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海燕,刘振良
(1.山东科技大学 外国语学院,山东 青岛 266590;2.青岛理工大学 体育部,山东 青岛 266520)
构建和谐社会是党中央对现前社会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具体落实到高校就是“构建和谐校园”.近年来,由于国学的兴起,一些专家学者开始将目光投向沉睡百年的中国传统文化,希望从中国传统文化找到构建和谐校园的切入点.中国传统的儒释道三家文化具有极其丰富的和谐思想,其“天人合一”的生态和谐观,以“仁、义、礼、智、信”为核心的人际和谐观,及“修身内省”的身心和谐观对当前和谐校园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然而,当全国各大高校掀起“国学热”,蓬勃开展读诵经典活动之时,我们发现高校师生更多的是从学术的角度去研究、欣赏传统文化,尤其是对儒家四书五经的和谐思想展开了广泛的讨论.不可否认,这些讨论为高校和谐校园的构建带来了新的契机,但由于缺少根基的教育,这些讨论落实到学校的管理、学生的教育就难免理论与实践相脱节,使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成为一种理想、一种口号,高校校园的不和谐现象并没有因为传统文化的渗入而有所改善.学生自杀,师生关系紧张,管理部门与教师冲突不断,这些不和谐因素仍是困扰高校领导的主要方面.是中国五千年的灿烂文化真的过时了吗?笔者认为,中华文化作为祖先留下的经典,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她的价值是穿越时空的,但我们必须明白中华文化好比是大树,四书五经等是她的枝叶花果,构建和谐校园,落实中国传统文化,离不开根基的教育,高校只有先让学生扎好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打好做人的基础,才能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价值,将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栋梁之才.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就是《弟子规》.笔者认为,高校只有从博览中国传统文化的“儒学”角度转向“学儒”(即落实儒家教诲,学做圣贤人)的“扎根”教育,推广《弟子规》,将《弟子规》的教义落实在学习与生活中,才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唯一出路.
《大学》上讲,“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当今传统文化教育之所以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我们的道德教育在很大的程度上,没有遵循道德教育的规律,把道德教育的先后次序搞错了.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必须从根基学起,而儒家的根就是《弟子规》.作为中华文化的具体落实,《弟子规》是中国传统家规、家训、家教的集大成者.原作者李毓秀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以学文”.从内容上看,《弟子规》虽然总共仅有1080个字,360句,但却把一个人如何对待父母兄弟、待人接物、修身治学等等的态度和礼仪,概括得淋漓尽致.当代高僧大德净空法师对《弟子规》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他指出:“孔孟学说之根本落实于《弟子规》,四书五经、十三经是其枝叶花果也”.如果没有根基的教育,传统文化的学习只能是空中楼阁,读的书愈多会跟生活愈脱节,最后非但不能将传统文化落实在生活中,有的甚至会利用经典与人争理,把经典当做卖弄学问的工具.高校利用传统文化优秀资源构建和谐校园关键在于“扎根”教育,《弟子规》就是这种教育的依止.
《弟子规》是中国古人教育经验的总结,符合教育的规律,特别强调了教育的先后次序: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这就是符合先培养德行,后学习知识、技能的教育规律,是对党的“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育方针的最好诠释;其次,《弟子规》,还强调道德教育的先后次序,那就是“首孝悌”,孝悌是人之根本,一个人只有先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才能逐渐将爱扩展到邻里乡党,培养“泛爱众”的能力.
《弟子规》是古圣先贤“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教育总纲.它教我们“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伦常大道;教我们做学问道德的功夫: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教我们修身之要: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教我们处世态度: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教我们待人接物: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1]《弟子规》所阐述的道理,譬如“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恩欲报,怨欲忘”,“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等教诲不仅能和谐人际关系,更能够促进身心和谐.高校师生身心和谐才是高校校园和谐的基础.
高校和谐校园应是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学校持续健康发展,依法治校,章法有序,利益协调,安定祥和,充满活力,师生和衷共济,员工各尽所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各种教育要素协调发展的校园,实现人才发展和学校发展的和谐,学生与教师的和谐,服务与管理的和谐,学生自律与他律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2]要实现这些方面的和谐必须从我做起,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人人都应该回归自己的本分,定在自己的本位上,校园和谐才有希望.近些年来,高校校园频繁发生的自杀、暴力事件显示,高校师生已经忘记自己的本分,扭曲、错误的价值观使得很多师生唯利是图、我行我素、勾心斗角.在这样的校园背景下,《弟子规》作为中华五千年文化的精华,是高校师生修身养性的必修课,必能开启人善良的本性,成为高校不和谐病症的特效药.
