺职业技术学院 贵州安顺 561000)

浅析新时代背景下的体育教学与训练①

杨军

(安顺职业技术学院 贵州安顺 561000)

体育的基本理论知识讲解为体育教学,待熟悉理论知识后,将其运用到练习过程中去,我们称之为体育训练。在新时代的社会背景下,体育教学与训练,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必要的知识、技术、战术,来提高自身的素质、综合能力。教学与训练必须服从于教育,教育最基本目的在于育人,为社会的发展需求培养人才,因此,在体育的教学与训练中要采用富有时代特性的方法。本文根据文献资料与自身经验对体育教学与训练进行探讨,阐述了体育教学与训练的一些内容、目前状态、对策、创新。希望提高对体育教学与训练的认识,为体育教学与训练提供参考。

新时代 体育教学 体育教学改革 体育训练 技术技能

“德、智、体、美、育”这五个方面是教育的基础,也是中心,教育事业的开展以此为中心,无论是从教育发展、教育改革、教育前景来看都是重点。必须也只有做到这五个方面共同发展才能满足与提高学生的身心发展,“德、智、体、美、育”这五个方面看似没有什么联系,但是其在教育方面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无论是缺少了哪一方面,都不能很好的培养出一个具有综合素质的学生,对于学生来讲也会是一种遗憾。

体育的教学与训练是统一的,也是有区别的。统一在于目的统一:育人、培养人才为目的;区别在于教学与训练之间的具体任务与方法不同。教学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技能、战术等,训练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技能、战术等身体水平。下文就对其进行详细探究。

1 职业学校体育改革

1.1 职业学校学生特点分析

总体来说,职业学校学生的整体情况比较差,主要表现在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众多学生都喜欢以自我为中心,没有良好的自制力,学习兴趣缺乏等等,出现了一系列的难教、难管的现象,个别学生甚至出现了违法乱纪的情况,给日常的教学带来了极大的困恼。但是,职业学校大部分学生都比较喜欢运动,喜欢体育,喜欢表现自身能力,参与到体育行业中去,大部分的学生都会有自身崇拜的明星,喜欢的运动,并且十分希望得到关于这方面的体育内容正确指导。

针对职业学校学生的基本特点,我们在日常的教学与训练指导过程中必须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以科学性与实用性为原则,实效性为基础,建立起一种能够突出职业学校学生的身心特点与教育特点的体育教学模式。将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出来,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与训练环境。

1.2 职业学校体育教学与训练基本现状

职业学校目前的体育教学与训练方面受传统体育教学与训练内容的影响,一直采取封闭式的教学与训练方法,教学内容单一,没有创新;训练项目虽然多,但是不精,这些都已经渐渐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传统的体育教学纲要、内容、方法、组织形式等各个方面都不能满足现状新课标的要求,不能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目前我国的职业学校体育教学大多还是以专业竞技项目与应试教育为主,内容大部分都不切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主要内容太过于强调自身的身体素质练习,严重缺乏教学与训练的灵活性与趣味性,忽视了学生的主要兴趣、体育习惯、体育能力等各方面的能力培养,同目前的素质教育发展要求趋势明显不适应。目前职业学校体育教学与训练出现大量的学生采用各种理由推脱课程,甚至逃课的现象,即使是学生身在课堂上,但是心早已不在课堂上,在日常的训练过程中,学生也是心不在焉,对于训练的项目只是做做样子,走走过场而已。为此,我们应该在日常的教学与训练过程中进行改革,对教学方法与训练模式做出一些新的探讨。

1.3 关于职业学校体育教学与训练的一些改革与思考

首先,突出体育保健与相应的卫生知识,新课改要求改变学生的指导思想,将传统的体育教学课程思想变更为“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其次,在日常的理论知识教学基础上让学生明白懂得健康的意义,了解生长发育、运动的营养来源,增加膳食搭配的理解,发展生理功能的营养物质理解,以便在运动训练后及时补充相应的能量与营养,使学生的身心同步发展。再次,注重形体与社交礼仪训练。职业学校的学生在职业学校经过职业技能的培训与指导后,大部分的学生都会从事服务行业的工作,其基本的形体礼仪问题是用人单位的考核内容之一,为此,职业学校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开设有关形体与礼仪的课程,塑造学生的形体,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起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再者,需要对职业学校的学生心理健康进行辅导。职业学校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转折时期,随着生活习惯与社会经历逐渐向着社会化转变,其自我意识、人际交往、社会成长等方面都会产生疑惑,为此,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来开设有关心理健康的课程,对这些方面进行辅导,让职业学校的学生走出校门,不再疑惑,不再迷茫。

