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蒙古_高建新
这次南下深圳,出于对“一国两制”的好奇,先后去了香港和澳门。在香港,游览了海洋公园、迪斯尼乐园以及九龙国际免税店、DFS国际环球免税店,知道香港的繁荣既得益于地缘和政策的优势,又借助了金钱所显示的巨大力量。入夜的维多利亚港湾,你可以看到许多世界著名大企业、大公司用光电打出来的巨大招牌,五光十色,梦幻般地闪烁,仿佛要和沉沉的港夜一试高低。1943年9月,张爱玲借小说《倾城之恋》说出了自己对香港的印象:“那是个火辣辣的下午,望过去最触目的便是码头上围列着的巨型广告牌,红的,橘红的,粉红的,倒映在绿油油的海水里,一条条,一抹抹刺激性的犯冲的色素,窜上落下,在水底下厮杀得异常热闹。”(张爱玲:《传奇》,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74页)虽然又过了六十多年,香港本质不变。说实话,灯红酒绿、令人目眩的香港,压根就不是穷人的世界,但我也不相信这就是香港的全部。直到去香港大学参观的那一天上午,方知道在金钱之外,香港也还有清爽雅致、文化深厚之地。
香港大学简称港大,校园本部坐落在香港岛西部的薄扶林道东,占地约十六公顷。整个主校区依山而建,南高北低,以名人命名的各式建筑上上下下,错落有致,可观可赏。时过农历小雪,校园内依旧绿色葱茏,鲜花盛放。匆忙往来的学生,既有黄皮肤、棕皮肤的,也有白皮肤、黑皮肤的;既有穿短裙的,也有穿薄羽绒服的。校园南面的“邵逸夫楼”下面有一家“大学书店”,明洁雅静,书店中陈列的多是英文书籍,中文的书籍数量不多,且都是港台版的,多为内地看不到的政治性书籍。我翻阅了好一阵子,最后还是花六十港币买了一本2009年版的《香港街道地方指南》,以期对香港这座城市有更多的了解。走出书店,前面的园子里一棵巨大的樟树挺拔苍劲,枝叶婆娑,浓荫四罩,让人想到港大近百年的历史。顺着台阶向下,是港大图书馆和中山广场,广场面积虽然只有一个篮球场大小,但设在广场对面的“民主墙”宣传窗却豁人眼目,引人驻足。看得出来,这是一个多元文化共存的校园。
1937年,张爱玲毕业于上海圣玛利亚女子中学。1939年,十八岁的张爱玲在整个远东区(包括日本、香港、菲律宾、马来西亚等)的考生中,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考取伦敦大学,但由于战争原因,未能去英国上学,持成绩单改入香港大学文学院。早在张爱玲来港大之前,港大毕业的朱光潜先生已经是著名美学家、北京大学的教授了。张爱玲是提着一只母亲出洋时常拎的小旧皮箱独自一人乘船从上海来到港大的,简简单单,清清爽爽,她就是来求学的。张爱玲当年读书的文学院红砖楼,就在港大北面的本部大楼,而宿舍则在东南的仪礼堂、梅堂,所以张爱玲每日都要沿着蜿蜒曲折的小路,往来于教室和宿舍之间。顺着“邵逸夫楼”前幽静的长廊往前走,弧形拱门、瓷砖铺就的地面洁净、淡雅,一切都像张爱玲所在的30年代。本部大楼的陆佑堂,是李安导演的《色,戒》中学生们演戏的剧场取景地。港大一直采用英语作为主要教学语言,以至于英语学得甚至比以英语为第一语言的同学还要好的张爱玲回到上海后,再考美国人办的圣约翰大学国文科竟不及格。在香港大学求学期间,张爱玲结识了斯里兰卡(一说是印度)的同学炎樱。炎樱多次出现在张爱玲的笔下,是张爱玲终生的朋友和知己。张爱玲1944年发表的《炎樱语录》一文,记录了炎樱的聪慧与可爱,如:“每一个蝴蝶都是从前的一朵花的灵魂,回来寻找它自己”;“月亮叫喊着,叫出生命的喜悦;一颗小星是它的羞涩的回声”;炎樱描写一个女人的头发,“非常非常黑,那种黑是盲人的黑”,等等。(来凤仪编:《张爱玲散文全编》,浙江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174-175页)在港大,张爱玲学习刻苦异常,获得香港大学文科仅有的颁给最优秀学生的两个奖学金,减轻了母亲经济上的压力。苦难和早熟,让张爱玲沉静到了冷寂的程度,对于身边的一切,她都是默默相对。张爱玲是那种将自己的喜怒深深包裹起来独自咀嚼的人,除了读书,她什么都不过问,也从不张扬什么,天生的颖慧加上持续的勤勉,让老师们对她另眼相看。