《孝经》上讲,“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是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之根.《弟子规》强调“首孝弟(悌)”,“爱人”首先从爱父母做起,而后才能爱其族人、邻里乡党、国家、乃至世界.这种推己及人的自然亲情符合人的认识与情感发展的规律.[3]一个连父母都不爱的人,如果说他爱同学、爱老师、爱学校、爱祖国,你会信吗?中国人讲“百善孝为先”,即孝为百善之首,孝为先导,百善皆随之.学习《弟子规》让大学生明白“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一个有孝心的学生,一定会爱惜自己的身体,因为他明白“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他都能积极应对,绝不会自杀、自残.孝在心中,他会守住做学生的本分,把学习放在首要位置,不逃课、不上网吧,不打架斗殴,努力做到养父母之心.他也一定会尊敬老师、团结同学、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因为他知道自己违法乱纪,会让父母蒙羞.一个心中有父母,有族人,有祖宗的人时刻都会检点自己的行为,正如《论语》所说,“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作乱者,鲜矣”.同理,学校老师、领导学习《弟子规》的“孝亲”思想,也必能守住教学、管理校园的本分,面对学生,他们会拿出“作之君,作之亲、作之师”的精神,视学生为自己的孩子去爱护、去教导.所以,孝的教育是维持良好伦理秩序的根本,是高校校园和谐的源泉.
高校校园和谐离不开人际关系的和谐.当代高校行政人员与教师对立、教师关系利益化、师生关系淡漠已将莘莘学子梦寐以求的学习殿堂变成了勾心斗角、唯利是图的社会染缸.每个人都希望别人与自己和谐相处,却很少反观内省,不知道和谐关系须得从我做起,《大学》里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欲得人际关系和谐必以修身为本,身修是改善人际关系的关键,所谓“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弟子规》中“谨、信、仁”的理念就告诉了我们如何修身、如何通过改变自身来和谐人际关系.谨,就是要我们养成严谨的生活态度.《弟子规》从衣食住行各个方面告诫我们要恭谨、谨慎,所谓“朝起早,夜眠迟;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惧紧切;年方少,勿饮酒;揖深圆,拜恭敬;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斗闹场,绝勿近”,这些表面看似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实际上是让我们从谨慎当中蓄养圣贤的品德,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提升自己“慎独”的功夫,长养一颗诚敬之心.其次,《弟子规》关于信的理念值得高校师生终身奉行.孔子讲,“民无信不立”,一个人假如没有信用,很难在社会立足.今天,很多高校师生无视做人的根本原则,人前溜须拍马,花言巧语,人后两舌恶语,搬弄是非,人前一套,人后一套,结果造成领导与老师之间、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关系淡漠、情绪对立、相互诋毁等不健康的局面.应对这种情形,我们必须从自身做起,对别人坦诚相待,铭记《弟子规》的教导“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信还有一个重要的意思,那就是信念,即人生必须有一个志向.人贵在立志,不同的目标决定不同的人生.在今天物欲横流的社会,读书人早已忘记了“读书志在圣贤”的远大志向,大多数高校师生将“评职称、挣大钱、找高薪工作”等视为自己奋斗的目标,连学生也都在为得到各种各样的奖学金而不择手段.他们以为这些就应该是人生目标,殊不知这些都是欲望,古人讲“欲壑难填”,高校师生为达这些目的而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甚至身败名裂的很多.这都是因为他们选错了人生目标.《弟子规》讲“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这是告诉我们心存高远的志向,人生在世不能只图享受,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修养,做一个德才兼备的人.弟子规“仁”的思想告诉我们“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这实际上是教我们拓宽心量,一个只顾追求个人利益而遗忘整个天下和芸芸众生的人不会有什么惊天动地成就,所谓“量大福大”,高校师生只有拓宽自己的心量,培养舍小我、为大家的精神,才能从个人的得失中走出来.正如《大学》里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高校师生就应该把目标定在恢复自己的性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努力做一个至善之人,这种大公无私的精神才是当代高校和谐之所需.
