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过对文献和田野调查资料的分析,初步认为:壮族天琴发源于广西龙州县金龙镇(古为金龙峒),源自当地原住民族壮族布傣族群在祭祀活动中使用的礼器或法器“叮鼎”,其早期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两千多年以前的战国至汉代的骆越人。宋至清代流传至凭祥、宁明、防城等地,中法战争后流传到与广西相邻的越南地区。
[关键词]壮族;天琴;分布;源流
[作者]李妍,广西民族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南宁,530028
[中图分类号]C95-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4X(2012)02-0095-011
本文为广西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青年项目(08CMZ002)成果之一。
天琴是流传于广西西南部中越边境地区壮族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属壮族民间巫文化的产物,是当地壮族群众进行祭祀、说唱及日常文化娱乐活动必不可少的乐器。目前,天琴主要分布在广西龙州县金龙镇、上龙乡、霞秀乡(今为龙州镇)、彬桥乡、下冻镇等一带,其中,金龙镇贵平村板烟屯,双蒙村板池屯,高山村板闭屯,横罗村其逐、板罗屯,民建村板送屯,以及上降乡的梓从、鸭水附近等地为主要流布地。宁明县城中镇怀利村和寨安乡下围村以及当地各乡镇大的行政村均有分布。此外,在凭祥市凭祥镇南山村、友谊镇莫阳村,其余乡镇如上石镇、夏石镇也有分布。防城区则主要分布在十万大山脚下北仑河源头峒中镇的板八村和那良镇的里冷、滩散等村。
天琴究竟产生于何时何地?源于何物?其功用如何?与当时的历史条件和社会背景有何关联?过去虽有学者做过研究,因囿于资料,看法不尽一致。本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相关历史记载和田野调查资料,对桂西一带的壮族天琴源流诸说进行初步梳理,将天琴源流的研究划分为民间传说、巫信仰说、地缘说和族源说四种。通过初步分析,认为壮族天琴的早期历史可以追溯到战国至汉代的骆越人,距今已有两千年的历史;其发源地应在金龙峒即今天的龙州县金龙镇,源于当地巫师的祭祀法器“叮鼎”,从宋代至19世纪初相继流传到凭祥、宁明、防城等地,中法战争后流传到与广西相邻的越南北部地区。
一、天琴称谓的由来
天琴是流传在左江上游地区壮族布傣族群民间的一种宗教活动的法器和神圣之器,当地壮语称为“叮叮”或“鼎叮”,龙州县民间一些地方称之为“马铃马琅”;龙州、宁明等地方文献记载中也多以“叮”、“鼎”指代天琴,均是根据天琴发出的声音而名之。龙州县布傣经书中用“糸呈”(读“ding”,意为神王之器)来记录天琴的称谓,也是模拟天琴发出的声音而名,属于拟声词。民间也有称之为“甸鼎”的,壮语意为“本地的琴”。而在《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中,范西姆先生撰写的“天琴”词条云,天琴得名是由于音译,“叮叮”是壮语的发音,而“天琴”则是汉语对壮语“叮叮”的称谓。另一种观点认为“天琴”这一称谓是意义和音译上的双赢。“天琴”是“天”这门综合艺术中的一个乐器种类,这在《防城县志》和《广西少数民族乐器考》中均有史料记载:《防城县志》:“跳天:‘天为峒中、板八壮族民间艺术的总称,包括歌、舞、琴,分别称为‘天歌、‘天舞、‘天琴。”
《广西少数民族乐器考》:“(天琴)用于独奏、伴奏,是壮族称为“天”的文娱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唯一乐器。所谓‘天,就是用天琴独奏或伴奏的各种文娱活动形式的总称。其本来是‘天婆(巫婆)进行的一种宗教活动,称为‘做天,意在祈求神仙保持平安,消灾除难,预兆丰年。后来,成为一种有固定程式的文娱活动,内容上,突破了天婆做天仪式的范畴,发展成群众的娱乐活动,整个‘天的活动,依其表现手法,可分为‘弹天、‘唱天、‘跳天三种类型,‘弹天即天琴独奏。往往‘天的活动都从弹天开始,……‘唱天就是用天琴伴奏,演唱各种山歌或叙事歌的活动。……‘跳天是表演者边弹琴、边唱歌、边跳舞的一种综合性艺术形式。情绪活跃欢乐。一般在节日、庆丰收、婚娶喜庆等场合进行。”
天琴源于壮族先民对天地自然界的崇拜与敬畏,因此天琴具有向天求灵、避邪祈福、保佑苍生的意义;同时天琴的发音古朴而饱满,音色圆润、甜美、清脆,被认为是天籁之音、天乐,反映了音乐上“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因此,天琴中的“天”的称谓比“叮”、“鼎”更加形象和有深意。
