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龙昌[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济南 250014]
冯友兰在《新原人》一书中将人生境界由低到高分为自然、功利、道德、天地四个层次。其中在天地境界中的人,不仅觉解到人的社会性,自己应当做一个社会人,而且觉解到自己是宇宙的一员,“人不但应在社会中,堂堂地做一个人;亦应于宇宙间,堂堂地做一个人。”①本文重点考评冯友兰天地境界论中的美学向度。
虽然冯友兰曾明确指出:“天地境界又可以叫做哲学境界,因为只有通过哲学,获得对宇宙的某些了解,才能达到天地境界。”②但我们认为,天地境界具有美学阐释的可能性。诚如李泽厚先生所言:“冯先生所说的‘天地境界’即是我所讲的‘审美境界’,在这境界中的人,是‘参天地、赞化育’,启真储善的自由人生。”③“冯没指出这‘天地境界’实际是一种对人生的审美境界。”④叶朗先生也认为,冯友兰的天地境界“是消解了‘我’与‘非我’的分别的境界,是‘天人合一’、‘万物一体’的境界,因而也就是一种超越了‘自我’的有限性的审美境界。”⑤
细察冯友兰对天地境界的相关论述,冯友兰在天地境界中对文学、艺术的讲述不仅涉及创作主体的精神境界问题,而且也涉及作品所呈现的艺术境界问题。据此可以从艺术和主体存在两个维度对天地境界进行美学阐释。
从艺术之维上看,冯友兰的天地境界可以被看做一种艺术境界,它体现为一种哲性的艺术美或艺术的哲性美。这种哲性的艺术美即叶朗先生所讲的意境。按他的说法,意境与意象是不同的。意象可以看做是情与景的交融,而意境则是一种“景外之景”、“象外之象”,它蕴涵了浓郁的宇宙感、历史感、人生感。“因此,我们可以说,‘意境’是‘意象’中最富有形而上意味的一种类型。”⑥艺术中意境的这种形而上学性使得它成为一种哲性的艺术美。在冯友兰用诗的言说及文学艺术类比的方式所论及的天地境界中,呈现出来的就是这样一种美。
冯友兰在天地境界中主要谈及了李煜的词作《浪淘沙》、陶渊明的《饮酒诗》、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苏东坡的《前赤壁赋》等诗文,他举这些诗文以说明艺术中的天地境界。当人置身于这种艺术境界时,能够感受到无穷的“道体”、能够做到浑然与“大全”相统一。这种艺术境界给人的是一种“天人合一”的心理感受,它饱含着深深的宇宙感、历史感、人生感,能够使人自失于这种种“感”触之中,因而它具有一种形而上的味道,表现为一种艺术的哲性美。
事实上,冯友兰自己对意境问题的最终看法也表现出对艺术之形而上意味的认同。冯友兰在对王国维意境论的介绍过程中,表达了自己对意境问题的独特见解,在“附记”部分他曾提到1937年日军侵略北京,冯友兰转移到长沙以后,暂寄于朋友家中,他经常凭栏远望,及至看到楼下的腊梅花时,他想起李煜的诗句:“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一种亡国之痛油然而生。⑦意境在这里表现为通过梅花这一有限的物象表现一种有限与无限相统一的“大象”,这种“大象”,引发了人对宇宙、历史、人生的无尽感喟,这正是一种形而上的艺术境界,它透射出一种哲性之美。
从主体存在的角度看,冯友兰的天地境界又是一种诗意栖居的生存境界。它表现为三种美的“面相”。
冯友兰认为一个真正能审美的人是能够接近或达至天地境界的。他讲:“一个真正能审美的人,于欣赏一个大艺术家的作品时,会深入其境,一切人我之分,利害之见,都消灭了,觉得天地间万物都是浑然一体。人们称这种经验为神秘经验。这是一种最高的精神境界。”冯友兰在这里讲的实际上就是天地境界中的体验美问题。在我们看来,审美就是一种自由的体验,这种体验是人的一种精神活动,其最根本的特征是人在审美活动过程中通过艺术直觉而达到与物“浑然一体”的境地。因而,审美既是对主体与客体的沟通,也是对主体与客体的超越。德国学者克鲁格讲:“从人的体验着的各种事物本身散发出意义与价值的光芒,当我们的各种精神官能不经过反省就领略到这些意义与价值而整个心灵深处对之采取欣赏态度时,深刻的体验就随之产生。”⑧我们认为这里讲的就是审美活动过程中的体验美问题。天地境界的达成需要经过知天、事天、乐天、同天四个阶段,只有同天阶段所达到的境界才是真正的天地境界。在这四个阶段中,每一高的阶段都是对低一阶段的扬弃,因而同天境界也就内在地包含着知天、事天、乐天三个境界。冯友兰认为:“能知天者,不但他所行底事对于他另有新意义,即他所见底事物,对于他亦另有意义。如《论语》说:‘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宋儒以为孔子于水之流行,见道体之流行。《中庸》引诗:‘鸢飞戾天,鱼跃于渊。’宋儒以为于此可见,‘化育流行,上下昭著,莫非此理之用’。此说虽未必即《论语》《中庸》之本意,但水之流行,以及鸢飞鱼跃,对于知天者,都可另有意义,这是可以说底。”⑩能见不同意义者即能有一乐,是为同天之乐。冯友兰在这里讲的并不是普通意义上哀乐之“乐”,毋宁说是一种“本体论上的快乐”。(李泽厚语)
同天境界同样具有美学的意味。在此境界中,主与客合而为一,情与境合而为一,“天”(自然)与“人”合而为一。因而,这种同天境界就不只是一种重理性认知的哲学境界,同时也成为一种重感性直觉体验的美学境界,它呈现为一种情境合一的体验美。陈来曾将儒家的神秘体验特征概括为六点:“(一)自我与万物为一体。(二)宇宙与心灵合一,或宇宙万物都在心中。(三)所谓‘心体’(即纯粹意识)的呈现。(四)一切差别的消失,时间空间的超越。(五)突发的顿悟。(六)高度的兴奋、愉悦,以及强烈的心灵震撼与生理反应(通体汗流)。”⑪对体验特征的这种概括大致可视为天地境界之神秘体验美的典型特点。
冯友兰认为,哲学之用并不在给人以积极的知识,而是意在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天地境界是其哲学的终极诉求。因而历史上能够达至天地境界的人也就成为冯友兰个人学习的楷模。换句话而言,冯友兰是将哲学作为一种生活来看待的。
