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功夫》是香港著名喜剧演员、导演周星驰2004年的一部作品,这部作品以诙谐的创意、夸张的表演、荒诞的情节赢得了截至2004年香港电影的最好票房成绩,可以称得上是周星驰喜剧作品的一部力作。
《功夫》为一部武打喜剧片,故事取景于1940年代中的中国,周星驰饰演一位无所作为、想加入当地最大帮派的小混混。这部电影的视觉效果广泛地受到赞扬,夸张的风格配以中国传统的民族音乐则是影片最大的特点。
这部电影当中,配乐选用了《东海渔歌》、《十面埋伏》、《四川将军令》、《闯将令》《小刀会组曲》、《英雄们战胜了大渡河》等六首经典的民族音乐作品,这些作品大都是中国内地五六十年代民族音乐作品的经典,彰显了该部电影强烈的民族性,为很多热爱民族电影和民族音乐的影迷和乐迷们所称道。同时在电影中还穿插了两首经典的外国乐曲,即西班牙演奏家帕布罗•德•萨拉萨蒂的《流浪者之歌》和亚美尼亚作曲家阿拉姆•哈恰图良的《马刀舞曲》。这两首作品与故事情节及电影画面巧妙结合,增添了该部电影的艺术性。
下面笔者就从民族性、经典性、喜剧性几方面对这部影片的背景音乐作简要评析。
《东海渔歌》是马圣龙、顾冠仁在1959年所作的一首民乐合奏曲,以东海渔民劳动生活为题材而编创,旋律动听上口,经常被各地的民乐团所演奏。这首乐曲分别被引用在电影7分钟和28分钟左右处。在影片7分钟左右处选用的是这首作品的行板,用来表现猪笼城寨祥和的生活场景。在28分钟左右处,引用这首乐曲的引子部分和行板部分。悠扬自由的引子引出主人公对小时候用所有的积蓄买了一本如来神掌秘籍并痴迷于它的一段童年回忆。
四川《将军令》原是四川扬琴的开场音乐,由李德才和李德元传谱,李小元和项祖华整理。乐曲表现古代将军升帐时的威严庄重、出征时的矫健轻捷、战斗时的激烈紧张。乐曲共分四段:散板、慢板、快板和急板。四川《将军令》常用于戏曲中的开场音乐和为摆阵等场面伴奏,民间艺人也常吹奏此曲以增加节日气氛。
这首乐曲经重新编配之后用在电影《功夫》21分钟左右处,作为斧头帮围攻猪笼城寨和隐居的十二路谭腿、五郎八卦棍、洪家铁线拳三位高手与斧头帮打斗的场景配乐。这段音乐主要运用了原曲的快板和急板,将扬琴连接其中,和电影打斗场景配合贴切。
《闯将令》是一首来自中国大跃进时代的民乐作品,描写各条战线上的英雄永往无前,不屈不挠的大无畏精神,充满了奋进的精神和活力。该乐曲被改编后,也曾经作为《如来神掌》等武侠电影的主题曲,这首乐曲出现在电影1小时8分左右,作为火云邪神出场和包租公与包租婆相遇时的配乐。乐曲开场的唢呐为火云邪神的出场做足了铺垫,气势恢宏。
《英雄们战胜了大渡河》是50年代轰动一时的经典大合唱。这首合唱曲的词作者是魏风,作曲是罗宗贤、时乐濛。表现的是1951年和平解放西藏的进军征途中,解放军为将支援物资尽快运往拉萨,顶风寒、战恶浪,排除重重艰险,越过大渡河的壮举,体现了解放军大无畏的战斗精神。这首乐曲经改编由民乐演奏后应用在1小时13分钟火云邪神与包租公包租婆的打斗场面上。乐曲中仿号子的节奏使电影的打斗场景紧张而又热烈,同时还能使人感到一种轻松。
《小刀会组曲》曾广泛的应用于武侠电影之中,最出名的就是《新龙门客栈》、《大话西游》、《鹿鼎记》、《九品芝麻官》等。这首作品为作曲家商易于1959年为民族舞剧《小刀会》作的配乐,该组曲用到了琵琶、唢呐、古筝等乐器,悲怆时婉转凄凉,大气时豪情万丈,在这部电影中乐曲被引用在1小时18分左右主人公被火云邪神打伤、愈后与之打斗的场景。