二、天琴的形制和功用
天琴制作工艺经由世家传承或师徒相传,由于材质的缘故,早期的天琴已不见踪迹,现有的天琴均是依据早期天琴的形制而制作。据一些上世纪50年代收集整理过天琴乐舞的音乐工作者介绍,天琴的形制像板胡,但用材、结构、定弦与板胡截然不同。早期天琴由简单的琴头、琴杆、琴弦、琴筒等部分组成。琴头正窄侧宽,无固定形状;琴杆多用壮族地区特有的珍贵硬木做成,既细而长,长度为传统的8抓半到9抓半(约长1米至1.2米),琴头和琴杆用三节木料铆接而成,不用任何钉子和胶水,可拆卸装进背袋,便于携带;琴筒采用天然葫芦壳或椰子壳;琴弦由藤条、鱼丝或蚕丝制成。早期天琴属纯手工制作,一般为琴师本人手工制作。据说第一把天琴的琴杆使用具有避邪功能的陶塑制成,琴上两弦用蚕丝制成,蚕丝经蜂蜡煮稀浸泡更为耐用。琴筒采用天然葫芦壳,琴板为海桐木制成,上置菱形散音孔4个。
从现代乐器的结构和功能来看,天琴在没有改良之前,有诸多局限性,显得简易粗糙。改良后的天琴由琴头、弦轴、琴杆、琴筒、琴马和琴弦等部分组成。琴身全长95-120厘米,分为上中下三节,上节为琴头,中、下两节为琴杆,每节长30多厘米,采用直插法衔接。其中琴头长度一般约15厘米,雕成风形、帅印、太阳或月亮等形状,配有文字或花纹图案作为装饰。琴头下部正面开有长方形通底弦槽,两侧设有两个硬木制弦轴(左右各一),用于系弦调弦。琴杆使用当地出产的质地坚硬、结构致密的硬木制作。传统的琴杆分为上下三节,每节长30多厘米,琴杆下节末端插入琴筒的方孔中。琴筒呈半球状,材质为葫芦。筒长8-8.5厘米,中间部位最大直径14厘米,筒前口直径12厘米(约为筒腔最大周长的1/4),筒后口直径3厘米(为前口直径的1/4),这种制作规范世代相传,故尺寸大都一致。筒腔上下开有插入琴杆的方孔,筒前口蒙面板,多用青桐木、松木、杉木等松轻而富有弹性的薄木板或笋壳制成,板厚0.2-0.5厘米,琴筒材质的优劣和音箱共鸣的好坏,与乐器的音量与音色有着直接关系。琴马材质一般为竹制或木制,在于面板中上部,它的作用与二胡、三弦等乐器的作用相似。琴弦用两条鱼丝或尼龙弦制做,琴弦配合葫芦筒腔产生共鸣,发出的音色古朴醇厚,不足之处为音量稍嫌微弱了些。在弹奏伴唱时另外还有配合的脚铃。
在龙州县金龙镇最初的依峒节祭天仪式中,天琴主要的实用功能是作为通神的礼器或祭祀的供器,而不是作为弹拨的乐器。天琴一旦被用作祭祀礼器和法器后,就视为与神灵相通的礼器,赋予神圣的权威意义。这是天琴作为礼器和法器的原生态功能。因此,早期天琴奏法单一,少技巧,音乐表现力平平,其演奏方法一般为左手按弦,右拇指和中指扣住琴杆根部,以食指勾拔琴弦。后来,天琴的功能逐渐超于乐器化并发展成为舞蹈、祭祀场面中的主要伴音乐器。各种文献中关于天琴的记载,大都以天琴作为弹拨乐器,而且渗入祭祀神鬼、婚丧嫁娶、歌舞筵宴等广泛的社会活动中,形成一种独特的以乐器功能为主的天琴文化。
近20年来,在保留民族特色的基础上,以龙州当地秦华北为代表的一些天琴专业制作师对天琴进行全方位的改进和创新,使之在形制和演奏技法上得到了一定的改进,即完成三次形制方面的改良:“第一次,将三截杆拼装成一根直管,一节贯通,加了一条弦,两根弦变为三根琴弦,成了三根弦的木天琴;第二次:将木质材料琴杆改用竹子,并加了品位,几近成了三弦;第三次:在三弦的基础上再加一弦,最终成了四根弦24品的竹天琴”。演奏技法也得到进一步改进,即“融人三弦和琵琶弹奏技巧,创造性的把原来食指勾拨演奏法改进为以食指、拇指指拨片拨弹法,借鉴其它弹拨乐器如琵琶的技法,增加了双音、打音、顿音、滑音扫拂等技巧,使天琴的音乐表现力得到很大的提高,音量得到扩大,音色更为清脆、圆润”。其实用功能也相应增加,从最初的伴音乐器变成可以弹奏主乐曲的乐器,并越来越多地用于民族传统节日活动表演当中。
三、天琴源流诸说考证
对于天琴源流的研究,由于实物标本和史料记载的缺乏,为学者的研究和年代的断定带来了困难,迄今尚无定论。笔者试以文献考证为主,结合当地民间口传资料和田野调查资料,对天琴的源流进行初步分析。
据查证,19世纪以前的汉文古籍中,未见有关壮族天琴的记载。1803年天琴见于《龙州纪略》中:“泥墙竹户近溪边,风雨寒暄四月天。男女无声听咒病,白婆夷语拨三弦。”关于天琴产生的年代,说法不一,龙州当地壮族民众认为天琴是巫文化的产物,产生年代应在古骆越巫文化盛行时,距今大约有两千年的历史,而龙州县金龙镇壮族布傣族群认为天琴产生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凭祥市当地壮族则认为天琴产生至今大约有九百多年历史,宁明县认为有三百多年历史,防城区壮族布偏族群则相传有近两百年历史。因此,关于天琴产生的具体年代迄今尚未有权威定论。关于天琴的发源地,除宁明外,龙州、凭祥和防城均认为天琴是源于本土的器乐。有的认为壮族布傣人和越南岱族自古以来就有使用天琴的习惯,不分先后;有的甚至认为天琴是由越南传人的,尤其是防城区那良镇民众,认为是中越边民互市时从越南传人。可以说,关于天琴的起源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归纳起来,有民间传说、巫信仰说、地缘说和族源说等几种不同的观点。笔者认为,天琴的源流不能单从某一方面来认定,而应对这几种观点加以分析论证。
