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媒体与民间工艺的联姻——云南石屏“走进花腰彝”网站案例分析

2012-08-08 03:02何璞
大家 2012年17期
关键词:民间工艺刺绣服饰

何璞

在探索数字媒体对传统文化尤其是特色民间工艺的保护与发展方面,作为云南从事艺术设计的专业院校,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一直不断努力寻找着如何用高新技术和先进创新理念改造并提升传统文化资源以及通过优秀的传统文化内容的开发和创新并聚合优秀人才,赋予现代技术以更高的文化内涵。云南艺术学院一直是云南省艺术学科中教育、研发、创作等领域的领军者和实践者。从2004年起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师生与云南民族地区地方政府携手推行“校地合作”民族文化的系列创意活动,发挥我院艺术设计专业全、实力强的优势,全方位为地方进行设计、创意、开发,为云南民族文化产业化发展探索一条新路径,并成为我院毕业设计实践教学的一大特色品牌,为诸多院校效仿。2010年被云南省教育厅评为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一、云南特色民间工艺在数字时代

云南有丰富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如何把这些资源用好?如何把静态、有限的资源势能转化为鲜活、无限的文化产业动能?这些问题成为时代课题。在历史上,陶瓷、酒、茶、纺织、印染、家具等民间工艺都构成了巨大的产业,推动当时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至今仍生机勃勃。民间工艺的文化资源特性会给它带来发展为产业的优势。现在国内的文化产业建设、民族文化大省建设、旅游文化建设等等都离不开民间传统的文化资源。“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文化资源逐渐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导资源,资源的内涵和外延也随之得到了更深刻广泛的拓展。”另一方面,“文化的命脉在于创新,而文化资源产业化的核心在于文化的创新,文化创新为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转化、文化产业的生产和产品开发提供必要的动力支持。蓬勃发展的 文化产业为文化创新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创新是文化产业的灵魂,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力源泉。毫无疑问,创新也是充分挖掘利用文化资源实现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必由之路”那么,云南特色民间工艺作为文化资源在其得到保护并向文化产业开发的过程中,如何创新成为关键问题。

现代信息技术、数字多媒体传播是当今兴起的可以有效促进文化资源创新的途径。“首先,加快文化领域核心技术研究。瞄准世界文化科技发展的方略前沿,加强数字技术、数字内容等核心技术的研究,提高装备技术和制造技术的水平。其次创新文化传播方式和手段,实现资源共享,发展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其三,推动文化业态更新。”“网络时代的到来, 为必须在对话和交流的土壤中才能获得真正成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提供了现代化的技术支撑。自此, 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可能获得更为广阔的传播空间。”不仅学术界充分肯定了数字媒体与现代信息技术对文化资源创新的作用,很多地区都开始尝试把当地的特色文化资源结合现代数字媒体方式进行创新与推广。如广西大型山水实景剧《印象·刘三姐》“自2004年3月20日正式公演以来至2005年11月观众达77.5万人次,票房收入7600万元”张艺谋导演的印象系列作品不断地在传统文化中运用现代数字媒体的创新得到了成功。随着大中城市陆续开展的数字博物馆建成,人们在了解各地特有历史、文化的途径更加快捷和方便了……这些数字时代的传统文化由于创新在各种领域焕发出永恒的魅力。

数字时代已经不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年代,能代表云南特色的民间工艺种类非常多,如:大理新华村银器工艺、傣族织锦工艺、景颇户撒刀工艺、剑川木雕工艺、东巴造纸工艺、白族扎染工艺、彝族刺绣工艺、个旧锡工艺等近十五种珍贵的工艺。但由于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有些民间工艺已经濒临灭绝,如果保护和开发不当对于云南文化、经济等方面都将是一笔不小的损失。文化传播归于对话,数字媒体不仅适用于大众传播, 而且也应用于人际传播。网络全方位、立体型、双向地延伸着人的所有感官, 使上网的双方获得亲密的接触, 并且实现了能够共享同一人文环境的虚拟社区 。总之,研究云南特色民间工艺的保护与开发过程中如何创新地利用好当前时代语境下的数字媒体技术是非常有价值的。

