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近年来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辉煌背后的隐忧

2012-08-15 00:42郑春明吉林华侨外国语学院汉学院长春130017
名作欣赏 2012年33期
关键词:小品东北题材

⊙郑春明[吉林华侨外国语学院汉学院, 长春 130017]

新世纪以来,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不断重视,整个电视剧领域涌现出一股农村题材创作热潮,佳作频出可圈可点。这其中受众最为广泛、反响最为热烈的当属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从潘长江、高秀敏、程煜、阎学晶等人创作表演的《别拿豆包不当干粮》《清凌凌的水蓝莹莹的天》《希望的田野》《都市外乡人》《圣水湖畔》《种啥得啥》和《插树岭》,到以赵本山、范伟、小沈阳、王小利等人为亮点的《刘老根》《马大帅》和《乡村爱情》,都以诙谐的创作基调、浓郁的时代气息和独特的地域风情引人注目。如《刘老根》自2002年3月5日起播出,即以10.01%的平均收视率荣登央视当年收视冠军宝座;《圣水湖畔》自2005年4月3日起播出继《刘老根》之后再次创造了央视当年最高收视率,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股东北风的热潮,已经迅速刮遍大江南北。

随着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在央视黄金档的不断播出和作品收视率的持续攀升,足以看出这种东北黑土地气息浓厚的题材模式正在被越来越多的群众所广泛接受与普遍认同。如《别拿豆包不当干粮》讲述了一个由潘长江扮演的另类村主任带领乡亲致富的故事;《插树岭》表现了进城务工农民在国家富民政策的鼓舞下,带着思想与技术的双丰收重返家园的心路历程;《乡村爱情》系列则以农村当代大学生谢永强与同村女青年王小蒙的爱情生活为主线,通过几对年轻人的爱情生活、创业故事,多角度地向我们展现了一幅当代农村青年的爱情生活画卷。此外,《圣水湖畔》《希望的田野》《刘老根》等也是东北农村题材中的优秀之作。这些作品塑造了新时期优秀农民的良好形象和进取风貌,赢得了观众的喜爱。近年来的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依托着特色鲜明的黑土地文化,正成为电视荧屏的生力军,给盲目追捧港台剧、日韩剧和欧美剧的观众和长期充斥着“穿越剧”“苦情剧”和“虐恋剧”的荧屏,带来了一股难得的时代乡土气息。

然而要想保持一种影视类型的艺术生命力,光靠一时的参与热情和局部的名人效应是远远不够的。在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辉煌的背后,还明显地存在着小品倾向严重、人物塑造简单、剧情相似重复,以及思想深度不够和艺术高度不足的缺欠,形成了数量上的繁荣和质量上的缺失之间的矛盾,其中的诸多隐忧需要我们细细考量。

一、内容演绎的小品化倾向日益严重

“小品”作为综艺晚会中必不可少的表演样式,固然有其广泛的受众群体和极大的舞台魅力,但如果将电视剧也一味“小品化”,所营造出的艺术效果则要重新审视。目前电视剧的“小品化”已成为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所普遍具有的一种创作倾向,而且在创作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和担忧。虽然,我们并不反对在电视剧创作中适当的借鉴小品在表演形式的轻松幽默、语言技巧的诙谐搞笑等方面所具有的优势。但电视剧作为一种创作手段非常多样,表现形式十分丰富,拍摄流程非常系统的艺术样式,在人物塑造的精度、戏剧冲突的密度、叙事框架的广度和思想内涵的深度等方面,都有小品所难以承载和表现的内容。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院长仲呈祥曾撰文指出:如今的一些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大都以笑料贯穿全剧,更像是“加长版小品”,主要是搞笑,农民的压力、痛苦、追求,并没有表现出来。因此无法从中读懂农民,无法从中看清农村,达不到为农民写心的程度,只是一道快餐。

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如果要想良性发展,就必须对近年来“小品化”日趋严重的倾向,予以足够警惕。否则这种电视剧过度“小品化”的倾向,必将导致作品对农村现实问题的反映与揭示,或格调偏低,盲目从俗,或一味拔高,假大虚空,或流于表层,浅尝辄止,或插科打诨,无关痛痒,或急功近利,粗制滥造,或荒诞不经,胡编乱造。这都是当前农村题材作品无法达到应有的思想深度和艺术高度的重要原因。过去优秀农村电视作品中那种将个人之荣辱与社会之兴衰紧密结合,将现实主义与批判精神有机融合的创作格局和艺术境界,难以在今天重现。这种没有深层触及农业生产的具体问题、没有深入思考农民生存的真实困境、没有深刻揭示农村生活的客观矛盾,仅靠拼凑噱头、卖弄笑点、一味投机取巧的“三无”作品,要想引发观众的普遍认同、广泛思考和持久共鸣是难以想象的。

二、人物塑造的类型化趋势大行其道

尽管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中已经有了不少新一代农民的形象,像《圣水湖畔》里的马莲、《希望的田野》里的徐大地、《清凌凌的水蓝莹莹的天》里的钱大宝、《刘老根》中的刘老根。但总体来看,剧中很多人物的塑造仍过于简单,甚至有刻意丑化农民形象之嫌。