1941年12月1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同时进攻香港,香港沦陷,港大被迫停课。张爱玲回忆说:“一个炸弹掉在我们宿舍的隔壁”,“我们聚集在宿舍的最下层,黑漆漆的箱子间里,只听见机关枪‘忒啦啦拍拍’像荷叶上的雨。因为怕流弹,小大姐不敢走到窗户跟前迎着亮洗菜,所以我们的菜汤里满是蠕动的虫”;“我们立在摊头上吃滚油煎的萝卜饼,尺来远脚底下就躺着穷人的青紫的尸首”。为了生计,张爱玲和一些学生到防空总部报名做了防空员,参加“守城”工作。停战后,又在“大学堂临时医院”做看护,她说:“这儿聚集了八十多个死里逃生的年轻人,因为死里逃生,更是充满了生气:有的吃,有的住,没有外界的娱乐使他们分心;没有教授(其实一般的教授们,没有也罢),可是有许多书,诸子百家,《诗经》,《圣经》,莎士比亚——正是大学教育的最理想的环境。”(《烬余录》,来凤仪编:《张爱玲散文全编》,浙江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49页,第50页,第55页,第60页)这段在香港战乱的经历让张爱玲铭心刻骨,后来她在小说《倾城之恋》中有详细的描写。在张爱玲看来,构成理想大学环境的核心资源只有两部分:最优秀的教授和最丰富的图书。就在这一年,任港大中文学院主任,同时担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香港分会常务理事的许地山先生去世。前此一年,陈寅恪先生应牛津大学之聘,转道香港去英国,因欧战加剧,滞留香港,应许地山先生之邀担任港大客座教授。许地山先生去世后,陈寅恪先生暂时接任中文学院主任一职,期间撰《唐代政治史略稿》一书,这些都成为港大校史上的佳话。1942年7月,陈寅恪先生携家人回到桂林。大约这一年的四五月份,张爱玲拎着那只来时就拎着的小旧皮箱独自回到了上海,住进赫德路192号爱丁顿公寓的姑姑家,一住就是十年。这十年是她在创作上大丰收的时期,也是她感情经历最为丰富的时期。直到1952年,听说港大已经复校,年过而立的张爱玲只身乘船到广州,然后到了香港。但她并没有进港大继续深造,而是到了香港美国新闻处工作。再后来,她就去了美国,直到1995年七十五岁去世。在香港大学的这一段宝贵的生活,给张爱玲提供了人生和创作的丰富养分,为她后来以横空出世的姿态出现在中国现代文学的舞台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建校一百年的港大出过很多著名人物,但张爱玲的地位特殊,影响一直持续到当下。随着电影《色,戒》的热播,张爱玲的名声如日中天。2007年10月31日,港大网页发布公告说:
香港大学(港大)新闻及传媒研究中心举办的“张爱玲的香港传奇(1939—1941)”公开展览,两星期以来反应热烈。中心现于展期最后一天(十一月五日),与港大图书馆合办“城西书话”讲座,邀得张爱玲遗产监管人宋以朗先生主讲:《阅读张爱玲——三十事、物、情》,细道有关张爱玲的三十项事、物、情,包括她的生活轶事、文学、电影、亲属情谊等,并辅以珍贵图片、书信及手稿资料。
现诚邀传媒出席采访“城西书话”:《阅读张爱玲——三十事、物、情》,详情如下:
主讲嘉宾:宋以朗先生(张爱玲遗产监管人)
日期:2007年11月5日(星期一)
时间:晚上7时至9时
地点:香港大学图书馆大楼 一楼
语言:广东话
“张爱玲的香港传奇(1939—1941)”展现于港大图书馆开放时间内,于图书馆大楼地下大堂举行,展期至11月5日(星期一),展出张爱玲珍贵《谈色,戒》初稿、入读港大学生记录、英文小说、从没发表之个人笔记,以及不同版本的个人著作、相片、个人证件等。
展览最让人瞩目的是张爱玲《谈色,戒》的手写初稿。手稿已经尘封了四十多年,是宋以朗近期在家里翻出来的。原来他的父母亲是张爱玲的挚友,1962年张爱玲曾住在宋家,十二岁的宋以朗还让出房间让张姐姐住了几个月。在宋以朗的印象中,张爱玲很少穿旗袍,衣服穿得密密实实,整天躲在房间里写稿子。宋以朗是最早知道李安要拍《色,戒》的人,因为李安想拍摄影片,就须征得张爱玲遗产监管人宋以朗的同意。早在1992年2月12日,张爱玲就立下遗嘱:一是将所有私人物品都留给在香港的宋以朗父母;二是立刻火化遗体,不举行任何仪式,骨灰撒到任何广阔的荒野中。有人问宋以朗,李安给了多少版权费?他笑笑回答:“合约写明不能讲!”那张爱玲留下多少遗产呢?他说:“钱就真是不多,因为她只是一位作家,但作品版权就很有价值。”