(一)民间传说
关于天琴的传说有各种不同说法,以流传在龙州县金龙镇壮族村屯的传说居多,防城区壮族布偏人居住地也有关于天琴的传说。关于天琴起源的年代,根据调查资料,有“商鞅时候”、“秦汉以前”、“宋代”、“光绪年间”或“迄今三百多年”、“距今两百多年”等各种说法。
1.龙州县金龙一带壮族民间传说:
传说在秦汉以前,左江一带连续三年大旱灾,河流干涸,田地无法耕种,山上的野果摘完了,田野的野菜挖光了,最后连树叶树皮也啃光了……危难中,龙州县金龙峒(今金龙镇)有位老妇人为拯救自己的同胞,在山上的“神龙洞”里三天三夜长跪不起,口念着心语,向苍天祈求雨降人间,拯救生灵。第三天夜里,老妇人昏倒在洞里。昏迷中,他看见一位老仙翁腾云驾雾向她飘然而至。只见他解下腰中葫芦,放下手中寿杖,拔下两根银色的胡须对她说:以老翁万年之葫芦,千年之寿杖,百年之胡须做个“鼎叮”,手弹着它,口念着心语,一切会如愿以偿……
老妇人醒来,果真看到老仙翁留下的那“三宝”,便按他的提示做成了一个“鼎叮”。半信半疑的她边弹“鼎叮”边喃唱:“鼎叮叮,鼎叮叮,祈求苍天开眼睛,睁开眼睛看一看,赐场大雨救生灵。”不知是老妇人的长跪感动了苍天,还是“鼎叮”之声惊动了神龙,忽然洞外乌云沉沉,洞内灵光闪闪,一条巨龙“嗖”地飞出来,一场大雨从天而降。……大雨过后,山上干枯的树木长出了嫩绿的叶子,坡上光秃的果树挂满了黄澄澄的果子,房前干裂的田里长满了金灿灿的稻子……人们得救了,大地重现生机。
“鼎叮”能遂人心愿的消息传出后,远近大凡有不顺人意的人都来求老妇人弹“鼎叮”念心语,为他们祈福禳灾。奇怪的是,这一弹一念,每次都能给受灾难者带来好运。“鼎叮”成了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的万灵之物。这“鼎叮”就是如今所说的天琴,天琴就这样代代相传,一直传到了今天。
(根据龙州县金龙镇花都村农乃民口述,县文联农瑞群整理。)
2.龙州县金龙镇双蒙村板池屯(即“美女村”)传说:
天琴是壮族三大乐器中最古老的一种乐器,它起源于壮族民间传说《妈勒访天边》:
很久以前,百越壮族先祖生活的地方被阴暗和寒冷笼罩,一位年轻的孕妇(壮语称为妈勒,“勒”是儿子的意思,“妈勒”指的是一对母子)挺身而出,到天边寻找太阳,一路上因饥饿疲惫而晕倒,睡梦中她根据仙翁的提示,用葫芦作琴筒,以拐杖作琴杆,用仙翁的胡须作琴弦,制成了一把琴。一路上妈勒弹着此琴,消除了路途的疲劳,最后,终于追上太阳,为壮乡带来了光明和快乐。如今,村里人喜欢用天琴来表达心中的喜怒哀乐,年轻人喜欢用天琴来传情达意。(县文化馆整理)
3.龙州县双蒙村板池屯传说:
相传村民们在板池屯住下后不久,在一花好月圆之夜,两个男青年到土地公庙烧香祈福,意外听见泉水中有人在歌唱、嬉戏。两人就轻轻走到泉边,惊讶地发现两个美女在泉中沐浴,过不多时就不见了踪影。他们非常惊奇,决心再探究竟。第二天夜里,他俩相约又来到泉边,可等到天亮也没见到美女,于是就把这件奇特的事情告诉村里的老人。老人说:这是仙女下凡沐浴来了,她们看见这里的泉水清澈,每逢初一、十五的晚上就来沐浴,谁也不得见到,如果你俩见到了的话,那算是你们有缘。此后,每月初一、十五的晚上,两个男青年就去泉边偷看仙女沐浴。两个人终于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与爱慕,在美女沐浴上岸后,上前与之攀谈。两个仙女笑称:我们是上面村里的,见你们的泉水清凉、暖和,就到这里来唱歌、跳舞,想找个情郎对歌。此后,四个有情人就互相对歌、嬉戏,彼此都非常倾心,并结成了夫妻,幸福地生活着。一年以后,两个仙女分别产下一男一女。小孩满月的那天,他们请来了一对天琴老艺人唱满月歌,歌颂小儿出生并祝他们身体健康、金榜题名。天琴的旋律和老人的歌谣搭配得天衣无缝,煞是好听,于是满月酒后,村里人争先询问这对天琴老艺人是从哪里学来这么动听的歌谣。老阿公始终笑脸盈盈,阿婆则徐徐道来:“我俩从小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只因父母包办婚姻,硬要我嫁给财主家的笨儿子,我宁死不从,于是我俩决定逃婚,逃到一个杳无人迹的地方,去创造自己所向往的新生活。我们离开了村子,一直不停地走着。有天傍晚累倒在一条小河边,睡着了。睡梦中,出现一位仙翁,他用葫芦作琴筒,用手杖做琴杆,用胡须做琴弦,教授我们弹奏此琴,唱出我们生平的遭遇。有了天琴的技艺,我俩以弹琴卖艺为生,四海为家。一天,我们走到一座半山腰上,远远地就听到有两个人在动情地歌唱,走上前去一看,是两位老者在大榕树下放声高唱,我们被歌声深深地吸引,情不自禁就拿起天琴伴奏。琴声和歌声犹如高山流水,相得益彰,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李绍伟口述,秦红增等整理)
