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博物馆展览工作中如何“读书”

2012-08-15 00:49王辉
博览群书 2012年4期
关键词:学术史著作学者

○王辉

从某种意义上讲,欲了解一个地方的历史和现实,可以从参观该地方的博物馆开始。因为一座博物馆就是一部物化的文明发展史,我们可以通过文物与历史对话,穿过时空,俯瞰其发展过程中的风雨沧桑。

2008年1月,中宣部、财政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通知》,要求全国各级文化文物部门管理的公共博物馆、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部实行免费开放。自此之后,各地博物馆陆续免费开放,参观人数迅速增加。

在这种情况下,必然要求博物馆展览的规模不断扩大,内容更新加快,质量逐步提升,对博物馆工作人员也提出更高的要求。作为一名从事博物馆展览工作的人,我对此感受甚深。那么,博物馆工作人员如何提升自己策展、布展的素养和水平呢?以我的体会来说,在这个知识爆炸、信息铺天盖地的“网络帝国”年代里,读书作为提升自己素养和水平的一条“传统渠道”,在工作中仍然是不可或缺的。而且对于做这种知识密集、文化底蕴深厚的工作的人来说,读书作为一种学习态度、一种工作态度、一种生活态度,应该永远不会过时。

如何找书

在实际工作中,承接的展览是五花八门的,有时可能与自己原先专业领域相去甚远。在这种情形下,怎样设计、编写科学而合理的展览大纲和图录内容?就以我个人而言,我原先研究方向为秦汉史,但进入博物馆后参与的第一个展览则是关于清代的《小莽苍苍斋捐清代学者法书展》。实事求是地说,我对清代学术史不太熟悉。这样,摆在我面前的首要问题,就是要尽快熟悉清代学术史这一领域。要想迅速了解这一领域,最便捷的途径就是找这一领域最权威的书籍来阅读。关于清代学术史的研究著作,浩如烟海。如何才能找到自己需要且适合自己阅读的书呢?

依我的经验,找书可有三种途径:一、搜集关于这一领域的学术史回顾。一般来说,学术史回顾会体现此领域的研究发展脉络,揭示最新的研究成果,可以说,学术史回顾是了解此领域的一种最直接、最有效方式。只有在了解该领域发展脉络并吸收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我们设计展览内容和编写展览图录时才会做到“有的放矢”。二、向这一领域的专家学者请益。研究这一领域的专家学者一般对该领域的研究著作及成果了如指掌,向他们请益可以有效地缩短自己找书的时间,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向他们请益之前,必须保证自己事前已经做了充分的调查、了解工作,否则,自己什么都不知道,就去请教别人是很不礼貌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如果我们前面已经查阅了此领域的相关学术成果,对一些重要的研究著作已经有所了解,在这情况下,请教相关专家学者,至少也能起到了“查漏补缺”的作用。三、以书找书。在用前两种方法后,已经找到了适合阅读的书,那也一定要好好利用这本书。一本好书会有很好的指引作用,比如,书中页末小注往往会罗列或引用与此问题相关的一些著作,按照小注的指引,我们会接着找到下一本有用的书;再者,书后的参考文献也会给我们提供不少找书的线索。

以问题为基点,扩大阅读范围

虽然老一辈的学者并不主张围绕着题目去翻材料,但工作需要使我们不得不抱着问题去读书。抱着问题去读书,并不是说只读有关于这个问题的书,其他的书就不用读了,而是说我们应以问题为基点,不断扩大阅读的范围。

还是以《小莽苍苍斋捐清代学者法书展》为例来说吧。这个展览主题,大体上包括三个要素:一、小莽苍苍斋;二、清代学者;三、法书。第一要素,即第一个问题——小莽苍苍斋。我们弄清了小莽苍苍斋指什么就够了吗?当然不是。我们要以此问题为基点,将阅读范围扩大至小莽苍苍斋的主人——田家英先生的生平、收藏旨趣等问题。比如,阅读陈烈先生所著的《田家英与小莽苍苍斋》一书就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田家英先生和他的小莽苍苍斋。

第二要素,即清代学者。要了解清代学者,不仅要了解学者们的生平、师承关系、政治倾向、人生态度以及与其他学者的交游往来、学术成就、学术地位等问题,也要了解学者们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社会状况,只有如此才能了解他们学术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和历史脉络。据此,我们除了要阅读梁启超的《清代学术概论》和《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钱穆的《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杨向奎的《清儒学案新编》等直接研究清代学者的著作外,还要阅读一些研究清代政治、经济、社会、思想的著作,比如,萧一山先生的《清代通史》、戴逸先生主编的《简明清史》(一、二册)、郑天挺先生主编的《清史》、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多卷本《清朝全史》、侯外庐先生的《中国思想通史》(第5卷)、陆宝千先生的《清代思想史》等。

第三要素即法书。书法是一个相当专业的领域,同时,涵盖的内容也十分广泛。我们的展览名为“法书”展,我们自然要对书法这个领域有一定的了解。在此,一些关于书法的著作和工具书自然显得很重要,如《中国书法史》(清代卷)、《中国书法史新论》、《历代书法精论》(清代卷)、《历代名家书法字典》等就是必不可少的参考书。

分清主次

由于时间和精力的限制,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的书都读通、读精。读书也是要分“主次”的,要注意必读与选读、先读与后读、精读与泛读的区分。仍以前面提及的《小莽苍苍斋捐清代学者法书展》为例,我们必读的书是一些直接研究清代学者的经典著作,比如《清代学术概论》和《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等,选读的书就是一些研究清代政治、经济、社会、思想的著作,如《简明清史》、《清朝全史》、《中国思想通史》(第5卷)、《清代思想史》等,因为这些书只是对我们了解清代学者学术思想产生的原因和背景具有参考作用,所以这部分书只要选读就可以了。什么样的书要先读呢?应该是直接与展览主题契合的书。先阅读这些系统论述清代学术史的书籍,有助于我们了解清代学术史的全貌。在读完这些书的基础之上,我们可以再读个别学者的一些文章、文集,如《黄宗羲全集》、《船山全书》、《戴震全集》等。需要精读的书当然是代表这一领域最高研究水平的著作,而那些仅是一般性描述的书籍只要泛读即可。

当然,读书的主次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展览主题的变化而相应发生改变。例如,我们编写的图录主要涉及“小莽苍苍斋”中所见学者的法书,所以对这些学者的信息,我们自然要关注的更多。

尽量多读原典和留心争议之处

平时读书,我们尽量多看原始典籍。这样,一来可以避免谬误,二来能更好地揣摩原书作者的真实用意。例如,我们看到的书中有援引他处的材料,而这处援引是错误的,那么如果我们不去阅读原书的话,就会跟着犯错。另一方面,即使我们看到的援引材料是正确的,但该材料是援引者为论证自己观点而断章取义的,如果不查原文,我们也很容易和援引者一样曲解原著的本意。此外,读书一定要“对比”地读,比如阐述同一问题时,不同的作者往往有不同的观点,就是所谓的“争议”,这时候,最好要弄清争议产生的原因,切忌没有证据就妄下断语。对一些没有定论的问题,一定要保持审慎的态度,可将此问题存疑,等到日后有证据支持了,方可阐述一己之见。

猜你喜欢
学术史著作学者
柴文华著作系列
赵轶峰著作系列
杨大春著作系列
吐蕃王权研究海外学术史钩沉①
学者介绍
学者简介
学者介绍
李帆著作系列
“遗老”视角下的清代学术史——以罗振玉《本朝学术源流概略》为核心的论析
学术史是学术研究的第一道门槛——以《红楼梦》新近失范研究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