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校园视域下贫困大学生适应能力研究

2012-08-06 02:34顾鹏举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22期
关键词:贫困生校园大学生

顾鹏举

(郑州轻工业学院 国际教育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02)

党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战略目标,构建和谐校园,既是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响应,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高校发展战略规划的重要内容和学校发展的宏伟目标之一.贫困大学生作为和谐校园的组成部分,关心关注贫困大学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环节.

1 和谐校园的内涵及特征

和谐校园建设是一个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演变过程,这就意味着和谐校园作为一个动态的概念,其涵盖的内容以及标准是不断发展变化的,需要跟随时代的步伐作与时俱进的解读.有学者认为,“和谐校园是以校园为载体,以政通人和、内和外顺、稳定有序、同舟共济为主要特征,实现学校教育各个子系统或各个要素的全面、协调、自由、充分发展.和谐校园要求学校的各方面制度健全、管理有序并且安全稳定;学校拥有极强的创造活力和凝聚力,广大师生员工团结互助、平等友爱、积极向上、和睦融洽.和谐校园是广大师生生活的家园、精神的乐园和成才的摇篮”;也有学者指出,“和谐校园应是一种以和衷共济、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模式,是以校园为载体,通过各种教育子要素的全面协调、整体优化形成的良好育人氛围,是学校教育诸要素和谐发展的合力,是以学生、教师以及学校综合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和谐校园是校园内人与人、人与校园环境、人与社会等诸多要素之间的矛盾处于相互依存、协调稳定、健康发展的共赢状态.

校园和谐主要指的是校园各个子要素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良好状态,主要表现为校园组织结构要素的和谐、教育环境的和谐、教师间人际关系和谐、学生间人际关系和谐、师生关系和谐以及自我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和谐等等.和谐校园不但能够为学校发展提供必需的内动力,同时也能够增强校园组织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满足感和整合性,激发出校园师生员工的集体荣誉感、强烈的使命感以及团结协作精神,进而能够增强学校群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和谐校园里,即要有人与人的和谐相处,又要有人与校园环境的和谐共赢,也要有各民族学生之间的和谐;既要推动高校和谐发展,又要促进校园内各部门子系统内部之间的和谐发展.其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

2 当前我国贫困大学生适应能力现状

家庭经济贫困、心理问题、社会、家庭、学校和个体因素的影响以及就业机制不健全是导致贫困大学生适应能力弱的原因.现阶段我国贫困大学生的适应能力不够理想,具体表现在:学习适应方面,大多贫困大学生学习方法不适应、成绩不理想;心理适应方面,贫困大学生表现出焦虑、自卑、自闭乃至走向犯罪;生活适应方面,由于缺乏营养以至于影响了他们的身体发育与智力发展,贫困大学生表现出不能很好融入大学生活;人际交往适应方面,由于缺乏锻炼,贫困大学生比普通学生相比更易遭遇挫折;社会适应方面,由于贫困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较低,主要表现为他们的就业情况不理想.

2.1 学习适应方面,大多贫困大学生学习方法不适应、成绩不理想

在学习适应方面,大多数贫困大学生能够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他们积极上进、学习刻苦,但是每年只有少数贫困大学生成绩优异,能够拿到奖学金,而绝大多数贫困大学生不能适应高节奏、大信息量的高校学习,表现出学习成绩不理想.在工作实践中,通过对获得奖学金、三好学生、优秀毕业生等学生的分布构成进行比较,发现大部分贫困学生的成绩为中等甚至偏下,贫困大学生获奖的比例也很低,这是因为此类奖项的评比都必须把学生的课程成绩作为评奖的基本条件.

贫困大学生大多来自基础教育薄弱的农村地区,由于相对落后的教育条件、教育配置、教育水平,导致了许多贫困大学生在教育和文化上的贫困.农村教育大多强调“死记硬背”,而大学教育更强调素质教育,一些贫困大学生在学习方法上一时难以转变.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家庭经济的窘迫,贫困大学生一方面为了自己更好的成才而努力学习,另一方面却不得不挤压学习时间去参加勤工俭学活动来寻求自救,一系列的因素导致了贫困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以后学习方法的不适应,进而出现了成绩不理想的状况.

2.2 生活适应方面,贫困大学生表现出不能很好的融入大学生活

在生活适应方面,大多数贫困大学生能够正确面对现实,他们有着艰苦奋斗和强拼搏的精神,有着积极乐观的心态,比其他同学更能理解生活的艰辛和世事的艰难.但是,只有极少数贫困大学生能够合理的安排自己的生活和课余时间,很好的融入大学生活,大多数贫困大学生却难以忍受贫困给他们身心健康所带来的伤害,往往表现出不会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方式、不习惯集体生活、不适应食堂伙食等一系列状况,导致他们很难投入到正常的学习生活中,不适应大学的集体生活.

