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嘉莹
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是在创造它的物质生产领域进行的分配,劳动者、企业和政府是参与初次分配的三类主体。初次分配状况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社会最终收入分配的基本格局,从而直接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未来发展模式。一般来说,衡量一国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是否公平的主要指标是劳动报酬率,即劳动报酬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劳动报酬率越高,则说明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越公平。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上作工作报告时指出要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收入分配问题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图1 1993—2010年辽宁省、北京和全国劳动报酬率轨迹比较
从图1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三个地区的劳动报酬率比较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993年—2004年):辽宁省劳动报酬率,高于北京地区,低于全国水平。第二阶段(2005年—2010年):辽宁省劳动报酬率,高于全国水平,低于北京地区。从三个地区各自劳动报酬率的纵向比较看,2007年之前,辽宁和全国的劳动报酬率呈下降态势,而北京地区的劳动报酬率基本上比较平稳;2007年之后三个地区的劳动报酬率均有所上升。
影响劳动报酬率的直接原因主要是企业利润和工资之间的分配,以及折旧率、税率、利息率等因素,但由于我国目前的财经政策在全国范围内是高度统一的,地区之间的差异并不大,因此,本文的分析并不是直接从分配与财经政策开始,而是选择了从行业经济的角度入手。从各个地区的经济结构看,各地的产业与行业发展显然存在一定的差异,而产业与行业的发展差异又决定并反映了社会收入的分配关系。比较其他就业形式,城镇单位就业在稳定性、正规化等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劳动报酬也在整个居民劳动报酬中占有很大比重。现阶段,城镇工资性收入是城镇居民收入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国家统计制度规定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仍然是制定社会保障、社会补偿等标准的重要依据,针对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劳动报酬分配机制是否完善、合理是关系到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因素。因此,下文中的就业人员劳动报酬占比仅指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工资总额占GDP的比重,借以说明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工资收入方面的问题。
根据作者搜集的数据可以计算得出辽宁省与全国平均水平第一、二、三次产业就业人员劳动报酬占比分别是,辽宁:0.15%,4.18%,5.36%,合计9.69%;全国水平:0.16%,4.63%,6.99%,合计11.78%。从最直观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到辽宁省就业人员劳动报酬占比比全国水平低了2.09个百分点,这2.09个百分点主要是由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差距引起的,第一产业的比重基本相当。
从第二产业来看,辽宁省第二产业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占比为43.95%,全国水平是44.26%,辽宁省低于全国0.31个百分点。但是,辽宁省第二产业就业人员人均GDP与全国水平相同,而第二产业就业人员劳动报酬占比,辽宁却低于全国0.45个百分点。所以,不能说明是由于辽宁省第二产业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占比低导致工资总额占地区GDP的比重低。
从第三产业看,就业人员劳动报酬占比,辽宁省比全国水平低了1.63个百分点。具体看各个行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低了0.36个百分点,教育低了0.35个百分点,金融业低了0.21个百分点,批发和零售业低了0.17个百分点,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低了0.14个百分点,这几项总和为1.23个百分点。由此可见,辽宁省与全国在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劳动报酬占比的落差,主要体现在以上几个行业上,特别是在教育和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上。
北京三次产业就业人员劳动报酬占比分别为0.07%,5.31%,23.92%,合计为29.3%,合计高出辽宁省19.61个百分点。从三次产业就业人员劳动报酬占比的比较看,北京第一产业略低于辽宁省,第二产业略高于辽宁省,而第三产业却高出辽宁省18.56个百分点,所以,北京就业人员劳动报酬占比高出辽宁省的根本原因在于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劳动报酬的占比。
从第三产业各行业就业人员劳动报酬占比的比较看,在第三产业的全部14个行业中,北京就业人员劳动报酬占比均高于辽宁,其中,较突出的6个行业依次是租赁和商务服务、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金融业、批发零售、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它们分别高出辽宁省3.23个百分点、2.77个百分点、2.47个百分点、2.43个百分点、2.17个百分点和1.22个百分点。与全国不同的是,在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员劳动报酬占比贡献中,全国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教育、金融业占有较突出的位置,而北京则是以租赁和商务服务、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占据了更突出的位置,而辽宁省在这些方面,与北京和全国水平都存在相当差距。
经过上述分析,作者认为要想提升辽宁省的劳动报酬率必须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大力拓展第三产业,着力提高辽宁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工资总额占地区GDP的比重,努力缩小辽宁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工资总额占比与全国和北京之间的差距。继续大力发展第二产业,在第二产业内部,既要发展高精尖的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工业,保持辽宁省经济的持续发展能力;又要发展各类吸纳劳动力能力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提高就业弹性,增加劳动报酬比重。提高劳动密集型行业的经营和盈利水平。改进房地产市场与建筑市场的调控政策。需要指出,提高劳动者报酬率的问题,不仅仅是一个地区性的问题,更是一个全国性的问题,要使这个问题得到比较好地解决,还需要全国环境的改善。
[1]胡拓坪.马鞍山市从业人员劳动报酬与行业比较分析[J].江东论坛,2011(106):27-33.
[2]李秋菊.努力构建和谐报酬分配机制[J].青海统计,2008,(7):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