事实上,“极高明而道中庸”正是冯友兰在生活中自觉的境界追求。冯友兰在对境界的论述中经常谈到儒家的“圣人之乐”和“孔颜乐处”,表达自己对这种生存状态的诗性向往,陶渊明、程明道尤为冯友兰所推崇。在他看来,陶渊明在《饮酒诗》中所表现的那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境界表现出了诗人最大的玄心,他在这种境界中所体会到的乐是超乎哀乐的忘情之乐。程明道《秋日偶成》诗云:“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冯友兰认为,“这首诗的第一、二句是说他的生活状况,第三、四句是说‘道中庸’,第五、六句是说‘极高明’,第七、八句是说到了这个地步就可以成为孟子所说的‘大丈夫’。”⑫
冯友兰在生活中一直以来所孜孜以求的正是上述天地境界中人所表现出来的精神气象。晚年的冯友兰长须飘飘,表现出一派仙风道骨的气象,虽然目力全坏,听力也几近于无,但却依然平静自如,“总处于一种怡悦之中”,“没人理时,便自己背诗文”⑬。即使住院时依然喜欢吟咏诗词,“他在诗词的意境中似乎觉得十分安宁”。宗璞先生认为乃父的精神气象主要由“呆气”和“仙气”构成:“父亲的呆气里有儒家的伟大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不息到‘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地步;父亲的仙气里又有道家的豁达洒脱。秉此二气,他穿越了在苦难中奋斗的中国的二十世纪。”⑭可以说晚年的冯友兰已几近于天地境界中的诗性生存美。
冯友兰讲:“大凡人的奇特怪异底品格或行为,就其本身看,都可以成为一种赏玩赞美的对象。”⑮在天地境界中诗性生存的人,必然表现出一种与众不同的人格美,冯友兰称之为风流。在《论风流》一文中冯友兰系统地论述了这样一种风流的人格美。
冯友兰认为,风流作为一种人格美主要有四个构成条件:第一,真风流的人必有玄心,玄心即是一种超越感。“超越是超过自我。超过自我,则可以无我。”⑯无我则个人的成败得失、死生祸福皆可置之度外。第二,真风流的人必有洞见。洞见即是对真理的一种直觉,它不需要借助推理,而是以一种名言隽语式的诗性言说表达无穷的意味,所谓“言约旨达”。第三,真风流的人,必须有妙赏。“所谓妙赏就是对于美的深切底感觉。”⑰这实际上是一种高超的审美眼光。第四,真风流的人,必有深情。这种情不是个人的一己之情,而是对于整个宇宙人生所持有的一种最深厚的同情。
玄心、洞见、妙赏、深情这四点均是与美学息息相关的,它们构成了风流的人格美的典型特征。诚如有论者所言:“冯先生把风流当作一种人格美,可以启示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风流同审美人生之间的关系。”⑱
冯友兰天地境界论中美学向度的开启对于提高人们的精神层次,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进而达至诗性生存之境提供了有益启示;同时这又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再体认,为我们把握其美学思想提供了一把钥匙,使得冯友兰新理学美学在科学主义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又展现出了人文主义的维度,因而显得充满生机与活力。
①⑩⑮ 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四卷)[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500,567,540.
② 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六卷)[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286.
③ 李泽厚.悼念冯友兰先生[A].见:陈岱孙等.冯友兰先生纪念文集[G].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25.
④ 李泽厚.华夏美学·美学四讲[M].北京:读书·生活·新知三联书店,2008:94.
⑤ 叶朗.美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437.
⑥ 叶朗.说意境[J].文艺研究,1998(1):19.
⑦⑧ 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十卷)[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473—475,530.
⑨ 转引自叶朗主编.现代美学体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449.
⑪ 陈来.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410.
⑫ 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十四卷)[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215.
⑬ 宗璞.九十华诞会[A].见:郑家栋,陈鹏选编.追忆冯友兰[G].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226.
⑭ 宗璞.三松堂断忆[J].读书,1991(12):18.
⑯⑰ 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五卷)[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311—312.
⑱ 彭锋.冯友兰“人生境界”理论的美学维度[J].北京大学学报,1997(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