4.龙州县金龙镇贵平村板烟屯传说:
据说在商鞅时代,有一个男孩路过山上的石洞,听到里面不断传来非常悦耳的“叮叮叮叮”声,立刻把他吸引住了,遂进山洞想看个究竟,发现原来是水滴滴到石头上发出来的声音,之后他就制作了一件乐器,流传至今,并称之为“叮”。(农青春口述,曹军、潘林紫整理)
5.防城区峒中、那良镇民间传说:
传说很久以前,在十万大山南麓的壮族偏人山寨里,有一对非常要好的青年人,男的叫农端,女的叫农亚,两人经常结伴上山砍柴。有一天,两人在一个岩洞口听到洞中传来悦耳的“叮咚”之声,循声而入看见一个水潭,上面岩壁中渗出的许多小水珠正向潭中滴落。他俩听着这美妙动人的音乐,顿觉心旷神怡、耳聪目明。他俩想把这神奇的声音带回山寨去,让乡亲们一起来分享。于是二人在山中找来一个葫芦壳、一根木杆,将木杆插进葫芦里,绷上野藤的细丝条,果然弹出了“鼎叮”之声,恰似“叮咚”的山泉之音。山寨里的人们听了无不拍手称赞,一位长者还以发音把它叫作“鼎叮”。乡亲们照样学做起来,鼎叮很快盛行全寨。琴声传到天上,玉皇大帝派天使下凡将农端、农亚召去,他俩在天上成了歌仙,终日给玉皇大帝弹琴唱歌,难得下凡。为消除乡亲们的思念,每年正月初一到十五,趁天门开启之时,他俩便赶回凡间与乡亲们聚会歌舞。平时村人有事相求,也焚香请他们下来歌舞一番。这种活动后来成为固定形式,定名为“跳天”。直到今天,每逢壮族传统节日,偏人都要举行群众性的“跳天”文娱活动。鼎叮则是这种活动中使用的唯一乐器,故此称之为天琴。
此外,龙州县金龙镇双蒙村板池屯还传说当地的“叮”是一个叫马良的人在光绪年间创造出来的,其后老祖宗就拿“叮”来配音。(李绍伟口述,曹军、潘林紫整理)
上述民间传说大都以神话故事的面目出现,其中想像、附会、夸大或神化的成分,难以据之来判定天琴产生的年代。
(二)巫信仰说
此观点推测天琴的产生年代与古骆越巫文化有关,距今大约两千多年。其依据是天琴与壮族先民巫文化之间的关系。
天琴起源于巫师的法事活动,与骆越巫文化密不可分。左江是骆越巫文化的重要地区,骆越巫文化包括花山文化、铜鼓文化、师公文化和天琴文化等。壮族是古越人后裔,巫信仰在壮民族中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刻的影响。古越人尚巫行鸡卜巫术包括卜卦、厌殃、念咒、意念放蛊等。汉文典籍较早记录越巫的文献有《列子·说符》:“楚人鬼而越人褛”,张湛注:“機,祥也,信鬼神与機祥。”此外,记录越巫、鸡卜的文献还有《越绝书》、《史记》、《晋志》、《赤雅》和《岭外代答》等。当中尤以《史记·孝武帝本纪》的记载最为明确:“是时既灭南越,越人勇之乃言:‘越人俗信鬼,而其祠皆见鬼,数有效。……乃令越巫立越祝祠,安台无坛,亦祠天上帝百鬼,而以鸡卜。上信之,越祠鸡卜始用焉。”可见,当时汉武帝好神仙,求长生不老药。越人勇之投其所好,向武帝鼓吹越巫如何神验,武帝甚信,于是召越巫至长安,当时越巫所用巫术主要是鸡卜。再者,明代学者邝露在《赤雅》中也记载:“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平越,得越巫,适有祠祷之事,令祠上帝,祭百鬼,用鸡卜。斯时方士如云,儒臣如雨,天子有事,不昆命于元龟,降用夷礼,廷臣莫敢致诤,意其术大有可观者矣”。显而易见,这些巫术活动对壮族民间有着深远的影响。
从天琴本身作为法器所具有的巫术特征来看,的确与巫文化息息相关。骆越巫文化中的骆越巫乐(防城当地称为天乐),流传于龙州、凭祥、宁明和防城一带的壮族地区,演唱人员有男巫师也有女巫师(龙州当地称为魅公,凭祥、宁明等地称为仙婆,防城称为天婆),主要乐器就是被当地壮族同胞称为“叮鼎”、汉语称为天琴的二弦弹拨乐器。以龙州金龙镇为例,天琴集中使用于当地特有的民间宗教信仰传统祭祀节日依峒节,依峒节相传起源于秦汉时期骆越人对超自然力量存在的信仰,其主要任务是“求务”,务是指高祖以上辈分祖先之神,飘浮于天与地之间,担负着天与地的沟通与联系。“求务”是通过宗教信仰法事操持者主持的天琴弹唱仪式向天神转达人的意愿,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老少康宁,六畜兴旺。依峒求务有着严格的天琴弹唱仪式和专用的经书,折射出天琴所具有的巫术特征。因此,根据依峒节俗的流传时问,天琴所具有的巫性质,其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需要说明的是,天琴是壮族巫文化的产物,但这并不等于说两千多年以前就已出现了天琴,只是说当时越巫行法事时应该使用乐器或法器,只是史籍未明言使用何种乐器或法器,或许使用类似天琴雏形的乐器或法器。
