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明
(天津体育学院武术系,天津 300381)
我国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综述
李永明
(天津体育学院武术系,天津 300381)
衡量一个高校办学质量、专业发展以及学科的完善程度,本科人才培养状况是一个重要指标。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2000年以来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就业前景和社会需求以及培养模式创新改革等方面的研究文献进行综述和分析,认为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培养目标要与社会需求对接,课程设置既要体现学校特色又要兼顾就业需要。
武术 民族传统体育 课程设置 人才培养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1999年开始以单招的形式招生,专业发展十多年来,大多数高校仍然以武术专业为主,好多专业体育院校还是以武术系命名,而不是民族传统体育系。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从成立初就只招收武术套路和武术散打两个专业方向的生源,本来开展薄弱的传统养生和民间体育两个专业方向,就更弱了。2011年教育部在新一轮的本科专业目录修订中把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改为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毋庸置疑,武术是民族传统体育的典型代表,要把武术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发展。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各个方面都对武术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飞速的社会发展和就业压力,武术专业的培养目标、人才模式、培养层次、就业需求等问题是否适应当今社会的需求和发展,这此问题都值得思考。本研究通过中国知网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和“武术人才”,1999年以来有603篇相关论文,其中核心类期刊论文140篇,通过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检索到69篇,通过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检索到16篇。
1998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介绍》中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培养目标作了如下规定:“本专业培养具备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训练、科研基本知识与技能的,能从事武术、传统体育养生及民族民间体育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在以后教学计划制定中,众多体育院校以此为蓝本制定本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目标对于高等学校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毕业生的适应性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刘树军、郭志禹[1]在《民族传统体育(本科)专业方向的设置及其目标体系的理论建构》一文中最早对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培养目标进行了研究。指出专业方向培养目标的主要内容一般包括三个方面:要将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人,要将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层次规格的人,要将受教育者培养成为具有什么素质标准的人。这三个方面共同决定了专业方向培养目标的质的规定性,它反映教育既重视社会价值,又重视人的个性充分、完善发展,并突出社会对“应用型复合人才”的需求培养。
马学智,朱瑞琪[2]等认为,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培养目标体现和表达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共同点:充分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即对人才的培养必须具有“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素质战略要求,学生具有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训练和科研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能够从事武术、传统养生及民族民间这三方面体育培养,同时要把大学生培养成能够胜任不同层次的民族传统体育的人才。
于翠兰[3]在《关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建设的再研究》一文中对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进行探讨。从当代多元化的社会需求和民族传统体育自身发展的需要来看,培养高水平的专门人才同样重要。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在确定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同时,也应该把培养高水平民族传统体育专门人才的任务考虑进去。
武冬[4]认为,根据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结合实际情况,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对社会需求的符合。首先,而对国家提出“弘扬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要求。其次,本专业在原基础上,认为应该增加在“安保系统、娱乐演艺和国际文化传播等领域从事安全保卫、表演编排、文化传播等”工作。
徐伟军,李蕾等[5]认为,高等院校专业培养目标的制定必须以社会需求为基础,主动适应市场经济和体育改革的需要,为社会发展服务。应制定如下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备民族传统体育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等方而的知识以及应用这此知识的能力,能在运动队、学校及社会体育领域中,从事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训练、健身指份管理和科研上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综上所述,人才培养的目标和人才培养的规格,应以社会需求为依据。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出社会所需的高素质人才,因此首先就要做好目标定位和设计,培养目标精确化将决定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人才培养的方向和就业的成败。
目前,武术专业培养模式不能适应国家体育强国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所需复合型人才。人才培养模式比较单一,交叉结构人才发展非常缓慢,国际化人才、复合型人才更是处于紧缺状态。各体育院校学校对“招生”、“教学培养”、“就业”,等方面的工作正在改革摸索中,对于新的武术专业培养模式正在探讨之中。因此,对我国目前体育院系武术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相关研究进行分析讨论意义很大。
吕旭涛,洪浩[6]认为,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招生采用的是单招模式,报考的学生主要来自武术学校、体育运动学校和普通高中。由于受师资力量、办学条件、学生基础等因素的制约,学生的文化课成绩与普通高中生相比相对较差。而来自普通高中的学生,多数是文化课学习没有希望,而中途转学武术,专业训练时间相对较短。刘轶蔡仲林[19]研究认为,入学生源不理想,长期以来,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招生考试内容由运动专项能力测试和文化课考试共同组成,不论运动能力如何,对文化课考试分数的要求普遍较低。由此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人学生源的文化素质偏低,对深厚的民族传统文化难以理解。