2009年2月26日,张爱玲的遗作《小团圆》在作家母校香港大学首发。香港皇冠出版社将628页的《小团圆》手稿副本赠予作家母校图书馆,以供研究鉴赏。这部带有争议的自传性长篇小说,在作家辞世十四年后终于揭开神秘面纱。张爱玲自己说:“这是一个热情故事,我想表达出爱情的万转千回,完全幻灭了之后也还有点什么东西在。”(宋以朗:《小团圆·前言》,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7页)在《小团圆》中,张爱玲以一贯的细腻入微刻画,表现她最深知的人生素材。作品完成于1976年,描写的是出身传统家族的女主角九莉与有妇之夫、汉奸邵之雍热恋的故事,小说中的情节让人想起当年的张爱玲与胡兰成。熟知张爱玲生平的专家认为这本小说的自传性色彩十分浓厚,处处有张爱玲的影子。《小团圆》手稿多年来一直保存在台湾未曾曝光。在张爱玲的经纪人宋淇夫妇辞世后,宋淇之子宋以朗作出将此书交付出版的决定。在《小团圆》新书记者会上,宋以朗表示,张爱玲曾在给其父宋淇的信函中讨论过销毁《小团圆》手稿,但是在正式遗嘱中并未提及此事。会上,宋以朗捐资一百万港元给香港大学,成立“张爱玲纪念奖学金”。他说,张爱玲与《小团圆》女主人公九莉均由上海来香港读大学,靠着奖学金完成了学业。扶助有类似背景的女孩子,一定符合张爱玲的心愿。港大副校长周肇平教授表示,这项奖学金将特别颁给从内地或台湾来港,在香港大学修读文学及人文学科之全日制本科女学生,希望她们将港大的人文薪火延续下去。《小团圆》内地版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9年4月出版。
有许地山、陈寅恪执教,培养了朱光潜、张爱玲的港大今天依旧弘扬自由精神,以追求学术为宗旨,以培养优秀人才为己任。从出自“四书”之《大学》的校训“明德格物”可以看出,虽然包裹在浓郁的商业氛围中,港大并不放弃对真知的追求和对学生品德的砥砺。港大采用英式教育,几乎所有的课程都会采用“研讨”方式授课,一个教授,十几个学生,为了一个学术问题而满堂争论,这很像钱学森先生的母校,以创新闻名于世的加州理工学院:“加州理工学院就有许多这样的大师、这样的怪人,绝不随大流,敢于想别人不敢想的,做别人不敢做的。大家都说好的东西,在他看来很一般,没什么。没有这种精神,怎么会有创新”,加州理工学院的老师是这样,他们“也给年轻的学生、研究生们提供了充分的学术权力和民主氛围。不同的学派、不同的学术观点都可以充分发表。学生们也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不同学术见解,可以向权威们挑战”。在这样的环境里读书、研究,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水到渠成的事情。钱学森先生一生最大的忧虑就是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他在最后一次系统谈话时这样说:“中国还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都是些人云亦云、一般化的,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东西,受封建思想的影响,一直是这个样子。我看,这是中国当前的一个很大问题。”在钱学森先生看来,“你是不是真正的创新,就看是不是敢于研究别人没有研究过的科学前沿问题,而不是别人已经说过的东西我们知道,没有说过的东西,我们就不知道。所谓优秀学生就是要有创新。没有创新,死记硬背,考试成绩再好也不是优秀学生。”(《钱学森的最后一次系统谈话——谈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问题》,《人民日报》2009年11月5日,第11版)在我看来,港大的占地面积和所谓硬件远不及内地的许多大学,但港大之所以能成为亚洲最好的大学,多年在亚洲大学排行榜中名列第一,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学术自由、强调创新,不人云亦云,有高远的学术目标和人生目标。港大现任校长徐立之教授这样说:
