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地区高校少数民族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调查研究

2012-08-06 02:34陈耀庚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23期
关键词:汉族健康状况少数民族

陈耀庚,王 娜

(1.宁夏师范学院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2.宁夏师范学院 医学院,宁夏 固原 756000)

少数民族女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个人的发展道路上,比其他学生面临更多的困难和阻碍.关心民族女大学生,尤其是她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帮助他们适应新学习和生活环境,帮助他们克服民族和社会文化障碍,提高她们幸福感指数,最终能够使她们顺利完成学业及今后良好发展,这对促进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选取西北地区高校少数民族女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取自制调查问卷及SCL-90症状自评量表,详细调查和了解心理健康状况,及时发现问题,采取应对措施,帮助她们克服心理障碍,使他们在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拥有一个健康的身心.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是陕西师范大学、榆林学院、宁夏大学、宁夏医科大学、北方民族大学、宁夏师范学院六所高校的少数民族女大学生.本研究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119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3.25%.被调查少数民族女大学生290名,少数民族男大学生92名,汉族大学生737名.年龄在16-25岁之间,平均年龄20.99±1.13.

1.2 研究方法

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1],该量表由90个题目组成,包括F1躯体化、F2强迫症状、F3人际关系敏感、F4抑郁、F5焦虑、F6敌对、F7恐怖、F8偏执、F9精神病性和F10其他共10个因子.据症状严重程度按照1-5级评分,1一没有;2一很轻;3一中等;4一偏重;5一严重,症状程度依次加重.结合少数民族女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并自制15个常规调查问题,以期更全面了解该群体心理健康水平.

1.3 数据处理

数据输入采用Excel,用SPSS10.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2 数据分析

2.1 少数民族女大学生总体心理健康水平调查分析

通过调查发现,只有27.9%的少数民族女大学生对心理健康的含义有明确认识,61.7%学生对心理健康概念一般清楚;76.6%少数民族女大学生认为,良好的心理健康对培养学习、工作及今后的人生道路较重要.12.8%的少数民族女大学生认为自己有比较轻的心理障碍,0.7%认为有较重的心理障碍.表明少数民族女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概念的认识不够清楚,但绝大多数能够清楚认识到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性.

表1 西北少数民族女大学生与1998年大学生正常样本常模、汉族女大学生和少数民族男大学生比较

2.2 少数民族女大学生与大学生常模、汉族女生和少数民族男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比较

本次调查结果表明,西北地区高校少数民族女大学生各因子上得分均偏低且较高于全国正常样本常模[1],各因子间达到极显著性的差异(P<0.000).

为了明确西北地区高校少数民族女大学生和汉族女大学生心理健康差异,对各因子做了差异性检验,结果显示: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偏执等因子上的得分少数民族女生高于汉族女生,人际关系敏感、敌对因子上的得分少数民族女生低于汉族女生;除了躯体化因子达到显著水平外,其它9个因子间差异不显著.总体来说,少数民族学生心理健康主要问题方面与汉族学生基本一致,由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和偏执引起,与常永才[2]关于少数民族女大学生的调查结果一致.少数民族女大学生和汉族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差异不明显,均分较为接近.

3 讨论

3.1 少数民族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整体分析

本研究结果表明,每项因子分均值都高于国内常模均值.这一调查结果与国内近年来的类似研究相比处于中等水平.调查显示有心理问题人数为36人,检出率12.41%,这比2008年余少华[3]、1996年徐建平[4]的研究结果认为少数民族女大学生心理问题要高,与常永才[2]得研究结果相近.少数民族女大学生心理问题较为突出,究其原因,可能与居住的地理环境有关.她们大多来自偏远闭塞、交通不便的山区、半山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长期受这种生活方式影响,使得她们对社会了解较为狭窄,进入大学后,不善于与人交流,交际沟通能力较差,表现为在实际的学习生活中表现为不合群和不喜欢参于集体活动,久而久之造成社会适应能力较差和情商的缺失[5].总之,少数民族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家庭环境、民族文化、情感、经济条件和就业压力等因素有关.