此外,从散见于各地方文献典籍的记载来看,天琴早已与巫术融为一体:
《龙州纪略》载:“龙州遇有疾病者即延鬼婆之家永夜弹唱,亲族妇女以饮啖为散福。鬼婆大约年轻者多,手弹二弦脚抖铁链,银铛之声以锁鬼,其宣扬诅祝哪哪之音,非但内地人不能聆会,即龙之土民亦毫不解识……”
《岭表纪蛮》载:“又有一种女巫,多散布于边防各县,名日‘鬼婆。以匏为乐器,状如胡琴,其名曰‘鼎。以铁或铜为链,手持而掷诸床(林),使其有声,其名曰‘马。凡病患之家延其作法,则手弹其所谓‘鼎者,而口唱鄙俚之词,杂以安南之音。置中间则掷铁链,谓之‘行马。”
《龙津县志》第九编《文化》中载:“附记:县中有一种女巫专为病人治病,无宗教别而为二,一俗呼为魑婆;一俗呼为仙婆。病家多延之以治病,其所祝咒语喃喃啾啁不可辨……属于迷信,虽官府迭为示禁,数百年来迄未能绝。相传此风传自越南,近今科学日进,妇女多入学校读书,勘破迷信此风渐息矣。”“槟榔细嚼逞婵娟,妖魅登场展绿毡(龙俗女巫)。口出蛮音莺弄巧,足摇铃子手挥弦。”
这些记载形象描绘了历史上龙州使用天琴的巫术场景,“白婆”、“鬼婆”、“魅婆”、“仙婆”即为当地女巫的不同称呼,“二弦”、“三弦”或形似胡琴的“匏”、“鼎”即天琴乐器。女巫一边弹奏天琴,一边脚抖铜或铁链、铃铛,不时用混杂有越南口音的方言喃唱念咒,内地人和当地的壮民都听不懂。从以上材料可以看出,天琴一直与当地的巫术一起出现并被记载下来,是当地巫术仪式中的重要法器,且1803年以前天琴就已广泛运用于当地的巫术活动中,这些巫术场景与今天所调查到的各地有关天琴弹唱的法事活动场景相同。
除龙州外,凭祥、宁明和防城地方文献也有记载。
《凭祥市志》:“舞求:是一种民间巫术舞蹈。解放前,每到秋后,粮食归仓,新屋落成,各村屯的巫婆聚集在一起,跳起舞求,以求来年五谷丰收、六畜兴旺。舞求动作优美,外柔内刚,造型幅度大,如“行马仰望”“跪地抖铃”“踏步转舞”等,加上铃声、琴声、歌声交织在一起,气氛热烈,乡土气息浓厚。……”“铃声”、“琴声”即指巫术活动中使用的天琴乐器和配套法器铜铃,“舞求”则是指以天琴弹唱和舞蹈为主的仪式。
《宁明县志》:“行巫术者多是妇女,男子极少,其作法各有异同。……巫婆,据说其术传自越南,挎包作乐器,状如胡琴,其名曰鼎;以铁或铜为链,其名曰马,作法时,手弹乐器,口唱巫词,间掷铜或铁链,发出锵锵响声,谓之行马,以此驱鬼压邪,……。”
其他提及天琴与巫术关系的还有不少记载。
《壮族风情录》:“弹拨乐器天琴,流传于广西防城各族自治县十万大山南麓的农村。这种琴的共鸣器成圆碗状,以葫芦瓜壳或大竹筒做成。琴面用薄木板或竹壳封盖,也有蒙以蛇皮或蟒皮的。琴杆为木制,细长且直,无品。两弦,丝制,以轸定律。定弦为51或52。因为过去举行‘唱天、‘跳天禳灾驱邪、祀神祈福活动时所用的主要乐器,故称‘天琴,当地壮语叫它‘叮叮,因发音特点取名。说唱叙事性民歌时,唱者坐着边唱边弹。在节日喜庆的群众性歌舞场合,将它系上带子斜挂在身上边弹边歌边舞。”
《广西通志·文化志》:“舞求舞:原系妇女巫术舞演变而来,边弹“丁”琴,边舞边唱。流传于凭祥地区,活动时间不固定。”
《广西少数民族乐器考》:“……其本来是‘天婆(巫婆)进行的一种宗教活动,称为‘做天,意在祈求神仙保持平安,消灾除难,预兆丰年……”
这些文字记载中,“天琴”都被视为一件巫乐器而存在。至于发源时间,除《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提到约有两百多年历史,其他文献未有明确提及;至于发源地点,除《广西通志·文化志》记载天琴流传于凭祥地区之外,其他文献多记载流传于防城,且均是依据防城的天琴使用情况而作的描述。因此,单凭巫信仰说的观点,无法证实天琴产生的确切时间和地点。
(三)地缘说
分为本土说和外来说两种。
本土说观点一:认为天琴属于西南百越民族本土的乐器,《壮族风情录》中关于“叮”的起源便持有此观点。
天琴在唐朝“西原蛮”的时候就有,距今一千多年。西原蛮包括乌浒、黄峒蛮、乌武僚等不同名称,为南方土著少数民族,属于百越民族支系,壮族祖先,据《新唐书》所述“居广、容之南,邕、桂之西”,分布地区大约在今广西西南部一带,这里后来一直是壮族的主要聚居地区。从621年(唐武德四年)唐王朝在岭南设置羁摩州、县、峒以来,以当地酋长世袭官职,称作土官。这一带的土著民族已经从事牛耕农业,并建有城邑碉堡,出现祖、父、子相传的世袭制度,以及受汉族方块字影响而创制的富有民族特色的“土俗字”(又称“古壮字”)等等,经济文化有了一定的发展。此观点根据天琴通过世袭传承和唱本使用古壮字等特点,推算出天琴早于一千多年前就已经使用于西南百越先民西原蛮本土。
