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剧的受众心理分析

2012-08-15 00:50徐茜
电影评介 2012年11期

近几年,穿越题材电视剧轧堆亮相荧屏。从央视八套2010的开年大戏《神话》,到2011年湖南卫视热炒的《宫1》《步步惊心》、2012春季登陆湖南卫视的《宫2》等剧,掀起一轮又一轮的收视热潮。《神话》首播两日平均收视率高达3.13%,单集最高收视率达到4.13%,[1]刷新了央八开年大戏的收视纪录;《宫1》在湖南卫视播出时,首日收视1.99%,市场份额8.24%,单集最高收视率为3.08%,收视份额14.28%,[2]也摘取同时期电视剧的收视之冠。

这些穿越剧在获得高收视的同时,却普遍口碑不佳,观众观看此类电视剧的心态颇为复杂。文本将结合当前新鲜热门的穿越剧文本,分析这类电视剧的受众心理。

“穿越剧”是一种通俗称谓,并无一个明确的官方定义。顾名思义,“穿越剧”的鲜明标志是其剧情或多或少涉及到“穿越”的内容。穿越是穿越时间和空间的简称,通俗来讲是指某人或某物因为某原因,经过某过程(也可以无原因无过程),从所在时空(A时空)穿越到另一时空(B时空)或另外多个时空的事件。穿越并不仅限于回到过去,也可穿越到未来,或穿越到平行空间、平行世界、平行宇宙,或是同一时空同一时代,A穿越到B身上,还有可能穿越到虚构的“架空”时代或异时空(玄幻文明、仙魔文明、奇幻文明等等)。“穿越”这个概念在国内外许多文学影视作品中很早就有所尝试,经典之作如《时光倒流七十年》、《时间旅行者的妻子》、《大话西游》等。

在中国影视剧中,穿越剧也算不上是新鲜的事物。本世纪初,就有《寻秦记》、《穿越时空的爱恋》等穿越题材的电视剧出现,但当时都归在“武侠剧”、“爱情剧”或笼统的“古装片”范畴内,没有明确提出“穿越剧”这个概念。近几年,由于网络上穿越题材的小说泛滥,“穿越”骤然成为一个热门词汇,受众对“穿越”的心态回潮,为穿越剧的卷土重来打下了收视基础。

受众选择观看穿越剧主要基于以下几种心理。

一、猎奇

比起以往充斥电视荧屏的历史剧、家庭伦理剧、青春偶像剧等传统电视剧种,后起之秀穿越剧在表现形式上给人耳目一新之感。穿越剧在叙事形态、想象力等方面都做出了大胆尝试。剧中人物可以实现超时空穿梭,带领观众进入一个与现实世界迥然不同的幻想情境,与古代人、未来人、异时空人进行对接,自由对话。这种尝试可谓融古今于一炉,观众能获得一种新鲜有趣的审美体验,达到陌生化的审美效果。

而穿越剧也不同于“怪力乱神”的神怪剧。穿越剧里难得有妖魔鬼怪横行(除非故事背景是异时空,如《女娲传奇之灵珠》),唯一的灵异事件是“穿越”这个行为本身,而“穿越”的概念是基于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和霍金的平行空间理论提出的,此行为至少在理论上具备一定的说服力,具有想象的合理性。在西方影视剧中,未来科幻题材的穿越片最多,而我国具有悠长的历史,观众喜欢回溯、重构过去的故事甚于对未来的想象,借用这个概念,国产穿越剧制造与“过去”发生对话的特殊情境,也算是一种有趣的尝试。

二、娱乐

以娱乐、随性的态度戏仿、拼贴历史,而毋须做到传统历史题材电视剧那般谨严厚重、关照历史和当下;用传奇化叙事手法和无拘无束的想象力去描摹人性,而不必像家庭伦理剧那般拘泥于一地鸡毛、直面现实的残酷与惨淡;采取杀鸡用牛刀的手法,撷取宏大背景编织大情节,只为烘托个体情感,比青春偶像剧多了一层磅礴气势和浪漫深情。编、导、演、服、化、道有极大的灵活性和自由的想象发挥空间,剧中的男女主角无一不是帅哥靓女,穿越时空的恋爱百转千回轰轰烈烈,十分赏心悦目,种种浪漫主义特征为穿越剧打上鲜亮的高光,编织出迷人的梦幻色彩,有效地防止现实因素的入侵,与娱乐时代的造梦主题相得益彰。

