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华
(广州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广东 广州 510060)
广州亚运城位于番禺区,京珠高速公路(地铁四号线)以东,莲花山水道以西,清河路以南,南临规划路,面积约2.73 km2。根据赛时和赛后不同要求的特点,在亚运期间需要体现亚运城的功能,在赛后作为广州新城的启动区改造成为高尚的住宅区。
亚运城具有以下特点:(1)发展不确定:亚运城是广州新城的启动区,而广州新城开发面积大、规划建设时间长,未来产业和人口发展均存在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另外亚运城必须满足亚运会赛时设置要求,赛后部分设施存在调整和建设可能,因而加大了发展及管线布局的不确定性。(2)高标准定位:由于亚运城赛时的特殊功能和历史使命,以及赛后作为广州新城的一部分的人才高地、生态宜居新城高标准定位,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必须与之配套,不能反复开挖路面进行施工。(3)开发强度大,管线密集:亚运城赛时需容纳四万多人,包括媒体村、运动员村、技术官员村、主场馆等人流和管线密集区域,地下管线纵横交错,数量众多,导致地下空间异常紧张。(4)建设工期紧张:需尽快完成市政道路建设为运动员村、媒体村等各组团建设提供道路、水电等工程实施条件,需要解决不同专业工程管线在同一工作面进行施工各自所需的时间,以及相互之间衔接、协调的时间,加快工程建设步伐。
基于亚运城的功能定位和特点分析,结合六纵四横道路路网布局,在亚运城主干一路、主干二路、长南路、次干一路设置大型综合管沟5.2 km,在支路一布置小型管廊3.5 km,详见表1所列。大型综合管沟配套有通风、消防、排水、电气自控等系统,并设置控制中心和变电所各一座,而小型管廊按人不通行设计。亚运城综合管沟总体布置详见图1所示。
表1 市政道路综合管沟主要工程量表
图1 亚运城综合管沟总体布局图
从工程投资、管线维护和安全运行等角度考虑,将市政给水管、高质水管、杂用水管、电力电信、真空垃圾系统的控制线和压缩空气管、交通信号控制线纳入综合管沟,燃气管道在主干二路纳入综合管沟,但置于管沟顶部,砖砌单独成仓。真空垃圾管道由于对转弯半径等要求较高,进出管沟影响断面布置,且运行时噪音较大,不纳入管沟;考虑到排水管道的清疏维护、重力流管道对管沟埋深影响等,经技术经济比较,排水管不宜纳入管沟。
一般基于综合管沟的施工方法及纳入的管线数量确定断面形式,亚运城综合管沟横断面采用矩形断面。电力、电信和给水等管线可以布置在一个仓,也可分开设置,将影响综合管沟的壁厚和底板厚度,从而导致工程投资相差较大,且影响以后的运行管理,尤其是110 kV高压电力电缆的安全运行。经技术经济比较,采用两仓断面型式,管道和电信电缆位于同一仓,电力电缆单独成仓。
根据管道尺寸、数量和安装要求,综合管沟净高3.1 m;考虑管沟顶部管线穿越要求,综合管沟顶部覆土1.5~2.0 m;管道仓人行通道宽1.0 m,主干二路管沟小型有轨电瓶车通道宽1.5 m,电力仓通道宽1.0 m,管道仓净宽2.8~3.2 m,电力仓净宽1.6~2.25 m,详见2、图3所示。
图2 主干二路综合管沟标准断面图(单位:mm)
图3 次干一路和长南路综合管沟标准断面图(单位:mm)
支路一管廊设计不考虑人通行,道路南侧布置给水电信管廊净空B×H=2.0 m×1.5 m,道路北侧布置电力管廊净空B×H=1.5 m×1.0 m,顶部没有覆土,与人行道地面平齐。
大型综合管沟设置于道路中央绿化带,防火分区间距不大于200 m。投料口和通风口在地面影响交通,因此中央绿化带宽度不小于4.8 m,当受绿化带宽度变化和道路交叉口影响时调整投料口和通风口位置。综合管沟转弯、断面宽度变化时需满足各类管线的转弯半径要求,电力仓最小转弯半径为1.5 m,管沟转弯不宜采用圆弧型,一般采用不小于165°的转角。支路一小型管廊设置于道路两侧人行道,每20 m设置一个检修口。
综合管沟纵断面一般与所在道路纵断面一致,最小纵坡为0.3%,横向坡度为2%。在穿越河道和交叉口时,管沟最大纵坡为20%,主干二路综合管沟考虑有轨电瓶车爬坡能力,最大纵坡控制为3%。
综合管沟主要节点包括穿越河涌、交叉口、出线口、投料口和通风口、控制中心连接通道等。
2.4.1 综合管沟穿越河涌
亚运城内河网密布,大型综合管沟有5处穿越官涌、南派涌、裕丰涌等,考虑到亚运城建设标准和景观要求较高,采用从河底下穿的方式过涌。支路一管廊管线较少且尺寸较小,结合桥梁预留孔洞过涌,以便降低工程投资。
2.4.2 综合管沟交叉口
在管沟交叉处,将综合管沟布置为上下两层,解决管线的交叉处理,详见图4所示。由于该工程综合管沟为两仓结构断面,综合考虑到施工的方便和尽可能节约工程造价,尽量减低交叉段的埋设深度。
图4 综合管沟交叉口立体图
2.4.3 出线口
根据亚运城各建筑组团管线衔接要求,综合管沟设置有电力电缆出线口、电信电缆出线口、管道出线口和多种管线集中在一起的综合出线口四种形式,并考虑单侧出线或双侧出线。电力和电信电缆出线口顶部加高1.0 m,管道出线口从顶板出线并设置检查井,综合出线口布置为上下两层,下层净高2.0 m。由于亚运城开发强度较大,出线口较密集,约100 m~150 m设置一个。