2.3 心理适应方面,贫困大学生表现出焦虑、自卑、自闭乃至走向犯罪

在心理适应方面,尽管多数贫困大学生能够积极参加勤工助学,能够正视经济压力,在改变自己经济状况的同时能够进行积极的心理调适,但是,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大学生相比,(包括贫困生中的优秀分子在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身心压力.他们为了缓解经济压力,千方百计地找机会去打工,同时拼命地学习,以期再得到较高层次的奖学金.打工跟学习争时间,争精力,很多贫困大学生因此身心俱疲,久而久之,人格发生变化,甚至出现精神病症状.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还承受着来自同辈群体的压力.他们既要学习,又要为生计奔波,没有经济实力和精力跟更多人交往,参与校园文化活动.于是,贫困生容易在心理上产生焦虑、自卑、无助,再加上贫困生在社会上倍受歧视、奚落和嘲笑,导致他们在老师、同学面前出现敌对态度和强迫症状.以至于贫困大学生不能在心理适应方面很好的适应大学生活.

2.4 人际交往适应方面,贫困大学生易遭遇挫折

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已从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过渡,以往的“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人际关系不仅维系着个体的日常学习、生活、工作,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维系着个体的身心健康.校园生活丰富多彩,大学生们通过参加各种活动展示自己的才华和青春活力,但是很多贫困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内向,不愿与同学和老师进行交流,不喜欢参加文娱体育等群体活动.部分贫困大学生在沟通中缺乏主动,缺少了必要的锻炼.他们希望得到周围环境的支持,却不愿接纳他人的同情和帮助.有些贫困大学生因为不良的生活习惯、孤僻的性格、自卑的心理等原因,对周围人群经常处于防范状态,与其他人的来往不是建立在给予与接受、互相合作之上,而是建立在压倒、击败、防范等观念之上,再加上社交活动有时难免需要额外的开销,许多贫困大学生为了避免尴尬和节约开支,对这类活动只能消极退缩,最终导致贫困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极易遭受挫折.

2.5 社会适应方面,主要表现在贫困大学生的就业状况不理想

社会适应能力包括个人生活自理能力、基本劳动能力、选择并从事某种职业的能力、用道德规范约束自己的能力等等.选择并从事某种职业的能力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这方面,贫困大学生表现出就业状况不理想.近年来,随着大学生毕业人数的增多和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对于本身就属于大学生当中弱势群体的贫困大学生来说更是雪上加霜.贫困大学毕业生由于受到其自身条件的限制和社会竞争环境的影响,往往在就业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由于贫困生多年来接触到的是正统教育,面对接济救助,潜意识地认为应“感谢生活”,于是求职时得过且过,偶有所获即裹足不前,不再去尝试与追求.因此,许多就业机会与贫困生们擦肩而过.与此同时,尽管贫困大学生的就业行为取向显示迫于生计、更为务实的特点,他们毕业时往往选择直接就业而放弃考研的机会.他们对薪资、行业、就业地等条件的选择也相对其他非贫困生而言要求较低,但面对“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毕业生就业机制,困难学生要承担更大的就业压力,这种压力致使他们的就业状况非常不理想.

3 和谐校园环境下提升贫困大学生适应能力的有效途径

只有进一步完善国家相关资助政策,加强对贫困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诚信意识和心理健康教育,积极拓展勤工助学岗位,充分发挥社会资助的作用,才能缓解贫困大学生的经济压力,帮助他们树立自强自立的意志,及时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从而从根本上提高当代贫困大学生的适应能力.

3.1 国家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力度,完善各项资助政策

教育经费投入是教育事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和重要保证,提高我国教育经费的投入是缓解贫困大学生经济贫困的重要举措.贫困大学生的适应能力不强,最主要的原因是家境经济贫困.只有逐步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力度、适当的调整资助政策、加强诚信方面的立法,才能保证资助工作的顺利开展,从而缓解贫困问题.

