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敏山
广西桂林市普陀路39号帅础坚艺术馆 桂林 541004
引言:“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水流月不去,月去水还流。”
一首淡淡的古诗,吟唱着亘古的情歌,一曲清幽的漓江,涤荡着每一位亲者的心与灵,一套优雅的“象山水月”,续写着千古风流,是自然成趣、是艺术写照,亦或是自然与艺术的相益得彰,更像是一场生命与文化美丽的际会。
象鼻山原名漓山,又叫仪山、沉水山,简称象山,位于广西桂林市内桃花江与漓江汇流处,山因酷似一只站在江边伸鼻豪饮漓江甘泉的巨象而得名,被人们视为桂林山水的象征,同时也是广西得天独厚的文化地标。
相传,这象鼻山是天上的神象变化而成的。原来,这只象是为天帝驮宝瓶的神象。有一年,天帝出来巡猎,带着浩浩荡荡的仪仗,一百只大象、几百匹天马、几十辆神车,从山青水秀的桂林经过。天帝的大队人马践踏了大片的田园,花草庄稼被蹂躏,猪马牛羊被屠杀,美丽的桂林赤地千里,一片悲惨狼藉的景象。
一只大象由于过度疲劳,病倒在路边。天帝看它奄奄一息,撇下它,带着其它兵马走了。正当大象生命垂危之际,一对名叫向公向婆的老夫妇搭救了它。在向公向婆的悉心照料下,大象很快恢复了健康。为了报答老人的救命之恩,大象特地赶到田地里为向公和农民们耕地下种,并且发誓不会重归天庭。农民们纷纷跑来感谢大象对他们的帮助。
天帝因为仪仗队中缺少了一只大象,觉得队形很不雅观,就命令象奴回桂林去寻找生病的神象。象奴来到桂林,看到大象正在为农民耕田,就斥责它丢失了天神的身份和脸面。大象反驳道:“难道你、我和天帝每天只能吃农民种的粮食,而不能为他们做点事吗?我是绝不会再回去为天帝当奴隶了。”
天帝听说神象不肯回归天庭,就带着天兵天将前来捉拿大象。大象举起长鼻英勇自卫,与天兵天将激战了三天三夜,遍体鳞伤,累得筋疲力尽,但是大象仍然不屈不挠,没有停止战斗。天帝看到大象如此勇猛,硬捉会损失更多的天兵天将,就想了一个狠毒的计策。他对大象说:“你是一员猛将,我很喜欢你,就放你投生去吧。”说完,就带着天兵天将撤回天上去了。
大象听信了天帝的话,完全丧失了戒备。于是,它走到漓江边饮水解渴。正当它垂下长长的鼻子吸水时,天帝悄悄走到它身后,将手中的长剑狠狠地刺进了大象的身体,由于用力过猛,象背上只留下了短短的剑柄。
大象虽然死了,但是顽强的它并没有倒下。久而久之,神象化成了一座雄伟的象鼻山。远远望去,象鼻、象身、象尾处处分明。山上那座瓶形小塔,据说就是天帝留下的剑柄。
这是一个正直、美丽的神话故事。这样的神话故事在桂林随处可见:嫦娥五易九马图、独秀天拴马、牧马老人山、伏波潭赛宝还珠、望夫神女峰、……,数不胜数。正如古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桂林山水神话故事是构成“桂林山水甲天下”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桂林山水因为这些光怪陆离的神话故事和迷离的烟雨景色而造就了天上人间般且充满灵气的人间仙境。小时候,帅立功听着老人们一遍一遍的讲述着这些委婉动人的故事;老了,帅立功用不同的方式一遍一遍的把这些故事讲给年轻人听。这片神奇美丽的土地和感人心肺的神话故事早已化作精灵般的画符,植入他生命的记忆里,跳跃在他每时每刻的脉搏中,形成了他生命中永恒的符号和艺术笔端万千的气象。对于生于斯、长于斯的艺术家帅立功而言,这桂林的山和水就是他灵魂的栖息地,也是他艺术精神之所在。这仙山神水就是他无穷无尽的创作之源,同时,也为帅立功的艺术作品平添了几分“神韵”。
