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是绘画表现的重要手段,是构图的因素之一。绘画构图中所表现的形状并不单纯依赖于它们的轮廓,还取决于颜色关系。一幅作品即使素描的形式结构很完美,但由于色彩的布局不当,也会改变原有画面的均衡、对比等各种关系,继而破坏其完美性。
因此,色彩对突出重点和主体物象起着重要作用,色调更是直接关系到一幅画的感情、立意等。在绘画构图中,讲究色彩的构成,探求色彩的表情,是极为重要的。
赤、橙、黄、绿、青、蓝、紫等各种色彩,自身也有明暗程度的不同。如果我们用“全色黑白胶卷”拍摄,会发现黑最暗,白最亮,其间可分出明度不同的许多灰色。比如黄色较亮,紫色较暗。
由于人的生理特点和人的社会经验以及知觉、联觉、联想等原因,我们对各种色彩会产生出不同的心理反应。这就是色彩的特性。
凡倾向于红、橙、黄的色相,给人以温暖感;凡倾向于青、蓝、绿的色相,给人以寒冷感。
明度高的暖色给人以向外散射和膨胀之感,明度低的冷色给人以向内收聚和紧缩之感。
纯度高的暖色给人以动感和兴奋感,而纯度低的冷色给人以沉静和安定感。
明度高的色彩给人以柔软感,明度低的色彩给人以沉重感。软硬感—高明度的色彩给人以柔软感,低明度的色彩给人以坚硬感。
纯度高、明度也高的色彩给人以华丽感,纯度低、明度也低的色彩给人以朴素感。
当然,这只是一般规律,特殊情况下也会产生转化。
各种不同的色相之所以给人有某种情绪的感染,是由于人们经常观看自然界的色彩,形成了一种心理积淀。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曾谈到:“春山澹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这就是一种色彩感情的联想和反射。
色彩的象征意义因不同的时代、民族、年龄、个人的修养和情绪的变化而又有不同。
非洲有色人种不喜欢黑色,巴西人不喜欢咖啡色,瑞典人不喜欢蓝色,摩洛哥人不喜欢白色,保加利亚人不喜欢绿色,印度人不喜欢淡灰色,埃及人不喜欢紫色,德国人不喜欢红色,……欧洲人的丧服是黑色,澳洲人的丧服却是白色。中国城市中的丧服为深色素服,农村中却是白色。我国的封建社会,黄色是皇帝的专用色彩,紫色服装为大臣的,贫民只能穿皂服青衣。京剧脸谱中,红色表示忠耿,黄色表示干练,白色表示奸诈,黑色表示正真,绿色表示凶狠,蓝色表示桀骜,紫色表示忠诚,对于色彩感情的象征意义,形成了一套“程式”。不同的色彩组合可以产生不同的色彩美感。其中鲜明、和谐和丰富是色彩美感的三种基本内涵。
以鲜明的对比色为主的色彩结构,可形成色彩的明朗、艳丽、强烈、响亮、刺激、兴奋、多样、灿烂、醒目、浓烈、新鲜、透明等美感。
以调和色为主的色彩结构可产生深沉、厚重、柔和、微妙、含蓄、稳重、沉重、悦目、高雅、朴素、清雅、古朴等美感。
各种色彩的微妙变化和合理搭配,可产生丰富、厚实、富丽、华贵等美感。
色彩具有丰富的内涵与表现力,运用色彩的感情与象征,有助于构图内容的表达和主题的深化。
我们了解了构图的最小元素:点、线、面、色以后,在归纳、解析、创作时,就能找到切入点,以特定的使命上来调动它、驱使它。实际使用中,往往是点、线、面、色、形、体的综合组织,其方式可能是单一的,也可能是多元的;可能是对比的,也可能是调和的。然而,懂得元素的性格特征,使得构图语言走向成功之路就有了可能。完美的构图,在于这些元素依据艺术家内心情感和审美需求,有机、合理组合,使之得以形象化的表现,从而实现画家的创作意图和获得形式美的精神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