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视角下的电影创作意识——以影片《爱德华大夫》、《沉默的羔羊》为例

2012-08-15 00:50关冬霞
电影评介 2012年2期

一、电影与梦的研究述评

电影作为一种综合性的时空艺术,其场景更接近于人平时的生活生产的真实性,在某些程度上都是人生活情节的概括。而梦的产生是建立在生活基础之上的带有“幻觉”性的一种直觉反应,因此电影的某些情节和氛围与梦境具有了极为密切的关系。电影的银幕如同一个睡眠基点,它隔离了电影这个运动的声画影像(梦)和坐在放映厅的观众(做梦者的现实生活)。观众在观看影片的过程中,通过银幕这个介质观看到的内容如同是在自己现实生活中的映射,于是观众(做梦者)与影像(梦)产生了一种无意识语言(做梦的过程):在镜头与画面的转换下,影像(梦)中的叙事机制将观众(做梦者)的思维带入其中。

因此,当拍摄对象通过摄影机拍摄成影像而最终成为电影,于是电影和梦具有了不可否认的相似。在斯坦利•库布里克的影片《发条橙》中也表现了这一情景。影片中当局政府为了其政治利益决定用一种精神治疗的方式来杜绝犯罪,剧中主人公亚历克斯为早日出狱成了第一名接受实验的人。在”治疗”的过程中不断的给其播放群殴,轮奸等施暴画面,亚历克斯的情绪逐渐变得激动,当亚历克斯被迫看有关法西斯分子发动战争的画面而此时的配乐竟是他最喜爱的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的第四乐章(欢乐颂)时,亚历克斯情绪很激动以至失控高喊“那是罪恶”,并向众人忏悔。运动的声画影像引起观众的强烈的情绪,这种现象就如同做梦的人如同身在其中一样,会产生如现实生活中一样的喜、怒、哀、乐等情绪,于是曾有人感慨说:“电影是梦幻的产品。”

二、“释梦”与电影艺术的分层论析

每一个人都有其原始情结,每个小孩会问父母自己从何处来,每一个人在他的生命中都思考过人类死后又会到哪里去。正如每一个拥有生命的人都做过梦一样,但是没有人知道也无法回答梦始于何时,即没有人能够说出人类从什么时候开始会做梦的,也没有人能够说出自己的第一个梦是在几岁时做的。

从原始社会时期人类就有了一些关于梦的解释。他们将梦的内容做为一个整体,寻求另一种通俗易懂且在某些方面与之相似的的内容来取代它,这即是“象征性的释梦”。这种象征性的梦境中的事物会在现实中找到相应的事物,但是有的梦境在现实生活中却找不到相应的事物。后来释梦发展了另外一种方法,就是不以梦中任何事物做象征的依据,而是把梦视为一种密码,其中每个符号都可以根据一个确定的线索翻译为另一个具有已知意义的符号,这种方法称之为“密码法”。

在影片《爱德华大夫》中,精神分析疗养院的院长默奇逊与女医生皮特森有关冒名顶替爱德华大夫前来上任新院长的病人约翰•凡伦泰的梦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有关释梦的理论进行了具体的病例分析如下:梦境:“病人梦到赌场,那里的人在玩没有数字的牌”,解释:赌场不是真正的赌场。梦境:“有个男人在剪窗帘,另外还吻每一个女人”,解释:“那两个一定是精神病人”。梦境:“窗帘上画了好多眼睛”,解释:“那表示精神病院的看护人员”。梦境:“病人用普通的纸牌,那个留着络腮胡在玩牌的男人”解释:“络腮胡男人即是爱德华医生”。梦境:“络腮胡男人看到病人手中的梅花七时就说自己是二十一点”,解释:“二十一点暗示的是地点,即纽约的二十一点俱乐部”。梦境:“然后赌场经理来了,他说络腮胡男人使诈作假并说下次若再来他的店里绝不会放过络腮胡男人”,解释:“赌场经理即是杀害爱德华大夫的院长默奇逊”。梦境:“病人和爱德华医生站在一个屋顶上,然后爱德华医生从屋顶掉了下去,突然那个赌场经理从烟囱后面走出来,把手上的车轮丢下去”,解释:“车轮代表手枪,即院长默奇逊在滑雪场从背后开枪杀死爱德华大夫后将手枪扔在了雪地中”。通过两位精神分析医师对病人约翰•凡伦泰的梦的分析,结合分析的梦中事物的具体象征,释梦密码(车轮代表手枪)的结果,将断断续续的梦境串联出与现实生活相关的具体事件,从而完成精神分析的过程而且使案件得以侦破,使案情大白于天下。

弗洛伊德认为“梦是一种(受抑制的)愿望(经过扭曲而)达成。”弗洛伊德关于释梦认为“梦和心理具有一种外在的相似性和内在的关联” ,“必须坚持梦的确具有某种意义,释梦的方法是有可能存在的。”电影和梦、电影运动的声画影像和梦的画面之间有相同点,于是精神分析理论方法也同样适用于电影分析理论。于是电影分析成了一种“精神分析”的形式。在这里,导演成了被分析者,影片是导演的梦的复原或梦幻产品,而影视评论者则是精神分析医生。影视评论者通过不同的理论工具如结构主义哲学、存在主义哲学、后现代主义哲学、神话原型理论等对影片中的镜头、画面、甚至隐含的社会意志进行分析,然后总结出导演的创作情结并寻找这种情结在影片中某些部分或某些剧中人物身上的反映。因此由弗洛伊德创立的精神分析理论,找到了电影与观众心理活动之间所存在的紧密联系,并对电影做剖析时进行了对电影的解读。