2 新时代背景下的体育教学

职业学校的学生主要都是由于学习成绩不好,想快速在社会上找到自身的位置才进入职业学校的,因此,职业学校的体育教学必须更加注意方法。体育的教学方法在体育教学理论中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但是依然是一个让人迷惑的问题,目前就对于教学方法的选用都存在很大的争议性质。体育教学方法的不清晰性质严重影响了体育教学事业的发展,如何教学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的:懂体育、会体育、爱体育,是众多老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2.1 重视语言的作用,创造情景引人入境

语言是老师与学生沟通的桥梁与纽带,它可以分为口头语言、肢体语言两个方面。职业学校的学生因为文化基础差,很多老师讲述的内容,学生都难以理解,因此,在课堂的开始老师就运用良好的语言氛围对学生进行引导:抑扬顿挫的语调、生动简明扼要的语句对学生提出本节课的内容大纲与目标,在合理的运用肢体语言对学生的注意力进行引导;利用口头语言与肢体语言来开设情景,将情景导入到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职业学校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此达到深入教学的目的。

2.2 选用合理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体育课程设置方面,千篇一律,老师教的没有活力,学生学的没有兴趣,学生上课睡觉、聊天、做自己的事情,如何改变如此氛围。在体育课程设置方面,要根据职业学生的兴趣爱好来开设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老师在教学内容上必须科学地安排教材内容,在教材施教过程中采用富有竞争性、趣味性、能动性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选用大多数学生崇拜的明星相关信息进行教学,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或让学生来充当老师的角色,让其讲述该明星的一些体育方面内容,扩充学生视野,带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言语能力,也可以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加入激人奋进的音乐或者是一些明星的教学视频,以此来丰富课堂气氛,达到良好教学的目的。

2.3 教学方法创新,不断突破

创新是一种学习的过程,是建立在大量知识积累的基础之上的,教学方法的创新必须从实际出发,下面以篮球为例:我国的篮球明星姚明、易建联都是很多学生崇拜的对象,国外的乔丹、科比等等也都是深受学生喜爱的篮球运动员,因此,很多学生对于篮球课有很高的兴趣,对于篮球也有自己的见解。在常规的课程教学中老师无非是讲述一些篮球的基本动作、篮球的技巧、规则等等,但是却忽略了一些篮球的基本内容,比如篮球需要良好的弹跳力、灵活的步伐等等,学生只知道将所学的内容牢牢记住,却不知道如何才能更好的提高篮球基本的技术。比如弹跳力可以通过跳绳、跳台阶等方式来提高,步伐可以通过训练、结合一些舞蹈步伐等方式来提高。大胆的进行鼓励与引导学生自己探寻有关方面的信息,教师再学生探寻的过程中给以适当的帮助与引导,让学生开拓自己的思维,从而养成创新的好习惯。

3 新时代背景下的体育训练

体育训练是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最直接的方法,职业学校的学生主要时间都是在训练场上度过的,训练的过程是单一的、枯燥的、乏味的,许多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怨声载道,偷工减料。根本达不到训练的目的,也影响了体育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下面对如何做好职业学校学生体育训练做出简单阐述。

3.1 重视准备活动,做好训练前准备部分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在训练的过程中,因为训练强度大、动作不标准而出现身体损害的事例不胜枚举,因此,在训练前必须做好训练的准备工作。

准备工作分为心里准备工作与训练准备工作。心里准备工作需要老师将接下来的训练内容进行详细的讲解,包括训练内容的名称、目的、方法、注意事项等等,让学生在训练前有一个心里准备,不会因为是第一次接受训练便显得手足无措。训练准备工作指的是让人的机体通过一系列的运动来摆脱正常状态下的机体惰性,在训练的过程中机体达到高效率的生理状态。在准备活动的过程中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增加运动强度,可以通过慢跑的方式来逐渐达到准备活动的目的。