观点二:认为天琴的发源地在金龙峒(即现在的龙州县金龙镇),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主要依据是记录天琴喃唱内容的经书等地方文字资料记载。在龙州县金龙镇,有近60本当地魅公用于天琴弹唱的民间经书,内容几乎涵盖了壮族生活习俗中的方方面面,包括:求务、求花保花、婚礼、祭祀、婴儿满月、过桥、生日、上梁、接新娘、人新房、安龙、度戒、供玉皇、带花人房,以及驱邪赶魔、送火鬼、送昏神,赶鸡鬼、封村封寨等十多种,喃唱过程全由天琴伴奏。其中最古老的经书《塘佛》,“塘”汉译为“路”的意思,“塘佛”即“佛路”的意思,为龙州县金龙镇壮族布傣族群民间本土宗教经书的总汇,融合佛教与原始宗教特点,内分60科,堪称壮族宗教天书,采用壮、汉、傣三种语言文字混合记载,其中古壮字约占60%,汉、傣文字各占20%,这样的记载方式在宗教史上是少有的。经书内容大致分为三大类:一是求花保花;二是添粮续命;三是赎魂消灾。该书流传至今有上千年的历史,历经130多个师徒(可记载)的传承。现存广西古籍办。该经书为天琴的流传时间和地点提供了证据。
有学者曾质疑金龙峒的属地问题。据考证,金龙峒自古以来就属于龙州辖地。金龙峒古属骆越地,早在二千多年前,壮族的先民骆越人便在此繁衍生息。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在岭南设置了桂林郡、南海郡和象郡,当时龙州属象郡辖地。至汉代,龙州属交趾郡辖地。汉以后至唐以前,龙州所属辖地变化不大。而到了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龙州开始建置,先天年间(公元712年)置羁縻龙州,隶属安南都护府。正如张有隽教授在《中越边境边民的族群结构——以龙州金龙峒壮族边民群体为例》文中所述:“金龙峒古为骆越地,秦属象郡一部分,汉初南越尉赵佗自立为南越武王,属南越国。汉武帝削平南越,立交趾郡,属交趾,后改交州。三国两晋南北朝,广西几经变迁,叠经分隶于广州、湘州、岭南及南汉,金龙隶属不变。至唐代为羁縻州,隶属安南都护府”。宋皇祐五年(公元1053年),原羁縻金龙州改为迁龙寨。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迁龙寨改为金龙峒,属太平府安平土州(今大新县)管辖。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龙州改龙州厅。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金龙峒从安平州划回龙州厅。民国二年(公元1912年)升龙州为军政分府,辖凭祥厅、上龙土司、上、下冻土州及金龙峒。1913年裁军政分府,置龙州县。1927年,上龙土司和金龙峒撤并人龙州县,1930年龙州起义,龙州、上金两县成立革命委员会。1937年龙州县更名龙津县。1958年12月,宁明县、龙津县、凭祥市合并为睦南县,县政府驻凭祥镇。龙津、宁明各划为片。1959年5月10日,复分为宁明县(凭祥市属宁明县)、龙津县。仍称龙津县。1961年12月31日恢复龙州县名至今。
另据《龙津县金龙峒傣人情况调查》分析,“金龙峒原为中国属地,乃太平府安平土州之一峒。光绪二十一年即归龙州辖地”;并援引《广西边务沿革史》(吴悫著)中关于金龙峒原为中国属地之说:“金龙峒原为太平府安平土州所辖之一峒,清嘉庆末年,地方荒乱,土民逃散,渐被越民侵入,改名为调琅峒,迨光绪二十年,中越立碑定界之际,蔡希邠、苏元春与法人力争,又得归还中国。”1934年北京故宫博物院影印的“广西沿边各营驻防中越交界对汛法屯距界远近图”中显示,金龙峒在中国境内,与界外越南所属的下琅县紧邻,证实了吴悫的说法。
由此可见,金龙峒自古为龙州辖地,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只是在嘉庆末年(1820年)后曾一度被越南侵并,但到光绪二十三年(1887年)中法划定边界后,金龙峒又重回祖国怀抱。至于1820年后曾一度被越南侵并的原因,是由于此地曾爆发大范围瘟疫,大部分边民死亡,余下逃荒至内地,越南边民便趁机侵入。而恰恰在这一时期,越南边民学会了金龙峒当地壮民的天琴弹唱技术。直至1887年中法战争后确定金龙为中方国土,越南边民便退出金龙,由是带回了天琴弹唱技术。这就足以解释为什么现在越南边民使用与我方边民完全相同的天琴乐器,且使用天琴的场合、仪式、信仰以及喃唱的语言、经书和道具法器都差不多。
观点三:由于凭祥、宁明的历史沿革与龙州有很大关联,当地壮族同为百越后裔,且三地曾合并为睦南县,所以风俗习惯特别是天琴的使用情况多有雷同。虽然凭祥和宁明认为天琴在当地的发源时间分别为九百多年和三百多年,但无法提供相关的民间传说、神话故事及历史记载加以佐证。防城区则认为天琴产生于两百多年前,其发源地在十万大山南麓壮族布偏族群聚居的峒中板八和那良滩散等地。这些观点仍需其他资料加以进一步证明。