三、过失心理学在电影艺术中的释解

人的一生经常会遇到却从来没有被人注意的现象,以便达到目的。这种现象即使健康人身上也常有,这便是“过失”。有些人便会因为自己的“过失”(如遗忘了东西,做错的事情)而惊异、懊恼,严重者这种“过失”会盘踞在他的心里成为无法逾越的心结,进而会表现出某些病症:如病人会把发生的不好的事情强加到自己身上,认为是自己的过失而导致事情的发生。弗洛伊德就此种情况的病人总结出了解决其心理疾病的方法:“只要在病人以往的精神生活中,尽可能的找出其根源,就可以使病人症状消失,病人也随之康复”。

影片《爱德华大夫》的故事情节巧妙的运用了弗洛伊德有关分析过失心理学的方法。女医生皮特森对爱德华大夫一见倾心,但后来发现对方竟然是冒名顶替的,其真名是约翰•凡伦泰,真正的爱德华大夫已失踪。她便带约翰•凡伦泰逃离了疗养院,女医生皮特森并不相信约翰•凡伦泰就是杀害爱德华大夫的凶手。为了解救自己的爱人,女医生皮特森想尽办法试图找出约翰•凡伦泰的病因。他们在滑雪的过程中遇到前方悬崖,约翰•凡伦泰在紧急时刻抱住了皮特森最终两人幸免于难。约翰•凡伦泰突然想到他曾遇到过同样的事情,他以前一直认为他因为过失(玩耍时)将弟弟杀死,现在他却清醒过来说:“我没有杀弟弟,他死于意外。”于是约翰•凡伦泰道出了顶替爱德华大夫事件发展的经过:他在当兵时因受伤退伍,在坠机受伤疗养受到惊吓,因此认识了爱德华大夫。为了治疗他的病症,爱德华大夫约他去滑雪,不幸爱德华大夫坠崖身亡。约翰•凡伦泰被小时候的罪恶感刺激,使他产生了错觉以为自己杀了爱德华大夫。为了证明爱德华大夫没有死,于是冒名顶替他到疗养院上任。女医生皮特森终于找到的导致约翰•凡伦泰行为的根源,约翰•凡伦泰的病症随之消逝了。

四、压抑与转变——电影人文精神的一种趋向

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弗洛伊德把更多的时间投在了文化的批评和文明的批评上。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预言“人是非理性动物”,随着尼采高喊的“上帝死了”以及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而成为事实,也宣告了以《圣经》文化为依托的西方文化的没落。事实上,科学和技术给了我们征服自然的力量;但是弗洛伊德强调,进步的代价是抑制我们的本能和个体罪恶感的增强。当个体在力比多的欲望与性的压抑下得不到释放,又不能有效的转变为更“高雅”的形式——从事艺术创作时,那么这种压抑的本能将会导致个体的癫狂。换而言之每一个人都希望得到社会的肯定,在“未肯定”转向“被肯定”的过程中,如果这种与生俱来的本能的“转变”情结被抑制时,这个个体的人将很有可能逐步走向毁灭。

影片《沉默的羔羊》正是讲述了一个有关“转变”的故事。克拉丽丝是联邦调查局的见习警察。她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父亲,而她现在也同样选择了父亲的职业——警察。她所在的城市发生了一系列的命案,凶手是一名专剥女性背部皮肤的变态杀人犯“野牛比尔”,受害的女性已达5人。克拉丽丝的任务是去一所戒备森严的监狱访问精神病专家汉尼拔博士,同他进行面对面的交谈,以此获取罪犯的心理行为资料来帮助破案。克拉丽丝向汉尼拔博士讲述了她小时候寄养在表亲家时看到一群正被宰杀的羔羊,从此她时常会被羔羊的尖叫声惊醒。后来汉尼拔提示克拉丽丝,在死者口中发现蛾的特征是转变或蜕变,由虫变成蛹,又由蛹变成蛾。“野牛比尔” 由于童年时遭到过继母的虐待,于是也想转变,他去过三家变性手术中心,均遭到拒绝因而产生了一种自认为获得女性的皮肤就成为女性的变态心理。克拉丽丝通过汉尼拔的提示找到了“野牛比尔”的住处,最终解救出了险被剥皮的女士。

克拉丽丝从警察学院毕业,也将成为一名真正的警察。在庆功会上,克拉丽丝接到了汉尼拔的电话,而此时克拉丽丝萦绕在她耳朵里的羊叫声也消失了。影片中,野牛比尔在屡次要求变性没有成功后,那正渴望在生理意义上的转变情结被抑制进而转向心理变态而最终走向犯罪道路。见习警察卡拉丽丝身为一位女性却做一种本质上身为男性职业的警察,通过自己的努力,她在得到社会中从“未肯定”转向“被肯定”的过程中,最终得到的是社会的肯定与自我转变成功。

结语

任何一门或相关学科之间的交叉都是其内在存在必然联系的结果。在此之前的哲学、神学、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等涉及人类自身的学科只能作为一条较为普遍的带有社会功能的一般规律。然而精神分析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范畴的出现,对以上的意义和价值提出了巨大的挑战。虽然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因其不具备广泛性和可证实性,但是每一种理论都有它适用的体系范围和时空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对于电影艺术的直接影响与暗含的潜在意识在其艺术创作意识上具有特殊意义。

1.庄子:《庄子》,山西古籍出版社2006年1月

2.黄琳:《影视艺术——理论•简史•流派》,重庆大学出版社2001年5月

3、金丹元:《影视美学导论》,上海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

4.【奥地利】蒙德•弗洛伊德:《弗洛伊德文集》,中国戏剧出版社2008年12月

5.【挪威】G•希尔贝克,N•伊耶:《西方哲学史》,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

6.【意大利】安东尼奥•梅内盖蒂:《电影本体心理学——电影和无意识》,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年7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