把来自不同时空的人物安排进同一个平台,上演一出“关公战秦琼”的戏,剧中人各自的生活背景、价值观、思维方式等都是不对等的,沟通难免不畅,这些不平衡性对于营造戏剧张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奇装异服的主人公从天而降砸进人堆,此时手机铃声大振,周遭古代人的反应;穿越到秦朝的现代人,如厕之后所面临的窘境;清朝人穿越到现代,被人围观……种种因时空错位引发的戏剧冲突和故事线索既是娱乐大众的亮点,也是其生命力所在。

三、品牌效应引发的审美期待

近些年热门的穿越剧几乎都是“借壳上市”。2002年的《寻秦记》根据香港作家黄易的同名小说改编,电视剧《神话》有成龙和金喜善的电影版《神话》开路在前,《宫》和《步步惊心》分别改编自人气网络作家金子的《梦回大清》和桐华的《步步惊心》(这两部小说号称“清穿”“三座大山”之二,是清朝穿越类小说的代表作),《女娲传奇之灵珠》则被不少观众质疑抄袭日本人气动漫《犬夜叉》,更不必说《梦回鹿鼎记》这类标题就极其醒目地点出母版的穿越片了。

一方面,这些穿越剧的母本通常都内容较为经典或运作比较成功,在广大受众当中积攒下一定的口碑、影响力和人气,具备“品牌效应”,由于具备了审美体验和审美经验,观众对相关电视剧的关注度自然高于一部内容完全陌生的电视剧,改编成影视剧有其先天的优势。

另一方面,观众在固有审美经验的前导下,面对同类或相似题材,会产生一定的心理期待,而由于不同媒介的艺术表现形式不同,他们的期待视野也在不断地拓宽。如看过电影的观众很自然会好奇同名电视剧会增删什么内容,原著的拥趸也必然会期待男女主人公在电视剧中形象如何。

以上仅仅是分析受众选择观看穿越剧的动机,而促使他们持续完整地观看并产生认同的心理机制和社会思想层面的原因则稍复杂一些。

(一)电视文本轻松易读

前文提到,假如把穿越剧和其他类型电视剧相比照,其浪漫主义梦幻色彩使得它与现实的距离最遥远,但观众观看、理解的门槛却是最低的。

中国史传传统源远流长,观众对历史的厚爱,导致国产穿越剧中的主角们几乎都愿意选择穿越回古代。所以从表象上看,穿越剧和历史剧具有相似之处,但二者的话语表述方式却大相径庭。

创作者在创作历史题材电视剧时,通常需要进行文本语义的转换:将史料和现实素材通过创作者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加工深造为电视文本,如尽量还原历史表象,让荧屏上的古代人讲符合他们时代特征(至少观众看来如此)的语言,观众则会根据影视剧提供的信息和观片经验,把电视文本中蕴含的含义转化为契合现实社会或观众自己的价值观的含义(符合当下时代特征的主题、意义)。类似今人作律诗,至少在形式上要讲究格律。这一切,是为了保持历史剧文本内容语义的完整和连贯,营造陌生化、仪式感,有其特定的美学诉求。观众经过长期的观赏训练,也欣然默认了此种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编码解码方式,如果在一部标榜历史正剧的电视剧中,发现角色们偶尔迸出一两个现代词汇或做出不符合古代人的举动,观众立刻会产生心理上的不适应,认真地为历史剧“挑刺”。

而穿越剧则彻底颠覆了这套既定的语义转换程序和古典戏剧修辞,毋须再借用古人块垒浇自己酒杯。现代新新人类的主人公们自然不讲文言文,而剧中的古人们或需要与主人公保持沟通顺畅,或长期和主人公相处被同化,他们也讲白话文,轻松逗趣,易于理解。由于国产穿越剧的剧情浅白清晰,语义浅显易懂,是纯粹的可读文本,观众在观看穿越剧时,不用挖掘文本背后的含义或深度意义,也不需进行任何基于理解层面之上的二度创作,大脑始终处于平滑放松的状态。无论对制作者还是观众来说,无疑都是一种智力上的解脱,心理上的放松。看穿越剧与其说是观赏一种影视艺术,不如说是一种逃避现实的宣泄,可算是典型娱乐时代的消费方式。

