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坷的人生之路 执著的写作生涯——评伊丽莎白·乔利的文学创作

2012-08-15 00:42张戈平牡丹江师范学院应用英语学院黑龙江牡丹江157011
名作欣赏 2012年17期
关键词:文学创作投稿澳大利亚

⊙张戈平[牡丹江师范学院应用英语学院, 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1]

作 者:张戈平,牡丹江师范学院应用英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文学。

伊丽莎白·乔利(1923—2007)是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澳大利亚著名女作家。她在53岁时才出版第一部作品,被黄源深先生誉为“大器晚成的作家”①。尽管成名较晚,但作品数量之多、质量之高令世人称奇,受到评论界和读者的广泛关注。1980年以来,她几乎每年都有一部新作品问世,一生共出版了22部作品。其中15部小说,4本短篇小说集,3部文集。她的小说《井》获得了澳大利亚文学最高奖迈尔斯·富兰克林奖。乔利取得这么辉煌的成就,是与她独特的生活经历分不开的。她的生活经历充满坎坷,文学创作之路也充满无数挫折。乔利是克服了常人难以逾越的无数困难之后才达到了成功的顶峰。因此,研究她坎坷的文学创作之路,可以为当代作家和读者提供借鉴和启迪。

一、坎坷的生活

伊丽莎白·乔利的坎坷人生从童年就开始了。1923年,她出生在英国伯明翰,母亲玛格丽特是奥地利人,由于母亲的外国人身份,乔利和妹妹的童年生活并不幸福。因为在邻居的眼中,“乔利一家是敌人的代表。因此对这家人实行排斥和孤立”②。她们在邻居中没有玩伴,在学校因为讲德语而受到同学的排挤。她和妹妹上学后不久,“父亲就让她们退学,在家里接受家庭教师的教育”③。她们只能在自己家里玩玩具娃娃、编故事。乔利的母亲幼年丧母,之后父亲两次再婚,继母对她虐待,导致乔利的母亲特别憎恨其他女人,特别是家中的女人,这种憎恨影响了她对自己两个女儿的态度。因此乔利姐妹的童年是在缺乏母爱中度过的。在11岁时,由于经常与母亲发生冲突,乔利被送到离家75英里远的一所教友派寄宿制学校学习。

写作成为乔利应对坎坷生活的手段。由于不习惯和寄宿学校的同学一起生活,乔利想家之情无以抒发,她就用写故事的方式来医治想家的痛苦。乔利说:“想家的痛苦必须得以某种方式医治。我写故事,主要是写关于兔子的故事,这些兔子非常像我认识的人,我派他们回家去找我妹妹。晚上我把编好的故事在宿舍里讲。我为自己编织了一幅令人渴望的舒适家庭的生活图画,这实际上并不存在,但在思想上,让人感到安慰。”④寄宿学校的生活使乔利过早地体验了精神上的流亡和痛苦。

二战期间的护士生涯进一步增加了乔利生活的坎坷。她回忆说:“从很小的时候开始,我就想当医生,但从学校刚毕业的学生是不能行医的。”⑤所以她选择当实习护士。当时二战刚刚爆发,乔利对战争一无所知,却突然整天面对残肢断臂、痛苦呻吟的伤员。一个同来的女孩无法忍受,不久就离开了,但是乔利留下来了。

乔利的恋爱、婚姻生活也充满坎坷。根据乔利的好友爱迪·威莫的回忆:“乔利在1939到1949年之间的生活相当艰难,令人难以想象。到底有多艰难,只有几个人知道,但他们出于对乔利的保护,不愿说出来。”⑥现在,乔利去世后,乔利那段坎坷痛苦的生活逐渐被友人们的回忆和传记作者研究乔利的日记而一点点披露出来。1945年10月乔利因怀孕被迫辞去医院的工作,1946年4月乔利和列奥纳德的第一个孩子萨拉出生,而一直到1952年11月乔利与列奥纳德才正式结婚。在未婚先孕到正式结婚的七年中,乔利在别人家里当保姆维持自己和女儿的生活。可以想象,在战时什么都实行供给制的时代,她经历了怎样的痛苦人生。

