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淑娟[白城师范学院外语系, 吉林 白城 137000]
欧内斯特·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1899—1961),小说家,出生于美国伊利诺州橡树园镇的一个颇有名望的家庭。父亲是一名医生,常常带他去打猎钓鱼。母亲喜爱音乐和绘画,不时带他观看演出,参观画展,听音乐会。早年的生活经历为他日后的文学创作活动提供了素材,奠定了良好基础。不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亲身经历使海明威身心两方面都受到了严重的创伤,对他的性格、思想和创作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也正是由于这场战争,他形成后来作为“迷惘的一代”作家的心理因素。在“迷惘的一代”中他是最有代表性的作家之一。《太阳照常升起》和《永别了,武器》是海明威早期的作品,这两部小说中所流露的思想情绪,集中表现了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主题。
海明威生逢其时,他作为志愿救护队队员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亲眼看到西方传统文明的崩溃。海明威不是思想型的作家,对宏观的思考毫无兴趣,他只凭感觉。他感到理想与现实,光明与黑暗,美与丑,善与恶一下子颠倒过来,这种逆差在他身上得到强烈的反射。但是,当他环顾四周时,发现绝大多数人还是生活在战前那种陈旧而虚妄的价值观念里。他感到了迷惘,感到了觉醒而又无路可走的悲哀。于是,海明威用近乎麻木的语气来描述战争的毫无意义,表现年轻一代被扭曲的精神状态和痛楚心境。这也成了当时一些青年作家创作的主题,因此被美国女作家G·斯坦因冠之以“迷惘的一代”的称呼。“迷惘的一代”作家通过他们的创作,谴责了帝国主义战争对人的摧残,否定了资产阶级传统的价值观念,也表现出战后资本主义世界深刻的思想危机。但浓厚的悲观失望情绪和对待生活的冷漠态度,使他们的作品具有怀疑、苦闷和彷徨的基调。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海明威作为驻欧洲记者长期居住在巴黎。福特请海明威担任他的助理编辑,海明威欣然接受。在为《跨大西洋评论》工作的这段时间里,海明威的收入状况很不好。他说,“除了从福特的《跨大西洋评论》得到了一百五十法郎的稿费外,我一直没有赚到什么钱”。他为该杂志工作所得的报酬仅仅是被邀请去参加福特的晚会。为了省钱,他不再为自己添置任何衣服,甚至穿上了打补丁的外套。妻子哈德莉也只好有什么穿什么,连鞋也不舍得买。在交际方面他们往往在付账上显出很窘迫的样子。但是,海明威就是动用老本,也要在众人面前维持一种体面的生活。海明威仍保持着对拳击、斗牛等的兴趣,也爱赌牌,赛马,后来还迷上了自行车赛。
有一次海明威在美国俱乐部和卡拉汉比赛拳击,当他被卡拉汉重重地一拳击在嘴上,他便把满嘴的血喷在卡拉汉的脸上作为报复,并喊道:“斗牛士受伤的时候就是这样干的。这是显示蔑视的一种方式。”海明威就是这样极端好胜,绝不服输,即使有失体统,即使出言不逊,他也要压倒对方,也要凌驾于别人之上。同时,在他的求胜心切中,也不无迷惘。
1926年,海明威发表了他的成名之作《太阳照常升起》。这部小说反映了20世纪初美国社会的动荡与混乱,深刻揭示了一代美国青年的道德困惑与精神危机。它不仅塑造了“迷惘的一代”的典型,同时也将“迷惘的一代”小说创作推向了高潮。《太阳照常升起》描写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一群流落巴黎的英美青年的情感痛苦、精神空虚失落和无所事事、放纵无度的生活经历。正如海明威自己所说,他在这部小说里重点写的就是道德的堕落和精神的空虚。在小说中几个主要人物的心目中,已经没有了理想、信念和伦理道德的约束。他们没有了精神寄托,生活失去了方向和意义,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在哪里。所以,终日显得百无聊赖,虚度光阴。他们只是跟着欲望和感觉、异性间本能的吸引向前走,陷入混乱无序的情爱纠葛中不能自拔。
小说主人公杰克·巴恩斯是在战争中负了重伤的美国青年,战后成了一名新闻记者。旅居巴黎期间,结识并爱上了英国护士勃莱特·艾希利夫人,两人真心相爱,但却无法结合。因为杰克在战争中受伤失去了性能力,这使他们非常痛苦。他们不愿回首往事,也不敢展望未来,在现实生活中感到的只是空虚、厌倦和颓丧。于是只有借旅行、酗酒、钓鱼和观看斗牛比赛来消磨时光。
“这情景真像我记忆中某几次战时的晚餐。备有大量的酒,置紧张于不顾,预感事件将临而你又无法防止。酒醉之余,我的烦恼烟消云散而感到飘飘然。人们似乎都那么可亲可爱。”只有在喝醉的时候,杰克才会感到没有烦恼、没有忧愁。可是,酒醒了又会回到老样子,心情苦闷,前途渺茫。