《十面埋伏》是一首著名的古代琵琶乐曲,表现出战争的紧张气氛,是典型的大型琵琶代表乐曲之一。这首乐曲表现的是楚汉相争中以汉军为主描写垓下之战的情景,在这部影片中,它的开头部分几个强有力的轮指被用在电影13分左右主人公出场配乐,暗示着主人公即将在猪笼寨遭围堵的场景。
可以说,以上列举的这部影片的配乐充分体现了鲜明的时代气息和民族色彩。这部电影故事取材于1940年代的中国,而作者选取的中国传统音乐都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国民乐佳作,这充分体现了影片的时代特色。同时也能使观众伴着音乐感受到中国那时的生活气息。
不仅如此,在这些乐曲的安排上,影片配乐师配乐别具匠心,音乐的各段落与影片的情节、情绪结合紧密。
在影片当中,最为出彩的当属几段打斗场景,如开场不久猪笼城寨的打斗,接近尾声火云邪神与包租公包租婆及主人公之间的打斗.这些打斗场景分别用《东海渔歌》、《闯将令》、《英雄们战胜了大渡河》、《小刀会组曲》的快板和急板部分做配乐,使场面更加热烈,引人入胜。尤其在电影高潮部分,即主人公与火云邪神的决斗部分连续用《闯将令》、《英雄们战胜了大渡河》、《小刀会组曲》作为背景音乐,不仅充分彰显民族特色,而且使整部电影的音、画、情等诸元素达到高度的融合。
影片背景音乐的民族性除了体现在选用以上列举的传统经典名曲以外,在斧头帮请来的杀手和猪笼城寨的三位高手的打斗中还有原创的古筝音乐做伴奏,这种音乐为打斗场景营造了一种苍凉瑟瑟的气氛。
与此同时,我们也感受到,在影片的民族配乐中,不仅选用的民族经典器乐合奏气氛热烈,各民族乐器的独奏、两三件乐器的合奏和影片的配合也生动贴切。如35分钟左右主人公被刀扎伤和被毒蛇围攻的场景配以二胡和中阮演奏的音乐,表现了主人公凄惨的遭遇。应该说影片的配乐师深谙各中国民族乐器的色彩,这些民族音乐的应用都恰到好处、准确生动。
这部电影配乐的另一个特点就是经典性。除了文章前部分列举的中国民族音乐作品以外,影片选用的两首西洋音乐作品《流浪者之歌》、《马刀舞曲》都是西方影响广泛的音乐作品,都是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作品,是西洋音乐作品中的经典。
《流浪者之歌》 是由西班牙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家和作曲家萨拉萨蒂创作的一首经典小提琴曲。这首作品表现了吉普赛人忧郁感伤而又绚丽多彩的生活情趣。作品共分四个部分:前奏、慢板、歌谣曲和快板。在《功夫》这部电影中,引用了乐曲其中的歌谣曲和快板部分作为背景音乐。快板部分用在包租婆与主人公的一段追赶场面,这段场面夸张诙谐,配以快速的小提琴音乐更显得幽默生动。歌谣曲部分用在主人公躲在马路红绿灯操控室里忍受蛇毒煎熬的场景中,主人公无助痛苦的内心被这段忧伤的歌谣曲刻画的淋漓尽致。
《马刀舞曲》作于1942年,亚美尼亚作曲家哈恰图良创作的芭蕾舞剧《加雅涅》的选曲,后被改编为手风琴曲、钢琴曲、小提琴曲和木琴曲等。1957年,作者曾对舞剧《加雅涅》的音乐和情节作了大幅度的修改,只有少数群舞性质的舞曲被保留下来,本曲即其中之一。这首乐曲主要是表现剧中人物敏捷而彪悍的性格特征。
在这部影片中这首乐曲的经典旋律被应用在1小时02分钟左右,主人公为加入斧头帮受命去精神病院解救火云邪神的场景。这段场景原本惊险紧张,但是用这首舞曲旋律做背景音乐,加上演员夸张的表演和诙谐的台词,让观众忍俊不禁。