香港大学是本地历史最悠久的大学……与这个城市一起成长,是名副其实的香港大学。
今天的港大,是一所充满活力的世界级综合大学,共有十个学院及数十个研究中心,是环球知名的卓越学术中心。本校将会继续发挥所长,在教学及研究方面力求创新,重视学生的各方面发展,以栽培毕业生成为领袖人才。
在一些人心目中,港大是一处孕育思想、实现梦想的地方;对广大社会而言,它是一个包罗不同社群的大家庭;港大校园既标志着我们的历史,也是引领我们迈向未来的大门。总而言之,大学对大众有着多重意义。
的确,大学是“孕育思想、实现梦想的地方”,“大学对大众有着多重意义”。在这“多重意义”中,大学最重要的意义就是导引和护卫一个民族的精神与信仰,传承一个民族的文化血脉,保证一个民族持续不衰的伟大。可以这样说,一所有自己精神的大学和一群有怀疑、批判、创新能力的人才,小则影响一个地区,大则影响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大学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之所在,所以大学要培养有灵魂的人,怀疑、批判、创新以及责任感和使命感是这灵魂的核心构成。在我看来,大学不变的精神就是培养学生的独立、自由之精神与品格。没有独立、自由之精神与品格,只能是工具,只能被御用,这样的学生无论培养多少,都无关乎国家与民族的进步。蔡元培先生之所以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不朽,不仅在于他改造京师大学堂为北京大学,更在于他坚持弘扬的独立、自由之精神。他要求学生“抱定宗旨”、“砥砺德行”,强调大学以“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为原则:“对于学说,仿世界各大学通例,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与公所提出之圆通广大四字,颇不相背也。无论为何种学派,苟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尚不达自然淘汰之运命者,虽彼此相反,而悉听其自由发展。”(蔡元培:《致〈公言报〉函并答林琴南函》,1919年)这样的精神必然会影响到学生、影响到社会,且泽被百代、流芳永世,所以北京大学成为中国百年以来的思想与学术重镇是必然的。缘于此,我把现代大学精神概括为八个字,即“独立自由,求真守正”。“独立自由”有极其宏富的内涵,简单地说,就是人格之独立、精神之自由、学术之独立,不受来自权力的、体制的、财富的牵制和诱引。“求真”,就是求真理,求真知;“守正”,就是执守正义、执守正道,执守信念。“求真”,才能“守正”;“守正”,才会“求真”。基于民族的而不是集团意志的未来和长远利益,我们期待着今天的中国大学和大学教育能够有所改变。
港大一切从学生出发,为学生着想,无线网络覆盖整个校园,几乎所有的课堂都可以使用笔记本电脑。自习室和学生宿舍二十四小时不熄灯,餐厅从早八时到晚十时一直供应饭菜。不过,对于内地学生而言,要想享受这样优质的学术环境,还需付出经济上的代价。港大2000年在内地招生以来,学费不断上涨,2007年由原来的一年八万港币涨至十万港币,2010年涨至十二万港币,当然优秀学生可以获得每年十一万港币的奖学金。
香港大学培养了张爱玲,张爱玲也以自己的创作实绩加倍回馈母校,为母校赢得了巨大的社会声誉,且持续不衰。我想,只要大学教育不事功,学子对母校的回馈是早晚的事情,即便是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