3.2 在训练过程中融入游戏的训练方法

每一个人都会对新事物阐述兴趣,长期以来的死板训练方法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为此,在训练中适当加入一些游戏训练,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比如在长跑这一项训练过程中,我们通常都是采用分组团体跑、追逐跑、数字跑等等志趣性游戏,这些游戏不但可以分散训练人员对于训练的疲乏程度,还可以激起其表现欲望,团队合作精神,激发其潜能。团队跑必须为固定组员,不能随意调换组,培养成员的团队荣誉感,设定一定的奖惩措施来提高团队的积极性,团队比赛过程中因为有众多组员在关注,比赛人员都不想因为自己而给团队比赛成绩带来负面影响,因此都会拿出自己的全部实力来比赛,不但可以在比赛中取得较好的成绩,还能起到很好的训练效果。

3.3 合理安排有限的时间,做好训练工作

很多学生都认为训练的时间长且多,但是对于老师而言,时间是短暂的、缺乏的,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训练的目的,是众多老师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合理的安排有限的时间来做好训练工作是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之一,学生在有限的场地、有限的器材等条件的限制下,难以充分的得到训练,这时候就需要老师主动带队的去利用这现有的场地器材,因地制宜的做好训练工作,将学生进行分组训练,比如一组学生进行跑跳训练,一组学生进行跳高训练,一组学生进行投掷、球类训练,让学生在有限的场地内得到充分的训练,当一组学生训练完毕之后可以与另外一组学生交换训练,让场地与器材得到充分地利用。

3.4 优先示范、合理纠错

讲解与示范是训练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讲解是老师将基本的技能、方法、须知、注意事项等讲述于学生听;示范是老师将正确的动作、训练的技巧等当面做给学生来看,学生会对此项训练一目了然,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先示范后讲解,也可以先讲解再示范,或者是一边讲解一边示范。在讲解与示范完毕之后,学生可以开始做一些基本的尝试,在这时候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第一时间发现学生的错误动作,并给以纠正,可以再次对该动作进行示范,也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示范,让学生做分解性动作,以此来巩固与提高。

4 新时代背景下的体育教学与训练

新时代要求职业学校进行素质教学、素质训练,就目前的形势来看,职业学校的体育教学与训练要求适应社会的发展与体育事业的发展需要,在教学与训练的过程中就必须克服传统封闭办学的种种弊端,实现教育体系与体育体系的充分结合,通过教学与训练的相互融合、相互渗透,整合长期以来形成的恶劣风气与环境。

体育教学与训练之间是有差别的,也是相互联系的,我们只有将两种牢牢的结合起来,才能更好的服务于学生的综合水平提高,下面分析几种结合的方法。

4.1 将教学中的优良手段加入到训练之中,将训练中的高效方法融入到教学之中

大家都知道,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课改中融入了很多教学方法:多媒体应用、情境教学、情景教学、游戏教学、开放性教学等等方法,这些方法都在课堂教学中取得了良好地成果,因此,在枯燥单一的训练过程中也可以适当的加入一些此类方法,做到融汇贯通,取得良好成效。

训练的目的是为了是训练人员的技术、技能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准,其难度与艰辛度可想而知。同时,在训练中使用的各种方法必须是科学地、合理地、高效地,如此,我们可以将一些训练中的方法加入到教学过程中,比如:重复训练法,让学生们不断的练习、重复,熟能生巧,收放自如。两者之间的方法与技巧相互利用、相互调整,最终做到互补。

4.2 将教学过程融入到训练过程中,将一些训练项目引入教学过程中

体育教学的目的并不是训练,训练的目并不是单一的提高身体素质,两者之间的结合为了提升训练人员的综合素质,综合素质的发展才是社会所需,人才的培养标准,因此,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加入一些训练的项目,比如:心肺功能的训练,肌肉的训练,力量的使用方法等等,教学过程中应该思考如何进行这些项目的训练,以及训练的度如何等等。

假如训练就是训练,教学就是教学,那么职业学校的学生们根本无法通过学习与训练来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自身的发展将会得到严重的影响。教学内容与训练内容完全不相符合,或者是只有教学内容没有相应的训练项目,或者是没有教学内容只有训练,如此下来,每一个训练人员都会丧失积极性与主动性。因此,必须使体育训练增加多样性与科学性,并且很好的与教学相融合,在教学的过程中加入训练内容,让学生对训练内容产生兴趣;在训练的过程中加入教学内容,让训练人员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得到充分的休息,两者之间做到完美的融合。

