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艺
(大连职业技术学院 辽宁 大连 116000)
十年来,大连主动适应全球化要求,积极参与国际竞争,采取一切措施,推动了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取得长足发展。2009年,软件产值达到400亿元,相当于1999年的72倍;软件出口15亿美元,相当于1999年的41倍。软件产业是知识密集型产业,人力资源是大连软件业高速发展的基础。随着大连软件业的高速发展和产业升级,对于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也急速增加。通过发展高职教育,培养高技能型软件人才对于降低软件产业成本,促进大连软件产业发展具有战略性意义。
本文通过问卷对多家软件企业进行了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从业人员学历结构、人才需求情况、当前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拟合情况等内容,共发放问卷120份,回收有效问卷115份,问卷有效率为96%。在有效调研的115家软件企业中,总从业人员为15420人,企业平均从业人员134人。从软件技术人员的学历结构角度看,研究生以上学历占8%,本科学历占52%,专科学历占35%,其他占5%。目前在软件企业中大多数的软件开发人员为本科以上学历,高职高专毕业生还没有真正承担起人才金字塔塔基的作用,还存在着人力资源浪费现象,增加了软件产业的人力资源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软件产业的发展。
通过对于当前高技能型人才培养和市场需求拟合度的研究发现软件企业对高技能人才需求旺盛,高职院校计算机相关专业招生情况较好,毕业生的数量基本满足市场需求。但是在当前人才培养中还存在着结构性失衡现象,造成高技能型人才结构性短缺,不能满足软件产业对于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调研中还发现当前高职毕业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也不能完全满足企业需要,还存在着毕业生就业难的现象,这更加大了高技能型软件人才的缺口。
1、相关分析。对2006—2011年大连统计年鉴中有关软件业总产出数据和年末从业人数数据进行总结,得到2005—2010年软件行业总产出和从业人数情况(见表1)。
表1 2005—2010年软件行业总产出和从业人数情况表
表2 未来5年大连软件业总产出预测表
对于表1中的数据,利用SPSS软件对于年份、软件业总产出、软件业年末从业人数数据进行双变量相关分析。年份、软件业总产出、软件业年末从业人数双变量相关分析的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862和0.936,均大于0.8,说明软件业的从业人数和年份、软件业总产出数据间存在高度的正相关关系,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大连软件业的发展,软件行业的从业人数将会持续科学地增长,软件行业对于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将会逐年增加。
2、未来5年软件产业发展预测。本文采用曲线拟合度分析来预测大连软件业的未来发展,为了提高预测的有效性,利用数据分析软件SPSS,根据表1中2005—2010年软件业总产出数据,以软件业总产出为因变量,以时间序列为自变量,分别运用对数、倒数、二次、三次、幂、S、指数等七种曲线回归预测模型进行预测分析(如图1所示)。
图1 软件业总产出七种曲线拟合度对比
通过SPSS软件分析,对数模型和指数模型的显著性水平检验值(sig.)均小于0.05,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比较他们可决系数R2的大小,可决系数R2越接近于1说明模型拟合效果越好,预测模型越接近于实际。通过对比选取R2较大的指数函数(R2=0.673,sig.<0.05)作为最优预测模型,具体方程为:Y=474576.897e0.22X。根据此预测模型可以预测出未来5年大连软件业的总产出数据(见表2)。
3、未来5年软件业从业人数的预测。利用数据分析软件SPSS,根据表1中2005—2010年软件业年末从业人数数据,以软件业年末从业人数为因变量,以时间序列为自变量,分别运用对数、倒数、二次、三次、幂、S、指数等七种曲线回归预测模型进行预测分析(如图2所示)。
图2 软件业年末从业人数七种曲线拟合度对比
通过SPSS软件分析,对数模型、二次函数模型、幂函数函数、S模型和指数模型的显著性水平检验值(sig.)均小于0.05,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比较他们可决系数R2的大小,选取R2最大的指数函数(R2=0.894,sig.<0.05)作为大连软件业年末从业人数的最优预测模型,具体方程为:Y=4631.376e0.244X。根据此预测模型可以预测出未来5年大连软件业年末从业人数数据,并根据本年与上年的预测从业人数差值计算出预计新增人才需求(见表3)。
表3 未来5年大连软件业人才需求预测表
4、未来大连高技能型人才需求预测分析。根据表2中预测数据可以计算出大连软件业总产出会以每年24.6%的速度递增,未来5年大连软件业将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趋势。根据表3中预测数据可以计算出大连软件业从业人数会以每年27.6%的速度递增。随着软件产业的发展和软件企业的用人观念转变,高技能型人才在软件企业中的比例将进一步扩大,逐渐承担起金字塔塔基的作用,所以未来5年大连软件产业对于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的增长速度将会高于软件业从业人数的增长速度,预计未来5年软件产业对于高技能型软件人才的需求将以30%以上的速度递增。