“象山水月”之形,师法象山之形,“形”同自然,简约而不事雕琢。自然者,天成也,乃每位艺者崇尚和奋力追求的美的至高法则。虽简单,却也反映出帅立功对自然深刻敏锐的观察能力和独到的艺术创作表现手法——其形取法于自然,而返于自然。如何理解呢?举个例子,我们常说:“艺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在笔者看来,这是一个矛盾,又似有哗众取宠之嫌。即来源于生活,艺术当是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为何要高于生活?当天帝的象奴看到神象正在为低贱的凡夫农民耕田下种,便斥责神象的行为有损天帝的威颜和天神的尊贵身份。依此看来,天帝天神们每天吃着农民种出来的粮食,照理讲,农民才是这些所谓天帝天神们的“衣食父母”,敬畏自己的父母还来不及呢,如何变成了自己的衣食父母有损天帝天神们的颜面与尊贵了呢?倘若将农民比成“生活”,天帝天神们比喻高高在上的“艺术”,源自于生活的艺术又凭何以高高的凌驾于自己的“衣食父母”之上呢?这是其一。其二,艺术源于生活,由生活衍生出来,又如何高于生活?一个人技艺和才学有高有低有好有差易于理解,“青之出于蓝而胜于蓝”,那是以一个有限的生命单位为评价前提。可是,一个人的柴米油盐酱醋茶是基本的生活;“活到老,学到老”——教育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是生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文化、艺术同样是精神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好的生活是生活,坏的生活也是生活;过去、现在、将来也只是生活的一部分。你的生活会影响到别人的生活,别人的生活也会影响到你的生活,一不小心,我们就会或主动或被动的成了别人生活的一部分,别人也会在我们生活的记忆里留下印迹。由此可见,生活并非是一成不变的,而且充满了未知。生活不仅仅是一个名词,一个概念,生活是一个相互作用的关系圈,一个统一体,人与人的、人与自然的、人与社会的、人与艺术的、人与文化的、人与自我的。生活的实质是包罗万有的,能动的,平等的、和谐的。倘若把生活比成“父亲”,艺术比喻“儿子”,艺术依附于生活,从“父亲”那学会生存的技能和做人的经验,生活因艺术而完整而精彩,“父亲”因为有了“儿子”才成为“父亲”,“父亲”又因此变得广大。如何能把艺术从生活中分离出来,又如何能高过生活呢?其三,高于生活的艺术又如何让人欣赏?暂且放下“艺术是否高于生活”的话题。单就看持此准则评判艺术与生活下艰难度日的艺术家便可知,将艺术凌驾于生活之上的“贵人”们,其实硬着头皮故作清高者、以及将自己创作的作品高高挂于人民头上孤赏自怜者比比皆是。为何?这样的艺术别说别人不理解,甚至有时连自己都没办法理解,艺术又何以成为艺术,艺术又何苦成为艺术?
“难道你、我和天帝每天只能吃农民种的粮食,而不能为他们做点事吗?”这话言简意赅,值得深味。帅立功成长于这片神奇美丽的土地,诚然,他对这片供他衣食,予他无限创作灵感的土地的热爱之情是赤烈的、坦诚的,同时也充满了敬意。他将这颗炽热的赤子之心播进了自然的土壤之中,生根、发芽……,“象山水月”长出了它的形状,也将他内心的这份“自然”长出来了。内心的自然与象鼻山之形自然的融合在一起,不夸张、不变形,亦不做华丽的雕饰, 内心与外在自然融合成一体。这是自然之形,“形”成于自然,形出于自然,而又回归于自然的状态,返璞而归真。自然,是一种景,一种态度,一份热爱。景是用心去感受、发现才能成为美丽的风景,爱是内心最美的风景,当虔诚的用爱去呵护每道独特的风景,表现出来的作品才有了生命的感召力。帅立功的“象山水月”之出于自然,并非是小心翼翼的模仿自然的形,照搬自然,再现自然,而是囊自然宇宙于心中,而以自然之神态传现出了自然的精神——和谐。
不是帅立功不能选择其他的制作材料。可能选择金属或玻璃材料更能突显其色泽与质感、时代感,选择瓷会表现得更细腻精致。可为什么不呢?
