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 丹[长江大学艺术学院, 湖北 荆州 434000]
弗雷德里克·肖邦,是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波兰最伟大的作曲家。肖邦的钢琴作品在体裁、旋律、和声、音乐内涵等方面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体裁多样、内容丰富、感情朴实。创作手法在继承古典主义创作手法的基础上大胆进行创新对作品进行特殊处理。作品涉及的体裁有:钢琴协奏曲、奏鸣曲、叙事曲、谐谑曲、前奏曲、练习曲、马祖卡、波兰舞曲、即兴曲等,其中谐谑曲是最具代表性的体裁之一。肖邦将谐谑曲用做独立的器乐曲,在结构上进行了扩大和延展。他一生共创作了四首谐谑曲,以创新的体裁、庞大的气势和深刻的内容,赋予谐谑曲以新的艺术特点。李斯特认为肖邦的练习曲和谐谑曲最能说明他自己阴郁的一面,他说:“他的多数练习曲和谐谑曲,都在表明激烈的愤怒及绝望的情绪,时而会有辛辣的讽刺,顽固的自尊。他的音乐所具有的阴郁的侧面,并不像他那优美的诗一般的曲调那样被人理解,也引不起人们的注意。肖邦个人的性格也因此成为他被人们误解的最大原因。肖邦为人亲切,彬彬有礼,才貌双全,内向恬静,经常会表现出快乐的样子来。”舒曼曾称赞肖邦的音乐是“隐藏在花丛中的一尊大炮”,它向全世界庄严地宣告:“波兰不会灭亡。”
肖邦《b小调谐谑曲》的构思和初稿产生于1831年,这是肖邦得知华沙起义后创作的一首作品。华沙起义的消息使当时身处异乡的肖邦热血沸腾,同时,也为自己不能亲自参与到这场战争中而感到郁闷和沮丧。正是在这种不可抑制的爱国热情和对家乡亲人深情怀念的心境下,产生了富有悲情色彩的《b小调谐谑曲》。这首谐谑曲是肖邦四首谐谑曲中的第一首,也是肖邦音乐创作的一个重大转折,是肖邦音乐从华沙时期的华丽风格走向成熟风格的转折点。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这首作品的悲剧色彩进行了分析:
谐谑曲又称诙谐曲,一种三拍子器乐曲。其主要特点是速度轻快,节奏活跃而明确,常出现突发的强弱对比,带有舞曲性与戏剧性的特征。谐谑曲常用出其不意的转调和强弱对比,突如其来地反复主题或引进新的主题,突然地结束一个段落或结束全曲等手法,造成一种幽默和诙谐的效果。古典主义时期谐谑曲开始取代宫廷风格的小步舞曲,常在交响曲等套曲中作为第三乐章出现。海顿的弦乐四重奏中的有些乐章,实际上已经具有了谐谑曲的性质。在贝多芬早期的钢琴奏鸣曲和交响曲中,谐谑曲成为其中一个固定的乐章。贝多芬不仅丰富了谐谑曲的表现力,而且使谐谑曲更加富有戏剧性。与传统的谐谑曲相比,在性质上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从肖邦开始,谐谑曲被用做独立的器乐曲,肖邦将这种体裁发展成脱离套曲的一种独立的乐曲形式,在贝多芬的基础上向前迈了一大步。他的这首《b小调谐谑曲》音乐形象对比鲜明,结构庞大,段落间的对比更强烈,更为重要的是肖邦赋予了这种音乐形式以新的特色——悲剧色彩。《b小调谐谑曲》在结构上保持了谐谑曲原有的一些特点,如三拍子的节拍、惯用的ABA三部曲式等。但这首谐谑曲已不同于以往的谐谑曲体裁,不再限于诙谐、幽默而是包含了深刻而复杂的思想内容,超越了谐谑曲这种体裁原有的“谐谑”意义,充满了戏剧和悲剧性的声音。
肖邦音乐的内涵是丰富且多元化的,他的钢琴作品反映了肖邦一生复杂的情感体验,从华沙时期到祖国命运的危机、社会环境的变迁以及个人感情挫折的经历等,肖邦音乐中体现出的“悲情”并不是单纯的无奈和悲哀,而是充满了矛盾的情感和宣泄。《b小调谐谑曲》中肖邦通过音乐中强大的情感张力来表达心中对祖国的热爱,宣泄身处异乡不能亲自参与到保卫祖国的战斗中的苦闷情绪。这种对立的、矛盾的情感张力在这首b小调谐谑曲中主要体现在:
1.结构的安排《b小调谐谑曲》中肖邦采用的仍是传统的谐谑曲的ABA的三部曲式。不同的是在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从而使这个传统的结构出现了新的格局。引子部分由一个强有力的ff的不协和下属七和弦开始。第一部分主题核心是一个向上冲击的音调,使音乐充满了紧张、严峻的气氛。从六十九小节开始是一个动荡不安的过渡性的转调段落,把前面主题的部分做充分的发展,然后导向主题的反复。肖邦运用主题的多次反复来表现环绕在自己心头的思绪,即对祖国悲惨命运的忧虑。第二部分是明朗、宁静的旋律,和前后部分的激昂忧虑形成鲜明的对比和反差,调性由小调变为大调,体裁也由谐谑曲暂时变成了摇篮曲。在这个部分肖邦还以波兰古老的民间曲调,一首波兰的圣诞歌曲为素材,发展出一段明朗安静的旋律,使人想起圣诞节与家人团聚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家乡亲人和友人的思念,对往日幸福安宁生活的怀念。这种强烈的对比和反差,展现了肖邦的内心世界,也深刻体现出音乐中具有的悲剧性的内涵。