4.3 训练四阶段

①学习,粗略掌握动作阶段;②练习,掌握动作要领阶段;③训练,改善、提高动作阶段;④升华,巩固与动作自如阶段。

5 新时代背景下职业学校的体育教学与训练的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所在,一个人没有创新思维就会止步不前,最终脱离社会,脱离需求。体育教学与训练也是如此,从社会的发展需要高身体素质人才我们就可以明显的看出,体育教育在各个方面都在进行着改革与发展。职业学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必须通过教学与训练相互结合,从现阶段的情况来看,教学与训练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还需要不断的融入新的方法来激活职业学校学生的激情与热情。

教学的目的在于“传道、授业、解惑”,在教学的过程中加入一些辅助性的教学设备,教学方法,能够更好的达到教学的目的,让学生能够简单明晰的将知识吸收、消化,但是,假如只有这些内容的创新,那是不够的,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教育业需求,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带着思考的思维去教授,在教授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总结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创新出新的教学方法。

训练的目的在于熟悉技巧,提升素质。在训练的过程中,老式的训练方法与训练过程已经不能快速、高效的提高训练人员的技巧与素质。并且,职业学校的训练的场地与器材都十分有限,为此,我们必须找到更好的方法来进行训练,达到训练的目的,因地制宜的利用校内的器材,合理的安排训练人员进行训练。比如:篮球弹跳力训练可以采用跳绳训练、楼梯训练,长跑训练中可以加入游戏训练方法,当然,这些方法只是一小部分,更多的方法需要大家共同探寻。

6 结语

体育的教学与训练在职业院校的成立时就贯穿于教学教育的始终,但是很多教学方法跟训练方法都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合理性,不能将一些体育人才更好地培养出来。日益发展的体育事业与社会经济已经为体育的教学与训练提出了新的要求与目标,我们在日常的教学与训练过程中必须尝试新的方法与新的手段来提高教学的效果与训练的目的。

职业学校的体育教学与训练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团体,学生的文化基础差,长时间训练对训练失去激情与热情。因此,做好职业学校的体育教学与训练是十分迫切的。职业学校的体育教学与训练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在实际的教学与训练过程中我们要充分的将二者的优势表现出来,将教学中的有益方法融入到训练中,将训练中的可行手段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教学与训练工作,都必须从实际出发,灵活的运用,以此来更好的做好新时代背景下的体育教学与训练工作。

[1]潘小杰.初中体育室内课教学浅探[J].学周刊:B,2011(8):119~119.

[2]杨鹏飞,翟廷立,刘安清.等.加强体育院校学科建设与"教学、训练、科研"三结合[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4,28(4):10~13.

[3]周礼军.浅析高中体育教学的训练措施[J].科海故事博览:科教新,2011(11):24~24.

[4]白跃世,朱军.西安体育学院“教学、科研、训练三结合”办学模式的探索与思考[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1,28(5):609~611.

[5]张波.普通高校体育代表队训练与正常教学的关系研究[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5(3):106~108.

[6]谭卓乐.浅析体育教学与训练[J].科技信息,2012(12):297~298.

[7]孙泉.体育课教学的几点方法[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5):277.

[8]郝桂花.浅谈体育教学中的田径训练工作[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2(3):137~137.

[9]贺忠.浅谈"暗示"在体育教学与训练中的影响力[J].消费导刊,2011(7):158,155.

[10]刘连部.浅谈体育高考专项之乒乓球教学训练的思路[J].学园:教育科研,2011(24):130~130.

[11]孙先宝.刍议体育教学与训练[J].新校园(中旬版),2010(5):86.

[12]李尚胥.利用集中的优势整合教学与训练均衡体育资源[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2,32(1):115~118.

[13]宋乃奎.体育教学与训练[J].大观周刊,2012(11):267~267.

[14]彭梅.浅析高中体育教学与训练[J].体育时空,2011(12):79.

[15]刘俊一,隋力.我国优秀速度滑冰短距离女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结构特征统计分析[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9,24(2):177~180.

G807.0

A

2095-2813(2012)09(c)-0040-03

杨军(1965,4-),男,汉族,工作单位:贵州省安顺职业技术学院,职称:副教授,学历:大学本科,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

猜你喜欢
职业体育过程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金桥(2021年8期)2021-08-23 01:06:44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11-25 00:50:04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职业写作
文苑(2018年20期)2018-11-09 01:36:00
我爱的职业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Coco薇(2015年12期)2015-12-10 03:54:58
圆满的过程
商业评论(2014年11期)2015-02-28 04:3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