童年时缺少母爱,在寄宿制学校度过缺少关怀友爱的青少年时期,二战期间当护士的坎坷生活,七年未婚妈妈生活的忍辱负重,这一切都为乔利的生活打上了深深的印记——坎坷。

二、执著的文学创作生涯

乔利对文学创作的热爱萌芽于青少年时期,在寄宿制学校时她尝试着创作;当护士期间,她记下所见所闻,积累着素材。与列奥纳德的相爱也是始于对文学的共同热爱。乔利说:“我丈夫是我的导师。当我遇见列奥纳德的时候,他不断借给我书和唱片。他是我的老师。”⑦在列奥纳德的指导和帮助下,乔利的创作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1959年,36岁的乔利随丈夫移民澳大利亚。除了必要的衣物和书籍,乔利带了她创作的维拉三部曲《我父亲的月亮》《幽闭烦躁症》和《乔治一家的妻子》的手稿和一些短篇小说手稿来到了澳大利亚。不远万里,不辞辛苦地带着大量手稿的行为明白无误地显示出乔利执著追求自己挚爱的文学创作事业的决心。

“乔利在澳大利亚的四十年的生涯可以清楚地分为两个阶段:最初的二十年左右,她作为短篇小说家和广播剧作家慢慢地找到她进入出版界的路。在这之后的又一个二十年,她成为具有全国声誉和国际声誉的澳大利亚著名小说家。”⑧实际上,乔利四十年的文学创作生涯中的前二十年充满了挫折与痛苦,但执著的精神帮助乔利度过了这漫长而艰难岁月。

在澳大利亚,乔利的一切活动都以文学创作为中心,执著之情,不言而喻。来到澳大利亚后,乔利从事过各种工作,包括护士、家政、药品推销等。后来有人问她,做这些工作是否是为了积累创作素材,她回答说:“这有点让我苦恼,因为我一直在写作,而工作挣的钱是为了支付邮费和打印手稿的费用。尽管无意之中所有这些工作确实滋养了我的写作。”⑨乔利坚持创作,因为她认为这是与生俱来的。“从孩提时起我就开始了写作,我一辈子都在写作。但我始终都没把写作当成职业,我现在也没有把它当成职业。”⑩为了有足够的时间写作,作为家庭主妇,她把家里的事情安排得井井有条。乔利回忆说:“我过去常常写作到很晚,但在最近的两年尝试着在早上四点半或五点钟起床,以便在做家务之前有一段可以的属于自己的时间。……实际上我是根据前一天早上做的笔记进行写作的。”⑪从这里可以看出:执著的文学创作是她生活的中心,是乔利生命的存在形式。

面对无数次的退稿,乔利从不言放弃。众所周知,关于乔利的最浪漫的悲剧是:乔利花费多年心血创作的作品经常被以最残酷的方式拒绝。“在60年代中期和70年代早期,她把各种版本的《乔治一家的妻子》《银鬃马》《斯科比先生的谜语》《克莱蒙特大街的报纸》寄到了澳大利亚和英国的13家出版社。例如,她把各种版本的《银鬃马》寄给了8家出版社,《斯科比先生的谜语》和《克莱蒙特大街的报纸》分别寄给了7家出版社。”⑫但不幸的是,乔利的投稿遭到不断的拒绝。在不止一次的采访中,她回忆说,在那段时间里,她遭到了39次退稿。乔利的短篇小说《希尔达的婚礼》的出版历史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十年多的时间里,这个短篇小说的长的或短的版本被投稿到麦克米兰的夏日故事和冬日故事,投稿到1965年墨尔本节日竞赛,投稿到 Argosy,投稿给出版商 A.P.Watt、Walter King和Nelson,投稿到1968年海岸到海岸文学选集和西澳大利亚的另一个文学选集,投稿给伦敦杂志,投稿给1968年《妇女周刊》短篇小说竞赛,八年后投稿给《妇女周刊》这个杂志本身,投稿给澳大利亚文学期刊Tabloid Story和Pol(两次),投稿给海外的文学期刊Listener,Nova和纽约客,投稿给1970年和1971年Moomba节日竞赛,投稿给墨尔本澳大利亚作家奖竞赛,1977年Alan Marshall Award竞赛,投稿给澳大利亚广播公司,之后又投了一次。直到1976年1月澳大利亚广播公司才播出了这篇短篇小说。”⑬经过如此多次的投稿,《希尔达的婚礼》也没有被出版。这篇短篇小说最终是在1983年被放入在短篇小说集《灯影中的女人》中才得以出版。一篇短篇小说反复修改、投稿24次最终获得成功的经历,再次明白无误地表明乔利永不言弃、执著于文学创作的决心。