2.速度与力量的支撑《b小调谐谑曲》中这种内在的情感张力,综合了多种音乐构成因素。除了对结构的安排造成巨大的反差外,起关键作用的还有音乐的飞速进行和强大的力量支撑。这两点在第一和第三部分的音乐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引子部分两个强有力的不协和和弦后,紧接着是飞奔疾驰的第一主题。这个主题带着狂烈的热情在回旋,共十六小节的上行冲击音型显示出不可阻挡的力量,使音乐充满了愤懑、激昂的情绪。第二主题仍以向上冲击音型为核心,音响由弱逐渐增强以更大更强的力度向上推进。音乐的第二部分虽然与第一部分有着强烈的反差,但是在由第二部分向第一部分过渡时作者运用了意味深长的手法来表现。第二部分主题第三次出现时,是个不完整的主题,当这个不完整主题隐隐约约持续进行时,引子部分那个强烈的ff不协和的下属和弦打断了这个旋律,此时那个微弱的主题还以pp的声音持续着。接着又被一个强有力的属七和弦打断,微弱的主题仍然在继续。最后音乐来到第三部分。肖邦用旋律的中断和段落的消失这种手法来处理这个过渡,表现了从美好的回忆被无情地带到残酷的现实中来的这种悲切的心情。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的再现。最后,在尾声中,用一个不协和和弦以尖锐强烈的fff最强音响连续反复了八次,双手八度的半音阶飞速向上冲击,音乐在fff的强大力量中结束。整首乐曲速度与力量的结合产生了令人震撼的情感冲击,充满了“悲情”的宣泄,表达了作者心系祖国的命运以及不能亲自参与到保卫祖国的战斗中的苦闷和激昂的悲切心情。
3.旋律语言 旋律通常是肖邦音乐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肖邦的旋律语言是他的音乐中富有个性化的特点之一。肖邦的音乐旋律十分优美,但他从不忽视作品中每个声部的安排。作品中的低声部、中声部和伴奏音型的写作都很细腻,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旋律线条。在整个乐曲的中部,虽然没有第一和第三部分那样激昂和惊心动魄,但是肖邦用他个性化的旋律语言表达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也表达了身处异乡的他不能回到祖国亲自参与斗争的无奈,体现了作者心中的那份悲情。中间部分肖邦采用了一首波兰民歌,名为《睡吧,圣婴》的摇篮曲为音乐素材,这是一首古老的圣诞歌曲。
整首作品达到悲情的顶峰处应该是尾声的处理了,这是肖邦一种成熟的创作理念。整首作品的尾声是速度与力量的冲击,扣人心弦、惊心动魄、激昂愤懑的情绪达到了极点。尾声的开始处,有着这样的标记:“Risoluto e sempre piu animato”,意思是保持越来越激昂的演奏。尾声中两次冲击向上,两次跌下来,造成巨大的起伏。在第一次跌下来前,左手的下属七和弦强有力的连续敲击了四次,连续四小节的重复,音乐下跌。继而又以fff的最强力度连续八次反复敲击一个不协和和弦,音响尖锐而强烈,使音乐一直处于挣扎搏斗的情绪中。最后乐曲在如暴风雨般的半音阶冲击和强大的fff和弦中结束。虽然尾声只有五十六小节,但是却带来了令人震撼的情感冲击,激昂和愤懑到达了顶峰,表达了肖邦内心激昂的呐喊。肖邦这种对尾声的处理,在此后的作品中也很常见,这样惊心动魄的尾声创作已经是一种成熟的创作理念。
肖邦的这首《b小调谐谑曲》庞大的结构,多种音乐形象的对比,已经失去“谐谑”原有的意义,而是将其发展成为独立的器乐体裁,为谐谑曲的发展掀开了新的篇章。这首作品也是肖邦创作向成熟期过渡的一个标志,音乐的情感表现率真、激昂,悲剧性在作品里表现得淋漓尽致。这种新的审美观念是肖邦对浪漫主义音乐的一个重要贡献,他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独特的音乐风格,开辟了钢琴音乐新的境界。
[1]李斯特.李斯特论肖邦[M].张泽民等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78.
[2]A·索洛甫磋夫.肖邦的创作[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60.
[3]于润洋.悲情肖邦[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
[4]李承远.论肖邦《b小调谐谑曲》的演奏特点[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2).
[5]李伟.肖邦《b小调谐谑曲》的音乐分析与演奏提示[J].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9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