女主人公艾希利夫人也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使她失去了丈夫。战后流亡巴黎,过着纸醉金迷、放纵情欲的生活,因为“在这种地方谁也不知道要干什么”。艾希利夫人和杰克一样,在情感和欲望的过度放纵之后,在酩酊大醉和欣赏惊心动魄的人牛之战后,更加感到失落与迷茫、孤独与绝望。
《永别了,武器》(又译《战地春梦》)与《太阳照常升起》一样是描写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另一部小说,也是海明威最重要的反战作品。小说是一部有关爱情和战争的悲剧,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意大利为背景,采用第一人称自叙的方式写成。故事的中心人物——美国青年弗雷德里·亨利受到战争的宣传,出于一时激情从军参战,来到意大利前线,结识了同样是志愿参战的英国籍女护士凯瑟琳·巴克莱。不久,亨利在执行任务时受伤,被转送到米兰的一家美国医院做手术,恰巧凯瑟琳也被调到这里,两人的关系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双双坠入爱河。随着亨利和凯瑟琳感情的发展和深入,读者也不断地怀着美好的期望,期待着他们有好的结局。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等到的却是死亡和孤独。数月后,亨利伤愈返回前线,正赶上意军溃败。亨利随着撤退的人流通过一座木桥时,被意大利宪兵误认为是德国间谍而逮捕。正要被枪决的时候,他跳入河中,抓住一根漂浮的木头顺流而下才死里逃生,从此他决定退出战争。经过一番周折,他找到了凯瑟琳,两人一起逃亡瑞士,在那儿度过了几个月田园诗般宁静的生活。可是就在冬天即将结束之际,凯瑟琳因难产死于医院。结束了他们短暂的田园式生活。从此以后,亨利孤孑一身,茫然不知所措,无事可做,无地可去。在无可奈何中,他拖着沉重的脚步在雨中走回旅馆。虽然亨利和凯瑟琳一度获得了肉体和精神的结合,他们曾经为了美好的生活奋斗,为了摆脱战争苦苦挣扎,但是他们依旧逃脱不了悲剧命运。这种悲剧性是战争的一代注定的命运,是无法治愈的心灵创伤。
亨利和凯瑟琳都是天真烂漫的青年,本应该有自己美好幸福的生活。但他们听信了帝国主义战争的宣传,志愿参战,亲眼目睹了帝国主义战争的残酷和荒唐。在经历了疯狂而恐怖的战争之后逐渐觉醒和成熟,并演变为空虚、痛苦、失望、迷惘的青年。
“愤怒在河里被洗掉了,任何义务责任也一同洗掉了。其实我的义务在宪兵伸手抓我衣领时就停止了。我是不拘外表形式的,但我倒很想把这军装脱掉。我已把袖管上的星章割掉,那只是为了便利起见。那与荣誉无关。我并不反对他们。我只是洗手不干了。我祝他们万事如意。世界上还有善良的人,勇敢的人,冷静的人和明智的人,他们是应该得到荣誉的。但是这已经不是我的战争,我只盼望这该死的车早点开到美斯特列,可以吃吃东西,停止思想。我非停止不可。”亨利从河里逃生后感悟道。凯瑟琳在临死时对亨利说:“别担心,亲爱的,我一点也不害怕。人生只是一场卑鄙的骗局。”亨利和凯瑟琳都认识到了自己在这场战争中被欺骗了,他们的理想、道德、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愿望都破灭了。他们苦闷、无聊、不知所措。
海明威把战争的残忍与个人的幸福对照起来描写,突出爱情与周围环境的不协调,以此表达自己的痛苦思考:战争就像“芝加哥的屠牲场”,它掩埋一切幸福和希望,制造无数的不幸和死亡。海明威越是强调个人幸福的美好,那么从个人幸福的被毁灭,就愈见战争的可怕与罪恶。
《太阳照常升起》和《永别了,武器》真实地反映了“迷惘的一代”的坎坷命运。小说中的人物都是战争的参加者和目击者,他们具有强烈的反战情绪,是战争毁灭了他们的理想和幸福,是战争使他们感到空虚、茫然,失去了自我。海明威以他两次参加世界大战的亲身体验为素材来描写战争及战争中的人物,描写战争给人们带来的巨大伤害。从海明威的生活经历及性格以及对其作品中创作的人物的分析,我们便知“迷惘的一代”的特色。
[1] 杨岂深,龙文佩.美国文学选读[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2] 朱维之,赵澧.外国文学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3][美]海明威.永别了·武器[M].林疑今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
[4][美]海明威.太阳照常升起[M].赵静男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
[5] 曾繁仁.20世纪欧美文学热点问题[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6] 李尚信.欧美文学史[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2.
[7] 刘建军.20世纪西方文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