3.2 少数民族女大学生与汉族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分析

本结果显示,少数民族女大学生各因子的得分普遍比汉族女生的均分要高,各因子间差异不显著.徐建平等对118名少数民族女大学生研究结果显示,与汉族女生心理健康水平比较接近,差异不显著;佘少华利用SCL-90研究结果显示:少数民族女大学生的各项因子均分普遍比汉族学生的因子均分要高,少数民族女大学生在强迫、抑郁、敌意、精神病性因子得分方面与汉族女大学生均有显著差异[3].赵洁[6]等利用《大学生心理状况自评问卷》的研究发现: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民族差异非常显著,汉族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优于少数民族女大学生,差异达到非常显著的水平(p<0.01).少数民族女大学生长期民族环境条件如语言、风俗、信仰、等影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习俗,一般不能与其它民族男子通婚等方面都与汉族有所不同.在市场经济和自谋生路的现实下,由于民族文化,特别是饮食和婚姻,所以大学毕业后考虑工作去向,恋爱问题等等.因而她们所汉文化考虑的比其他学生要多,久而久之,可能造成心理压力,从而造成少数民族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比汉族女大学生低的现状.

3.3 少数民族女大学生与男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分析

关于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性别差异的研究结论也不尽相同.本研究发现,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性别差异不显著,与前人的研究结果一致[4,5].除人际关系、敌对因子外,少数民族女大学生其它因子的得分高于少数民族男大学生,与张静等[10-12]得研究结果一致.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少数民族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根据少数民族女大学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重视对少数民族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一是坚持预防大于治疗.开展各种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增强学生心理健康意识和心理保健能力;利用校园广播等媒体,长期宣传心理健康知识,使心理健康教育长期、有序、连续、规范的开展.二是建立以学校、院系、班级为三级心理健康预警制度[13].根据民族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不同程度实施相应的咨询和治疗方案.三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发展,容纳并重视少数民族女大学生个体发展的特点和内在需求,鼓励少数民族女大学生参加校内外良好和有益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够正确认识和了解自己和周围的人群,培养良好的交际能力.

〔1〕唐秋萍,程灶火.SCL-90在中国的应用与分析[J].中国临床分心理学杂志,1999,7(1):16-20.

〔2〕常永才.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卫生状况SCL—90测量与分析.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1,5(28):72-78.

〔3〕佘少华.民族地区师专少数民族女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中国科教创刊,2008,(9):239-240.

〔4〕徐建平,王淑兰,等.少数民族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教育对策研究.陕西师范大学报,1996,25(3):168-174.

〔5〕张妍.试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情绪健康教育[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5,(6):166-168.

〔6〕赵洁.少数民族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对策研究[D].贵州:贵州师范大学,2007.

〔7〕陶仁,张联英,刘伟昭.昭通师专少数民族专科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昭通师专学报(季刊·综合版),1998,20,(1,2):101-102.

〔8〕刘诚芳.民族院校新生心理卫生状况的调查分析报告[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1,(5):58-59.

〔9〕袁震.湖北民族学院土家族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J].中国学校卫生,2004,25,(3):320-321.

〔10〕张静,何瑞玲,王凤琴,王洪军.1996名蒙汉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健康教育,2006,22,(9):677-579.

〔11〕张旭新,曲万良,李少枫.维吾尔族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J].健康心理学志,1999,7,(1):16-19.

〔12〕胡发稳,李丽菊,李锐,梁庆.边疆地区少数民族贫困生心理健康与人格特点分析 [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14,(3):261-263.

〔13〕陈小萍,姬建锋.咸阳师范学院2011级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27(2):100-104.

猜你喜欢
汉族健康状况少数民族
昆明市大学生口腔健康状况调查
Study on Local Financial Supervision Right and Regulation Countermeasures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改成汉族的满族人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
国家视野中的河湟汉族
古代新疆汉族学习其他民族语言现象说略
“中小学生身体健康状况下降”问题杂谈
关心健康状况的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