三、迟来的成功

多年努力之后,乔利终于迎来了她的成功。1980年《银鬃马》成为乔利第一部出版的小说。之后,《克莱蒙特大街的报纸》于1981年出版。1983年出版的《斯科比先生的谜语》获得澳大利亚年度图书大奖,这标志着乔利作为作家获得了真正意义上的成功。从此乔利开始不断收获自己迟来的成功。《皮博迪小姐的遗产》1983年出版,《可爱的婴儿》和《牛奶和蜂蜜》1984年出版。1986年出版的《井》获得澳大利亚文学最高奖——迈尔斯·富兰克林奖,这是乔利文学创作的最高峰。之后,乔利几乎一年一部地出版高质量的小说作品:1988年《代理母亲》,1989年《我父亲的月亮》,1990《幽闭烦躁症》,1993年《乔治一家的妻子》,1995《果园盗贼》,1997年《情歌》,1999年《善解人意的配偶》,2001年《天真的绅士》。

乔利在澳大利亚文学界获得的最高奖是1986年的迈尔斯·富兰克林奖,最后一次获奖是《善解人意的配偶》2000年获得TDK澳大利亚有声读物图书奖。乔利大多数的作品都获过奖,有的还不止一次,如三次获奖的有《斯科比先生的谜语》《我父亲的月亮》和《乔治一家的妻子》,两次获奖的有《代理母亲》和《井》。据不完全统计,乔利作品总共获奖32次。这不能不说是对乔利文学创作的认可,是乔利作为成功作家的标志。

由于乔利在文学创作上的杰出成就,她被聘任为科廷大学文学教授,教授文学创作;她培养的学生中最出色的是蒂姆·温顿,他的长篇小说《烟云缭绕的街道》在1992年获得迈尔斯·富兰克林奖,这是乔利作为作家教授的独一无二的成功——帮助培养了澳大利亚年轻一代的作家走向成功。由于乔利对澳大利亚文学的贡献,1985年到1987年,她被选为澳大利亚作家协会主席,被授予澳大利亚荣誉勋章(1988),她被授予三所大学的荣誉博士学位。乔利还经常为全国性的报纸写评论,经常受邀参加全国和地方的文学节日、学术会议和工作坊,经常成为新闻报道和媒体采访的主角。

2001年《天真的绅士》出版后,因为健康原因乔利停止了她执著一生的文学创作。2007年2月13日在西澳大利亚珀斯市,乔利与世长辞,享年84岁。澳大利亚广播公司在2月20日首先发布了乔利去世的消息,称其是“澳大利亚最受欢迎的作家之一和国家财富”。