郑旭旭、高楚兰[7],认为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专业类课程设置不够合理,内容单薄,与培养目标要求相距较大。李朝旭、朱家勇[8]指出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是拓展专业口径和厚基础均不应以牺牲“专项训练”的课时量为代价;本专业的基础课和其他专业的基础课“打通”,导致学生被动适应,影响其专业和个性发展。吕旭涛,洪浩[6]认为,专业课仍然以武术课程为主体,内容单一、专业师资力量对课程开设、人才培养规格和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现在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以武术课程为主体而进行了开设,而传统体育养生、民族民间体育专业的课程严重不足,这对民族民间体育的发展、课程改革、复合式人才的培养极为不利。
张明廷,李印东等[9]研究认为,全国众多体育院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方向课程几乎占据了77%。这严重偏离了目前加强基础淡化专业的方向,尤其受竞技体育的影响太大,通识教育严重缺乏,更像是职业教育。汤立许,饶英[10]研究认为,课程学时分配要趋于合理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加强实践课,开设辅修课。增加选修课,选修课所占总学时的比例要高,前沿的跨学科地、复合型的、学生需要的课程一定要多开。刘轶蔡仲林[19]研究认为,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办学特色与学校传统优势不明显,办学规模庞大,整体布局不均,培养目标与规格不明确,专业教育质量缺乏统一的评价标准等。樊兵[18]在《论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一文中认为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设置不够科学,现在课程设置方面存在的问题如下:第一,术科项目偏少。第二,理论知识陈旧。第三,时间安排欠妥。第四,选修门类偏少。
汤立许,饶英[10]认为,我们的实践课学时太少,实习时间太短了,学生对实践能力的把握比较欠缺,因此,实习课的时间要延长。马学智[2]认为体育院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实践环节的设置状况调查显示,在实践环节这项特殊的课程编制上,课程设置数量、所占比例、课程内容上,各院校的差异不大。
吕旭涛,洪浩[6]认为一是现行的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按照竞技武术的模式来培养,忽视了武术对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价值;二是民族传统体育丰富多彩的运动内容在专业技术教学上主要表现为套路与散打;三是仅注重对技术动作的表象化学习,忽视了对文化内涵的讲授;四是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虽属非师范专业,但各院校基木上是按照体育教育的模式来培养。倪依克[11]认为,目前,我国各高校民族传统体育学的发展呈现“各自为政”现状,各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人才资源缺少统一的调配,各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设置不规范,忽视了整个学科的发展和每个学校合理规划,淡忘了民族传统体育本身所孕育出来的文化内涵、文化职能、民族心态和民族精神等方面的培养与教育。
邓永明,姜玉泽[12],通过调查研究认为当今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具有明显的方向性特征:首先是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通用性(多学科知识);第一是人才素质的“全面性”;第三是知识能力的“实用性”(与实际相结合);最后是应用知识的“创新性”(创新能力)。人才需求的规格是“专才”加“通才”的复合型人才。武俊昊[13]运用问卷调查法对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社会需求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培养人才的就业范围与社会需求存在一定矛盾,学校应根据社会需求现状制定专业人才培养的数量与方向。马学智,朱瑞琪[2]研究认为,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就业去向主要分布在:公安、公司、中小学、机关、高校、体委、武警、解放军。马永通[14]研究认为武术馆校、中小学、健身指导、企业公司安保对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的需求最大。十年来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从事各级教练员工作的约占20%,大中小学教师约占27%,公安、武警行业约占22%,其他的就有很多的不确定性。
总之,在招生要拓宽渠道和改革招生制度,保证生源质量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在课程设置上,要保证核心课程,拓宽选修课程,强化实践课程,在知识、技能、素质和能力上全面培养,培养目标和规格必须和社会需求保持一致。
李朝旭,李旺华[8]研究认为,人才培养,质量是生命,特色是关键。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全方位、多角度的,这就要求培养出的人才必须有特色。人才特色取决于其知识结构,而知识结构与课程设置密切相关,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才特色是课程特色的反映张明廷,李印东等[9]研究认为,目前许多全国重点院校都推行“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方针,培养基础扎实、知识全面,具有良好的人文修养和科学精神、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掌握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训练、科研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实际上作能力较强:从事民族传统体育以及相关领域教学训练、管理、社会健身咨询与指份以及安全机构等,承担弘扬和传播民族体育文化精神的“一专多能”的高素质人才。
邓永明,姜玉泽[12]研究认为,寻求与社会相结合培养人才的切合点,拟定培养计划,确定专业培养方向,使培养人才的整个过程“多元化”。不同的学校应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培养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专业人才,体现出自己的办学特色,树立与众不同的品牌形象。杨卓[15]研究认为,为进步拓宽专业培养路径,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根据社会对民族传统体育的不同需求设置了相应的限选方向,包括:武术训练方向、实用武术方向、体育师资方向、传统体育养生方向、民族民间体育方向、体育英语方向。罗春霞等[16]指出,新时期武术专业方向人才培养应注重从思想道德素质、创新素质、人文素质、专业素质4个方面整体提高。姜玉泽、高丽[17]从分析民族传统体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入手,深入探讨了民族传统体育创新人才培养的意义以及方法途径。吕旭涛,洪浩[6]研究认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应以需求为导向,在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之下细化出武术教育、武术艺术、武术文秘和国际武术等专业方向。刘轶,蔡仲林[19]的研究认为,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发展应加强武术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依据区域特点,加强特色课程及教材建设,适当控制办学点与招生规模,逐步完善专业评价体系,积极对外交流,在可持续发展中迈入世界高等院校讲坛。