在剧本安排中,每每把人物的丢人现眼看成司空见惯,往往把角色的无理取闹视作习以为常。人物性格不是爱慕虚荣、贪小便宜,就是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不是自作聪明、见异思迁,就是打情骂俏、争风吃醋。人物形象往往是斗鸡眼、结巴嘴、歪脖颈、罗圈腿,不是嘴歪眼斜,就是腿脚不灵。例如《乡村爱情》系列中的王大拿和王木生都是头脑简单一根筋;刘大脑袋则是装腔作势总受伤;谢广坤一贯胡搅蛮缠爱攀比;刘能则是贪小便宜传闲话;李大国经常游手好闲恶作剧,王天来则是不甘寂寞神经质。在该剧中,几乎所有的重要人物都有或多或少身心方面的问题,像王木生的大舌头、刘大脑袋的大小眼、王天来的娘娘腔、赵四的歪嘴、刘能的结巴等。言行以放大人物劣根为能,外表以夸大人物缺陷为乐,人物常常都是劣迹不断、丑态百出。这种人物形象塑造的类型化,在近年来的东北农村电视剧中比比皆是。

农民身份和农村生活这两种生动的文化符号并不只是用一个“通俗”就能体现的,而农民也不会只是满足“浅”和“俗”。我们的某些编导还没有真正理解农村和农民,一味地把人物类型化、简单化,甚至庸俗化和丑化,放弃了对其审美价值的追求,使剧中人物形象缺少内涵,没有底蕴,虽然搞笑却矫揉肤浅,虽然滑稽却造作难堪。从人物性格来说,电视剧中虽然不能缺少扁平人物,但如果一个剧里全是扁平人物,可能就有问题了。某些编导自以为已经与农村和农民贴近时,却恰恰曲解了农民,误导了观众。

三、剧情创作的模式化现象充斥荧屏

近年来,有相当数量的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往往采取预先设定主题、临时拼凑素材和随机添加情节的创作模式,其结果必然是材料凌乱、结构松散、主题跟风、叙事雷同、剧情相似、创意缺失。从《刘老根》《马大帅》,到《乡村爱情》系列都有仓促上马的报道,在被问及对《马大帅》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时,范伟说:“《马大帅》创作的过程是这样的,先写了三集,然后就开始拍,整个来说很仓促,略显粗糙吧。”与此相似的电视剧不在少数,里面的内容东拼西凑、结构支离破碎、人物性格反复、语言表述重复、剧情发展虎头蛇尾、主题设置模糊不清。完整的故事情节被碎片化的叙事肢解得面目全非,经不起观众细细地推敲和慢慢地回味。究其原因,还是剧情创作的模式化惹的祸。误会多了就是虚,巧合多了就是假,枝蔓多了就是散,噱头多了就是空。戏剧冲突中必要的设悬、解悬、铺垫、抑扬都不复存在,代之以无关痛痒的琐碎、刻意为之的误会、牵强附会的巧合,整个结构像是在各家各户展开的小品接龙,缺乏总的戏剧冲突支撑,流于表面化和片段化。

与此同时,编剧似乎异常喜欢夸大和宣扬农村的婚外恋和三角恋,没完没了总会有情感纠葛,有事没事总要有第三者插足。例如王小蒙与谢永强之间总是离不开传言和误会;谢大脚和王长贵总是不断有巧合与绯闻;王大拿和王木生总是一厢情愿地单相思;刘大脑袋与谢广坤总是吃着碗里望着锅里。这种把情感纷争的复杂性等同于农村生活的复杂性,把兜售家长里短等同于反映农村现状的做法,情节固然花哨,可实质上却歪曲了农村生活的本来面貌,形式上也冲淡了农村题材的质朴底色。

实践证明,电视工作者只有深入生活、关注现实、贴近群众,紧扣时代脉搏,自觉拓宽戏路,才能拍摄出更多把握主流,鼓舞人心,真正融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为一体的好作品。面对辉煌背后的诸多问题,我们必须要充分考虑当前的时代背景和文化走向,必须以发展的眼光来探讨农村深层的问题,必须始终立足于解决农村基层的实际需求,必须牢固着眼于提升广大群众的审美情操。惟其如此,方有可能令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永远激浊扬清,不断推陈出新。

[1]陈志国.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热播原因和潜在危机[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界,2010,(11).

[2]李汐.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热播的得与失小议[J].新闻传播,2008,(04).

[3]张玉梅.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的繁荣与超越[J].电影文学,2008,(22).

[4]张玉梅.凝聚与超越.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热播背后的思考[J].戏剧文学,2008,(12).

[5]于志强.东北剧荧屏走红的反思[J].电影评介,2006,(11).

猜你喜欢
小品东北题材
命题小品——覆雨翻云
东北铁锅炖
军旅题材受关注 2022年03月立项表分析
Make ’Em Laugh
《临宋人小品》
每到冬天,东北就变成了“冻”北
广电总局关于2020年4月全国拍摄制作电视剧备案公示的通知
大东北的春节
2016年9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剧目共117部、4552集
历史题材电视栏目中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