广西钦州坭兴陶(学名:紫泥陶),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以钦江东西两岸特有紫红陶土为原料,东泥软为肉,西泥硬为骨,按软六硬四混合,骨肉得以相互支撑为上品。因其深藏于山腹地层,所以坭兴陶艺品天然洁净、泥质细腻,绿色环保,且含有铁、锌、钙、锶等十几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与江苏宜兴紫砂陶、云南建水陶、重庆荣昌陶并称“中国四大名陶”。
钦州特有的陶土,无需添加任何陶瓷颜料,在烧制过程中所产生的“窑变”是无釉坭兴陶的一大艺术特色,当炉盘上升到1200度的临界点时,偶有发现其极少部份胎体发生窜变现象,并自然形成各种斑斓绚丽的色彩和纹理,须打磨表层氧化物后才发现其真面目,如天蓝、古铜、虎纹、大斑、墨绿等意想不到的诸多色泽,可谓“火中求宝,难得一件,一件在手,绝无类同”。 坭兴陶的“窑变”艺术在国内陶瓷行业中绝无仅有,艺术品位极高,故有“中国一绝”之称。以特有的陶土为材体,显得帅立功很“土”。
不但帅立功喜欢“土”,中国人也很喜欢“土”。土者,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中国人常以此隐喻“饮水人不忘思源”的感恩之心。五行当中亦有论及,土乃五行之一,五行相生相克。相生,有相互滋生、促进、助长的意思;相克,有相互制约、抑制、克服的意思。五行相生 ,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五行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在相生关系中任何一“行”都具有“生我”(母)和“我生”(子)两方面的关系,比喻为“母”与“子”的关系。“象山水月”中的“水”,钦州坭兴陶中的“土”,时时刻刻都在默默地昭示着我们,喝茶饮水勿忘思源,是这方水土恩泽着我们及子孙万代。这是帅立功 “象山水月”茶具对材料一种独具慧眼的选择。
中国的词汇当中有很多关于“土”的描绘,“土鸡”、“土特产”、“土生土长”、“土里土气”、“土包子”、“土老帽”。土,不仅仅是一种材料,更是一种态度,一种情意。越是“土”,就越原始、朴素、质朴,返朴而能归其真,因此,土是一种真实的存在。越真才能越接近生活的本质,生命才会充满力量。帅立功把对养育于他,恩泽于他的这份乡土之情和热爱浇注在了这泥土之中,通过这质朴的“象山水月”传达了他对生他养他的这片土地的感激之情,他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也传递着一种真实的生命的力量。用千年的土续载千年的文化,用原始的乡土传送乡土之情,一杯水,一份情;一抔泥土,一份坚定。中国的根在于文化的传承,文化的根在于爱的传递。
这水,常年奔忙于漓江之上,顾不得许多;这月,在她的行宫里独坐,深屏美人独自哀。他,从来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忙碌不息;她,从来不知道为什么要独自煎熬。有一天晚上,一位老者,独坐江边,对着这月,好像在打发寂寞一般拿他们打趣的唱到:“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水流月不去,月去水还流。”他们都被这声音吸引到了,于是,月儿走出深屏向下看,吓了一跳,原来她的脸庞清晰的浮现在水中央,是这么的清澈动人;江小伙慢下急促的脚步,抬头看看天上,顿时减弱了呼吸的节奏,生怕惊动了天上的美人。从此,每一次经过相识的地方,他们都会情不自禁的两眼相望,用微风传送彼此会心的微笑。明月以水为容,因为这水会让她看到每一次美丽的样子;水以月为心,因为明月会把他心的每个角落都照亮,让他每一天都开开心心的笑着。这山,就是他们千年爱恋的见证。“象山水月”永世流传。这是笔者对“象山水月”的遐想,也许是这山给我的提示,也许是这水,这月……
突然,我想起来了,是这“象山水月”,当我第一次看到这山、这水、这月有机的融合在一起,仿佛间,这动人的故事浮现在我的脑海中,历历在目,犹如亲临其境。帅立功将诗化情,借自然之妙,设计巧夺天工,以画为骨,以书为铭,记录下这千古不变的“象山水月”之恋,世人传颂。与其说帅老用他独到精湛的技艺创作了“象山水月”,毋宁说是其生命在时空交错的刹那间与文化的“象山水月”式的美丽际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