二、石屏花腰彝传统文化的数字化研究与开发

在2011年初设计学院为云南石屏花腰彝的民族传承保护所完成的 “走进花腰彝”主题网站http://www.sphyy.net【见图1】不仅使用多媒体对采集到的花腰彝音乐、舞蹈、乐器、服饰、刺绣、建筑、节庆、仪式等内容进行编排,运用包括图像处理、音频、视频处理,flash动画模拟等,实现花腰彝文化及其工艺在网络世界全景呈现,并超越传统媒介带给受众的单一体验,提供多感官综合体验和审美愉悦。网站建立非常成功,得到了石屏文化局得极高肯定,也得到了相关专家与大众的认可和欢迎。

石屏花腰彝传统文化现状分析。

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于2000年在全国率先在艺术设计专业开设了“民族民间工艺与旅游商品设计专业方向”,与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合作的省院省校合作项目“云南特色民间工艺产业化发展研究”成为设计学院的研究课题。为此,项目负责人陈劲松教授先后20多次下到哨冲乡进行田野调查。通过数次的采风调研,深度的咨询走访,我们努力通过对花腰彝的历史、民俗、经济、节庆、歌舞、刺绣、建筑等相关信息的收集、整理,去挖掘隐藏在令人称赞、令人着迷的花腰彝民间艺术作品背后深沉的文化背景和民间文化底蕴。

云南石屏花腰彝是云南彝族中“尼苏”支系,也是石屏地区以刺绣、歌舞、建筑、服饰等为特色的民族,主要居住在石屏的龙武、哨冲镇。 “花腰”的称号来源于他们妇女服饰中的布满了刺绣花样以及拥有火一样的热情和马缨花般的鲜明个性。因为聚居地多为山区,因自然条件与地理因素的制约,与外界的接触较少,因此花腰的风土人情与文化都浓郁地保存下来。近年来,由于对传统文化保护的思想,当地政府、传承人、现代传媒、学者等各界都作出了很多努力。经过多年对花腰的调查和了解,发现花腰服饰、歌舞、女子舞龙、仪式节庆、居住建筑是花腰文化最好的体现。

花腰服饰。服饰是一种独特文化,是各民族最显著的特征,花腰服饰中的刺绣工艺更是民间工艺的亮点。“穿的是历史,戴的是神话”色彩斑斓,艳丽夺目,光彩照人,服饰上的每一个图案都隐喻着族群的历史记忆。花腰妇女们人生中重大事件的服饰都是自己制作,无论是便装或盛装都做工精秀,具有很强的收藏和观赏价值。传统精工绣作的花腰服饰制作周期较长,在现代生活方式和节奏的变化下,各村寨均有擅刺绣者制作精美的花腰服饰出售,花腰服饰也成为当地集市上热卖的商品,一套普通的花腰服饰大概需要3000元左右。在哨冲镇的慕善村成立了传承展览室专门展示花腰服饰及刺绣艺术品。

花腰歌舞。在传统的尼苏花腰文化中“能歌尚舞者走天下”。据慕善花腰彝文化传承人孙正尧老师介绍,在文革时期,白天村民们在生产、生活中为了应付,就背毛主席语录,晚上偷偷地、小范围的唱跳花腰歌舞,要不然,“就传承不到现在了”。近年来,花腰的原生态唱法加上多变步伐的舞蹈正在得到更多人的关注,石屏县彝族李怀秀、李怀福的“海菜腔”在全国青歌赛上一举成名,名扬四海。

女子舞龙。每逢节日、庆典彝族都要舞龙,历史和传统上,多为男子舞龙。花腰彝族却以女子舞龙最为出名,阴阳结合,刚柔并济,集传统和现代为一体,显示出了彝家女子的风采,吸引了国内外专家、学者和广大人民的关注。石屏县大龙坡“花腰女子舞龙队”在1999年全国“百龙大赛”中喜夺金奖,并在天安门举行的欢庆澳门回归大型联欢晚会中再展风采。