截止目前为止,我国已经建立了一整套以奖学金(包括国家奖学金和优秀奖学金)、助学贷款(包括国家助学贷款和生源地贷款)、勤工助学、特困补助、减少学费和免除学费(简称为“奖、贷、助、补、减、免”)为主体的贫困生资助体系.但是,由于贫困生的数量日益剧增,这些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凸显出一些问题:例如,“奖、减、免”覆盖面小、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存在诸多不足、助学金评定机制不健全等,只有适当调整相关资助政策,拓宽资助范围,贫困生问题才能得到解决.在奖学金方面,建议综合学生的德、智、体各方面情况,综合评定奖学金;在“减、免”政策方面,在深入了解贫困大学生家庭情况的基础上,适当的放宽“减、免”的条件,扩大覆盖面;在助学贷款方面,适当的增加贷款额度,适当延长贷款年限,减轻他们的还贷压力.另外,国家要加大对高校的监督力度,切实使国家贷款政策落到实处;在助学金评定方面,要在询问同寝室学生和班级同学的基础上,结合学生档案、助学金申请书、辅导员日常观察以及有学生党员、班委和学生代表组成的评定小组来综合评定助学金,最终确定获得助学金学生名单.

3.2 加强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诚信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加强对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诚信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培养贫困大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有助于提高贫困大学生的诚信意识,更有利于贫困大学生健康成才.

在帮助贫困生解决经济困难的同时,还必须积极寻求、探索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深入做好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贫困大学生对贫困的认识,教育他们要把贫困作为激励自己发奋学习的动力,而不是把贫困当成压力和负担;加强贫困大学生的自尊自立自强教育和诚信教育,提高贫困大学生诚信意识;关注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帮助贫困大学生克服心理障碍,促进贫困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3.3 积极拓展勤工助学岗位,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高校要在尽可能多的提供校内勤工助学岗位的基础上,积极拓展校外勤工助学岗位,充分发挥校外勤工助学岗位的作用,提高贫困大学各方面能力,帮助贫困大学生树立自信心.

高校要尽可能多的给贫困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如:设立档案资料整理、教室卫生打扫、机房设备维护、辅导员助理、电子阅览室管理等勤工助学岗位.通过参加勤工助学可以提高贫困大学生的综合能力,例如:勤工助学活动可以提高大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创造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自我规划能力等.另外,高校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学术优势,实现贫困大学生由“卖力”到“卖技”的转变,高校要充分利用各方面关系,积极探寻与学生专业相近的校外勤工俭学岗位,建立校外勤工助学基地,形成长久合作机制,发挥校外岗位的独特作用.贫困大学生在校外勤工助学过程中培养了独立思考、团队协作、沟通协调和百折不挠精神,也激发出了浓厚的求知欲望与学习兴趣,充分培养了贫困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和勇于创新的精神,贫困大学生了解到了社会对人才素质的需求及其发展趋势,从而毕业后更能够胜任基层工作.

3.4 发挥社会资助作用,形成良好的社会支持氛围

在目前中国财力相对有限的条件下,要想大幅度增加教育投入,仅仅依靠国家的财力显然是不够的,还必须积极开拓其它筹资渠道,应广泛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吸纳社会捐助,充分发挥社会资助作用,形成良好的社会支持氛围.要建立一个资源配置主体和利益主体广泛参与的、开放型的助学机制,包括现实的和网络的救助平台,广泛筹集和吸纳社会、企业、个人的资金.《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明确指出,“国家鼓励企业事业单位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和公民等社会力量依法举办高等学校,参与和支持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并“鼓励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的高等教育投入”.

社会媒体要加大对高校贫困生现状的报道,让社会了解高校贫困生的需要;努力争取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的援助,各地方政府可针对本地的人才需求及生源情况,拿出部分经费设立特困生助学金.这样既可以帮助贫困生解决学习、生活的困难,又可以满足部分企业、地方急需人才的状况,同时也解决了这部分学生的就业问题;动员有名望的专家、学者、校友以及成功人士设立各种奖学金、助学金.这种形式的资助方式不仅可以解决贫困大学生的生活问题,还可以激励贫困大学生奋发向上,早日成才.

〔1〕张耀灿,陈成文,罗洪铁等.成才不是梦—高校贫困生的今天与未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1-12,67.

〔2〕周希贤,程新康.当代大学生适应能力体系构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12):389-391.

〔3〕张书明.高校和谐校园理论与实践[M].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18.

〔4〕张玉芬.试论大学生人际交往与健康人格的塑造[J].文教资料:高教研究,2006(6):23-24.

〔5〕华芮.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构建高校和谐校园[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5):23-25.

〔6〕王昌松.高校贫困生工作(上)[M].山东:泰山出版社,2010.185-186.

猜你喜欢
贫困生校园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贫困生班主任”李金林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十年筹资千万元 资助八千贫困生
结对"百千万"情暖贫困生
克力朩倾心捐助贫困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