外来说以潘木岚、曹军为代表的观点认为天琴系由越南传人:“‘叮在汉代已然出现,但流传范围应是在现今的越南境内,至明代,传人桂域,而据现有的考证,‘叮传人龙州应从1803年上溯到明代1387年明洪武二十年左右的时间。”其依据是1803年《龙州纪略》中关于天琴的较早记载:“……鬼婆大约年轻者多,手弹二弦脚抖铁链,银铛之声以锁鬼,其宣扬诅祝哪哪之音非但内地人不能聆会即龙之土民亦毫不解识,猥云传自交趾,其信然耶抑盘瓠之流传耶。”_3。。
笔者以为,“猥云传自交趾,其信然耶抑盘瓠之流传耶”。按字面和上下文意思应理解为“民间皆称此法自交趾时代便流传下来,群众对其极为信服,抑制了盘瓠神话在当地的流传”。关于天琴及其操持者在“交趾”时代已经出现的说法,笔者基本认同,因为《龙津县金龙峒傣人情况调查》中关于“交趾”的记载有:
“广西于今,西南隅与越南为邻,但越南乃古代交趾、越裳、骆越的地方,现在越南北部(东京)即秦始皇所辟象郡的一部分,今桂西南一代与越南的北部当时同属象郡,并无所谓边界。
汉行南海尉事赵佗,自立为南越武王,是时广西及越南均属于南越。汉武帝削平南越,以秦始皇之三郡改置九郡,统隶于交趾,后改名交州。吴分交州为交广二州,桂边及越俱隶于交州。……而桂边及越南仍常共统于一州。……
赵宋太祖开宝六年(公元973年)封丁部领之子丁连为安南王,越南始列为外藩,广西于是乎有边。
明成祖永乐五年(公元1507年)改安南为交趾布政司,置布政使,至是越南与广西复统于中国。
明宣宗宣德六年(公元1531年)命黎利权署安南国事,越南遂又自成为一国。……”
可见,历史上桂越自秦以来没有明确的界域划分,均属同一疆域,越南至宋太祖时始为外藩,后屡经分合,而“交趾”时代则指汉代及明成祖永乐五年(公元1507年)至明宣宗宣德六年(公元1531年)间,1531年后均称为安南。
因此,笔者对于潘曹二人关于天琴的“流传范围应是在现今的越南境内,至明代,传人桂域”的说法不敢苛同。根据文献中提到的“交趾”时代和“盘瓠”的背景和流传地点,结合历史上广西和越南属于同一疆域、越南到宋太祖的时候才开始分疆并列为外番的史实,可以判断天琴早在宋代以前已经随当地的巫术活动一起出现,是源自龙州本土而非传自越南的器乐。
(四)族源说
1.源自布傣族群
此观点认为天琴是壮族布傣族群独有的乐器,已流传了上千年的历史。其依据是布傣族群的族源和天琴在布傣族群中的使用历史。
人类学用族群这一概念指称那些在文化上因具备一定特性实现内部认同和外部区分的人类群体,广义上指民族、种族,狭义指某一民族的某一分支、社区、宗族、家族。金龙镇现居住人口为28193人,主要为布傣(又称布岱)和布依族群,其中布傣人约17,000多人,占全镇总人口的60%,主要聚居于中越边境线中方一侧的龙州县金龙、双蒙、武联、高山、贵平、横罗、板梯、光满、民建、侵笔和花都等12个行政村的66个自然屯,其中16个自然屯沿边境线分布,与越南相连接。而横罗村的下其逐屯、贵平村的板烟屯和板探屯距国界仅300米。20世纪50年代进行民族识别时,布傣人曾自报“苗族”、“彝族”,后来改报为“傣族”,1958年被定为僮族,1965年改为壮族,是南部壮族的重要支系。布傣人一直自称为“根托”(布傣话,意为“土人”)或“布傣”(傣人),相传其祖先系从傣族聚居地迁来,千百年来一直和当地壮民通婚交往,因此兼具两族特色。其着装特征是男子上身着无领左衽黑长衫,下着宽裤头黑裤子,头缠约两米多长的黑头巾;妇女上身内穿右衽或对胸内衣,外穿无领右衽过膝窄袖长衫,下穿长约三尺的无褶筒裙,腰间再束以长腰带一条,带结在后,带端下垂,头发用一条两米多长的黑土布缠绕盘起头,右边留一条约8厘米的尾巴。男女平时在家打赤脚,在村里玩时穿木屦,野外劳动时穿草鞋,走亲或赶街时穿新布鞋。由于历史原因和地理关系,金龙峒傣人和越南傣人关系密切,双方通婚的很多,在风俗习惯上有很大的一致性,除节日之外,服饰、饮食、居住、语言、婚姻、生育、宗教、丧葬和娱乐活动等方面差别不大,有些方面甚至完全相同。金龙峒傣人有共同语言,但没有文字,吸收了一些越南语的词汇,与越南下琅县板境屯傣人的语言完全相同。
据龙州县金龙镇贵平村板烟屯布傣族群天琴老艺人马景丰讲述,天琴这门技艺是其祖辈传下来的,可能在宋代时已有,他还收藏着一支祖父传下来的造型古朴的天琴。同村同屯的布傣天琴老艺人80多岁的农青春魑公称,其在当地已是天琴第17代传人。但是,关于布傣人的来源问题,有两种说法。一说为布傣的先民是秦汉时期就生活在广西南部的骆越人,另一说是从越南北部迁入的傣人。根据张有隽教授对龙州金龙峒壮族边民群体结构的调查得知,布傣人的先民是秦汉时期生活在广西南部、越南北部的骆越人,自古就居住在金龙峒,他们不但是当地的首批居民,而且无论从人口、资源占有以及政治、经济优势等方面,都是当地处于主导地位的族群。他还指出,在清嘉庆年间(1796—1820)以前,金龙峒为傣人独居时期。