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教育面向现代化,它关系到设计人才的培养,关系到未来设计事业的发展。一个学校的好坏,取决于它所培养的人才的质量好坏。就设计基础教育而言,它要为填补技术与感情间的鸿沟铺路架桥,要正确解决设计观念与物质材料、工艺技巧之间的脱节,史论教学与设计需要之间的脱节等矛盾。在此,我就有关几个主要方面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设计教育改革必须面向市场,必须使办学与社会发展同步。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是一项重大的经济体制改革,而原来服务于计划经济的艺术教育也必须改革。从教学到分配,都应该从实际出发,面对现实,及时调整供需关系,以满足社会需要。为了实现教育改革,首先应健全教学和管理设施,实施好教学大纲。保证教学质量,抓好教学评估,健全教育管理制度,创造良好的学术气氛。应根据培养人才的目标,调整课程结构,普及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把技法训练、审美能力训练、创造性思维训练结合起来。应填补在设计理论方面的欠缺,如:人体工程学、价值工程学、销售学、经济法学、设计方法论、广告史、服装史、工业设计史、室内设计史、陶瓷史等课程的开设。
社会实践是设计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目前一些院校设计教学只注重书本上的知识传授,忽略了教学中同生产和工艺实习的密切结合,造成学生设计出的东西不能适应生产,不能直接服务于社会的遗憾。所以说培养设计专业人才,不仅要培养他们的设计能力,而且要让他们熟悉生产工艺要求,培养一定的动手制作能力。设立实习工厂和基地,重视教学与实践的关系。
大学的设计教育重点是打好将来从事设计活动的基本功,这就是感觉能力、判断能力、造型能力、表现能力、构思能力、创意能力的培养。在整个设计教育过程中,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设计观念更新。设计观念是设计思维的起点与方向,观念在设计中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果人们只认为骑自行车好,那么恐怕今天的摩托车、汽车、火车、飞机、火箭就不可能出现了。这样说并不意味着抹煞自行车给人类带来的文明,而是说明随着社会的发展,新观念必将代替旧观念,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由于设计教育毕竟还是一种以视觉感受为基础的工业产品造型活动,因此学生的表现力、感受能力仍然是极其重要的训练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大量传授创造性思维理论,启发创新思路,运用多种形式和方法,提高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树立一种创造观念,这也是个人性格、情操的锻炼。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萌发出的那怕是一点小小的创意都要去鼓励、支持、激发学生勇敢表达自己的意象。结合社会实践,不断补充新内容、新观念,以适应社会对设计人才的不同需求。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关键,应当对教师教学有一个完整的管理机制。近年来,由于国内工业美术设计兴起,社会上专业人才短缺,导致有的院校不顾自身办学设施和师资力量的条件盲目转向招生,造成专业师资暂时严重不足,在现有的师资队伍中,能力结构、知识领域和教学经验离现代设计教学的要求都有着很大差距,于是不同程度地会出现认识上的片面性,导致设计一味追求形式美,而忽略了实用性与社会需求性,使设计教学处于表面化,形式化和理想化,使学生今后在工作中难以有效地解决设计中的实质间题。为了避免这类矛盾,应合理地调配好师资结构,通过各种形式师资的培训和各方面的学习,提高师资的专业素质。另外,在师资的引进标准把握上,有时有重技艺的偏向。青年教师要有创作,有科研成果,将来要承担高层次的教学任务,还要有外语专长用来直接借鉴国际上先进的科研成果。因此,教师要有厚实的文化基础才行。
总之,设计教育的普及和发展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设计水平的标志。人们不会忘记教育的落后给社会带来巨大的损失的教训,在文明发展的今天,设计应该通过教育来影响社会乃至每一个人的生活,所以说必须重视设计教育的普及提高和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