仪式节庆。彝族的毕摩文化非常特别,毕摩在这里除了叫“毕摩”外,还有一个尊称“系祖颇”,这一尊称是“老师、师傅”之意,即毕摩不仅是宗教仪式中的祭司,还是乡土社会中的知识分子。毕摩在各种仪式节庆中有重要身份和作用。民族节庆、仪式活动,如火把节、密嘎哈(又称祭龙,以村寨为单位举行)、德培哈(大祭龙,多个村寨联合举行的祭龙活动)都具有集神圣与世俗、祭献先贤与现世教育的意义,都有丰富的人文内涵,既可观赏也可参与,对旅游者有极大的吸引力,也应该是研究与开发的重点。

民居建筑。红河州彝族的建筑有自己的名字——“土掌房”。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层层叠落,相互连通,远远看去甚是壮观,后期彝汉混居,融合了部分汉族民居的特点,逐步形成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民居建筑,堪称民居建筑文化与建造技术发展史上的“活化石”。随着人们生活方式逐渐变化,砖瓦房逐渐取缔了传统土掌房,在石屏地区还保留完整的土掌房村落也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其中哨冲镇的慕善村和水瓜冲村是保留较完整的,也以此今年来吸引了不少游客来此考察和观光。

研究过程中的数字化手段。对花腰彝刺绣工艺调研——网络收集查询、图文影像采集。

调研采风包括对花腰彝刺绣手工文化现象的考察、调研、保护和关注,同时还包括对花腰彝刺绣手工技艺的调查记录,对花腰彝刺绣手工技艺产品的收集发掘,以及对花腰彝刺绣手工技艺的专题研究和生产生活方式的调研等。首先,在田野调研之前课题组成员首先通过网络、出版物、影视作品和其他资料对花腰彝文化和刺绣进行大致的了解。其次,在调研过程中利用数字化技术对花腰彝文化的各个方面进行图、文、音、动的采集。比如将花腰彝妇女从剪绣样、裱绣样、配色到刺绣的整个过程拍摄记录下来,之后将每一种刺绣针法,比如“平绣”、“挑花”、“穿花”、“锁花”、“裹花”等手法分别拍摄记录,再对应到每一种针法刺绣出来的是什么样的效果进行分类保存,辅以对每一种刺绣手法进行详细的文字描述,归档整理。

调研花腰舞龙、歌舞、仪式节庆的手段——采、录、编。

调研包括对花腰彝舞龙、歌舞、仪式节庆的考察、调研、保护和关注,调查记录歌舞种类、乐器种类以及主要传承人状况等内容,记录舞龙以及仪式节庆的流程、场面等。首先,到各地文化站了解基本情况,再联系具体的传承人进行采访、记录,分别对不同的歌舞、乐器、舞龙、仪式素材进行图像、影像采集。其次,把采集的资料素材进行分类归档存放,并把多组镜头进行剪辑形成完整的资料数据。

土掌房建筑内外调研——测量、虚拟再现。利用对建筑的调查研究手段,对建筑的结构、分布、功能进行调查记录。首先,把测量的数据、参数等录入电脑,进行分析和存档。其次,根据测量、分析的数据模拟出房屋平面图、立面图、俯视图。最后,虚拟建模还原土掌房的建筑外貌、材质、光照等。

网站的特色与优势。图形素材库。花腰彝的刺绣图案创作题材丰富、色彩系统多样,对于设计构思以及创新延展的意义非常重大。项目团队对目前能够搜集到的所有花腰彝刺绣中使用过的图样都一一进行了矢量化处理,并从纹样的名称、形态、来源、内容含义、刺绣针法、色彩搭配和演变过程都进行了详细的整理。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不仅为花腰彝刺绣工艺建立了纹样档案;还为之后进一步研究花腰彝刺绣文化的演进和发展提供充足的资料;对花腰彝刺绣纹样、图样进行矢量化处理的另一个好处是利用数字化容量大、易保存和不受地域限制的特点,随时调取,方便查询和对比。【见图2】