1、科学规划高职软件人才培养,促进高职教育健康发展。大连高职院校具有较好的设备条件和师资力量是当前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主要途径。根据本研究预测的未来高技能型人才需求增长趋势,当前高职软件人才培养规模还需进一步扩大。在扩大高职软件人才培养规模的过程中要做好宣传工作使更多的优秀学生了解软件专业,选择软件专业,有效提高软件专业的生源质量。高职院校应该深入研究软件行业发展趋势和企业岗位需求,通过科学的调查分析及时发现人才培养结构的偏差,在制定招生计划时中应该具有前瞻性,尽量预测3年后的人才市场需求以保证人才培养的精准定位。为了切实保证高职毕业生的培养质量和就业质量应该建立高职毕业生就业跟踪制度。学校通过跟踪毕业生的就业情况随时了解职位需求的变化为及时调整招生计划提供有力的依据。
2、针对大连软件产业的特点,培养高素质软件人才。大连软件行业协会办公室编制的《大连软件行业简报》数据显示,2010年大连市软件出口外包的销售收入继续增加,出口额占全年软件总收入的54%。可以看出大连市的软件产业外向型特点显著,外语能力是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中各种人才都必需的能力,在大连主要以日语和英语为主,因此在高技能型软件人才培养中要重视学生外语能力的培养。在高职软件专业应该建立规范的语言能力考核机制,保证学生能够阅读外文软件相关文献,熟练使用外文软件系统并能够进行专业外语交流。除此之外要将职业素养教育贯穿在日常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定期组织经验交流和学习总结,通过交流和总结提升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在高职教育中还应该重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开阔学生视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3、开展深层次校企合作,结合软件企业对于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创新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软件产业是一个知识更新快速应用性很强的行业,这就要求高职院校更新教育观念不断改革探索,使人才培养能够适应产业的快速发展。要培养出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高技能人才必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开展深层次的校企合作,可以采用联合办学的方式使企业参与到人才培养中来,这样才能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与企业需求相适应。校企联合高技能人才培养可以采用1+1+1模式,即宽口径专业基础学习1年,针对具体岗位专业学习1年,软件企业实践学习1年。校企双方根据企业需求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和培养计划。在第一年的学习中学生主要学习知识基础,知识基础是后续学习的必要知识储备也是高技能型软件人才适应多种岗位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在第二年中根据本专业毕业生对应的岗位群所需的知识与能力进行专业学习,在课程学习中也要注重职业素养的培养,使学生将来能够适应工作岗位对于知识、技能、职业素养等方面的需求。第三年学生进入合作企业学习,将原来企业的岗位技能培训和业务培训纳入学校教学计划,将企业的岗位考核制度纳入到学生考核评价中来。通过这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既能够获得扎实的知识基础又能够充分适应职场角色获得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下很难获得的实用的岗位技能和职业能力。
4、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协调多方面利益关系,促进高技能型软件人才培养。软件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在高技能型人才培养中政府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政府应该制定针对于大连软件产业的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计划对于各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进行统筹规划,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优化人才培养效率。政府应该对校企合作进行引导,制定政策法规对于校企合作进行制度上的约束和规范,这样才能促进校企合作可持续发展,促进软件产业高技能型人才培养从而促进软件产业快速发展。
[1]李博:生态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赵卫亚、彭寿康:计量经济学[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3]大连软件行业办公室:大连软件行业简报[R].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