《弟子规》上讲“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这是告诫我们时刻亲近有德行的人,向他们学习,因为跟他们在一起,自己的德行、学问才能提升.“仁”不仅是有仁德之人,还包括圣贤文化,比如《弟子规》,这些典籍都是圣贤之人智慧的结晶,学习这些文化,就是“亲仁”.相反,远离仁德之人,远离圣贤教育,我们就容易受到社会的熏染,搞自私自利,最后感召无穷的祸害,乃至失败的人生.高校和谐校园的建设应该从两个方面落实这种“亲仁”的思想.首先,高校人才录用要兼顾道德修养.高学历、强科研固然重要,但不应成为招聘人才、选拔干部、教师晋职的唯一标准.自古以来,中国选拔官员的标准都是“举孝廉”,因为“忠臣出于孝子之门”.中国人讲“德才兼备”,德在前,才在后,德比才更重要.只有真正仁德的领导或老师才能落实中国文化的心法“君,亲,师”,即“作之君,作之亲,作之师”,做学生的领导,以身作则;做学生的亲人,关心爱护学生;做学生的老师,教导学生成才.其次,高校课程的设置也应该遵循“亲仁”的指导原则.《礼记·学记》讲“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教育的两大核心就是开启学生善良的本性并使之增长,挽救有过失的学生使之回归本善.因此,学校的课程不能只重视技能的培养,要鼓励老师开设诸如《弟子规》《朱子治家格言》《孝经》等开启学生善心、教导学生做人的课程或讲座,让学生能时刻亲近圣贤文化,洗涤自己的心灵,努力做善事、做好事,积德行善,成善良之人,营造“六和”(即心平气和、家庭祥和、亲爱朋和、政通人和、天感地和、内谐外和)的校园氛围.[4]
落实《弟子规》绝对不能仅仅停留在读诵或研究的层面,高等院校是高素质人才济济的地方,《弟子规》的学习很容易就成了搞学问、搞研究,因此,落实《弟子规》首先就是摆正观念.高校师生必须明白,《弟子规》是拿来做的,不是拿来背的,要解行相应.[5]“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孔老夫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一条就要做一条,只有将《弟子规》落实在生活实践中,我们才能真正受益,才能够更深刻地感受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智慧有多么深远.
古人讲,“教”就是“上所施,下所效”.孔夫子也说“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不行”.所以,力行《弟子规》首先要从领导者做起,以身作则,身体力行,让大家知道领导是在真干,没有欺骗大家,以此影响学校老师,老师而后言传身教,再影响学生.领导要先做到《弟子规》,先把《弟子规》表演出来,让广大师生看到《弟子规》带来的真正利益,这样才能激起学习《弟子规》的热情.
将《弟子规》作为必修内容编入学校的思想品德课程,师生共同学习并落实《弟子规》,写出学习心得,时刻不离开《弟子规》的教诲.在全校开展“孝子”、“师德标兵”等评选活动,鼓励师生见贤思齐.近年来,关于《弟子规》的传统文化论坛遍布大江南北,鼓励大家参加这些论坛,适当时候,邀请弘扬传统文化的专家、学者举办讲座,分享学习心得体会,让大家找到可以效仿的对象,增强自己的信心.
《弟子规》要一天两遍读诵,早晨读一遍,提醒自己今天要按《弟子规》的教诲去力行,晚上读一遍,及时反省自己今天的所作所为,哪些跟经典相应,自我鼓励;哪些还没做到的,赶快提醒自己去修正.[6]无论干什么都用《弟子规》检点自己,把《弟子规》当做生活中的照妖镜.
用《弟子规》的教学构建和谐校园并非空想,在我国早有成功的案例.《弟子规》的教学最早落实在安徽庐江县汤池镇,通过全民学习《弟子规》,不到半年,一个拥有十二个村庄、四万八千人的乡镇民风显著改善,建成了“路不拾遗”的和谐乡镇,该成功案例后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宣讲,反响很大,很多国家派代表前来参观.随后,南京德国独资企业——菲尼克斯电器中国有限公司,北京汇通汇利有限公司等企业也将《弟子规》的教学引入到企业管理并取得显著成就,为我们提供了运用《弟子规》创建“中国式管理”的最佳案例.这些成果案例向我们说明,人民是可以教好的,同时也让我们坚信,高校落实《弟子规》也必定能达到和谐的效果.
〔1〕〔3〕任登第,牛淑卿.大家都学弟子规(修订版)[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0.7-8.
〔2〕金宇.传统文化与构建和谐校园[J].兰州学刊,2007(7):204-206.
〔4〕柴焰.一部系统研讨和谐校园建设的创新之作——评刘向信《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理论和实践》[J].山东社会科学,2008(3):159.
〔5〕钟茂森.细读弟子规[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0.2.
〔6〕蔡礼旭.细讲弟子规[M].北京:华艺出版社,200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