影像的流媒体展示。让人们了解和关注花腰的最好方式莫过于让他亲眼目睹这里的一切。因此,项目组对采集到的花腰彝音乐、舞蹈、乐器、服饰穿戴方式、刺绣流程、节庆仪式等内容进行编排,通过互联网,利用流媒体的技术传导方式提供给大众多感官综合体验和审美愉悦。【见图3】

虚拟再现、交互观看。构建传统花腰彝最典型的民居建筑——土掌房的三维立体模型,受众不仅能够清晰直观地看到土掌房的基本构造、形态、材质、光照等情况,还可以360度全景查看,了解土掌房的各个细节。为那些没有亲临花腰彝地区亲眼见过土掌房的受众提供了最为便捷和全面的了解平台,更为世人保留了关于土掌房最为原真的记忆。【见图4】

虚拟演示、情景再现。

将花腰彝妇女舞蹈时的场景拍摄下来,再对其中一个舞蹈的每一个步伐,每一个动作进行分解,虚拟出的可爱动画形象演示花腰彝的舞蹈,让这种“最难学的舞步”可以随时得到传播。【见图5】浏览者可以跟随卡通花腰小妹进行分解动作的学习,通过交互把每个舞步看清楚,最终学会花腰舞蹈动作。

花腰彝妇女的服装共有13个组件,穿着顺序和穿着流程都有严格的规定。网站把从现实生活中花腰彝妇女穿衣顺序拍摄的图片按照逻辑关系编辑出穿衣栏目,在网站上以影像形式呈现给受众的同时,又制作了卡通人物,轻点鼠标就能让卡通人物按照正确顺序逐一穿上服饰组件。受众有了交互式的体验,更能对花腰彝的形象有深刻的印象。【见图6】

通过网络传播和信息共享促进了石屏花腰彝族文化的大众交流和广泛传播,让更多的人对其增加了解,增强艺术兴趣,激发花腰民间工艺的发展活力。

三、“走进花腰彝”网站的启示

“走进花腰彝”网站的建立是花腰彝传统文化在数码时代的产物,是数字媒体专业与民间工艺专业合作的结果。通过近几年来在数字媒体保护和开发传统民间工艺方向的尝试和努力,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的教学科研团队已经逐渐取得了一些成绩并看到了前进的方向。

民间工艺作为云南艺术学院特色的专业方向,其特色与优势在于对传统文化、民族民间艺术的深入挖掘、整理和开发。数字媒体专业作为近几年刚兴起的专业方向,其特色与优势在于对当代社会、生活文化以及新兴科技、传播方式的研究于应用。两者看似毫无关联,实则密不可分、相互扶持。当传统遭遇现代,文化遭遇科技,传承遭遇创新,就会创造出全新的局面,也是发展的基石和创意的原点。

传统文化在不断创造中形成,又在不断创造中被突破和创新而走向现代。无论是对传统的保护还是创新开发,无论是教育的继承还是发展,大胆尝试和突破常规总是永恒不变的法则和定律。

[1]厉无畏.论文化资本在创意产业中的作用,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1卷第2期2011.

[2]王永章.如何将文化资源转化为产业资源,人民论坛,2008.

[3]姚伟钧,任晓飞.论中国文化资源产业化发展方略,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7卷第4期2010.

猜你喜欢
民间工艺刺绣服饰
贵州剑河 多彩刺绣添技增收
动物“闯”入服饰界
听诸子百家讲“服饰穿搭”
从《长安十二时辰》看唐代服饰
刺绣织成的日本传统美食
李雅华:精美的石头能“刺绣”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民间工艺的传承分析及阐述
立足发展民间工艺的大师工作室运转模式研究
民间工艺保护的困境与对策建议
刺绣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