综合管沟布置在中央绿化带内,电缆出线穿越车行道预埋PE套管接入道路边线外的穿线井,管道出线预埋混凝土套管接入道路边线的预留井。
2.4.4 综合管沟通风口和投料口
每个防火分区在中间设置投料口,以便管道和设备进出,管道仓投料口平面尺寸4.0 m×1.2 m,电力仓投料口平面尺寸2.0 m×1.0 m,并兼作人孔和进风口。在投料口处管沟局部加宽1.0 m,以满足钢爬梯设置要求和管道出入方便。投料口在短边设置了较低的活动百叶,有利于不易弯曲的大型管道进出。为安装方便,大型管道阀门等尽可能布置在投料口附近。
通风口设置于防火分区两端,平面净尺寸0.52 m×0.52 m,设置上吹式机械排烟风机。通风口地面以上采用防盗防水构造做法设置进风百叶,并考虑中央绿化带景观相协调。
2.4.5 控制中心连接通道
综合管沟与控制中心连接处,设置连接通道2.8 m×2.4 m,方便检修人员和设备出入,同时布置有综合管沟监控系统的电缆,以及控制中心电力电缆和给水管道等。
综合管沟火灾危险性类别确定为丙类,耐火等级为一级。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地下或半地下建筑物防火分区面积不大于500 m2,但根据已建综合管沟经验,仅检修时综合管沟才有少数专业人员进入,同时电力仓设置水喷雾灭火系统,因此防火分区面积不大于1 000 m2。根据《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中电缆隧道安全距离不大于200m的规定,确定综合管沟防火分区距离不大于200m,防火分区建筑面积不大于1 000 m2;防火分区之间采用防火墙分隔,设甲级防火门;综合管沟设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管道仓配灭火器,电力仓设置水喷雾灭火系统并配灭火器。在管沟监控中心设置集中火灾报警控制器,管沟内设置线性光缆感温火灾探测报警系统。并在管沟内沿线布置防潮式感烟探测器,每个防火分隔(特别是紧急出口处)均设置现场报警按钮及火灾警铃。
在控制中心设置水喷雾消防泵房一座,系统消防水量133.4 L/s,H=105~90 m,在综合管沟控制中心的地下室泵房设水喷雾泵四台,三用一备。水喷雾系统灭火系统,持续喷雾时间0.4 h,水雾喷头最小工作压力:0.35MPa,水雾喷头流量80 L/min。在电力仓内设离心式水雾喷头,喷头间距1.7 m,交错布置。供水干管及雨淋报警阀组则布置在管道仓内。次干路每一个防火分隔内设有雨淋报警阀组三套,主干路每一个防火分隔内设有雨淋报警阀组五套,雨淋报警阀管径DN150。
综合管沟采用纵向通风方式,以防火分区为单位,每个防火分区均设置独立的通风及防排烟系统。正常工况按防火分区设置自然进风、机械排风,排除电缆发热所需的换气次数6次/h,补风量按排风量80%计算,为维修管理人员提供不大于40℃、氧气含量不低于19%的工作环境。火灾工况按工艺设计采用分段封堵设置水喷雾消防措施,自动切换阀门,关闭排风机,减氧灭火,当环境温度大于250℃时,开启通风兼排烟风机,排除烟雾。
综合管沟横向坡度2%,在一侧布置排水沟,收集和排除结构渗水(按2 L/m2·d计)和管道检修时的排水,排水沟断面尺寸为0.2 m×0.15 m,排水沟不穿越防火分区;在交叉口、过河节点、管线出线口和管沟局部最低处设置集水井,断面尺寸2.0m×1.5m,设置一台潜水排水泵,Q=20m3/h,H=10m。
根据综合管沟负荷运行的安全要求,供电性质属二级负荷。利用市政道路的路灯变电房变配电系统供电,电房电源接入所在区域10 kV电网环网内,采用环网供电。综合管沟控制中心与消防泵房、路灯电房合建,总建筑面积591 m2。
综合管沟监控系统包括中央计算机监控系统、火灾报警系统、安保系统、附属设备(排水和通风)监控系统和通讯系统,各防火区设置温度、湿度及氧含量检测仪表。
(1)大型综合管沟设置有完善的消防、排水、通风、供配电及监控系统等设施。
(2)综合管沟防火分区距离不大于200 m,防火分区建筑面积不大于1 000 m2;防火分区之间采用防火墙分隔,设甲级防火门;综合管沟设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管道仓配灭火器,电力仓设置水喷雾灭火系统并配灭火器。
(3)独特的综合管沟交叉处理,便于管线和人流交通;多样的出线口类型,适应各种不同出线特点。
(4)为方便日常维修和参观,在主干二路综合管沟内设置有轨小型电瓶车通行,轨道宽0.6 m,车宽0.8 m,车高1.3 m,车长4.3 m,运行速度0~150 m/min,最大爬坡能力3%,供电方式蓄电池组供电。
(5)在支路一设置人不能通行的小型管廊,每20 m设置一个检修口,布置相对灵活,既解决了管线布置问题,又可不设置大型综合管沟所需的消防、排水、通风、供配电及监控系统设施;小型管廊采用预制拼装法施工,施工进度快。
(6)采用“集中管理、分散控制系统”,提高综合管沟的自动化控制水平。
广州亚运城市政道路综合管沟工程设计,综合考虑了亚运城赛时赛后两种模式,以及其发展不确定性、高标准定位、管线密集、工期紧张等特点,并注意与市政及组团管线协调。目前,综合管沟工程已经投入运行一年多,主要管线已入沟安装,设计构思得到良好实施,预定设计目标基本得到验证。