(二)传统经典母题的故事核搭配现代流行元素,引发观众的认同心理

当前国产穿越剧的穿越化程度并不高,“穿越”仅仅作为一个引子,提供一个特定情境,把不同时空的人物安排到同一平台上展开故事,而不参与具体故事内容的叙述,结构简单,功能单一,不像美剧《迷失》、《危机边缘》等,把“穿越”和“平行时空”这几个概念作为重要的故事线索贯穿始终并充分利用,编织极其复杂的套层结构。

敲开“穿越”这层玄幻的外壳,历史、科幻、爱情、谍战、商战等电视剧的类型都可以自由表达,故事核仍然是传统经典的母题,如成长、革新、爱情、战争等。《神话》讲述的是男主人公易小川穿越到秦朝后,从一名大男孩成长为一个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军,并且和玉漱公主展开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宫》和《步步惊心》讲的是女主人公穿越到清朝,和康熙的儿子们发生各种爱恨纠葛,在此过程中,她们给古老的宫廷带去一些变化,同时也受到古人们的影响,不断地经历各种成长和蜕变。

穿越剧的流行显然还与充斥其中的当代潮流元素密不可分。首先,剧中的男女主人公无论从形象气质还是职业设定来看,都非常时尚,他们或是社会科学家,或是国际特警,或是古董店继承人,或是都市白领,乃至国际大盗。他们的外在形象和社会身份对大部分电视观众来说都存在巨大的吸引力。

其次,穿越剧中的一些故事套路紧衔当下热门。《步步惊心》讲述的是现代社会女白领穿越到了清朝,一面和康熙众多子嗣展开旷日持久的爱情拉锯,一面在清宫继续她的“杜拉拉升职记”式的事业。穿越片《梦回鹿鼎记》的故事则根据网游改编,剧情发展和主人公的行为举止更类似游戏中的修真练级,显然投合网游爱好者的胃口。这类情节设定既有其现实的参照物,又有致幻的一面。

(三)草根英雄与现代文明点亮屏幕,寄托观众终极情感

假如看了几部穿越剧,会发现一个有趣现象:大部分穿越剧的主人公本质上还是凡夫俗子,和我们常人无异。《寻秦记》里的特警项少龙因为工作原因无法兼顾家庭,眼睁睁看着女友和他人步入婚姻殿堂;《神话》里的易小川是个还没建立起责任意识的80后,谈了20多场不了了之的恋爱;《宫》的女主人公是个邻家小妹,痴迷于小说《雍正王朝》,天天做穿越的白日梦;《步步惊心》的女主人公是个兢兢业业的都市小白领……这些人无一例外都是草根阶级,秉持着普通大众的价值观,他们身上那些小人物的理想、小人物的机智、小人物的奋斗精神无一不折射出现实的影子,而在剧中他们成为穿越英雄,见证历史、亲历历史乃至书写历史,寄托了观众无限遐思,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

(1)替代式参与。观众由于受到现实因素的限制,无法穿越。电视媒介为受众提供了一个进入直观梦幻的虚拟世界的途径,在最大程度上为受众带来“身临其境”的感受。受众对于穿越者的关注,替代了他们亲身的参与。

现代草根们穿越到古代,运用现代的价值理念、现代的科技文明、现代的智慧曙光,不断与古代人进行碰撞,化解一个个古代社会的矛盾和危机,成为残酷斗争的主宰。观众看他们的故事时,未尝不带着自己的人格化因素,补偿我们无法实践的梦想。穿越剧的男主人公通常会运用现代智慧,在飘摇乱世中呼风唤雨,建功立业,以满足观众在和平年代的战争向往。女主人公穿越以后,由于其在现代社会培养完善的人格特质被古人视为“与众不同”而大受欢迎,与古人发生爱情,在强烈的戏剧冲突中深化了爱情主题,补偿了现实社会芸芸众生平淡的爱情婚姻生活,甚至角色的外在形象也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当下许多人的心理缺憾。以现代文明成果傲视古代社会,获得一种心理代偿,从而在虚拟环境的想象中完成对英雄形象的个人体验和对人生价值的探询与追问。

