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宗教的时空中穿梭:陶冬冬作品解析

2012-08-15 00:42北京
名作欣赏 2012年4期
关键词:哲理事物世界

/ 北京_王 宁

品味旅美艺术家陶冬冬的作品是一次独特的心灵体验。受其个性及宗教信仰的影响,陶冬冬的作品色彩绚烂美丽,内在深邃而富于哲理,手法宏伟、精致,情绪激荡,震撼心灵。在其近作《水的世界》中,内涵与艺术手法的结合几近完美。陶冬冬的艺术是一种无国界的语言,因爱的力量而产生,以美的力量给予乱世中人们的灵魂以启示。

艺术家长达二十年的旅美生活对他的艺术风格的形成影响深刻。美国文化会刻意地弱化痛苦和灾难,趋向积极光明。他们信仰上帝基督,害怕恶魔撒旦,崇尚英雄。在如此的文化背景之下,陶冬冬认识到用艺术去表达痛苦的记忆是无法让观众产生共鸣的。但真正造就陶冬冬独特的色彩绚丽,层次复杂却内在韵律协调,内涵深邃却又天堂般祥和宁静的画风的最主要原因还是宗教对其内心的影响,还是对大爱与美的力量的信仰。这也是为什么在他的作品中有很多的佛陀形象的原因。

2006年,陶冬冬意识到其艺术创作正处于突破的前夕,回归自己的文化土壤的时机已成熟。中国正处于一个新的文艺复兴浪潮中,带着多年的思考与创作积累,参与其中本身就是很有意义的挑战。他意识到,离开中国多年并不是问题,地域同样不是问题,差异的存在正是进步的起跑线。到2008年,陶冬冬的艺术风格成熟起来,将富于哲理与智慧的“水”引入自己的画中。从哲学的角度讲,水本身代表的是智慧和高尚。“心如水,念如波,性如佛;水波如琉璃之洁净,则佛现;心念纯净,佛性自然现前。心念污浊,佛性必然隐晦。禅中净,净中禅,禅净不二。”孔子也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道德经》第八章说:最好的行为典范就像水一样,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其相争,又处于众人不愿意涉足的低下之处,故而接近于道。

“水的世界”是陶冬冬自2008年至今创作的一个作品系列。作为视觉艺术,这一系列创意独特而复杂,从视觉剖析过程到内在意义,都充满哲理。陶冬冬相信世界上事物的存在性,然而,任何一位艺术家可能都会有这种感触:我们的感知——不论是眼睛看到的,还是心里感受到的——总是处于不断的变化当中。陶冬冬的水中世界看起来就像是浸没在浅水池中的图片。这些东西方人物——尤其是佛陀,以及耶稣和玛丽、毛泽东,甚至是迈克尔·杰克逊,波提切利笔下的维纳斯或沃霍尔笔下的玛丽莲,永乐宫的玉女或维也纳嗣女——都好像贴附了水膜似的呈现在我们面前,微微泛动的波纹下,作品中人物的形象也变得若即若离。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凝视几秒钟才能够分辨出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但是熟悉了陶冬冬制定的“规则”之后,就会发现这个“游戏”是多么的有趣。无法立即识别出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这是陶冬冬和观众开了一个玩笑,或者,更可以说是我们的大脑同我们开了一个玩笑。

作品所展示的形象可以说都是在我们现代人意识中备受崇拜或爱戴的人,当然这些形象本身并不一定属于现代。而且,我们每个人对各个形象的感觉也存在很大的差异。确实也是如此,某些人极其讨厌的人可能是另一些人的偶像,一个人的救世主可能是另一个人的恶魔,一个人的信仰可能是另一个人轻蔑的事物,甚至某些人认为的艺术作品在另外一些人看来完全就是视觉垃圾。然而,这些主题也只是人类在某个时间段内的形象,他们影响并改变着他们或者我们的世界,或者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他们或者我们世界的改变,而他们之所以存在于我们的意识当中,则完全是因为其被赋予的重要意义:他们在自己的生命中所展现的美丽或者优雅,权力或者智慧。这就是陶冬冬在自己的作品中制定的“淹溺”规则——只有找到作品主题的意义,我们才能拯救被“淹溺”的视觉。

无法“存活”的是这些主题的清晰度。它们保留了对我们的坚持,无奈却被水层包围,轻轻的骚动就会让其“面目全非”,也使得我们无法辨清它们真正的本性。但实际上,对于它们的本性,我们也是全然不知的。古老的神话被传讲了数千年。而现代的形象经过想象和放大,你甚至会产生这样的感觉——“认识”别人比想象自己更容易。在这个充满名人效应的时代里,如果真的人人都有机会成为十五分钟的名人,那么可以百世流芳的肯定是类似于神灵的人物,因为他们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我们真的可以在神灵的影像中看到我们自己吗?陶冬冬的作品真的道出了我们自恋的冲动吗?可能原本活灵活现的人们在水的映射下变得毫无生机。那么除了水下的映像,在镜子中看到的自己就会使我们愉悦吗?我们真的喜欢快乐、美丽的或者是强大的自己吗?如果这只是一种愿望,我想我们完全可以这样想象自己;而那些可以做到的人,终究也会接纳我们,反过来,或许我们还可以在他们身上发现自己。

但是在某种意义上,这只不过是镜像或者影像而已。陶冬冬的水中世界左右了我们的视觉,甚至是我们的思维,他在这一系列的作品中提出了西方绘画中的基本论题:绘画可以作为一面镜子或者一扇窗户吗?一面放大自我(感觉)的镜子,或者一扇折射爱慕对象的窗户?陶冬冬利用“清晰度”回应了这个问题——应当将事物放置于清晰度稍差的环境里,但这指的并不是他的写实主义风格,而是我们欣赏的方式,我们欣赏他的作品的方式。陶冬冬的油画就像是幽灵:所见并非所实。我们的眼睛告诉我们这些事物的存在性,之后我们的大脑又会告诉我们这些事物分别是什么。当然,这些事物的确是存在的,这只不过是颜料所产生的一种效果。但是我们识别出这些形象只是一瞬间的反应(几乎是一瞬间),我们会联想到这些形象的相关知识,会牵扯到我们的感觉,甚至是所有与之相关的信息。这时,陶冬冬的作品可能就会在我们的脑海中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所有与之相关的事实和感觉,在我们的想象视野中浮动。不论陶冬冬怎样运用水影的效果模糊这些形象,最后他们又会变得无比的真实,甚至比我们的日常经历还要真实。这就是我们的愚昧——抑或是,自欺欺人。绘画只不过是实现这个目的的一种方式,但陶冬冬作品的这个目的变得如此清晰。

“水的世界”的成功并未使陶冬冬停止继续寻求一种永恒的艺术语言,深远地感动并影响人的灵魂。他有很多的创作意念要去实现, 也会继续探索新的艺术风格。我们期待陶冬冬创作出更多宏伟、美丽、精致并哲理深邃的作品。

猜你喜欢
哲理事物世界
美好的事物
另一种事物(组诗)
我爱你和世界一样大
彩世界
奇妙有趣的数世界
哲理漫画
漫画哲理
世界上所有的幸福都是自找的
漫画哲理
哲理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