因此,可以断定,秦汉以降至清嘉庆年间,傣人一直为金龙峒的土著居民。另据《龙津县金龙峒傣人情况调查》中附录二:金龙峒各族历史的参考资料“历代帝王总纪子孙便览”显示,最早的记录从“明纪太祖洪武元年开始”,意味着1368年起此地便有傣人人住。但是,张有隽教授提到“据民间文献资料和口碑资料记载,当地傣人是从越南迁来的,入住金龙峒至今只有近20代约400年时间,约当明末清初之际”。根据《龙津县金龙峒傣人情况调查》对金龙峒傣人有关姓氏的族谱调查和来源分析认为,傣人定居当地至少在嘉庆末年(1820年)以前,可能有两大支不同的来源,一支是由越南高平省各县迁入,另一支是龙州附近迁入。而越南支系的傣人最早来了已有14代,约600年(用人口繁育周期来量化,一代人指“代差年龄”,即相邻两代人的年龄差,即本人与父辈年龄的差距。目前我国的一代人约在25—30岁之间,但在早婚早育的年代,约20—25岁为一代。因此20代约400年或14代约600年都只是推算的标准不同而已,但前者的计算相对较为准确)。由此可见,最早居住在金龙峒当地的是自秦汉时期就生活在广西南部的骆越人即壮族布傣先民,而非其后从越南北部迁入的已有14代的傣人。因此,结合前述地缘说中关于天琴发源地在金龙峒,而金龙峒自古就属于龙州管辖、为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傣人是最早定居在金龙峒的族群;其使用的天琴弹唱经书《塘佛》已流传了上千年的历史,可以推测,至少在一千多年以前,金龙峒壮族先民布傣族群已经使用天琴。
2.源自布偏族群
此观点认为天琴是壮族支系布偏族群独有的弹拨类弦鸣乐器,天琴在偏人支系中已流传了两百多年历史。
布偏族群居住在祖国南疆十万大山南麓的广西防城港市防城区的峒中、那良等镇,人口约3万。自称“偏人”,操偏语。偏人普遍崇信一种被称为“做天”的原始宗教,其仪式是由俗称“天婆”的女巫以奏天琴、唱天歌、跳天舞等艺术形式来进行,故“做天”不仅是宗教活动,亦是偏人的一种音乐民俗活动,其中涉及的各种音乐,统称为“天乐”。“天乐”有着丰富的内容,它既包括偏人独有的拨奏类弦鸣乐器——“天琴”所奏的乐曲和天婆们在“做天”时所跳的“天舞”,也包括天婆在各类长达五六个小时“做天”仪式中唱念的九种不同的“天歌”歌调。防城县志载:“今之编人,即古之猹族为初民之使牛耕田者……。编人言语,即猹族言语,融合演变而成村语。”偏人主要靠从事简单的农业生产为生,是典型的山地农耕族群,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也创造和积累了丰富而独特的民间艺术。天琴就是长期以来深受偏人喜爱的一种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民间乐器。它既用于独奏、伴歌,也在歌舞中作道具使用。偏人把天琴写为箍琴,偏语叫dlngdi—ng(叮叮)。据防城区垌中镇那莎村天琴老艺人黄文胜、梁光芳等人叙述,天琴流传了四代,已有二百年历史。以前天琴主要是天婆使用。据说偏人的祖宗在四五百年前由广西土著民族迁居此处,由于住在原属广东省极偏西部的沿河附近,于是称为偏人,其主要风俗习惯和语言等都与壮族相似。偏人居住在国境线上,与越南隔河隔山相望,关系密切。前放前迁移现象比较严重,大部分偏人为逃避国民党扫荡和征兵征粮而逃往越南。据说在越南谅山、太元、安州等地有两万多偏人,都是从广西迁去的。解放后因我方实行减租土改,部分偏人又选择迁回,但为数不多,因田地迁走时已悉数转移,回来后生活成为一大难题。据实地采访调查得知,当地群众普遍认为天琴属于外来之物;对于天琴在布偏族群流传仅有二百年的历史,当地群众的观点基本一致。结合前述几种观点的论证,可以判断,天琴并非为防城区布偏族群所独有的乐器。
四、结论
综上所述,关于天琴的发源地,龙州县有关金龙峒天琴的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天琴世家的传承历史,流传上千年的天琴唱本《塘佛》等历史文献记载,以及族源说中关于天琴源自布傣族群的观点和地缘说之本土说中认为天琴的发源地在金龙峒的观点,均可作为天琴是源于龙州县金龙一带的有力佐证;至于天琴产生的年代,结合巫信仰说中提及产生于古骆越巫文化盛行时的观点,使用天琴的依峒节俗起源时间,以及笔者对最早记载天琴的《龙州纪略》中关于“猥云传自交趾,其信然耶抑盘瓠之流传耶”的考证,天琴的早期历史渊源可以追溯汉代。此外,根据凭祥认为天琴产生于九百多年前、宁明认为产生于三百多年前、防城区认为产生于两百多年前的说法,可以大致推测,天琴从宋代至19世纪初相继流传至凭祥、宁明、防城等地。另据地缘说之本土说中第二个观点的论证得知,天琴于中法战争后流传到越南。
[责任编辑:覃彩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