(2)假定性想象。一方面,穿越到古代的现代人可以游离开现代道德伦理、法律规章和现实因素的羁绊,或妻妾成群(《寻秦记》),或邂逅绝世美女,与之谱写轰轰烈烈的爱情神话(《神话》),或被古代的钻石王老五们众星捧月,发生一系列爱情纠葛(《宫》《步步惊心》),满足许多观众的非现实想象。

另一方面,不少穿越剧人为地填平了古今鸿沟,现代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给暗沉的古代社会带去一股清新和煦之风。如《穿越时空的爱恋》中,鬼马精灵的女主人公小玩子给朱元璋做生日蛋糕,给朱元璋的孙子讲安徒生童话;《神话》中胡歌饰演的易小川教古人说“胡歌是大明星”。这些显然不符合事实逻辑,但符合剧中人物的性格定位和情感逻辑。跌宕起伏刀光剑影的传奇大情节大背景下,处处流露出彰显现代人性的温馨小细节,这种后现代的裁剪和拼贴,迎合了大众娱乐时代的审美趣味。

四、情绪宣泄

2010、2011年播出的几部穿越剧大多具备收视高,口碑差的特点。不少穿越剧在故事线索、人物设定、情感发展上存在许多的漏洞。观众一面痛批剧情的荒诞“弱智”和创作者的低能,一面按时锁定电视剧频道。究其原因,很有可能是观众并不把穿越剧当成一般的电视艺术品来看,而是当成一种“文化快餐”进行消费乃至情绪宣泄。

穿越剧作为市场化程度极高的娱乐消费品,以其浅白的剧情、平滑快速的节奏、夸张和粗线条的人物性格营造出感官上的刺激,一味地迎合观众,不仅剧情不存在任何理解难度,甚至往往照搬、恶搞、戏谑“经典”桥段、沿袭各种套路、“洒狗血”。穿越剧非但在剧作上毫无创新性可言,且在剧中鲜少会带有智性的暗示、含蓄的表达等艺术手法,每集的包袱和铺垫都能在同一集内展现,任凭剧情犹如快进一般“一泻千里”,以配合大众消费时代的生活节奏。假如观众每次都能“剧透“成功,每隔几分钟就能在剧中发现一个常识错误或逻辑漏洞,显然就降低了审美期待,对创作者的尊重也自然降低乃至荡然无存。

此外,由于观众清楚,目前穿越的剧情不可能发生在现实中,而仅仅发生在电视荧屏上,绝大多数观众不会指望通过穿越剧求知,因此穿越剧不必考虑真实性问题,所以许多观众在收看穿越剧时,欣赏态度并不严肃,注意力也不够集中,或是急于看到后续印证自己的剧情猜测,或是纯粹为了消遣以转移对现实的注意力,往往是边看边骂,以达到情绪宣泄的效果。

由于大部分穿越剧过度强调趣味和迷幻色彩,人文关怀和价值取向非常模糊,大团圆结局也常常给人制造虚幻迷离的假象,让人耽溺其中。剧中主人公仅仅是社会的普通人,并不比一般人高明,可资借鉴学习之处几乎没有,至少对当代社会提不出什么建设性意见。因此荧屏上偶尔出现穿越剧可算是一种新鲜尝试,但如果由于其产生的经济效应引发电视市场的“一窝蜂”,那么观众最后对这类电视“快餐”势必会产生腻烦心理,最终导致资源的浪费。

注释

[1]新浪娱乐2010年01月13日,http://www.sina.com.cn。

[2]搜狐娱乐2011年04月19日:“于正现象”解读① 其人:风口浪尖收视王http://yule.sohu.com/20110419/n306069582_1.shtml

[1]彭玲.[M].影视心理学,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2]陈旭光,等.[M].影视受众心理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刘倩,刘琼.[EB].穿越剧流行的传播学解读——以《步步惊心》为例,人民网-传媒频道,2012.02.http://media.people.com.cn/GB/22114/44110/213990/17097718.html

[4]任思燕.[J].穿越类电视剧热潮探析,电影评介,2011.05.

[5]谢林霞.[J].论姚斯的“期待视野”理论,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