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声乐教学如何运用“弱声”唱法获得完美音色

2012-08-15 00:42金松林姚云彬
戏剧之家 2012年2期
关键词:唱法音色歌唱

□金松林 姚云彬

在高师声乐教学中,教师应运用何种教学手段才能使学生获得完美而动听的音色?在长期的声乐教学过程中,我们总结出一种使学生容易掌握的,又能收到良好效果的方法,这就是运用“弱声”也就是“小声”,也可以叫“微声”唱法进行训练,统称为“弱声”唱法。这就需要我们的声乐教师和学生引起足够的重视,并且要求我们能够掌握“弱声”唱法的训练技巧。同时要引导学生去不断地寻找“弱声”唱法的感觉,认真体会老师的教学手段与训练方法,系统地去琢磨,刻苦地练习,相信最终可以达到我们想要达到的美好而动听的声音效果。这就如同照相时要对准焦距一样,声音上最美好的音色的焦距都要在一开始学习时,就用心寻找和调配。不论声部、声种、程度高低,只要用“弱声”唱法的系统训练,就一定会寻找到自己声音上最美好的焦点。

学生往往在初学阶段,一般会认为“大声”唱就是好的,不甘心用“弱声”演唱,觉得不如“大声”唱过瘾,其实不然,当你没有找到正确的发声方法时,用“大声”练习歌唱只能造成声音的僵硬、刺耳、缺少共鸣、位置不高、喉音重、声音不统一等效果,当唱到一定声区范围内就力不从心,即使唱上去,也很吃力。因此,我们必须从“弱声”训练开始,试图让学生用“弱声”慢慢体会,待到“弱声”找对之后,再用“大声”去演唱。通过不断的反复训练,由易到难,由浅到深,使学生逐渐在思想上树立一种正确的声音观念,建立起自信心,然后再按训练步骤不断要求,反复磨合,使声音有明显的变化,音色也就悦耳了,声音也形象了,再慢慢用“大声”把声音放出来。此时的声音听起来就会有一定的穿透力和丰满的音色,位置更高了,声音会传得更远。当运用“弱声”练习而达到了像“大声”的声音音色效果,结实、明亮、宽窄和震动都很逼真时,学生的大声演唱也就有了“弱声”演唱的焦点、位置、共鸣、吐字和喉头的稳定。自然也就找到了高音是如何唱上去的感觉和正确发声的方法。

“弱声”唱法的训练,还要从“哼鸣”开始,结合“开口音”和“闭口音”的练习,使声音逐渐唱得集中,把声音感觉送到头腔。用“弱声”演唱,使声音更集中、位置更高,又使歌唱者不易疲劳,思想也相对集中,思维也会活跃,有利于主观的控制和正确的发声状态的形成,合理调整气息的运用。学生通过对自己发声的不断反馈,能够自觉地建立起正确的声音观念。在此阶段,学生还应该控制住大声歌唱的习惯,树立起正确的“弱声”演唱的观念。教师应该不断启发学生调整正确的声音观念,使声音产生优美、舒适、光彩、规范化的音色效果,而后通过发声器官的相互配合,唱出清晰、明亮、轻松自如的“弱声”的“大声”来,这也是我们在训练“弱声”唱法的必要条件。

在“弱声”发声训练中,如何把握生理肌肉方面的控制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如下巴的放松,嘴唇的放松,喉咙打开的程度,喉头的上下位置、呼吸与声带的对抗,舌根和软腭的放松程度,都与思想上的声音形象和神经、肌肉统一分不开。解除“大声”歌唱时不必要的神经紧张,声音不畅通的一些问题。这样“弱声”练习,不但能够锻炼唱高音的神经和肌肉的配合能力,并且完全解除了用“大声”歌唱时肌肉容易主观用力的毛病。

有了以上的“弱声”训练过程,结合到作品当中,需要对所唱的歌曲内容有比较确切的了解,然后才能有一个对声音的具体要求和想象,这就要求在演唱一首作品时做到心中有数。其次,在演唱作品时,用自己最美好动听的音色来表现歌曲的内容和音乐情感,所有的声音类型都有自己的特殊性,就要通过这样的训练把自己最好听的声音发挥出来。所以,运用“弱声”演唱再转变到“大声”演唱,使学生对声音音色认知进而达到最完美的音色。

通过对“弱声”唱法的训练,在学生基本能够掌握了一定的“弱声”唱法的发声技巧的同时,应该注重对学生选择声乐作品的难易程度的把握,要与学生现有掌握歌唱发声方法的程度相匹配,如果选择作品过大或者音色不适合,都会影响到对作品的诠释,或者造成对学生嗓音生理的伤害,而妨碍表达作品的情感和内容。只有把握好歌唱声音技巧的运用与选择作品的适当,才能针对声音的表现力和对作品的诠释统一结合为一体。

猜你喜欢
唱法音色歌唱
精雕细琢的外形与音色 Bowers & Wilkins(宝华韦健)805 D4
为你而歌唱
为你歌唱
擅长营造美好的音色 Marantz SA-10 S1/PM-10 S1
歌唱十月
谈声乐教学中的轻声唱法
跨界唱法的春天——对谭晶参加《蒙面唱将》的思考
论长笛演奏的音色变化
从辉煌到柔美——七彩音色之西方管乐篇
“手舞足蹈”破难点——谈“划唱法”在歌唱教学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