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是最具影响力的大众传媒之一。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大量英文电影引入国内,电影翻译行业也由此迅猛发展起来了。作为电影翻译中的特殊组成部分,电影片名翻译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优秀的电影片名翻译不仅有导看作用,还会激起观众的好奇心,引发无穷的想象,同时也直接影响到影片在目标语国家的票房业绩。因此,电影片名翻译是一项有意义且极具挑战性的事业。
鉴于电影片名翻译的重要性,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已经提出了诸多片名翻译的方法及途径。其中,音译、直译、异译三种译法是最受翻译界认同的。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往往要打破这三种译法的独立性才能译出不错的片名。但仅靠这些译法也还是不够的,因为电影片名的翻译涉及的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故本文试抛开传统的三种译法,从文化的角度探讨英文电影片名的汉译。
众所周知,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物质产品及其表现出来的文化特征,包括饮食、服饰、建筑、交通、工具等。但从Bates & Plog对文化的定义“共同的信念、价值观、习俗、行为和人工制品”(Bates & Plog 1990: 28) 中我们了解到文化也包含了非物质的成分。牛津英语词典对文化的定义如下:文化包含了一个群体内的人们经过几代人个体与集体的努力,累积沉淀下来的知识、经验、信念、价值、态度、阶层、宗教、时间观、空间关系、宇宙概念、物质及财产等 (Hornby 2004:412)。总之,文化是无所不在的、多维的、复杂的。
从思维模式的角度看,中英文化差距甚大。中国文化中会尊称年长的人为“老”人以显示尊重。但在英语国家,人们对“old”非常敏感,因为“old”意味着“useless”。在这样的例子中,我们很难期望观众可以轻而易举地理解“字字翻译”。电影Dragon Heart并没有直译成《龙之心》是因为在英语国家,龙是一种低等的爬行动物,是邪恶的象征。相反,龙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是帝王与高贵的化身。因此,《魔龙传奇》综合了中英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观众的接受度,达到了理想的效果。
与文化广义的定义相比,以上所提到的仅仅是极微小的一部分。但从中我们也可得知翻译是艰难的,若融入了文化,则难上加难。一种文化述说着一类人群的生活方式,而电影则记录和反映出人们的生活状态、社会环境、文化现象和意识形态等。换言之,电影是特定文化的传播者和载体。以下就从习语,宗教和文学这三个方面来探讨电影片名汉译中的文化现象。
一些社会科学家认为语言是文化的基石,没有语言也就无所谓文化的存在。的确,语言是一个民族的象征,包含了民族的历史文化背景,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其中,习语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并体现出很强的民族色彩,所以我们首先从这一角度来看英文电影片名的汉译。
以影片The Boy in Blue《忧郁男孩》为例,由于习俗的不同,思维模式和民族心理的差异,同样的蓝色会唤起人们不一样的联想。英语中,蓝色用以暗示一个人情绪低落,正如该片讲述的男孩的忧伤情绪一样。在此例中,异国文化特色明显地在原片名中体现,若不了解这一文化差异,就可能将片名理解成《蓝衣男孩》,这就完全误解了片名并可能影响对影片主旨的把握。
此外,电影Bird-keeper讲述的是一位被判终身监禁的囚徒的生活。但对于中国观众而言,a bird-keeper是养鸟之人。因此,若直译则会导致意义上的完全偏离。译名《终身犯》则灵活地处理了中英文化的异同,填补了中英文化的鸿沟。
You Are a Big Boy Now的译名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英语中,“big boy” 指的是勇敢而具男子气概的人。但若不知此意,直接将big boy译成“大男孩”则与原意大相径庭。在中国,“大男孩”是指一些已经长大成人,但依然稚气未脱的男子,类似于英文中的“man-child”。因此“big boy”译成“男子汉”最为恰当,既能显示英文片名的原意又不会引起歧义。
从以上例子及其分析中,我们可以发现习语的存在说明语言和文化是紧密相连的,而电影片名富含着以习语为主的文化特征。因此,我们不可能将语言的使用与文化分离开来。语言的出现和发展使得文化的传承成为可能,反之,文化也对语言有着深远的影响。