作为澳大利亚女作家的乔利,不仅在澳洲本土获得了成功和无数的荣誉,而且其影响力超越了澳大利亚国界:英国的《泰晤士报》为乔利逝世发的讣告中称其为“澳大利亚最受珍视的女小说家,是继朱迪丝·赖特之后被研究的最多的作家”⑭。据不完全统计,到2010年,在澳大利亚、美国、意大利、法国、奥地利、中国等国家共有28篇博士、硕士论文以乔利的作品为研究主题。在国外,从1977年到2010年共有300多篇学术文章或著作研究乔利的作品;著作方面,在国外1991年Delys Bird等编辑出版了Elizabeth Jolley:New Critical Essays;1993 年 Paul Salzman 出 版 专 著Helplessly Tangled in Female Arms and Legs:Elizabeth Jolley’s Fictions研究乔利的小说。1995年 Sandra McCowan出版了Reading and Writing Elizabeth Jolley:Contemporary Approaches。目前,国内有9个乔利研究者,共发表了18篇研究乔利的学术论文,两部专著。2007年,梁中贤教授出版了专著《解读伊丽莎白·乔利小说的符号意义》。黄源深教授指出“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这恐怕是乔利身后第一部评析乔利作品的论著”⑮。2009年,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了梁中贤教授的专著《边缘与中心之间》(英文),这是我国国内第一部乔利研究领域的英文专著,是乔利小说研究领域的里程碑。

美国《纽约时报》在乔利去世后发表文章,详细介绍了乔利的生平和创作,称乔利是“澳大利亚的哥特式作家”⑯,风格独特,并把乔利与美国作家奥康纳、爱伦·坡相提并论。不难看出,乔利在文学创作上的成功和艺术成就,已经可以与英语文学世界中的巨匠们相媲美。乔利的成功虽然来得晚了些,但却是伟大的成功。

四、结语

乔利的坎坷生活磨炼了她的意志,乔利对文学创作的执著建立在她的坚强意志的基础上,体现了她对生活、对人类的热爱。执著的文学创作使乔利获得了成功。乔利出生时默默无闻,移民到澳洲时也只是普通的家庭主妇,去世时却有英、美、澳主流媒体报道,从中可以看出乔利作为成功的作家,影响已经超越了澳大利亚国界,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和世界声誉的著名作家。这反映了乔利作品中所蕴含的社会人文价值对世界、对人类有巨大的贡献。

从普通的澳大利亚家庭主妇成长为国际著名作家,伊丽莎白·乔利的成功之路是曲折而漫长的,执著的精神让她获得了最后的成功。从她的坚定执著、百折不挠的文学创作旅程中,我们难道不能悟出些什么吗?中国的乔利研究已经开始,并不断走向深入。希望笔者的这篇文章能引起更多读者对乔利作品的关注,也为乔利研究在中国的深入尽一份力。

①黄源深.澳大利亚文学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5.

②梁中贤.伊丽莎白·乔利身份观解读 [J].北方论丛,2007(1).

③梁中贤.澳洲巨星陨落 人性光芒不灭[J].西华大学学报,2007(6).

④⑧⑫⑬Milech,Barbara.Becoming Elizabeth Jolley,Australian Literature and the Public Sphere[C].Refereed Proceedings of the 1998 ASAL Conference,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Australian Literature[ASAL]Conference.Eds.Alison Bartlett,Robert Dixon and Christopher Lee.Toowoomba,Qld.:ASAL-University of Queensland,1999.

⑤⑦⑨⑩Moodie,Ann-Maree.Local Heroes[M].Brisbane:Prentice Hall Australia Pty Ltd,1998.

⑥http://austlit.blogspot.com/2007/03/remembering-elizabethjolley.html

⑪Chryssides,Helen.A Life in the Day of Elizabeth Jolley[J].The Australian Magazine,19-20 August 1989.

⑭www.timesonline.co.uk/tol/comment/obituaries/article 1624015.ece

⑮梁中贤.解读伊丽莎白·乔利小说的符号意义[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7.

⑯www.nytimes.com/2007/04/11/books/11jolley.html

猜你喜欢
文学创作投稿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学校的“失败课”
投稿选登
欢迎投稿
读友“读友杯”全国少年儿童文学创作大赛之短篇文学创作比赛征文启事
读友“读友杯”全国少年儿童文学创作大赛之短篇文学创作比赛征文启事
聚力文学创作 服务武功大局
曹文轩的文学创作作品
澳大利亚:和书来一场盲约
参与讨论或投稿
参与讨论或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