综上所述,所谓人才培养模式就是教育者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为受教育者设计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一结构的方式。传统的“专才型”模式,已不能适应目前的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要求,必须加以改革。我们应吸收通才模式和专才模式中的合理成分,选择在宽口径基础上构建具备综合素质的复合式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目前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毕业去向凸现了就业渠道多元化,在培养目标上应作相应的调整,课程设置和培养模式上要整合相关学科资源,创新新的学科专业,同时也要从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体现本校特色和提高教学质量出发是未来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教育发展的趋势。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人才培养必须与高教改革和社会发展一体化。改革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人才培养模式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必须在新型教学观念的指导下,根据当前社会对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人才需求的预测,构建以知识——素质——能力为特征的“综合素质教育”的复合式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1]刘树军,郭志禹.民族传统体育(本科)专业方向的设置及其目标体系的理论建构[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0(3).
[2]马学智,朱瑞琪,陈俊梅等.我国部分体育院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状况的调查分析 [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10):1396-1398.
[3]于翠兰.关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建设的再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227-229.
[4]武 冬.对北京体育大学武术专业本科教学计划的思考——以现行套路方向教学计划为例 [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9):1240-1244.
[5]徐伟军,李 蕾,李英奎.对高等体育院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的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3):364-366.
[6]吕旭涛,洪 浩.全球化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生存与发展[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9):78-80.
[7]郑旭旭,高楚兰.改进我院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专业类(术科)课程的思考[J].体育科学研究,2001(9):37-40.
[8]李朝旭,李旺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设置与专业建设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4(2):66-69.
[9]张明廷,李印东等.民族传统体育学培养目标及课程设置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6):808-811.
[10]汤立许,饶 英.新形势下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现状与建议[J].体育科研,2008(2):90-92.
[11]倪依克.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J].体育科学,2004(11):54-61.
[12]邓永明,姜玉泽等.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发展方向[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9(1):91-94.
[13]武俊昊.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社会需求现状的调查分析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体育科学研究,2005(3):34-37.
[14]马永通.从社会需求状况分析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课程改革[J].贵州体育科技,2009(3).
[15]杨 卓.高校武术专业课程设置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11(4):71-73.
[16]罗春霞,韩晓燕等.体育院校武术专业现状调查及改革设想[J].浙江体育学,2003(2):43-45.
[17]姜玉泽,高 丽.论民族传统体育教育与创新人才的培养[J].搏击·武术科学,2005(4).
[18]樊 兵.论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J].搏击·武术科学,2005(12):66-68.
[19]刘 轶,蔡仲林.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办学历程及发展路径[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1(5):73-76.
The Survey of China's Wushu and Traditional Sports(undergraduate)Professional Talents Cultivation Research
Li Yongming
(Wushu Department of Tianjin Unversity of Sports,Tianjin 300381)
To measure a college education's quality,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improving discipline;training status of the undergraduate is an important indicator.The paper reviews and analyzes the objective,curriculum problems,employment prospects,social needs,innovative models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professional talents cultivation of the major of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s since 2000 from the point of research literature through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and logical analysis.The study finds that the object of professional training in Wushu and traditional sports majors havematched objectives with the social needs;and the curriculum can not only reflect teaching characteristics but also take the employment needs into account.
Wushu traditional sports curriculum professionals
G85
A
1004—5643(2012)02—0006—03
李永明(1977~),男,讲师。研究方向:武术文化与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