众所周知,许多英语国家的人民崇尚基督教,这一宗教信仰也对电影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对有着宗教内涵的影片翻译要尤为慎重,因为此翻译不仅要传递意思,也需要增加一定的内容,让不信仰这一宗教的观众能对其有一定的概念。
基督教《旧约全书》里记载,上帝用七天时间创造了世界。接着在造出亚当后的第七天,上帝用亚当的第七根肋骨创造了夏娃。在地狱里有号称撒旦的七大魔鬼。从十六世纪开始,他们被认为是七宗罪(即傲慢、妒忌、暴怒、懒惰、贪婪、贪食及色欲)的象征。因此数字7常与人类道德或历史遗产、宗教仪式等联系在一起,如Seven Virtues(七大美德), the Seven Heaven(七重天), the Seven Sacraments(七大圣礼)等。
电影SE7EN里七罪、七罚、七次雨、七天,甚至连结局也在第七天下午七时,无处不在的7暗示观众它是宿命的罪与罚。但若直接译成《7》中国观众不会产生同样的文化认同感。相反,《七宗罪》则非常到位地体现出西方的宗教色彩,不失为一个好的片名翻译。
除了数字七,其他英文电影片名及其汉译中也随处可见宗教的影子。Adam’s Rib《亚当的肋骨》, Original Sin《原罪》,Silence of the Lamb《沉默的羔羊》, Ten Commandments《十戒》, Eye for Eye《以眼还眼》等都向我们展现了西方宗教文化对英文电影片名的影响及汉译过程中成功保留这一文化的痕迹。
中国灿烂悠久的文学史造就了多样的文学流派,而文学独特的表现形式及诗词歌赋的艺术感染力又将中国的语言发挥到了极致。中国的传统文学,尤其是诗词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到电影片名中。一方面,它会带给中国观众文化认同感,使片名具备特有的氛围和情感,折射出独特的风味与意境;另一方面,也可以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如:《一树梨花压海棠》(Lolita)就是一个极富诗意的句子。影片Lolita讲述的是一位中年男子与未成年少女洛丽塔之间的不伦之恋。中国历史上也发生过类似的事:北宋诗人张先在80岁时娶了一位18岁的小妾。苏轼去拜访他时问老先生得此美眷有何感想。张先说:“我年八十卿十八,卿是红颜我白发。与卿颠倒本同庚,只隔中间一花甲。”东坡当即和一首:“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在这里,梨花指代张先,海棠意指18岁的女子,恰好与电影内容吻合。所以《一树梨花压海棠》的译法既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也利于激发中国观众的文化认同感。
此外,影片Before the Rain 译成《山雨欲来》比《大雨之前》更佳也是源于中国古代诗词的灵感。一看到《山雨欲来》这个题目,中国观众会感受到它的互文性关系,将其与唐代诗人许浑的“山雨欲来风满楼”联系起来,还会在眼前浮现出大雨之前的景象。因此,在语义没有差别的情况下,《山雨欲来》比直译版本更具吸引力。
由于中国文学结构简洁且含义深远,所以很多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都与中国传统文学有关。下面是颇具代表的例子:The End of the Affair《曲终人散》,Fanny《春江花月夜》和Asphalt Jungle《夜阑人未静》。
本文从文化的角度(习语、宗教、文学)来探讨英文电影片名汉译。“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不是在真空中完成的,它是特有文化的产物,是特定时间和特定地域的产物。不同的社会体制,语言习惯和文化背景下必然会出现不同的译本。” (Bassnett 2001:136) 是的,翻译若没有被置于特定的社会文化语境下进行,就没有了意义。总之,通过以上分析与例证可以看出,电影片名包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片名的翻译更是一种文化差异问题的解决过程,任何仅偏向语言层面的翻译都必须跳出这一限制。当然,随着文化交流的进一步深入,呈现在观众面前的优秀电影片名翻译会越来越多,也将丰富我们的翻译研究。
[1]Bassnett, Susan & Lefevere, Andre.Constructing Cultures: Essays on Literary Translation.Clevedon: Multilingual Matters Ltd,2001
[2] Bates, D.G., & Plog, F.Cultural Anthropology, 3rd edition, New York: McGraw-Hil, 1990
[3] 辜正坤.中西诗比较鉴赏与翻译理论.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4] 秦秀白.文体学概论.长沙: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7
[5] 许渊冲.翻译的艺术.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