这两首经典音乐作品已经被大家所熟知,即使对音乐作品所表现的内容懵懵懂懂,但绝大多数观众对于他们的旋律都是烂熟于心。配乐师在这部影片中选用这两首经典配乐为夸张的画面和表演做配乐既能引起观众的共鸣,又能使观众始料不及,充分吸引观众的注意,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喜剧是戏剧的一种类型,以夸张的手法、巧妙的结构、诙谐的台词及对喜剧性格的刻画,从而引人对丑的、滑稽的予以嘲笑。常见的喜剧电影的配乐比较活泼,如《武林笑传》、《像小强一样活着》等,这些影片都用了非常轻松活泼的音乐元素,有的影片还用电子音乐模仿人的笑声做背景音乐。
这部影片的喜剧性主要体现在严肃音乐和滑稽搞笑的情节和画面结合。本文所说的严肃音乐主要是指专业作曲家用传统作曲手法或现代作曲手法所创作的各种风格的正统音乐。这部影片中引用的音乐多属于严肃音乐的范畴。在影片中,不论是在上文中列举的打斗场景,还是像主人公马路红绿灯操控室忍受蛇毒煎熬的抒情场景,这种严肃音乐和夸张、搞笑、幽默的画面和表演的配合,都体现了强烈的喜剧性。这样的结合不仅带给观众欢乐,还会带给观众以回忆。这样的欢乐更深刻,这样的欢乐更内在。
同时这部电影配乐的喜剧性还体现在“大音乐”与“小人物”的结合上。这里的“大音乐”我们可以理解为气势宏大的音乐。不论是《十面埋伏》、《四川将军令》还是《闯将令》《小刀会组曲》、《英雄们战胜了大渡河》,这些音乐都能激发人们澎湃的内心情感,都能使人们听后与英雄式的人物和故事联系在一起。而在这部电影中,这些音乐都是给小混混、包租公、包租婆等市井平民的出场做配乐,这种配乐安排使观众的意向和电影中的情景形成了巨大的反差,造成了巨大的对比,这种对比和反差恰恰能很好的体现影片的喜剧性。
在这部电影的配乐中,民族性可以说是这部电影的最主要的一个特征,这些音乐不仅彰显了电影的民族特征和时代特征,更重要的是,使我们的传统民族音乐通过电影这个媒介得以弘扬。但同时也要指出的是,这部电影配乐中选用的民族音乐基本上都是引用,没有原创性。或许,引用传统经典从某个角度看会更能吸引观众注意,又或许,用传统经典民族音乐给喜剧配乐这种思路本身就是一种创造。不管怎样,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的电影人不仅会创造出越来越多的优秀民族电影,而且会创造出越来越多的优秀民族电影音乐。
1、王次炤.艺术学基础知识.[G].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年5月
2、黄晓飞.评民族管弦乐曲《东海渔歌》.[J].人民音乐 ,1962年第4期
3、解骏.四川扬琴曲牌《将军令》的形象分析.[J].音乐创作, 2006年第五期
4、庄元.严肃音乐与通俗音乐应平衡发展.[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及表演版),2000年第 1 期
5、侯燕.音画统一与视听合一——电影音乐特性研究. [J].中国音乐学,2007年第1期
6、左原.萨拉萨蒂与《流浪者之歌》. [J].民族音乐,2010年第4期
7、陈一鸣.哈恰图良和他的《马刀舞曲》. [J].乐器,1998年第3期
参阅网页
h t t p://z h.w i k i p e d i a.o r g/w i k i/%E 5%8 A%9 F%E 5%A 4%A B_(%E7%94%B5%E5%BD%B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